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吃什麼補,才能好得快?」相信這是大家受傷後非常關心的問題,一般門診中被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大略的回答就是:你只要均衡飲食並且作息正常就好了呀!但是,正確的答案沒那麼簡單,那麼,到底運動傷害後,該吃些什麼才能對於復原有幫助呢?
隨著運動傷害的復健越來越受到重視,從各種治療的儀器,一直到治療性運動,不斷的推陳出新或者更深入鑽研,並且發展出個別化的矯正訓練模式,可以想像的,接下來會越來越被關注的,就是「運動傷害復原的營養學」這一塊,其實,傳統的東方醫學對這個“受傷要吃補“的概念就已經由來已久了,所以,大部份的民眾腦海裡都有這個概念,反而是西方醫學最近才漸漸盛行起來,從大家都聽過的一句話“吃什麼補什麼”,來講解這個東西方的差異,大家就一定可以理解,雖然,這句話不一定適用于所有情況,但卻有某個程度的正確性的,怎麼說呢?讓我們從肌腱韌帶損傷的營養補充說起吧!
對於肌腱韌帶損傷的營養補充品有很多,市面上賣得很貴的也很多,但是,其實這些成分很多都是可以從自然食物裡面獲得,並且很便宜!就像這次要討論的Gelatin,中文稱為吉利丁.明膠或者魚膠,這是從動物的骨頭.皮膚或者結締組織提煉出來的,是一種黃色透明無味的膠質,用來製造軟糖.奶昔.布丁或者優格等產品,吉利丁主要的成分就是蛋白質。
為什麼吉利丁這個東西在西方的運動科學終會流行起來呢?主要就是因為現代的西方飲食有一些問題,大多數的西方人只吃“肉”的部分,動物身體的其他部分都被丟棄,於是,現代的西方飲食就非常缺乏這個富含膠原蛋白的吉利丁這個成分,但是,反觀東方飲食,動物的皮膚或者肌腱都是不可能被丟棄的食材,例如豬皮.豬腳.牛筋.肝連等等,不管什麼動物的骨頭都要拿來熬煮成湯,甚至連魚頭或魚眼睛都要吃進去,一點一滴都不浪費,雖然可能只是因為古早時代食物資源比較匱乏,但卻不可否認的是一種前人的智慧,因為人體的肌腱韌帶也是膠原蛋白組成的,當這些組織受傷之後,就需要補充膠原蛋白來作為修復的原料,這正所謂“吃什麼補什麼”呀!
那麼吉利丁除了對於肌腱韌帶的修復有幫助之外,對於身體還有其他哪些好處呢?
1. 保護皮膚,可以對抗陽光減少皺紋。
2. 維持腸胃道功能,吉利丁有愈合及保護腸胃道黏膜的功能,幫助消化功能,並且可以在腸胃道裡吸收水分,讓腸道正常蠕動。
3. 促進關節健康,減少發炎疼痛,有研究顯示運動前吃吉利丁,可以減少運動時關節的疼痛。
4. 幫助睡眠,研究發現就寢前吃3公克的吉利丁可以改善睡眠品質,原因是吉利丁可以分解成glycine,有抑制正腎上腺素的功能,所以可以讓人比較不焦慮也比較鎮定,因此可以獲得比較好的睡眠品質。
吉利丁該如何補充呢?
第一,補充量: 精準的算法:每公斤體重0.05公克的吉利丁,加上每公斤體重5公克的維他命C(0.05g/kg BW of gelatin + 5mg/kg BW of Vit C ) 大約的算法:2-5公克的吉利丁,加上500毫克的維他命C(2-5g gelatin + 500mg Vit C )
第二,補充時機:運動前或者復健訓練前,30-60分鐘,因為肌腱或者韌帶的血液循換很差,只有在運動的時候,血液循環會變好一點,因此,運動前就把該補充的營養素吃進去,這樣的營養吸收的效益會比較好。
第三,重要的輔助營養素:維他命C,維他命C也是膠原蛋白形成的一個重要輔酶,所以,如果可以一起補充,那麼膠原蛋白生成或者修復的速度會更快更好,因此,平常訓練前可以補充500mg的維他命C,而在肌腱韌帶受傷後的復健時期,維他命C的建議計量可以提高到每天1000-2000mg,並且維持兩到四周。
綜合以上,大家應該可以發現,有一個很簡單方法,可以自製超便宜的肌腱韌帶營養保健食品,就是將吉利丁粉溶於果汁或者維他命C水中,做成果凍放在冰箱儲存,運動前取出適量的果凍吃掉,或者是運動前直接將吉利丁粉加入果汁中,搖晃均勻後,直接喝掉。 總之,老話一句,運動傷害的預防還是勝于治療,有用又便宜方便的自製營養補充品,推薦給大家,希望大家都可以遠離運動傷害,就算已經受傷,復健的時候也可以加速復原。
參考資料:
1. The United State of Olympic committee, Nutrients for soft tissue injury recovery
2. Quicker injury recovery with Jelly! Gelatin-C
3. All aboutgelatin and collagen
4. Nutrition for recovery from tendon injuries
