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德州,有一位辣媽叫做卡莉·貝內爾(Carlee Benear),前陣子她拍攝了一組寫真,就是幫剛滿月的女兒餵奶水,但是,這個餵奶姿勢非常與眾不同,她以一系列高難度的瑜珈姿勢動作餵奶,並將這些充滿母愛的照片放在網站上,受到許多人的關注。
據美國時尚攝影網站mymodernmet報導,卡莉·貝內爾可以一邊給剛滿月的小女兒餵奶,一邊做高難度的瑜珈動作,是想透過瑜伽來展現母愛。
貝內爾:「自從我接觸瑜伽後,我發現其中的美妙與精髓,可以增加自己的自信外,還可以讓生過三胎的我一直保持身材,瑜珈是打開心靈的一條路,我想藉由瑜珈也讓自己的孩子感受到其中的精髓,並透過瑜珈讓我跟孩子更加親密,從我懷第一胎時,我就開始做瑜珈,讓我覺得孩子在我肚子裡也感受到這些律動,透過瑜珈讓整個情緒更平穩更和樂,在影響給肚子裡的寶寶,不管在懷孕前、懷孕後,我都有一直在做瑜珈,這三胎間隔的時間也一直在做,即使現在當媽媽了,也不能放棄瑜珈,瑜珈的感染力是非常強大的。」
在生完第一胎時,不到3個星期,就回到瑜珈墊上開始做瑜珈,還將才一個月大的寶寶放在肚子上,整個畫面充滿了許多母愛,讓許多人覺得非常溫馨,卡莉·貝內爾也表示,從母體到出身都要一直帶著自己的孩子,讓他們還在閉眼的時期就感受到自己母親與他們溝通的媒介都是瑜珈,也深深相信自己的孩子長大後一定會熱愛瑜珈。
現在寶寶長大了,可以一起陪媽媽做瑜珈了。
在提到瑜珈的時候,相信許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伸展」、「冥想」而已;但瑜珈其實是一整套心理、身體和精神方面的練習,可幫助我們提升正面情緒、淨化心靈,使身體煥發活力並增強腦力!如果你身邊也有喜歡瑜珈的人,相信他們一定可以證明這些說法。
每天只需要短短幾分鐘的瑜珈練習,其實就可以逐漸改善我們的整體,今天我們將來談談瑜珈是如何影響我們的身心靈,將瑜珈融入鍛鍊課表中,絕對是緩解焦慮和應對日常壓力的最佳方法之一。
焦慮和抑鬱是許多現代人都會有的心理健康隱憂,它們會無聲無息地損壞著我們的心理。但是,每天練習瑜珈可以有效改善心理健康。實際上,瑜珈已被證明有助於減輕焦慮和抑鬱,可以有效調節人面對壓力的反應。
在生活中的許多時刻,我們都需要專注在某些事情上,無論是工作甚至是一些日常生活的小事,而瑜珈已被證明可以改善我們的記憶力和專注力,瑜珈的一個分支叫做 Dharana(專注練習),它不僅廣為人知,也可以幫助我們理解、清除雜念和平靜感官的躁動。
相信生活對許多人來說是充滿壓力的。在極度負面時,許多人會感覺好像他們背負著整個世界的責任,但是在瑜珈的幫助下,你可以練習漸漸拋棄過度思考和消極的負面感受。根據英國心理學會的說法,練習瑜珈的過程中也能訓練集中精神,並且與呼吸技巧有關,這些都是緩解壓力和舒緩心靈的好方法。
世界上有許多人患上了創傷症候群(PTSD),通常是由於生活中發生的重大而令人不愉快的事件而導致的。患有這種精神疾病的人不僅會經常做惡夢,甚至在清醒時也容易在腦中重現創傷發生時的種種。一種被稱為哈達(Hatha)的瑜珈形式已被證明可有效減輕PTSD症狀!
瑜珈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就是正念,正念就是關注你當下的情緒、思想、感覺和周圍環境。瑜珈可以在幫助你更享受現在的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無論你處於何種狀況。因此,它在改善生活中的人際關係方面也可以發揮著重要作用。
瑜珈具有釋放我們大腦中內啡肽的能力。我們的忠實讀者一定會知道,這些是當一個人快樂時釋放的「感覺良好」的化學物質。有時候,我們所有人都可能成為情緒波動的犧牲品,但是在瑜珈和冥想的幫助下,不僅可以改善健康狀況和減輕壓力,情緒波動也會自然得到改善。
相信大家都能認同生活充滿壓力,但其實很多壓力是不需要的,甚至可以避免;但是如何在困難時期保持冷靜和堅強,是瑜珈的核心概念之一。生活並不總是順遂的,相信你我都同意,沒有起伏的生活實際上根本就不算生活。瑜珈可以幫助我們以積極的方式應對困難,它也使我們能夠以一種更加平靜和自信的方式,應對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
增加靈活性是瑜珈最顯著的好處之一,初次瑜珈練習時,你很可能沒有辦法輕鬆將手碰到的腳趾,但是隨著時間和耐心,你的身體將經歷不可思議的變化。根據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最近進行的一項研究,瑜珈的一種形式「比克拉姆瑜珈」將身體引入 26 種不同類型的姿勢,可以為身體增加肩膀、繩肌和下背部的柔韌性。
此外,瑜珈也有助於降低血壓,高血壓是極為常見的健康問題,患有輕度至中度高血壓的人也可以會從常規瑜珈練習中受益。各種研究發現,與僅參加營養,減肥或步行計劃的人相比,定期練習瑜珈的人的血壓下降幅度更大!
