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馬拉松的跑步訓練計劃與準備
1
馬拉松的跑步訓練計劃與準備
2
新加坡榴槤路跑 5公里沿路飄「香」
3
2016澎湖遠航國際馬拉松 11/13熱鬧登場 報名人數創紀錄

馬拉松的跑步訓練計劃與準備

2016-12-02
知識庫 跑步 馬拉松 跑步訓練 飲食方式 全馬訓練

馬拉松

與其他賽事不同,跑馬拉松時感到疲勞的主要原因是燃料的使用方式;因此我們不只是要訓練自己比賽全程以目標配速完賽,還要訓練燃料系統有足夠的能量讓我們跑完26.2 英里(42.16 公里)。如果要增進燃料系統的效能,必須增加總供應量,減少比賽配速下的肝醣使用,或兩者並用。想要達成這些目標,得將訓練分為兩個不同的方向;一個是著重開發出比賽配速下的足夠耐力,使身體的有氧能力與生物力學能持久;另一個方向注重燃料系統;或說白話一點,要訓練身體在馬拉松配速下不會跑得太辛苦,且不會撞牆。

©ultra-adventures.com

耐力訓練

跑馬拉松想要有漂亮的成績,必須以大量的一般耐力為基礎。一般耐力訓練不只是發展有氧能力的基礎,也是生物力學的基礎。一般人常忽略馬拉松表現會受到身體在26.2 英里中所承受的衝擊力和隨之發生的肌肉損傷影響。由於衝擊力和大量離心收縮會導致肌肉損傷,尤其是坡地訓練時;肌肉受到的傷害愈多,效率就愈低,因此會對運動表現產生不良影響。高跑量和長距離跑不只可用來鍛鍊有氧耐力,也能讓身體準備好承受這麼長距離的壓力。基礎期應著重在增加長距離跑的距離及總跑量。總跑量應循序漸進的增加,在比賽前期末期達到最高量,並一直維持這樣的跑量直到減量訓練期。要先累積跑量,才能以此為基底提高訓練強度。

一般耐力的訓練剛開始只要輕鬆跑並增加總訓練量即可,但之後必須逐漸提高強度,排入穩定配速跑。起初可先從跑步結束時加入短距離的提速跑開始,然後安排強度適中的漸速跑,或距離較長的穩定配速閾值跑。長距離跑的距離應慢慢拉長,剛開始先不用管配速,到了比賽前期才需要將重點放在長距離跑的強度上。一開始先加入中等強度的加速跑、提速跑和漸速跑,到了比賽前期後期,應加入專項漸進訓練,包括在長距離跑中安排馬拉松配速跑。

馬拉松的直接耐力支持訓練與其他賽事不同,事實上採用的配速比馬拉松配速快。半程馬拉松配速或乳酸閾值配速都可作為直接支持訓練,因為乳酸閾值配速可提升身體的高階有氧能力,如此一來就能增加我們的專項馬拉松速度。如果採相反的練法,先著重馬拉松配速或稍慢的配速,然後才針對乳酸閾值做訓練,將出現兩個問題。首先,比較晚練的乳酸閾值跑會增加肝醣使用速度,對馬拉松來說不是好事;第二,馬拉松配速與乳酸閾值之間的差距不明顯,如果先練馬拉松配速,那可以進步的空間不大,但如果反過來先練
乳酸閾值,則乳酸閾值與馬拉松配速之間的差距會擴大,之後才能在比賽期透過馬拉松專項訓練縮小差距。

因此,比賽前期的訓練重點應為鍛鍊乳酸閾值,但意思不是只跑乳酸閾值跑,而是練一組以乳酸閾值為中心的配速。用乳酸閾值和稍快的速度跑,可透過稍微不同的方式鍛鍊肌纖維的有氧能力。速度較快的訓練比較注重快縮肌較多的肌纖維,而比乳酸閾值慢一點的速度,則是著重慢縮肌纖維。此外,比乳酸閾值稍快的訓練會誘發愈來愈多但少量的乳酸進入系統。想讓身體以乳酸作為燃料,以延遲肝醣使用,改善燃料系統,這些交錯訓練應包含交錯運用比乳酸閾值更快的速度和比乳酸閾值更慢的速度。