5. 5 reasons why nearly everyone should eat gelatin
6. Training and nutrition to prevent soft tissue injuries and accelerate return to play
關於凃俐雯醫師大學時代因為打網球時發生肩關節脫臼,即使後來陸續發生打排球脫臼.打羽毛球脫臼等等,還是無法放棄熱愛的各種運動,因此決定成為一個專攻運動傷害與復健的醫「孫」,希望能用最健康的方式預防和治療運動傷害,幫助所有熱愛運動的人重返場上。
部落格 堅持鍛鍊
粉絲頁 Sports Dr. Tu 運動醫學-凃俐雯醫師
大學時代因為打網球時發生肩關節脫臼,即使後來陸續發生打排球脫臼.打羽毛球脫臼等等,還是無法放棄熱愛的各種運動,因此決定成為一個專攻運動傷害與復健的醫「孫」,希望能用最健康的方式預防和治療運動傷害,幫助所有熱愛運動的人重返場上。
部落格 堅持鍛鍊
在競技運動中,運動傷害的發生幾乎是很難避免的。傷害可能會長期地影響運動員的訓練和競賽,適當的食物供給和營養補充可以加速傷口癒合速度以及加快回場的時間,但營養補充在傷後的復原期間卻常常被忽略。
關於對受傷有益的許多營養素有效性宣稱相當猖獗,但相關的證據卻模棱兩可。
■ 創傷或手術可能使能量需求比平時多20%,此外,使用拐杖時所需的能量會比步行所需的能量多2到3倍。
■ 只要10天的能量攝入不足(佔總需求量的80%)就會使肌肉蛋白質合成降低20%,影響完全恢復率。因此在傷害的固定階段,減輕肌肉萎縮是主要目標之一。
■ 需不需要補充劑?使用前應先問自己是否在飲食中缺乏?可從全食物中獲取嗎?會影響到服用任何藥物效果或產生交互副作用嗎?如果不確定應諮詢營養師。
在運動員受傷後,營養的介入可以提高運動員的恢復能力,控制發炎、為受損組織重建提供關鍵的營養素、最小化肌肉萎縮,並保持肌肉質量和/或防止脂肪量增加,以及促進康復期間的肌肉肥大和功能恢復。
營養的補充策略會因運動損傷嚴重程度的不同而有很大差異,這篇是統整,之後我們會再把一些細節拉出來另外談。
一、均衡飲食:人們經常在受傷發生時轉向補充劑,但研究表明我們最好以優質全食物來源作為基礎的均衡飲食,來避免傷害復原階段缺乏各種重要的巨量與微量營養素。維生素和礦物質對恢復過程非常重要,在不同的生理恢復過程中有不同的微量營養素依賴,在正確的時間攝取適當的營養素可以影響傷口恢復,幫助修復和組織再生。
二、注意能量平衡:受傷的運動員必須更加自律,因為能量消耗在停止訓練期間會大大的減少,但若營養不足又會影響身體的癒合能力,並進一步延長康復時間。所以營養師需仔細地評估飲食的結構並維持熱量平衡,特別是要考慮傷口癒合所增加的能量需求、因活動量下降而減少的能量消耗,以及因能量需求下降而影響到蛋白質攝取的絕對量減少。
注意:很多選手會擔心因活動量下降而變胖,就不敢多吃,但因為創傷或手術可能使能量需求比平時多20%,此外,使用拐杖時所需的能量會比步行所需的能量多2-3倍。只要10天的能量攝入不足(佔總需求量的80%)就會使肌肉蛋白質合成降低20%,從而影響完全恢復率。因此最好密切地與您的營養師合作,以取得最佳的能量平衡。
三、蛋白質攝取量:通常受傷會導致訓練停止一段時間,或至少減少體育活動的參與和身體活動。如果傷害的嚴重程度較高,需要石膏或其他固定方式的話,可能會導致肌肉量流失、肌肉力量和肌肉功能降低。故在傷害的固定階段減輕肌肉萎縮是主要的目標之一,已知全部或部分固定會導致該處的肌肉骨骼重塑,這可能促進骨骼肌萎縮,此過程通常會降低肌肉的力量和功能,並導致再次受傷的風險增加。單腿固定僅5天即可導致其瘦體重和肌力強度分別下降1.4%和9.0%(Wall, 2014)。
固定也會使得肌肉對合成代謝刺激的反應減少、降低肌原纖維蛋白對氨基酸可用性增加的反應能力,這種現象稱為「合成代謝抵抗」(Glover et al., 2008)。在這樣的情況下,增加蛋白質攝取能夠幫助人體保留住瘦體組織,即使整體蛋白質攝入量不一定增加,在任何給定的膳食中更高劑量的蛋白質攝入也可能是重要的。而蛋白質攝取不足會阻礙傷口癒合並增加發炎反應,因此在固定期間需要更高的蛋白質攝取量(1.6-2.5g /kg /天),並強調食用富含leucine的食物。
附註:富含leucine(編按:白胺酸)的食物包括起士(Swiss, fontina, provolone, Colby, mozzarella)、肉類、魚類(金槍魚、鱒魚、鮭魚)、堅果和種子類(南瓜、花生、杏仁)和天貝等。 為了使攝取的蛋白質發揮最大的效益,建議將蛋白質的攝取量平均分配在一天各餐中較好(每間隔3-4小時一餐、每餐攝入20-40克富含leucine的蛋白質)。睡前食用富含酪蛋白的食品(例如牛奶和乳製品),因為它們需要更長的消化時間並可緩慢釋放到血液中。這樣可以緩慢穩定地提供氨基酸,再抓一些睡眠時間來增長肌肉。
