2004年雅典奧運男子馬拉松的比賽上,一路領先的巴西選手范德利·科德羅·德·利馬(Vanderlei Cordeiro de Lima)在距離終點7公里處,被一名愛爾蘭裝扮的路人衝進賽道推到一邊,干擾了他的比賽,也讓他痛失金牌,在那場比賽,他最後僅拿到銅牌。
不過,極具運動家精神的利馬,雖然受到如此突發事件極大的衝擊,他還是以愉快而且英雄式的姿態,在開心回應觀眾的加油打氣之中跑回終點。事後,國際奧委會對於利馬的態度表示讚賞,並在雅典奧運閉幕式上頒給他一枚以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命名的獎牌,表彰他在「公平競爭和發揚奧林匹克精神的出色表現」。
而這位闖進場中示威的愛爾蘭人名叫科尼利厄斯,是一名前神職人員,當天他顯然喝得醉醺醺,他身穿蘇格蘭短裙,頭戴貝雷帽並前後各貼著一張白色的大字報,上面寫有宗教宣傳的內容,還告訴觀眾他曾經在英國的F1賽場示威。事實上,他2003年在F1英國銀石站示威,曾被判監禁兩個月。事後,利馬也收到了來自愛爾蘭藝術、旅遊和體育部長與愛爾蘭奧委會主席等人向他表示道歉的信函。
利馬回到巴西之後,受到了英雄式的歡迎,巴西期貨交易所頒發給奧運運動員獎金的儀式上,利馬獲得了金牌得主的待遇,1公斤的黃金。在2016年里約奧運的開幕式上,他也獲選代表國家,成為傳遞聖火的最後一棒,親自以聖火火炬將聖火台點燃。
從歷史上看,巴西在長跑運動上,尤其是在路跑方面,一直沒有得到什麼世界頂尖的成績,不過這在1990年代之初開始發生變化。
如果我們回顧過往,一些歷史學家可能會提到已故的席爾伐(José Romão Andrade da Silva),一個從1970年代開始揚名世界的偉大的越野障礙運動員,也是早期定義巴西在中長距離田徑訓練的第一人。接著,桑多斯(Luiz Antôniodos Santos)在90年代初出線,他在1995年瑞典哥德堡的國際田總世界錦標賽上,在馬拉松賽中奪得銅牌。
1998年在柏林馬拉松,巴西選手科斯塔(Ronaldo da Costa)締造了世界上最快的馬拉松時間2小時06分05秒,打破之前由衣索比亞選手丁薩默(Belayneh Dinsamo)保持了10年的紀錄(2小時06分50秒)。
讓我們回過頭來看看利馬(Vanderlei Cordeiro de Lima),這位2004年南美最佳男性長跑運動員。他出生於巴西帕拉納州Cruzeiro do Oeste,一個有6位兄弟姐妹的大家庭中。
「我在塔皮拉州(Tapira),也在巴拉那州(Paraná)成長,我曾經在家中農場幫忙做一點工作。其實我本來是想成為一個足球運動員,我的夢想是加入一個專業的球隊去比賽。我以前是一個右後衛。」
「我在14歲時被轉介進入田徑運動。當時體育老師看我在這方面有一些潛力,(於是就叫我來參加田徑隊,)我的第一個勝利是在巴拉那州的一場路跑賽。」利馬接受國際田總訪問時說道。
利馬之所以能成功,背後當然有一位偉大的教練,他就是德安傑羅(Ricardo D'Angelo),他也是巴西最受人尊敬的教練之一,他與利馬有著很長時間的師徒關係,扮演他在運動事業成功中的關鍵人物。
德安傑羅對國際田總的記者表示:「在短期職業運動員生涯之後,因為愛上這項運動,我在1980年成為一名教練。對我有巨大影響的人是Sebastião Corrêa,他同時也是早期巴西菁英運動員José Romão Andrade da Silva的教練,後者後來成為Paulista足球聯盟的理事長。」
「我從1992年開始指導范德利(利馬),現在我還擔任其他運動員的教練,如Elias Bastos,Eduardo do Nascimento,Adriano Bastos,Celso Ficagna,Vinícius Lopes,Gilson Vieira和João Stingelin等等。」
利馬是在偶然的機會下成為一位馬拉松賽跑者,事實上,這是在他接受德安傑羅指導的幾年之後。
「在1994年的秋天,我參加了蘭斯馬拉松(Reims Marathon),我當時擔任一隻兔子(馬拉松領跑/配速員),我的任務是帶領跑者跑到21公里處。在跑完21公里之後,我感覺身體還很有精力,於是我決定繼續前進。首先我跑到30公里處,然後就一路跑到全馬終點,而且,我還以2:11:06的成績贏得冠軍。」
1996年,在以打破南美全馬紀錄的2小時08分38秒成績贏得東京馬拉松冠軍之後,利馬獲得了他的第一張奧運門票。
「亞特蘭大奧運絕對是一個寶貴的經驗。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奧運會,不過在比賽時,我的鞋子出了問題。」
在這個多丘陵起伏的美國喬治亞州首府所舉辦的艱難馬拉松賽上,利馬僅以2:21:01的成績獲得第47名。
1997年夏天,利馬在雅典世界田徑錦標賽上首次嘗試跑了奧運馬拉松的賽道。在這場比賽中,西班牙選手Abel Antón以2:13:36贏得比賽,而利馬則以2:21:48的成績獲得第23名。