最後,肌耐力也是馬拉松訓練邁向成功重要的一環。在基礎期可運用坡地循環訓練、坡地跑或上坡跑來鍛鍊耐力。這樣的訓練可持續到比賽前期,尤其是上坡乳酸閾值跑或坡地乳酸閾值跑非常有用。坡地乳酸閾值跑的效果,與用比乳酸閾值快和慢的速度交錯跑一樣。上坡時,即使沒有比較費力,但乳酸還是會增加,因為坡度會導致快縮肌纖維增加。在下坡或平地跑時,如果是採乳酸閾值配速,便會把跑上坡產生的乳酸拿來利用。此外,也應從速度方面操肌耐力,我馬上會說明。

速度訓練

馬拉松的速度訓練可增進生物力學效率,增加可用的肌纖維數量,提升肌力與爆發力,讓自己能儘量以馬拉松配速跑得輕快。在
基礎期可利用坡地短跑來增加肌力、爆發力和神經徵召。此外,還會用5 公里、3 公里、1 英里配速跑短距離加速跑或有氧間歇。這
些不是全部的訓練,但應想成是出於生物力學的原因而練。

在比賽前期,無氧支持和直接支持訓練強度需拉到最高;由於生物力學的緣故,也為了增進有氧能力,會進行5 公里~ 10 公里配速跑,目的在於增加可供應之有氧能量的數量與速度。一開始可用漸速跑或綜合訓練鍛鍊,後期可透過有氧間歇跑、距離較長的間歇跑,和交錯跑訓練。首先,先在乳酸閾值訓練後加一段10 公里配速的短距離附加訓練,是引進10 公里配速的好方法,同時在基礎期擴大3 公里配速的巡航訓練以納入5 公里配速的短距離間歇跑,可作為入門。另外,速度支持的訓練可利用5 公里和10 公里比賽專項耐力第一部分的項目來鍛鍊。採用此練法時,唯一的差異是比較早停止推進,且會利用較多混合訓練。如此一來,交錯訓練、混合訓練或綜合訓練也都可以排入。最終目標是增強高階有氧能力,且能用較快配速跑但又不會太累。

但是,大量的5 公里、10 公里和乳酸閾值跑,會使燃料系統比較仰賴肝醣,因此在專項訓練期應儘量降低這些訓練的訓練量。會這樣是因為用較快配速跑時,燃料供應向來不是問題,所以身體會擔心該如何最快速的供應能量,而不是如何保留能量來跑馬拉松。因此,此階段只應進行短距離的維持訓練。

最後是速度方面的肌耐力問題。一開始會透過坡地短跑來為肌耐力打基礎,之後再練坡地循環訓練效果很好,5 公里~ 10 公里配速的混合和交錯訓練的效果也很不錯。此外,在基礎期或比賽前期早期,以1 英里~ 5 公里配速進行中距離坡地(200 ~ 600 公尺)訓練,會將一些單純速度訓練轉換成高強度肌耐力。之後進入比賽前期時,可用5 公里~ 10 公里配速跑較長距離的坡地,同時鍛鍊直接速度支持和肌耐力。最後在比賽期,可用上坡節奏跑或坡地長距離跑為專項肌耐力訓練作最後修補。

專項訓練

想要獲得可提升馬拉松成績的諸多生理適應,主要訓練強度應為用目標馬拉松配速或稍快和稍慢的配速跑。專項訓練有很多種形
式,首先是逐漸把長距離跑的距離拉長到馬拉松的程度,訓練身體堅持跑2 小時以上的能力;第二,也是最重要的,用馬拉松配速擴
展耐力,以發展專項耐力。

