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an Hsu
談身體活動 ( Physical Activity ) 與運動 (Exercise)
常常有人問我:請問打掃房間算不算運動?或是上班走路算不算運動?如果要嚴謹的來分類的話來說,身體活動與運動並不是完全相同的東西。對於這兩者的差異,在各個組織或是單位會有不同的分類方式與定義,因此在這裡我將用世界衛生組織 ( WHO )的定義來做一些區別以供大家參考。   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如下:   身體活動 ( Physical activity ):任何經由骨骼肌肉系統消耗能量所產生的身體動作。 ... Any bodily movement produced by skeletal muscles that requires energy expenditure.   運動 ( Exercise ):一種透過有計畫性、架構性、重複性與目的性的身體活動,其目的在求達到改善,或是維持一個、甚至數個身體適能要素。 ... a subcategory of physical activity that is planned, structured, repetitive, and purposeful in the sense that the improvement or maintenance of one or more components of physical fitness is the objective.   透過上述的定義我們可以大致上區別出兩著的差異性:   1. 運動是有事先計畫好的。( 如:週期性訓練的安排 ) 2. 運動的訓練內容是有架構的。( 如:運動型態的選擇 ) 3. 運動是有重複性的。 ( 如:重複訓練硬舉、伏地挺身等動作 ) 4. 運動是有目的性的。 ( 一般身體活動當然都有目的性,在這裡,我想從定義讓來區別,就是運動目的在求達到改善,或是維持一個、甚至數個身體適能要素 )   既然我們已經稍微區別出兩者的差異性,那麼接下來會被問到的就是哪一個比較重要?或者是哪一個可以被取代?   這個問題其實非常的主觀,且沒有標準答案;但是如果要從我的觀點來看,我覺得運動就像在學校上國文課,而身體活動就像是日常生活使用國文能力一樣。   學校的課程有長期規劃、有進度與配合的內容、而且透過考試來審視是否達到教學目的,這就像是運動的安排及訓練一樣;而日常生活如聊天、看電視、發簡訊 .... 等,就像是日常身體活動一般,狀況與對象是不可預知且瞬息萬變。   那麼我想問一下,大家在語言的發展上,是在聊天、簡訊的過程中學到比較多還是學校的課程中? ( 在這裡,僅限於國文或相關課程的課堂中,其他下課時間的閒聊或是其他課程都不能算是國文學習的課程 ) 相信多數人在日常生活上使用到國文的機會會高於課堂上的時間。 ( 當然學校課程安排使時間有限是一個因素,但是考慮到學習強度與效果的部分,時間長不代表效果一定增加,這又是另外主題,可以另闢專文討論。)   但是缺少國文課程,在一開始我們就很難有計畫性、系統性地把一些如文字或是學習方法等基礎打好,影響未來學生成長後獨立學習的能力   同樣的,如果缺少運動訓練,強化某些身體功能如肌力與體能等,單純只重於身體活動,當將來必須應付更高強度的肌力與體能需求時 ( 如快速衝刺、舉重物;或是防止身體機能退化過快....等。)    因此我覺得兩者皆不可以偏廢,必須依據個人需求,求取比例上的平衡點。   說了這麼多,目的就是希望讓大家了解運動與身體活動對於健康都是非常重要,如果能在運動的基礎上增加身體活動,或是在身體活動之餘增加運動訓練,對於體態控制或是健康需求的人來說,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Ivan Hsu
運動不該抱持吃到飽的心態