四、禁止攝取酒精:酒精會抵消你重建肌肉的能力,過量攝入酒精在固定過程中則會加劇肌肉損失、損害肌肉生成並促進發炎(Steiner et al., 2015)。
五、補充劑的使用:使用補充劑前應先問:是否我的飲食中缺乏?我可以從全食物中獲取它嗎?這會影響到我服用的任何藥物效果或產生交互副作用嗎?如果您不確定,請諮詢營養師後再使用。
關於對受傷有益的許多營養素有效性宣稱相當猖獗,但相關的證據卻模棱兩可。目前還在發展中的一些研究例如:補充明膠結合維生素C,可用以幫助塑造膠原蛋白、修復肌腱和韌帶強度。此外,部分的補充品可能帶來益處,包括:精氨酸(Arginine)、HMB、麩酰胺酸(Glutamine)、蛋白水解酶等。
在運動傷害後的復原期,建議第 2-4 週內補充下表所列營養素可能有助於恢復:
在營養補充品的部分,目前都僅有初步地研究,以下僅供參考:
.正確地使用肌酸有助於保留瘦體組織的質量及維持肌力。一些蛋白質類的營養補充品也可能有幫助,包括:精胺酸、HMB、麩醯胺酸、蛋白質分解酵素。
.ω-3脂肪酸有助於減少發炎反應及對抗肌肉損失,應用於受傷運動員的研究才剛起步,推薦的每日攝取量尚未確定,但研究人員建議在3-9克/天的範圍內。高劑量的ω-3脂肪酸可能會有危害,使用高單位補充品時必須謹慎地考慮個體適用性。
.不含運動禁藥:當您是運動員或為與運動員一起工作的人員,在挑選補充品時,必須留意運動禁藥的規範,選擇通過運動禁藥測試的補充劑。
1. António Pedro Mendes and Vitor Hugo Teixeira . (2018). Muscle Injury Recovery: How Much Impact Does Nutrition Have?
2. Dunford, M. (2006). Sports nutrition: A practice manual for professionals.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
3. Jennifer Doane and Allison Vinciguerra . (2018). Nutrition for injury recovery & rehabilitation. NATA news, 2018 July, 14-17.
4. John Berardi, Ph.D.(2017). Nutrition for injury recovery. [Infographic] Food and supplements to speed up healing.
5. Steiner, J. L., & Lang, C. H. (2015). Dysregulation of skeletal muscle protein metabolism by alcohol.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 308(9), E699-E712.
6. Tipton, K. D. (2013). Dietary strategies to attenuate muscle loss during recovery from injury. In Nutritional Coaching Strategy to Modulate Training Efficiency (Vol. 75, pp. 51-61). Karger Publishers.
7. Tipton, K. D. (2015). Nutritional support for exercise-induced injuries. Sports Medicine, 45(1), 93-104.
8. The Guru Performance Podcast, Episode 110 - "Nutrition Support for Exercise Induced Injury" with Professor Kevin Tipton.
許多運動員會採用素食的生活方式,這可以是健康且不影響運動成績的個人選擇。然而素食者因為食物種類的來源有限,加上長期運動導致的生理狀態需求,必須更加意識到選擇的食物需能夠維持熱量需求、滿足訓練和恢復的需要,及支援適當的免疫功能。此外,需特別注意是否會有營養缺乏的問題,尤其是純素食者。那麼有哪些營養問題是常見會發生在素食運動員身上的呢?