1998年對於利馬來說是個成功的一年。他以2:08:31的成績在東京馬取得第二名,同時改善了自己的分區記錄。同年秋天,他在紐約馬拉松以2:10:42的成績拿到第5名。
1999年,利馬在溫尼伯舉行的泛美運動會取得了勝利。值得注意的是他同年12月在福岡馬拉松也以另一個sub 2:09的成績(2:08:40)奪下第三名。
為2000年雪梨奧運做準備,並希望能夠改善他在亞特蘭大奧運的表現,利馬在2000年4月在鹿特丹馬拉松以2:08:34獲得第三名。
然而,一些身體上的問題,例如腳的發炎,阻礙了他在雪梨的表現。利馬在此以2:37:08的完賽時間,僅拿到第75名。這是他的第二次奧運失利。
「我在那場比賽時不得不停下來3次用走的。沒有人知道我為了完成那場比賽有多痛苦。我在墨西哥備賽的時候受傷了,而我沒能完全恢復。」
2001年2月他再次前往日本,但是這次在大分馬拉松的比賽,他以2:10:02的穩定表現完賽,2002年他以2:11:19贏得了聖保羅馬拉松冠軍。
為了前進雅典奧運,2003年,利馬參加了一場艱苦的比賽,他拿到泛美運動會的第二面馬拉松金牌。在這場比賽中,利馬在聖多明哥(Santo Domingo )的炎熱和潮濕的條件下測試了自己精神和身體的力量,利馬將他自己在泛美運動會的第二次勝利視為一個奇蹟。
「我不知道我是如何完成那場比賽的。這場比賽可說是我生命中最艱難的,我不記得在途中我有多少棄賽的想法。我相信所有能夠完成這場比賽的人都是英雄。我記得當時在賽道上的最後一圈時,我整個人都沒有力氣了,人們告訴我,我抵達終點後昏迷了幾分鐘。」利馬回憶道。
從聖多明哥恢復後,教練德安傑羅和利馬一起擬定了雅典的參賽計劃。
「我們維持了一個很棒的關係,當我開始從事跑步,他也剛好開始他的教練生涯。我們彼此都從對方身上學到了很多。」利馬說。
2004年奧運會的準備工作包括在哥倫比亞派帕市(Paipa)的一段高海拔訓練期,這個城市以溫泉而聞名,也已成為長跑運動員的天堂。在那裡,獲得該地區最好的運動員Herder Vázquez和Jacinto López的鼓勵,利馬開始夢想著在雅典能贏過當時最被看好的世界記錄保持者保羅·特加(Paul Tergat)。
在雅典奧運比賽前4週,2004年8月1日在波哥大半程馬拉松擊敗利馬的洛佩茲(Jacinto López),認為這位未來奧運銅牌得主當時處於很好的狀態。他當時以1:15:18的成績獲得第五名。
「我相信他在奧運可以拿到前五名的位置,也許他可以幫我們派帕拿到一面獎牌。因為我們已經很親近,我們著實對他感到驕傲,」洛佩茲說。
04年奧運期間,德安傑羅也在雅典,不過他無法進入競賽場中與選手村,因為他不是巴西的官方教練。不過,他還是寫了一封信,透過另一位教練轉交給了利馬:
“記住,在30公里有艱難的上坡。如果你身體感覺還不錯,那就冒一點風險跑快些,因為如果你不冒險,你永遠不會贏。我對你的能力非常有信心,所以讓我們為我們一直以來夢想的目標奮鬥吧。不管最後發生什麼,記住,我的信任和友誼會一直陪伴你,也請記得,你是我非常欣賞的一位選手。所以,祝你好運,讓我們在比賽結束之後一起喝杯啤酒吧。”
「關於這封信,我想了很多」,利馬說。「特別是當我開始在比賽中感覺良好時,也特別在當我看到特加在當天的表現不如預期時。也許一些選手覺得我不會領先很久,但這並沒有困擾我。這封信也在我被攻擊的時候幫助了我,因為我知道,我一定要繼續完成比賽,無論現場有什麼阻礙。我有很多人支持我,因此,我一定不會讓他們失望。」
「這次攻擊對我來說,無疑是一場驚嚇。當時我無法保護自己,因為我必須專注於競賽中。如果現場那位希臘人(Polyvios Kossivas)沒有跳出來幫我把對方拉開,我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我非常感謝他,也非常欣賞他的勇氣。」
「當然結果變得不同了,因為我開始跑得不順,在那之後我無法集中精神在跑步上。當時的情況對我來說很難完成比賽,但是,憑著我所理解的奧林匹克精神,我必須展現我的決心,並贏得了一枚獎牌。」
「儘管有這樣的事件,我仍為自己感到驕傲,因為這是多年來辛苦努力所達到的結果。我受過良好的訓練,我也期待贏得獎牌。不管發生什麼事,我認為我已經實現了自己的目標,我也很高興能與這些世界級的運動員們一起站在頒獎台上接受肯定。」
利馬的精神,感動了世界上成千上萬的奧運觀眾與運動員。利馬展現給我們的,是一種盡其在我、無愧於天,而且開心享受、擁抱比賽過程的運動家精神。比起賽後去跟大會爭取金牌,利馬寬大的胸懷也讓他得到全世界人們的尊敬。
資料來源:國際田徑總會IAAF、BBC
此外,adidas SOLARBOOST更搭載全新輕量中足穩定系統,左右對稱的設計大幅提升足部落地時的穩定性,結合高能量回饋的BOOST中底,以腳底回彈的能量轉化為推進力,搭配高耐磨性的Continental™馬牌輪胎大底。另外,寬楦設計加上彈性網布鞋面,讓腳掌有舒適的包覆感受與延展空間,更加貼合亞洲跑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