在基礎期,會在練跑結束時跑一小段馬拉松配速,練法是中等強度提速跑和漸速跑。馬拉松的專項耐力通常以兩種不同的方式強化。第一是交錯跑或長距離的法特雷克變速跑。練交錯跑時,通常一開始會用馬拉松配速跑800 公尺左右的距離,接著以較慢的配速再跑一樣的距離。之後逐漸拉長馬拉松配速跑那一段的距離,最長可長達4 英里,而恢復跑的距離通常保持在800 公尺~ 1 英里。

此外,這些交錯訓練的總跑量一開始是比較短距離的6 ~ 7 英里,再慢慢增加,最長至等於總訓練量的18 ~ 20 英里。若是透過交錯跑鍛鍊直接耐力支持,則可繼續先前訓練的推進,選擇漸漸減慢和拉長速度較快那一段,直到達到馬拉松配速,接著開始強化專項耐
力。

第二個方法是較長距離的閾值跑或漸速跑。初期的漸速跑只會在練跑結束時跑一小段馬拉松配速,但隨著訓練季進行,會有愈來愈多訓練項目需以馬拉松或稍快的配速完成。漸速跑通常是引進或過渡至馬拉松配速的好方法。長距離節奏跑一開始應先在長跑後跑簡單的提速跑,之後才自成一項訓練。這些節奏跑剛開始應只跑約6 英里這麼短的距離,再慢慢增加跑量。馬拉松配速節奏跑的最高跑量應依運動員的程度和類型做調整,基本原則是跑到近13 ~ 18英里,但這樣的跑量其實很耗費體力,應謹慎使用。依訓練目的而異,這些訓練可自成一項訓練項目或附加於長距離跑後;如果是當做附加訓練,則先跑長距離跑的用意是要讓跑者疲勞,並消耗他們的肝醣存量;讓跑者預先疲勞後,身體的燃料系統將承受更高的壓力,強迫自己適應這樣的燃料儲備量或使用方式。

雖然有些長距離跑或長距離的訓練應排入燃料攝取的練習,尤其是關鍵的一兩個長距離訓練,但有些長距離跑和馬拉松配速跑,練習過程中應不要補充任何燃料,原因是可以減少長距離跑時的肝醣存量,因為肝醣存量會提醒身體適應目前的狀況。當身體肝醣量低時,將觸發導致身體適應的反應(見第9 章),以防下次進行相同強度的訓練時又發生低肝醣的問題;而補充燃料(如能量果凍或運動飲料)則會阻止此觸發過程。身體既要增進燃料的攝取,又要避免補充燃料。比較好的做法是不論有沒有攝取補充燃料,都要替換著練。

維持

雖然我在前面已提過馬拉松的維持訓練內容,但在這裡還是要再次簡述。長距離跑和高跑量可維持跑者的一般耐力,許多長距離跑包括專項訓練,依所處的階段每2 ~ 4 週訓練,長距離跑全程都應該以輕鬆的配速跑。有氧支持同樣以輕鬆至穩定的長跑來維持。

直接耐力支持主要是透過訓練結束前的提速跑和漸速跑來維持。比賽期可在課表中加入用來維持耐力的閾值跑。無氧支持的維持訓練包括短距離有氧間歇跑,但要控制跑量,不可影響比賽期的燃料系統。直接速度支持也一樣可透過短距離有氧間歇跑維持,或以綜合訓練的方式維持。一般速度則是透過快步跑、坡地短跑和短距離有氧間歇或節奏訓練來維持。

各項訓練範例,該如何訓練?