此外,瑜珈也可以幫助治療慢性頸部疼痛和頸部痙攣。一項德國研究發現,練習艾揚格瑜珈四個星期可以幫助減輕患有頸部痙攣和一般頸部相關的成人問題。而也有研究指出,定期做瑜珈可以降低由於高血壓、血糖或膽固醇引起的心臟病的風險。
看了這麼多瑜珈的好處,最重要的是要記住,瑜珈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你越深入瑜珈世界,收益就越豐碩。定期進行瑜珈,絕對可以真正打開通向和平、和諧、愛與歡笑的大門。
本篇文章由「健身工廠」授權刊登
責任編輯/David
美國一位號稱「胖女孩(Fat Femme)」的大尺寸瑜伽老師潔莎敏·史丹利(Jessamyn Stanley),因為在網路社群大方展示自己劈腿、倒立、和顛覆傳統的體態照片而爆紅,IG粉絲超過40萬。她不僅是一名瑜伽老師,更是位影響力極廣的作家和網紅,也是身體自愛運動(Body Positive Movement)的倡導者。下文由外媒GREATIST訪問她對健身的獨到見解,希望能幫助你思考身體和你之間的關係。
健身對我而言就是在照顧自己的一種方式。有各種不同的健身方法可以採用,而我們需要關照的面向也不少,包括身體、心理、情感、精神,都需要保持在最佳狀態。如果你和你要照顧的事物關係密切,那麼必須進行調整、檢查,才能照顧好它,讓它有一定程度的完美,而健身就是這個概念。
身體中立(Body Neutrality)和身體自愛(Body Positive)的概念相同,就是好好接受自己所在的身體。我不斷發現,身體自愛的概念確實比單純的「自愛」更廣大,這讓關於你的一切都是完美的、關於身體的一切都長得恰到好處。與其專注於身體,不如追求、享受、創造、執行身而為人的存在意義,而不是將自己視為資本主義的機器。
要注意的是,身體自愛不意味著總是快樂的,也不意味能夠突然透過一些動作,你就能擺脫數十年來的身體羞辱和自我身體羞辱。
Body Positive Movement(身體自愛運動)源自九十年代美國,最先由Connie Sobczak 和Deb Burgard 提出,當那時她們正針對厭食症病人的處境,透過成立機構和寫書鼓勵人們接納和擁抱自己的身體,推翻社會單一的審美標準。
身體自愛的概念根基於人類都應該有正面的身體形象,同時挑戰社會上呈現和觀察身體的方式。該運動提出一個觀念:美是社會建構出來的,而這樣的構成不應損害一個人的自信和自我價值,而人們應該接受自己的身體特徵,同時最大程度地愛自己。時至今日,運動已經擴展至全球網絡、社交媒體,成為了展示身體、挑戰傳統審美觀、號召集體力量,和抒發身體政治立場的平台。(資料來源:Wikipedia, HOKK fabrica)
「如果我們完全接納自己,那麼我們就能充實地生活。」如果我站起身運動,我將更容易對身體認同,而身體認同是身體解放的一種途徑。這個概念是解放別人加諸在你身上的想法,而認同是邁向解放的第一步。
事實上,每個人都有羞辱、困惑或是自我懷疑的心態,但接受自己的每一個面向是最重要的。就像我的肥胖、我膚色黑、我的古怪,所有不同的事情都是如此必要…能接受這些事實相當重要。
瑜伽為了我打開一扇門,讓我了解自己對身體的負面影響。當我開始拍攝自己練習時,我會邊執行瑜伽姿勢邊心想「天哪!瑜伽真是太神奇了,太陽照耀著世界萬物」,但之後我回去看照片,卻會立刻開始批評「天哪!我的肚子、我的手臂…」,諸多想法仍然浮現我的腦海。
這時,請捫心自問(也有點像自我治療):「是誰告訴你的?這是你的真實感覺嗎?還是你正在拿自己跟誰比較?」
瑜伽對身體的益處是許多人一開始接觸瑜伽的原因,但其實瑜伽也提供了很多精神上的益處。無論是任何原因接觸瑜伽,只要有起頭,都能得到你想要的。事實上,身體做什麼招式都不是重點,因為你的身體總是在變化,而瑜伽是幫助身心保持健康、和諧的一個方式。
繼續堅持。任何形式的訓練都能提醒我們:你可以克服、可以維持、你有足夠的耐力,而且你可以做到!
我喜歡能夠感受呼吸、感受到自己存在的訓練。許多健身文化和訓練演變成一種表演,並試圖用身體做些事情,向外人證明自己很有價值。
然而,身體是野性的,我們注定要用各種不同的方式前進、並經歷許多不同的感受。我們可以只為了能騎自行車、甚至在附近散步而感覺良好,單純為了感受自己的股四頭肌、感受臀部、感受生命的存在,並感受我所擁有和付出的一切感覺。此時除了讓自己感覺良好之外,不必涉及其他任何人。
我的建議就是:去做就對了!(Just Do It)
你完全有能力做到,一切安排都有它的必要,只要你從今天開始做。
資料來源/GREATIST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