以植物為基礎的飲食含有大量的纖維,因此佔據了龐大的胃容積,並可能導致無意中減少了總能量攝入。提早感到飽足的現象會增加能源供應不足的風險,能量不足的後果非常嚴重,免疫力可能會受損,進而導致疾病或使得訓練和比賽提早疲累,也可能使得體重減輕,並導致肌肉量減少、肌力下降、運動能力降低和缺乏令人滿意的訓練適應。
素食飲食也會使需要攝入高熱量的運動員難以達到目標,增加攝取食物的頻率以及增加高熱量食物如堅果、種子和油脂類可能有助於確保達到熱量目標。在這種情況下,監測體重波動和調整飲食可以使飲食適合個人的能量和營養需求,故而素食運動員應定期監測身體狀況和身體組成,以確保飲食足以滿足能量需求。
有些運動員可能會以吃素作為限制能量攝入的手段,來達到理想的體格,而這似乎在女性運動員中更為普遍。嚴格的熱量限制可能會影響運動表現、生殖健康和骨骼健康。運動員的能量需求應根據運動強度、體重和運動模式來進行調整,以確保符合個人的特定需求。所以若運動員需要控制卡路里,或試圖達到過度的減重目標,應該尋求一個值得信賴的專業人士的幫助,以避免相關危害。
增加能量攝取的飲食改善訣竅
.用真正的水果或蔬菜做成冰沙或飲品
.用橄榄油或菜籽油炒蔬菜
.在榖物或沙拉中加入堅果、乾果或酪梨
.每天吃6到8頓餐(增加三餐中間的小點心)
素食者常見攝取不足的營養素包含:熱量、蛋白質、脂肪、ω-3脂肪酸、鐵、鈣、鋅、碘、維生素B12、維生素D、肌酸、肌肽。依據攝取食物種類的限制,容易缺乏的營養素也略有不同,見下表一。如果有需要的話,應在飲食中加以監測這些營養素並補充。
依照衛生福利部《素食飲食指南》的建議,均衡攝取各類食物,並在同一類食物中經常變換,儘量選擇不過度加工的食物,才能得到均衡的營養。一個素食者的食物組成應均衡包含穀類、豆類、蔬菜、水果、堅果種子類,如下圖所示。
依照衛生福利部《素食飲食指南》的建議,均衡攝取各類食物,並在同一類食物中經常變換,儘量選擇不過度加工的食物,才能得到均衡的營養。一個素食者的食物組成應均衡包含穀類、豆類、蔬菜、水果、堅果種子類,如下圖所示。
各類食物所能提供的營養素如下圖所示。
人體所需的營養素中,如肌酸、肌肽、維生素B12、鋅、鐵及鈣,因為自然界中較廣泛存在於動物性食品當中,故素食者容易缺乏;此外受植物性飲食中纖維、草酸、植酸影響,如鐵、鋅、鈣等金屬元素容易有吸收不良情形發生。以下列舉較富含這些營養素的食物,素食者應更留意多攝取這些食物,或使用補充劑以補充礦物質、維生素不足。
人體無法儲存蛋白質,攝入多餘的醣類可以轉化為肝醣儲存、攝入多餘的脂質可以脂肪形式儲存,然而多餘的蛋白質卻無法儲存起來,因此每日蛋白質攝入必需足夠(運動員約0.8-1.7g / kg /天)。蛋白質在肌肉修復和肌肉適應過程佔有重要角色,適當的膳食蛋白質攝入量有助於製造新的肌肉蛋白質,紅血球和其他細胞。
蛋白質由大約20種不同的胺基酸組合而成,這些胺基酸中有8種被分類為必需胺基酸,因為人體不能製造必須由飲食中攝取。動物蛋白質含有完整的必需胺基酸,但是大多數植物蛋白質缺少其中的兩至三種,再考慮到植物蛋白質的消化率似乎明顯低於動物產品,所以食用植物蛋白大約需要比食用動物蛋白多10%的蛋白質。因此,對於素食運動員的蛋白質建議量大約是1.4-2 克/公斤/天(在某些情況下,例如減重時建議量可能高達1.8 g-2.7克/公斤/天),並最好多攝取不同種類的植物蛋白來源。
低脂乳製品、雞蛋和黃豆是良好的素食蛋白質來源,在人體內的吸收利用率不比肉類遜色。此外,毛豆、黑豆、紅豆、綠豆、米豆、白鳳豆、花豆與鷹嘴豆等豆類、米、穀類和杏仁果、花生、瓜子、開心果、芝麻等堅果種子類也能夠提供大量的蛋白質。過去營養界倡導利用胺基酸互補法截長補短,將這些不完全蛋白質混合在一起攝取,截長補短盡可能的確保攝取到足夠的胺基酸以維持人體氮平衡,但現在互補法不再被認為是必要的,將富含蛋白質的穀物、豆類、堅果和種子等食物都納入純素飲食中,以確保所有必須胺基酸都存在,並且含有充足的支鏈胺基酸(BCAA)來觸發肌肉蛋白質合成以支持從訓練中恢復和肌肉適應,是目前建議的做法。
一般建議在運動後攝取20-25克的蛋白質來幫助肌肉適應,為了從植物性食物中獲得大約25克蛋白質,你可以吃:
.200克豆腐
.2杯煮熟的豆子
.2杯煮熟的扁豆
.130克混合堅果