運動訓練對於身體是一種壓力,而面對壓力後,身體必須有一段的時間來恢復以及適應,如此才能達到訓練的效果。 正如同吃東西一樣,食物的消化、分解、吸收、代謝都是有一定所需要的時間以及量的極限,短時間內一次塞入太多的食物,除了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之外,嚴重時可能造成身體的不適必須就醫。 但是有許多人在面對運動訓練時,卻會抱著一種“吃到飽”的心態,就是強度愈強、重量愈重、身體愈操效果會愈好;上一堂運動課如果沒有痠痛個三五天、沒有喘到幾乎無法順暢呼吸、心跳沒有飆到十分鐘也無法恢復安靜心跳率的情形,就是沒有運動到。 事實上,吃到飽不見的能真正獲得身體需要的營養,可能反而造成身體的負擔及傷害;同樣的,操到爆不見得能讓身體獲得訓練的效果,可能反而過度使用而引起運動傷害。 人體是個有機體而不是機器,因此訓練上投入與產出的比例不可能像機器一樣呈現線性的發展,任何肌肉的耐受度及發展速度都有其臨界點。 因此在從事運動時,盡量避免抱著“吃到飽”的心態把身體操到爆,而是帶著吃的精緻、營養、七八分飽就好的心情,把訓練的內容挑整到重點式、精準而適當的動作模式、可輝府及適應的強度及時間就好,如此不單能增加訓練的品質,更能預防受傷發生的機率。
Ivan Hsu
你的生活決定了你的身材
身材、外型、身形 ....... 等諸多身體外表的名詞,已經成了現代人生活的重心之一,而瘦身、減重、減脂、增肌等各式各樣對於身材的目標,也成了網路或是聊天時的重點之一,顯示人們已經愈來愈重視自己的外型。  目前普遍看到的一些關於人們追求目標身材的重點,主要集中在營養以及運動兩方面,包含了飲食的控制與選擇、運動的種類與規劃、恢復的時間與品質等,確實都是值得我們去探討與思考的主題。  大致來說,一個人身材的成形,其實是他如何生活的方式所產生的最終產物 - 坐式生活居多的人,相對的用來維持身體直立、對抗地心引力的姿勢肌群自然會比較弱,容易造成比如下背痠痛或是駝背的姿勢;營養攝取量遠大於身體活動量的人,當然身上會囤積比其他人更多的脂肪;而長期缺乏高強度心肺訓練的人 ( 簡單的說就是讓心跳率拉高的身體活動 ),心血管功能沒有得到適度的刺激,除了會有較高風險的疾病機率外,也由於功能不佳無法從事強度較高的活動或運動,相對的無法培養出適當的肌力與體能 ( 恢復能力、代謝功能不佳時,在肌肉的增長或是脂肪代謝上都比較不容易有太大的效果 )。  除了這些外在的飲食、運動之外,心理狀態也會表現在一個人的外表身材上 - 根據研究,某些憂鬱症或是壓力大的人會透過飲食來解壓,形成體脂過高的情形;或是我們常見缺乏睡眠、或是壓力大睡眠品質不佳的人,容易在臉上長痘痘 ( 相信許多人都有熬夜之後就會長痘痘的經驗 )。  因此一個人的外表身材,決定於他的生活型態 : 一個人如果長期飲食無節制、飲酒過度,容易影響代謝功能同時累積許多多餘的熱量,自然會有較肥胖的身型;保持規律的生活習慣,作息有時,維持固定運動習慣,自然比較容宜維持理想適度的身材。  一個人的生活型態,其實包含了生活中所必須的諸如飲食習慣、活動量、休息時間、心理狀態等各式各樣的變數,這些影響身材的變數以及達成效果所需要下的功夫,靠的是長期、連續的方式,比如說長期的飲食控制、持續且有計畫性的運動、規律的休息睡眠 ... 等;缺乏穩定且漸進的養成習慣,即使短期內達到目標,但是沒有融入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就在動機轉弱或是消失時,又重新回到過去的生活方式;無需太長的時間,就又回到最初的樣子。( 最明顯的例子比方說某些演員為了拍片在兩、三個月內練出一身肌肉線條,拍完片之後又回復到過去多脂的身形 )   要有效長期維持理想的外型,唯有在改變了生活的方式,讓這些改變自然而然的融入生活中後,才能有效的維持效果;更重要的是,讓這個改變的經驗,長期且有意義的成為人生生活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