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跑步,但你有多喜歡跑步?你愛運動,但一個月能堅持幾天?深受許多跑步學員喜歡的知名教練黃崇華,擁有27年跑齡的他,在這期間,從沒有一天放棄過跑步,而他是怎麼維持住這樣的熱誠呢?
崇華教練的父親喜歡登山,所以他從小就耳濡目染,跟著父親到處遊走、參加長跑俱樂部…等,於是運動對於他來說,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並非後天發展出來的興趣。
13歲那年,因著俱樂部的成員要一起準備馬拉松比賽,他想都沒想,就報名參加。6公里的腳踏車加上17公里的長跑成為他每天上課前必做的事,就這樣跑著跑著,崇華教練順利地完成了他人生第一場馬拉松。至此之後,他更愛跑步了,甚至認為能夠跑步便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於是他高中和大學,皆選擇體育班就讀,也為著自己的學生時代,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在那個年代,興趣和工作是很難相一結合的,即便你再喜愛某件事,但是工作必須仍是重心,一個長期的目標和計畫,興趣只能佔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如果沒有賺錢,便很難去實現這些願景。所以在畢業之後,教練並沒有繼續朝向體育這條路走,而是選擇成為了一位專業的金融人士。
雖然如此,但是他並沒有因為工作的忙碌而放棄跑步,在工作之餘,崇華教練每晚仍保持著跑步的習慣,每周持續參加各種大大小小的比賽,他說:「從學生時期到社會人士,能一直保持著這樣的喜好,是我覺得最驕傲的事。」
2000年的時候,崇華教練跟著其他兩位馬拉松名將代表台灣參加世界盃荷蘭超級馬拉松100K的比賽,對他來說,這是一個再難忘不過的經驗。路跑、半馬、馬拉松、超級馬拉松雖然都是跑步,但是會因為不同的里程數…等各種因素,所需的知識、經驗也就跟著不同。就當時的狀況來說,台灣的超馬風氣還不興盛,於是乎資源、知識等可以說少之又少。所以當時的他們,在沒有任何超馬經驗的情況下,只帶著滿滿地熱血與興奮跑出終點。由於賽前、賽中的準備都不足夠,就在60k的時候,崇華教練的雙腿抽筋了…幾乎痛到連走都沒有辦法走路…在那場賽事的賽道上,除了現場熱情的加油聲外,還插滿著各國的國旗,這是一件很特別也很光榮的事。他趴在賽道邊,扶著腿,看著滿滿的青天白日滿地紅心想:「這樣難得代表台灣的機會,或許在我人生中不會有第二次了,我不能就這樣放棄,就算用爬的,也要爬完。」帶著這樣的信念和腎上腺素的幫忙,崇華教練以8小時10分的時間完成了100k的國際超馬比賽。雖然賽後他的腳是徹底受傷了,但是他並沒有因為這樣而放棄,當這個傷因著天氣變化出來和他打招呼時,反而是勾起了那熱血的回憶,是個永生難忘的紀念品。
經過了這場比賽之後,他開始更重視跑步的生態和知識,在往後的每場賽事上,無論成績好壞,對他來說最重要的是賽道上每個人事物大大小小細節,幾乎沒有一場是不記得的。崇華教練說:「比賽大多是充滿辛苦和痛苦的。但是越辛苦,難忘的程度就越高,若太歡樂,反而容易被遺忘。」所以在他的跑步字典裡,只有熱誠和用心這兩次,少了他們,就像少了血液一樣,無法得以延續。
一年年的經驗下來,他認識了各式各樣的人,看見經歷了無數的例子。崇華教練發現,許多退役選手因忙碌著自己的教學或生活,而減少練習,加上台灣的運動環境,很難再有精進的機會。於是在幾年前,他在三重體育場成立了三重箭歇團,提供一個業餘平台給這些外籍人士、退役選手、現役選手…等一個相互精進、練習切磋的機會,大家來自不同的環境卻有著對跑步相同不滅的熱誠。
去年開始,因著自己20年來的理想,他勇敢放下金融業工作,專心投入運動的領域。依著過去的經驗,他用心在每季的跑步課程、每場賽事努力探勘規劃、贊助。從主題、族群到各類細節,全由他親手包辦,為的就是給也喜歡跑步的大家一個多元、多樣有組織性的訓練課程。
忙碌之餘,崇華教練也會和妻子、小孩一起運動。他認為孩子不一定要向他一樣如此熱愛跑步,只要不排斥運動,有流汗對身體好就好。孩子很單純,只要能有著對於身心平衡良好發展的興趣,都一樣能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美麗人生。
曾經,他也想嘗試除了跑步以外的其他運動。但經歷過後,崇華教練仍堅定的說:「我還是最喜歡跑步和越野跑。」因為那種過後身體的流暢舒適感,只有感受過的人才知道。
若你是剛開始接觸跑步的人,其實是最辛苦也是最容易想放棄的時期。因為跑步是一個全身性的運動,所以身體本身需要時間來適應。他建議:可以多去參加跑步相關團體、品牌活動、路跑賽…等來減低身體上的不適應。因為當你開始接觸團體之後,也能得到更多不同的知識、資源,這樣一來,這個興趣就更能得以延續。
從選手、上班族、丈夫、爸爸、教練到CEO,在這樣一個多元的角色之下,他總能用不同的角度,看到不同的事件。不管中途有多少的挫折和失敗,但就跟跑步本身一樣,他總用享受的心去感受這一切。「只要我能走,就一定能跑。」崇華教練說。這對他來說是一輩子心智的修練。
撰文/瀅瀅
攝影/鄧穎謙
跑步可不只是下半身運動!如果你是個跑步愛好者,那就該更加注重核心力量的重要性。許多跑者低估了核心肌群對跑步的重要性,但如果想提升自己的跑步耐力和表現,將核心肌群的訓練列入例行訓練中,是你非做不可的必修功課!