.5湯匙花生醬
.3杯豆漿
.3杯煮熟的藜麥
在藉由全食物獲得足夠的蛋白質攝入量有困難或不方便時,補充植物蛋白補充劑可能對純素運動員有益。最近開始出現一些研究數據表示,以植物蛋白作為阻力訓練計畫的一部分來促進肌肉肥大時,其對身體組成與運動表現的影響與乳清蛋白類似,但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以了解米蛋白、豌豆蛋白、大麻蛋白或是混合蛋白等的餐後肌肉蛋白質合成效率。
素食運動員可能也有低脂肪攝入的風險(必需脂肪酸尤其重要),建議每天攝取0.5-1.5克/公斤/天(或每日攝入熱量的30%)。研究表明,低脂加上節食可能會對男性的睾固酮濃度產生負面影響,而睪固酮濃度與運動員需要最大化合成代謝和適應阻力訓練有關。
ω-3脂肪酸是必需脂肪酸,對於正常生長發育很重要,並影響心血管健康、炎症和慢性疾病,並可能提高運動誘發的支氣管收縮(EIB)和免疫力。ω-3脂肪酸也可能增加一氧化氮的產生,以及改善心臟速率的可變性。
ω-3脂肪酸大多存在於深海魚類,因此素食者攝取到更少的ω-3脂肪酸,並且血清中的ω-3脂肪酸濃度也較低。適量攝取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來補足所需顯得更加必要,例如堅果類、核桃、亞麻籽、南瓜籽、奇亞籽、芥花油、亞麻仁籽油、雞蛋黃油、海藻油、大豆油、橄欖油、沙棘果油、菜籽油、車前葉藍薊油、南美印加果油、大麻籽油、奇芽籽油等。
富含ω-3脂肪酸的食材如核桃、芥花油、亞麻仁籽油等是以α-次亞麻油酸(ALA)形式存在,約8%可以轉換為EPA、約0.5%可以轉換為DHA。研究已證明補充ALA可增加血液中的EPA濃度,但似乎不會影響DHA狀態。微藻油富含DHA(和EPA),可能是素食主義者和素食者的有用補充品。微藻油補充劑已被證明可以提高血液中的EPA和DHA水平。然而,有關素食主義者的DHA補充劑的建議目前並未出現在文獻中,建議多採用富含ALA的全食物來源,如亞麻種子、核桃和奇亞籽。撰寫本文時,缺乏研究詳細說明如何優化素食主義者的ω-3脂肪酸攝取,但針對一般運動員的EPA和DHA的攝取比例建議為2:1,每日建議1-2克。為了達到 500 ~ 1000 毫克/天的DHA劑量,這相當於1-2克的微藻油,或者在大多數商業產品中為2-4個膠囊,或是10-15公克的亞麻仁籽油。
過量的ω-6脂肪酸會干擾ω-3脂肪酸對健康的益處,因為他們爭奪相同的限速酶,限制ω-6脂肪酸可能有助於減少促發炎反應,因此飲食中應減少攝取大豆油、葵花油、玉米油、紅花油和花生油。
過去研究發現台灣素食者的鐵攝取量其實足夠,無論吃素與否,男性貧血的問題都不嚴重,但女性由於在月經期間的血液損失就比較會有貧血問題。所以在經期後、生長迅速的時期〈例如青春期〉,以及在前往高海拔低區進行訓練或比賽之前,必須確保飲食中含有足夠的鐵,避免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會使得紅血球細胞(RBCs)或血紅蛋白減少,導致疲勞的症狀,例如虛弱、氣短、運動耐力降低。即使只是缺鐵但無出現貧血症狀也會減少運動持續能力,並增加運動期間能量消耗和使得女性肌肉組織減少、削弱耐力運動適應能力。
依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建議,鐵的每日攝取量男性成人為10毫克、女性成人為15毫克。但由於純素飲食中鐵的主要來源是非血紅素形式,這種非血紅素鐵生物可利用性低於動物產品中發現的血紅素鐵。由於上述的生物利用度的問題,非血紅素鐵可與其他有助於鐵吸收的食物相結合一起吃來增加吸收率,例如維他命C,所以含鐵的早餐麥片可以搭配柳橙汁(含維生素C),多利用隨餐攝取富維生素C的水果包含草莓、奇異果、柳丁、橘子等,也能幫助鐵質吸收。故建議於三餐用餐,不論餐前、餐中、餐後同時攝食水果,且每日攝取應達2份以上,並選擇當地當季的盛產水果。
純素飲食通常含有鐵的膳食抑製劑,如多酚單寧(咖啡、茶和可可中含有)和肌醇六磷酸鹽(全穀類和豆類中含有),它們會減少膳食中吸收的鐵量。因此,素食運動員應該通過增加攝取全食物中富含鐵的來源,並減少含茶、咖啡和可可等含抑製劑食物的攝取量,同時食用含維生素C的食物以增強吸收,以及如果可口的話,將浸泡、發芽和/或發酵的食物包含在他們的飲食中。用鐵容器烹煮也是補鐵的撇步,例如使用鑄鐵鍋;愈酸和煮愈久也會增加鐵釋出,然而煮愈久也愈可能破壞食物養分。
