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就非常喜歡小朋友,所以小時候老師要我們寫的作文題目《我的夢想》,我就立志要成為一位幼教老師。
由於大姐也是幼教老師,期間,常聽到她與我分享許多孩子的可愛事跡,從她的口語與眼神之中,我深深的能夠感受到那種被愛包圍的感覺,於是大學也毅然決然地選擇幼教的專業就讀。畢業後當了兩年的老師,也累積了些其他職場的工作經驗後才踏入了婚姻。
結婚一年之後,便生了大女兒,當時的我其實對自己有一種期待;我想:我應當能運用過去所學來帶女兒吧?但生活給予我們的考驗就是這樣,總與想像有些出入,當我面臨了女兒換尿布,哭了、醒了、要哄了…等,這些瑣碎以及過去沒有遇過的事,便開始與自己的內心產生衝突,加上我與丈夫又要上班,到底誰該照顧呢?所以常會因為上述這些婚前根本沒想過的小事情有所爭執、摩擦,另外還有孩子教養的觀念,更是牽扯到兩方家庭的問題,對於一位新手媽媽而言,是相當苦惱的事。
在那個7、8年前資源不是很豐盛的時候,若要尋找相關資訊可能還需花上一大筆力氣,所以那時我常感覺很無力,不管怎麼帶都帶不好。
還記得孩子在停母乳要換配方奶的時候,由於缺乏概念,以為大品牌沒有問題,但由於每個孩子的體質不同,就在大女兒喝了以後,她的嘴巴腫得與香腸一樣…經兒科醫生建議後,我們夫妻倆才知道要改給孩子喝水解奶粉。此外,每天除了要上班還要照顧孩子,在這樣的雙重壓力下,那時得我只覺得好挫折、難受…
後來慢慢經由長輩們的教導、建議,加上我自己心態的調整後,漸漸地老二的出生,到去年的老三,我甚至覺得:「耶!其實也沒那麼難嘛!」
關於孩子成長的管教問題,我個人覺得孩子一定要管,不能尊重過頭,因為這樣容易變成縱容,也希望當別人看到孩子們的時候,會認為他們都是有家教的孩子。我老公常常不解為何我現在就要和孩子講這麼多,但我認為孩子現在的年紀已經懂事,該讓他知道的就得讓他知道,不要等到事情發生後,那麼一切都來不及了。
大女兒現在處於國小二年級,大概是因為年紀以及與同儕接觸,她有時會開始糾正我這樣管教是不對的,雖然一開始我會心慌,但冷靜下來後,我還是希望我和我的孩子是朋友,所以當孩子在講出這樣的話的時候,我都會先認同孩子,再說出自己的建議給他們參考。
另外,我也從不會跟孩子吝嗇說對不起,因為我希望讓他們知道的是,當他做錯事後,也該好好的與人家說對不起,而不是裝做沒事。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一定要用溝通的方式,而不是用強硬的方式去制止。
人家常說:物以類聚,尤其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除了自己的努力外,還需要其他有著相同經驗的人一起相互分享。
記得有一次,兒子在吃飯的餐廳因為情緒不好而開始無理哭鬧,吵到其他用餐的客人,我當下覺得很沒有面子卻也不知所措,突然間,我想起曾經有一位媽媽與我分享說:他對孩子從來只用說不用打,因為小孩子最需要的是傾聽,我們先聽聽他的需求,再決定下一步該怎麼做。
所以我將兒子帶進廁所後,首先先緊緊抱住他,接著再輕聲問他剛剛發生什麼事?或許兒子也發現到我與過去待他的方式有所不同,於是兒子也坦然的與我說出他內心的想法;我跟他說:「那你下次就直接講出想要什麼就好,若用哭鬧的方式,我們不但不知道你要什麼,也不知道該如何幫你解決呀!」
而後兒子便開始減少了哭鬧頻率,我也很欣慰有一群好友媽媽可以互相分享好的經驗,盡量少生氣,多傾聽、溝通。
不管有無血緣關係,只要是人相處在一起,難免有所爭執,更何況是三個姐弟之間。前年小妹芯芯剛出生的時候,我原本以為她與姐姐之間差了六歲,姐姐應當會主動照顧妹妹,但沒有想到當其他訪客來家裡看到可愛的小妹妹,紛紛想去呵護她、抱她時,姐姐看到這些場景,竟然與訪客們說:「你走開!」
我見到這樣的狀況其實相當擔心,於是便再度開始尋找方式;後來有一次,當小妹餵奶後需要拍嗝時,我就會請大女兒來幫忙一起拍,待小妹嗝出來後,我便鼓勵大女兒說:「你看!就是因為有你幫忙拍嗝,妹妹才能這麼順利的把嗝打出來。」也因此,姐姐的內心就非常開心,還會興奮得與爸爸分享剛才的做為,現在他們三姐弟的感情也非常要好,甚至開始會互相照顧彼此。
關於孩子未來發展的問題,其實我與先生的理念是;並不要求孩子功課一定要名列前茅,而希望他們是快樂成長。但是在台灣的教育體制下,該讀、該升學是絕對不能少,現在很多的孩子除了學校本身的課業外,還需要補習英文或是其他才藝,對於每天要面對這麼不同的老師,對孩子本身來說就是一種壓力,與我們相處的時間也跟著減少許多,所以我們只希望孩子在學校的期間,專心將該學的科目好好學習完畢,這樣晚上回家時,還能有與父母之間共同的親密時間。
而我每天一定都會在孩子吃飯與睡覺前10分鐘,專注地與他們說說話,傾聽他們想表達的,我甚至常常會與先生說:「當孩子們想講話時就要認真聽,因為平時的生活真的很忙碌,其實很容易忽略與孩子之間相處的小細節。」
未來,無論他們喜歡做什麼,只要是正向的,我們都會非常支持。同時我也會希望他們能有各自的專業,因為人有一天會老,不可能永遠都在做年輕才可以做的事,要擁有自己生存下去的能力。
或許很多媽媽會覺得生了一胎還好,但生了2胎、3胎後,問題會越來越多。無論生了幾胎,我鼓勵大家一定要走出來,多參加活動,與其他人交流,認識同儕的媽媽們,這樣即使只有一個小孩時,也不會覺得很悶,或是育兒的問題不知道該問誰,同時孩子也需要探索,認識更多朋友與其他小朋友相處,她們能夠給孩子更多刺激與回饋,學習更快,心胸也會更開闊。
關於Ivy三個寶貝的媽咪,專長為寶寶瑜珈、寶寶按摩以及兒童按摩。
專業證照
英國生之光嬰兒瑜珈講師
Rainbow kids yoga 講師
IAIM國際嬰幼兒按摩協會講師
MISP國際兒童按摩講師
中華民國國際幼兒教育協會專業講師
蒙特梭利教學法理論與教法(3-6歲)
保母人員技術士證
三個寶貝的媽咪,專長為寶寶瑜珈、寶寶按摩以及兒童按摩。
證照
英國生之光嬰兒瑜珈講師
Rainbow kids yoga 講師
IAIM國際嬰幼兒按摩協會講師
MISP國際兒童按摩講師
中華民國國際幼兒教育協會專業講師
蒙特梭利教學法理論與教法(3-6歲) 保母人員技術士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