書籍資訊
◎本文摘自晨星出版,史蒂芬‧麥格尼斯 著作《跑步的科學與實務》一書。如何探索極限,透過訓練達到最佳表現。

從高水準運動員和成功教練視角,結合作者多年跑步經驗及研究,告訴你是什麼限制跑步!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新加坡榴槤路跑 5公里沿路飄「香」

2017-07-26
跑步話題趣味活動路跑

有人扮裝跑路跑、有人背冰箱跑馬拉松,動機不外乎吸引關注為慈善募款。上週日在新加坡舉辦了一場「榴槤路跑」,主辦單位提供每位參賽者一顆榴槤,並要求要攜帶它跑完全程5公里,可謂世界最古怪的路跑活動之一!

新加坡舉辦別開生面的「榴槤路跑」。 ©FB/Official Durian Run Singapore

據新加坡媒體報導,這場在7月23日舉辦的「榴槤路跑」吸引了500人參與,主辦單位提供每個人一顆榴槤,讓大家帶著這顆榴槤跑完5公里的路跑賽,跑完之後就可以就地解決、大快朵頤一番!大會也給參賽者一個挑戰,手上這顆榴槤必須在跑完5公里之後還完好如初,因此每個跑者都要發揮創意,自己想出運送這顆榴槤最好的方式,以確保這顆「果中之王」能被妥善地運送到終點。

參賽者必須想出邊跑邊運送榴槤最妥善的方式。 ©FB/Official Durian Run Singapore

為了好好地攜帶這顆榴槤跑完全程,參賽者莫不絞盡腦汁,一時之間各種容器紛紛出籠:竹籃、保麗龍盒、背包等等不一而足,連嬰兒車都出動。當然,也有人不畏榴槤尖刺,直接拿著就跑,不知道跑完之後手上有沒有多出好幾個傷口呢?或者,這也算一種按摩方式?

也有勇敢跑者直接拿著榴槤跑步。 ©FB/Official Durian Run Singapore

33歲的賽事總監尹加威也是一名跑步愛好者。他受訪時表示,這時節適逢榴槤盛產期,主辦單位希望辦一場別開生面、有創意的活動,於是想出攜帶榴槤跑路跑的新穎主題,希望吸引20-40歲的民眾來共襄盛舉。除了行銷榴槤這個代表當地特色的農產品,也順道募款做公益。

活動獎品是頂級「貓山王」榴槤。 ©FB/Official Durian Run Singapore

當然,這樣的活動也不免惹來一些爭議。當這場路跑賽在五月開放報名時,便有一些新加坡民眾大讚:「這真是新加坡最有意義的慈善路跑活動了」,也有人批評「主辦單位有做過風險評估嗎?」

跑完就可以大啖榴槤。 ©FB/Official Durian Run Singapore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6澎湖遠航國際馬拉松 11/13熱鬧登場 報名人數創紀錄

2016-11-14
賽事新聞馬拉松跑步話題

『2016澎湖遠航國際馬拉松』在11/13(週日)清晨正式登場,由澎湖縣政府與遠東航空公司再度聯手共同主辦這一場賽事,在雙方共同宣傳賽事之下,今年總共有5,118名參賽者報名,比起去年共增加了2,007名。從台灣前往澎湖參加馬拉松的人數,再度打破歷年來記錄,總共吸引超過2,600位台灣民眾共襄盛舉。遠東航空公司出動28位空服員與搭配10位外籍模特兒組成加油團,一起在賽事會場為跑者們加油打氣。

2016/11/13澎湖遠航國際馬拉松起跑,遠東航空空服員與外籍模特兒於起跑點為跑者加油

澎湖縣長陳光復、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立法委員楊曜、澎湖縣副議長陳雙全、澎湖縣馬公市長葉竹林、澎管處副處長謝文達、遠東航空公司董事長張綱維、遠東航空營運長曾金池等皆參與今天早上的活動開幕儀式。另外,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與澎湖馬公市長葉竹林等,也報名參加10公里挑戰組。澎湖縣長陳光復上台致詞表示歡迎各位跑者蒞臨世界最美麗的海灣-澎湖,參與澎湖遠航國際馬拉松賽事,尤其這一場賽事有超過五千多人參與,又有多位世界頂尖跑者加入,希望明年活動賽事能夠再創報名人數佳績,希望譨購。遠東航空公司董事長張綱維致詞表示,今年是遠東航空公司第二次跟澎湖縣政府共同舉辦馬拉松賽事,今年的報名人數比去年增加一倍,希望明年能夠再多增加一倍的人,讓大家知道澎湖的冬天很適合觀光旅遊。
 
