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野跑步能夠為路跑跑者帶來更多的好處,包括提高力量、平衡性和耐力等,尤其是越野跑需要100%的專注力集中。那麼路跑跑者要如何轉戰越野跑呢?以下有四點可以參考。
在越野路面上跑步,不僅速度會降低,而且疲勞累積的也更快,特別是越野新手。越野跑所消耗的時間以及精力,足以完成兩倍的公路跑距離。作為越野新手,最重要的是盡快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以努力程度作為標準,速度只是訓練的結果。
越野跑的地形複雜多變,跑者應該透過走和跑結合的方式,保持程度的穩定。有很多超級馬拉松選手就是先用走著上山,接著跑著下山,這個技巧能讓跑者跑得更強勁,更快適應越野場地的需求。
由於越野跑的速度減慢,所以跑者應該注重自己的跑步時間,而不是跑步距離。對於越野新手來說,折返跑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有助於建立信心,首先先規劃好路線,不會導致迷路,其次是能很好的控制時間,達到自己的預期。
任何一項新的運動都一樣,如果沒有進行過越野跑的跑者,需要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30分鐘開始,隨著能力的提升再延長跑步時間。雖然較軟的越野路對於身體的衝擊力較低,但實際上它對能量消耗反而更大,跑者需要的恢復時間也更長。
越野跑道上的障礙比較多,像是樹根、岩石、路面坑洞等,都是越野跑常遇到的地形,跑者需要注重訓練自己的跑步技術、力量和敏捷度。開始的時候,最好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進行訓練,當遇到障礙時透過走路的方式越過,隨著時間的累積,當力量和耐力都有所提升後,便能掌握更多的越野技術。
越野跑的時候,建議眼睛看著前方1-3公尺的位置,一方面能看清楚前方的障礙,另一方面也能讓知道自己下一步的步伐。另外,肩膀要保持平衡,在下坡的時候,利用雙臂保持身體的平衡和穩定,雙臂應該與身體軸心保持一定的距離,步伐盡量縮短並保持穩定和效率,雙腳落地時應該在身體的下方而不是前方。
如果你發現自己喜歡愛上了越野跑,可以考慮購買一雙越野專用的越野鞋,他們將提供更好的阻力和緩衝,也能幫助避免腳踝扭傷。最重要的是,享受一場人生的冒險。
極地超馬好手陳彥博8月底參加「冰與火250km冰島超馬賽」,咬牙撐過大風雪、沙漠碎石與零下低溫,奮戰6天後終於摘下號稱「全球最艱困」超馬賽事冠軍,也成為他個人今年第二座超馬賽事冠軍。陳彥博回台後於19日召開分享會,坦言自己在極度艱困,身體接近失溫的情況下完賽,途中靠著不斷對自己說:「跟緊、撐住!機會只有一次!別讓自己後悔!」
陳彥博在今年6月不丹高山超馬賽中,強忍雙腳後腳跟腳皮脫落,帶著血肉模糊的腳底板,跑完高海拔艱難競賽並取得總冠軍,修復後馬上投入為冰島賽事的訓練。
「冰與火250km冰島超馬賽」於8月27日至9月1日舉行,賽道綜合了撒哈拉沙漠、沙丘及冰川地形,集合歐美洲的河流山谷與草原地貌,以及冰島特有的火山地形。6天全程250公里途中,天氣「失控」般急速變化,起跑時有陽光,一下子突然下雨甚至颳起大雪,緊接著低溫強風來襲,連調整裝備都來不及,更無法預估每一天的氣候狀況。陳彥博不諱言:「這是我這幾年參加過分站賽中最惡劣的環境,奮戰了7天撐過熬過,榮幸拿下今年第二座超馬賽事冠軍。」
這次賽事陳彥博並沒有順利一路領先,反而落後到第七名才慢慢追回來。他說:「比賽第二天半夜兩點,我突然胃痛醒來,外頭正下著大雪,溫度大約-6度,衝到廁所一邊腹瀉好幾次,一邊擔心接下來的比賽是否能平安完成。在寒冷的環境下競賽,一天會消耗至少3千卡路里,但我卻把重要的食物全都拉出來了,失去了許多熱量。」