富含鐵的食物來源:豆類、穀類、堅果、種子、強化食品、綠色蔬菜。例如:紫菜、髮菜、裙帶菜、海帶、芝麻、金針、黑豆、紅豆、腐竹、皇帝豆、蓮子、花生、梅乾菜、南瓜子、猴頭菇、姬松茸、黑木耳、香菇、花菇、竹笙、莧菜、山東大蔥、香樁、甜豌豆莢、菠菜、紫色花椰菜、甘薯葉、空心菜、小白菜、稜角絲瓜、胡瓜、豌豆苗、玉米筍、茼蒿、芥藍、韭菜。
依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建議,鈣的每日建議攝取量男性成人為1,000毫克、女性成人為800毫克;13-18歲的青少年,男性為1,200毫克、女性為1,000毫克。充足的鈣對於凝血、神經傳導、肌肉刺激、維生素D代謝和維持骨骼結構是必需的。素食者比葷食者攝取更少的鈣,由於鈣攝入量較低,素食主義者有更高的骨折風險。當鈣的攝入量低,對於處於骨骼發育生長期的的兒童及少年更不利於長高。鈣對純素運動員的重要性包含維持負重運動期間骨骼健康,以及在出汗過程中鈣的損失會增加;而在限制熱量、停經和女運動員的某些階段,鈣的需求也可能會加劇。
純素運動員應該攝入足量的豆類,豆類食品因加工方法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營養素含量,如豆干及傳統豆腐,其鈣含量較其他豆類食品多,而黃豆、豆腐皮、豆漿、盒裝嫩豆腐等製品其鈣含量少。故建議每日至少攝取一份以上鈣含量較多的豆類食品,以增加鈣的攝取量。
花椰菜、白菜和羽衣甘藍鈣含量特別高,但綠色蔬菜如菠菜、芝麻菜含有草酸鹽,草酸鹽、纖維質會限制鈣和維生素B₂的吸收。因此,素食主義者在設計含鈣豐富的食物時應選擇草酸含量較低的植物來源。鈣強化食品也廣泛使用,例如鈣強化大豆、堅果植物奶和果汁等能提供易吸收形式的營養素,其他富含鈣的食物還有乳製品、黑芝麻、紅莧菜、海帶、麥粉、綠豆芽、芥藍菜、香樁、油菜花、山粉圓、蓮子、金針花、木耳、紫菜、芹菜莖、油菜、香菇等。若是可能,盡量確保飲食中包含乳製品或多攝取鈣強化食品。如果純素飲食不能達到足夠的鈣攝取,那麼補充劑也可能是必需的。
當足夠的維生素D存在時,鈣從食物中吸收的比例增加,故素食者應注意曬太陽的重要性,每日曬20分鐘太陽能活化維生素D。
鋅是參與DNA穩定和基因表達有關代謝過程中金屬酵素的組成部分,並且在細胞生長、修復和蛋白質代謝中很重要。依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鋅的足夠攝取量男性成人為15毫克/天、女性成人為12毫克/天。鋅缺乏的臨床症狀有生長遲鈍、男性的性腺發育不全、食慾不振、嗜睡、傷口癒合不良、感染機會增加及味覺和嗅覺的障礙等。
類似於鐵,鋅在植物性食物中廣泛存在,但也不易被吸收,當攝取高量的鈣、維生素D、植酸和膳食纖維時,會阻礙鋅的吸收。鋅在植物中常見來源有豆類、全穀類、堅果和種子類,其中也包含了富含植酸鹽的食物來源。但是,加工程序可以減少植酸鹽,麵包膨化能激活植酸酶,分解植酸;浸泡、發酵、發芽的堅果和穀物均可降低植酸濃度並增加營養素的生物利用度。鋅的生物利用度似乎會隨著膳食中的蛋白質攝取增加,並被葉酸、鐵、鈣、銅和鎂的補充劑所抑制,但可能不會受這些營養素的全食物營養來源的影響,由於前述生物利用度的問題,鋅補充劑不應與上述礦物質的補充形式同時攝取,因此多種維生素/礦物質配方可能不足以彌補鋅的缺乏,而應另外攝取單方補充劑。
素食者應該食用富含鋅的食物,例如南瓜子、黃豆、黑豆等豆類,花生、糙米、小米、蘿蔔、大白菜、茄子和堅果以及其他穀類,並且如前所述,尋求採用改善礦物質吸收的處理方法,如浸泡和發酵。倘若食物中的來源無法充足,則再考慮使用補充劑。
碘是身體和精神生長和發育所需的必需微量元素,並在甲狀腺功能和代謝中發揮重要作用。過高或過低的碘的攝取量可導致甲狀腺功能障礙。依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對碘的建議攝取量為140微克/天,然而某些素食主義者已顯示攝取過量的碘(來自海藻),食物中的碘含量會受到土壤碘含量(農作物)、生產過程中使用的耕作方法、種植季節以及減鈉鹽(含碘)所影響。