今年報名澎湖遠航國際馬拉松賽事中,報名參賽選手最年長者為報名5公里健走組的89歲張占豪先生與84歲李陳玉花女士。澎湖縣長陳光復特別頒發老當益壯獎給兩位長者,並期許兩位長者明年能夠繼續報名參加澎湖遠航國際馬拉松賽事。

澎湖縣長陳光復頒發老當益壯獎給89歲的參賽者張占豪

在賽程上共分為42公里全馬組、21公里半馬組、10公里挑戰組、5公里健走組等四個組別。今年42公里全馬組部份,有709位報名,比去年增加362位。21公里半馬組,有1,312位報名,比去年增加609位。10公里挑戰組有1,334位報名,比去年增加668位,而5公里健走組有1,763位報名,比去年增加368位。

42公里全馬組男子組部分,全三名皆由肯亞籍馬拉松好手奪得,冠軍為Cosmas Matolo Muteti,成績為2小時36分14秒,第二名為David Musyoki Mailu成績為2小時37分07秒,第三名為Thomas Matheka Muli,成績為2小時39分17秒。第四名為日本籍跑者荒川凱斗,成績為2小時49分56秒。

全馬組男子組冠軍Cosmas Matolo Muteti

42公里全馬組女子組部分,全三名皆由肯亞籍馬拉松好手奪得,冠軍為Cecilia Wayua Michae,成績為2小時48分20秒,第二名為Gathingi Hannah Wabera成績為2小時50分39秒,第三名為Monica Watetu Ndiritu,成績為2小時55分18秒。第四名為台灣籍馬拉松好手黃素娥,成績為3小時20分36秒。

全馬組女子組冠軍Cecilia Wayua Michae

21公里半馬組部分,由陳鵬文奪得男子組冠軍,成績為1小時23分01秒。女子組冠軍為李瑋微,成績為1小時25分59秒。

10公里挑戰組部分,今年由金門高中呂允博奪得男子組冠軍,成績為36分49秒。女子組由金門高中楊郁萱奪得女子組冠軍,成績為45分47秒。兩位去年也有報名參加澎湖遠航國際馬拉松,也都是去年的男女組冠軍。兩位表示今年的成績比去年佳。

半馬組女子組冠軍李瑋微衝過終點線

在活動會場上,來自日本的跑者荒川凱斗,在奪得全馬組第四名佳績後。在舞台上,向相戀多年陪同到澎湖跑馬拉松的女友進行一場跨海求婚的溫馨橋段。為澎湖遠航國際馬拉松畫下一個浪漫的故事,同時更驗證澎湖雙心石滬真心愛情的魅力。而遠航空服員也聚集共同見證這場愛情。
 
今天澎湖遠航國際馬拉松賽事,天氣非常良好,跑者們表示能夠參與這場賽事感到非常興奮,能夠在這麼美麗的地方進行賽事,並且與多位來自國際上的跑者一起較量,對於個人賽事成績都有所提升,也是一個非常難得的經驗與回憶。遠東航空公司總共出動28位空服員與搭配10位外籍模特兒組成加油團,一起在賽事會場為跑者們加油打氣。人氣指數滿點,成為活動會場上的焦點目光,吸引眾多跑者目光與合照留影。跑者們對於遠航空服員與外籍模特兒組成的加油團都讚譽有佳,也會運動賽事增添美麗話題。

全馬第四名跑者荒川凱斗單膝下跪向女友求婚遠航空服員祝賀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