因為腹瀉,陳彥博隔天早上起跑馬上就被拉開,全身無力,一度落後。賽程後段經過冰島最高的1682m皇后山,突然颳起強勁的風雪,能見度大幅下降到只剩10公尺,他趕緊把防水外套拉好,害怕衣服濕掉造成失溫,然而風雪大到必須彎下腰前進,否則幾乎站不穩。陳彥博心想「在這環境下到底要如何競賽?如何跑下去?大家真的都平安嗎?」他坦言:「這是我第一次在比賽中明顯感到害怕,但想著前三名選手時間差距不遠,我不斷鼓勵自己咬牙著忍下去。」
直到賽程第四天後段,陳彥博仍落後排名第一的俄羅斯選手,因為競爭激烈,又跑在硬度很高的多變火山岩上,他的右腳膝蓋因過度碰撞發炎痛到快抬不起來、體力大幅下降,體溫掉得很快,速度也越來越慢。面對零度以下低溫、強風、大風雪,他數次冷到懷疑自己是否可以完賽?只能不斷對自己重複說:「彥博!跟緊、撐住!機會只有一次!別讓自己後悔!」
終於在第四天賽程的40公里處,陳彥博追上了俄羅斯選手,並與他一路激戰到最後獲得勝利。陳彥博說:「我眼前出現的是大自然所創造的奧妙,我腳踩的是火山留下的痕跡、涉水跨越了冰川,彷彿大自然在告訴我『撐下去吧!』要克服內心恐懼面對困境與阻礙,只能勇敢面對與解決。在這場冰與火賽事拚搏中我慢慢了解,冰代表心裡的恐懼,火來自內心的勇敢,如同面對生活也一樣,咬緊牙,全力以赴直到終點。」
今年是陳彥博接觸極地超馬第10年,他從25歲開始,在每年比完賽空檔時就會執行校園公益講座,不論學校人數多寡,甚至偏鄉都願意前往。陳彥博表示:「用雙腳闖蕩世界的夢想在我學生時期就萌芽,對於未來與夢想總是充滿期待卻又徬徨,所以我決定進入校園,將自身故事和築夢的勇氣傳遞給每一位學生,鼓勵要勇敢做大夢,出發!」
陳彥博小檔案
資料來源/RUN FOR DREAM、 陳彥博 Tommy Chen 臉書粉絲頁
責任編輯/Dama
要跑全馬,就不可不做長距離的跑步訓練。如果目標是破4,盡可能每週一次,最少也要10天一次,練習跑步20至25公里,這樣才能鍛鍊出耐得住跑42公里的腳。
小出義雄是日本著名馬拉松教練,曾培育多名女子馬拉松金牌選手,以下是針對新手想在4小時內完賽馬拉松的公開練習秘技,即使是蠟燭兩頭燒的上班族、想瘦身沒路跑經驗的小資女、中廣的歐吉桑,都能根據自訂目標、自身現況與條件,在4小時內輕鬆完賽全馬!
對於沒什麼練習時間的人,我會推薦「全力」奔跑的訓練。事先決定好跑的時間和距離,在那個時間「距離」內盡全力快跑,努力跑到呼吸時必須大口喘氣。
雖然比跑馬拉松時的速度更快,但是沒關係,這種跑法對鍛鍊腳力和心肺機能非常有效,之後以比賽速度* 去跑也會變輕鬆。
*要達成破4「SUB4」的平均速度是1公里5分40秒,而後半型跑法必須達成的比賽速度是1公里5分30秒〈參見p97、118〉
以自己的全速跑完決定好的距離(或是決定好的時間,選擇自己容易做到的),最初先從較短的距離開始跑,再逐漸延長距離。切記,距離越短,全速也就越快,並不是跑的距離短就比較輕鬆。
「20分鐘全力跑」有困難的話,改成「10分鐘全力跑
若是以1公里6分鐘的速度估算,跑完20公里要2小時,25公里要2小時30分鐘,利用假日的早晨,容易切分出完整的時間來練習,應該不難做到吧。放假前一天晚上也很推薦跑步回家。
長跑時,在途中加上速度變化,不只能加強腳力,也是有複合效果的訓練。最後一段改為加速跑,跑到呼吸變急促,可以收到速度變快的效果。在習慣之後,可以全程都用加速跑,是一種類實戰的訓練法。
要達成破4(SUB4),首要就是訓練腳力。長跑日的練習是最重要且不可缺少的,再加上加速跑的話,還能在長距離練習時養成速度的建立,對後半型跑法也是個好練習。
一開始用像在走路的速度跑也OK,慢慢提高速度是後半型跑法的實踐練習。
責任編輯/瀅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