核心肌群是連結身體軀幹的重要肌肉,能幫助維持平衡、連結上下半身發力、身體發力的肌肉群。許多人誤以為核心肌群就是在肚子周圍的腹肌,其實位於人體軀幹中心、負責保護脊椎的肌肉群都統稱為核心肌群,位置約在人體橫膈膜以下,環繞著腰、腹、軀幹中心到骨盆底之間,由深層與淺層不同部位肌肉組成,例如腹肌、背肌、臀肌、大腿肌。
核心肌群雖然不是主要發力的肌肉群,但其功用在「穩定身軀」,無論深蹲、硬舉、划船或跑步,若身軀不穩定,四肢也無法給予更多的力量,所以正確去訓練及啟動核心肌群,才能確保我們的訓練更進步,同時減低運動傷害。
跑步時,尤其當體重從一條腿轉移到另一條腿,骨盆和軀幹必須保持穩定,而跑步當下,背肌和腹肌正是穩定整個身軀的最大功臣。肌肉和骨頭在脊椎上的連接處、肩胛部和骨盆,幫助你保持跑步時應有的穩定姿勢,而穩定的上半身是高效跑步的重要關鍵,如果你的核心肌群力量不夠,必須用其他低效運動去補償,而這將降低身體向前推送的作用,進而減低步伐往前該有的效率,這就是為什麼跑者不能輕忽上身的力量訓練。
強大的核心力量帶給跑步的好處多不可數,例如跑者常見的後背痛問題,常歸因於背部肌肉力量不足,因為跑步是一個高衝擊力的運動,當你的每一步落在地面,身體都必須承受你原本體重3-4倍的壓力,隨時間推移,這些看似小小的衝擊,可能導致椎間盤退化或萎縮,當這些狀況發生,身體降低跑步衝擊力的能力也跟著減弱。簡單來說,當你的核心力量越強、肌肉功能越好,就越能保護脊椎穩定,也能避免跑步造成的運動傷害。
為了預防核心力量不足可能帶來的風險,以下6招適用於任何人,對跑者而言更是特別有用,有助於提升高效跑步需要的穩定性和力量。
開始姿勢:雙腳與臀部同寬,左腳在前右腳在後,確保左膝蓋不超出左鞋尖,雙膝彎曲呈90度;後背打直;張開手臂使手心向前,雙手同肩膀高度。
正式動作:上半身向左旋轉,保持這個姿勢2秒鐘後,將身體轉回中心,並將前腳及旋轉方向切換為右腳/右轉。
開始姿勢:側臥,確認手肘在肩膀的正下方;將臀部收緊並將骨盆鎖定在安全穩定的位置;雙腳伸直交疊,理想姿勢是肩膀、臀部及腿成一條直線;將上方的手輕鬆擺在大腿上,或將它擺在臀部上;以前臂和腳部支撐重量。
正式動作:穩定身體,將上方腿抬起懸空並前後移動,確保腿部在每個移動位置停留2秒鐘;回到開始姿勢,並將身體切換到另一側。
開始姿勢:背部平貼地面,雙腳屈膝90度,腳底平放著地,手臂輕鬆放在兩側,手心朝下。
正式動作:使用臀肌讓臀部從地板上抬起,肩膀、骨盆和膝蓋形成一條直線;抬起左腳並保持90度屈膝,維持2秒鐘;將左腳放回地面,並切換抬起右腳。
開始姿勢:開始於四肢著地的跪姿。雙手與肩同寬,手肘稍微彎曲,並將手指展開、手掌按壓在地面;膝蓋著地在臀部正下方位置,與臀同寬;腹部肌肉緊繃,避免拱背姿勢;肩膀不擠在一起,並將肩膀向下盡量遠離耳朵。
正式動作:慢慢將左手臂向前伸展,同時將右腿抬起向後伸展,感覺右腳後跟和左手指尖不斷往外延伸;延伸到最極致位置並保持姿勢2秒;返回開始姿勢,並切換到右手/左腿伸展。
開始姿勢:同第4點的四肢著地跪姿。
正式動作:輕輕將右手放在頭部後方;抬起左腳並將左膝蓋接觸右手肘,同時保持核心肌群緊繃;將上半身向右旋轉,同時將左腿向上抬起;每個位置保持2秒鐘,在切換至另一側。練習中應注意:腿部必保持彎曲90度角、臀部與地面平行。
開始姿勢:開始於類似伏地挺身的開始姿勢。雙手與肩同寬,在肩膀正下方撐地,保持手肘稍微彎曲;夾緊臀部並使用核心肌群,使背部平直,此時肩膀、臀部應是一條直線。
正式動作:保持開始姿勢,首先將左膝蓋移動到左手肘外側;接著膝蓋抬到與右腿呈90度角的一側;上述兩個姿勢停留2秒鐘;返回開始姿勢,並切換到另一側。練習中應注意:肩膀與臀部始終呈一條直線,並保持臀部夾緊。
註:以上部分訓練名稱台灣無通用翻譯,以暫譯為主。
資料來源/runtastic、維基百科、台灣營養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