在十字花科蔬菜例如包心菜、花椰菜和大頭菜中發現的聚甲基丙烯酸酯會降低碘的利用率,如果大量食用,可能會對甲狀腺功能產生不利影響。然而,烹飪這種食物似乎會破壞存在的許多化合物,使得這種效應不太可能。但如果可能的話,大量攝取生菜的素食者應該考慮限制十字花科的食物原料,避免碘攝取不足,引起甲狀腺疾病。
乳製品也同樣富含維生素B12,因此一般蛋奶素者不會有缺乏的疑慮。維生素B12不足可導致紅血球細胞形態改變,並導致血液學和神經症狀,例如巨球性貧血或不可逆的神經損傷。來自英國EPIC-Oxford團隊的研究數據顯示,大約50%純素受試者有維生素B12缺乏。純素者則可多食用強化維生素B12的穀類食品、強化營養酵母、補充劑。衛福部素食飲食指標中建議,全素者可多利用「藻類」來獲取維生素B群,例如1日3份蔬菜,其中1份就記得要取自藻類(如:海帶、紫菜),一份乾紫菜 (約10 公克,3 張海苔壽司皮)可獲得6 微克維生素B12,即攝取約1 張海苔壽司皮就可獲得一天所需的維生素B12。
依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建議,維生素B12 每日攝取量為2.4 微克,而一些文獻則指出素食者要再多攝取6微克/天。僅靠口服補充劑和強化食品可能無法獲得足夠的維生素B12,如果懷疑有維生素B12缺乏,純素食者可能需要由醫生監測血清維生素B12濃度,在某些情況下甚至可以在醫生指示下接受皮下或肌內注射, 對於一些純素運動員來說,仔細監測維生素B12狀態可能是必要的。
.發酵食品或菇類雖含有較高量的維生素B12類似物,但反而會影響維生素B12的吸收和新陳代謝,不建議使用當作維生素B12的來源。
維生素D是皮膚中產生的一種脂溶性維生素,對鈣的吸收和骨骼健康至關重要,並且在許多生理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依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建議,維生素D每日攝取量為5 微克,而美國國家醫學院(Institute of Medicine, IOM)制定的飲食參考攝取量,建議維生素D 的平均攝取量為400國際單位(IU)/天,建議攝取量則是600國際單位(IU)/天;而英國衛生署則建議每天攝取400 IU(10μg/day)。
近幾年有許多關於運動員與維生素D的研究結果顯示,當運動員如果有維生素D缺乏時,改善維生素D的狀態可能改善運動表現。對運動員而言,維生素D缺乏會不利地影響肌肉力量和氧氣消耗,補充維生素D可能通過其在鈣代謝和骨骼肌功能中的作用來防止過度訓練的損傷。
若要通過改善維生素D攝取來制定治療策略,有效的維生素D劑量需要參考個人的血漿維生素D濃度現況,當血漿中 25(OH)D 濃度小於20ng/ml,定義為維他命D缺乏 。而運動員的血中25(OH)D濃度目標應該是達到30-40ng/ml,最佳值可能介於40-70ng/ml。文獻指出補充維生素D4000-5000 IU/day以及維生素K1和K2 50-100μg/day可以改善運動恢復,使運動員能夠更頻繁地訓練。關於使用較高劑量的維生素D是否會導致毒性還沒有相關數據證明,但是IOM的制定的上限攝取量(UL)為4,000/天,而美國內分泌學會建議的維他命D上限攝取量 (UL)則是每日一萬單位。一般認為當血液中25(OH)D 值>150ng/ml(並出現高鈣血症狀)表示維生素D中毒,但是約莫要吃到每天10萬單位才會導致高血鈣,在前述的範圍裡,要造成高血鈣的可能性其實很低。
鈣化醇(維生素D2)是素食者的維生素D來源,但是生物可利用率較動物來源衍生的鈣三醇(維生素D3)低,然而,最近,來自地衣的鈣化醇已經出現商業產品,為素食主義者提供了更多的補充選擇,這種補充劑生物利用率似乎與動物源性產品類似,劑量為200-1000國際單位/每份。
素食者除進行適度的體能活動外,為避免維生素D 缺乏,每天還需要日曬20 分鐘,體內才能產生充足的維生素D,可幫助鈣的吸收與骨鈣沉積。因植物性食物維生素D 來源有限,皮膚照射陽光是最容易獲取維生素D 的方式,但若為慢性自體免疫引起的紅斑性狼瘡疾病者,或白化症等對光照敏感者,則不適合過度日曬,以避免疾病之惡化。
蔬菜中的菇類如:香菇、杏鮑菇、鮑魚菇、喜來菇、珊瑚菇等,在栽培過程能形成維生素D,因此建議素食者每日至少選擇一份深色蔬菜外,也應包含各種菇類與藻類,維生素D也可以在強化食品中找到。
肌酸是由精胺酸、甘胺酸(glycine)及甲硫胺酸(methionine)三種胺基酸所合成的物質,蔬菜不含肌酸,所以素食者通常肌肉肌酸含量低。肌酸在體內可與磷酸肌酸(phosphocreatine)互相轉換,補充肌酸主要在提高ATP-PC系統的能量,因此對需要爆發力的運動項目之運動員較有幫助,可以改善短時間高強度的運動能力,增加去脂體重、增加II型肌纖維面積、幫助肌肉肥大和提升最大強度,補充肌酸還可能導致血容量增加、增加肝醣貯存、改善通氣閾值並減少次大運動時的氧氣消耗。
有效達到肌肉內肌酸飽和度,常見補充方式是先採用肌酸負荷法每天服用20g/day -1,維持3-7天,然後以3-5g/day的劑量維持。然而,在4週的時間內服用較低劑量的3-5g/day也可以在長時間內達到肌酸飽和。其他的建議,例如使用1g肌酸每30分鐘補充一次,一天超過20次的攝入,也是段時間內達到最大飽和度的手段。肌酸、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共同攝入可能通過胰島素的幫助能夠使肌肉中的肌酸儲存,對於決定補充肌酸的純素運動員來說,合成肌酸的粉末形式是素食友善的成分(但須小心產品的包裝可能含有牛明膠)。
β-丙胺酸是一種胺基酸,可用來生成肌肽(一種雙胜肽,由β-丙胺酸和組胺酸組成),β-丙胺酸的補充能增加肌肉肌肽濃度。肌肽是肌肉的重要緩衝劑和抗氧化劑,它能夠緩衝因為高強度運動而產生的酸性離子(H+),使得運動不至於因為氫離子而導致的疲勞停止。肌肽通過緩衝多餘的氫離子、清除自由基、螯合過渡金屬等方式改善高強度運動表現和降低對於疲勞和耗竭的主觀感受、延長運動時間,可能有益於重複的衝刺與爆發力。
2-4週、4-6g/day的β-丙胺酸使用可以改善運動時間大於60秒的運動表現,在有氧運動中,減輕肌肉疲勞和提高高強度運動時間也已得到證實。牛磺酸和β-丙胺酸共享傳輸機制,這表示補充β-丙胺酸理論上可能會抑制牛磺酸的攝取,牛磺酸是一種含硫氨基酸參與人體許多重要的生理過程,包括膽酸結合、心血管功能、神經傳遞和使血糖正常發揮作用等。牛磺酸的食物來源為海鮮、肉類和乳製品,因此素食者也會攝取到較少的牛磺酸,如果補充β-丙胺酸確實會導致人體中牛磺酸的減少,那麼素食主義者可能由於飲食中的缺乏而更容易有牛磺酸缺乏。但是,是否補充β-丙胺酸會減少人體中牛磺酸濃度尚未被證實,目前認為在建議劑量範圍內使用β-丙胺酸是安全的。
備註:這些資訊僅供參考,它們不能替代營養師給出的適當醫學診斷或飲食建議 。本說明僅供成年人使用,本文在發佈時內容儘可能確保為最新證據,但不排除未來更進一步的證據可能推翻目前的結論。
Rogerson, D. (2017). Vegan diets: practical advice for athletes and exercisers.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s Nutrition, 14(1), 36.
Thomas, D. T., Erdman, K. A., & Burke, L. M. (2016). Position of the 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 Dietitians of Canada, and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Nutrition and Athletic Performance.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 116(3), 50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