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什麼是「深層肌肉」?
1
什麼是「深層肌肉」?
2
心靜才能長壽!哈佛研究:神經亢奮程度低才能活更久
3
秋冬更要運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什麼是「深層肌肉」?

2017-03-10
知識庫 運動生理 保健

什麼是深層肌肉(Inner muscle)?深層肌肉就是一般泛指所有無法從外部觸及的肌肉,如果在運動分野,則定義為位於深處並負責維持姿勢與固定關節位置的肌肉,這種類型的肌肉並不負責執行強而有力的運動或是大動作,而是在肢體的活動過程中保持關節位置的穩定。

深層肌肉

如果把肌肉比喻為火箭,就是從火箭發射前到發射的這段時間,發射台必須做各式各樣的準備以支撐住火箭,同樣的,當我們要拿起一個杯子時,除了主要肌肉在活動以外,深層肌肉也正為了拿起杯子而不斷工作,正因為深層肌肉得維持住關節,並且支撐住淺層肌肉,杯子才能夠持續被舉起,而當目的動作完成後,主要肌肉便能休息放鬆,但深層肌肉卻為了能隨時做出下個動作而持續工作,因此容易累積疲勞,導致僵硬、痠痛。

在最早開始受到重視的深層肌群,就是肩膀的外旋肌群。例如棒球投手在投球時,肩膀內旋的動作是由胸大肌與闊背肌等上半身這些大肌群所共同運作的,因此能夠發揮強大的投摋力,然而在肩膀內旋的同一時間,外旋肌也正進行著逆向的轉動,原因是此時肩膀的負擔相當大,外旋肌群能夠穩固地支撐讓肩關節不至於脫出,因此如果外旋肌群的力量太弱,投球時肩膀的位置可能會移動而脫離,最終會導致肩關節的損傷。

棒球選手 ©wallstreetoasis.com

在西元1990年代初期,棒球投手開始會以滑索或是彈力帶來鍛鍊肩部的深層外旋肌群,後期逐漸開始受到關注的還有位於骨盆周圍的腰大肌、髂肌、豎脊肌與臀中肌等身層肌群,健康的肢體動作,必須顧及身體姿勢及關節位置的正確,能夠充分利用深層肌肉的身體,即使在靜止時也能增加代謝效率,形成不易發胖、減少脂肪囤積的體質,這就是廣泛被用來宣導說訓練深層肌群有助於瘦身的原因。

深層肌群是保持正確姿勢的重要肌群,因為即便是站立、坐著這些靜止動作也要用到它們,日常生活中的工作時間相當長,然而如此像腰大肌這樣深層的肌群,幾乎時時刻刻都在發揮功能,我們卻很難自我感受到,因此也特別難以鍛鍊。

當人體深層肌肉衰退,對於骨骼、內臟與韌帶的保護會變的薄弱,讓原本就弱化的骨頭更為脆弱,而要加強深層肌肉的不二法門,就是從現在開始持續的運動與肌肉鍛鍊,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減緩老年人的骨骼問題,也能從年輕時就開始預防肌群衰弱。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心靜才能長壽!哈佛研究:神經亢奮程度低才能活更久

2019-10-23
生活觀念保健話題

根據哈佛醫學院團隊發表在《Nature》一項研究成果顯示,哈佛的布魯斯(Bruce Yankner)教授等發現,神經元的興奮程度是決定壽命長短的主要因素,興奮程度高的人壽命較短,而長壽的人神經興奮程度較低。然而這是科學家第一次發現神經系統活動影響人類壽命的證據,不僅如此,教授團隊還揭示了背後的分子機制。

跟就研究顯示,降低神經系統興奮性,調節胰島素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訊號通路,能延長壽命。這項研究同期發表於《Nature》上的評論性文章,許多專業人士都給予這個研究高度的評價。

神經與衰老有關,但原因尚未查明

首先,衰老會影響神經系統,這雖然是正確觀念,但是背後的分子機制還不清楚,然而阿茲海默症等衰老相關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就是明證。實際上已經有一些科學家觀察到,神經系統的訊號可以影響生命體的衰老速度。顯然,神經和衰老之間,是有千絲萬縷的聯繫的,只不過這背後的機制還不為人知。在過往的的研究,最多就是探索特定神經元存在或者不存在,與線蟲的壽命相關,並沒有人研究神經系統的活動狀態,是否會影響衰老的進程,連線蟲相關的研究都沒有,更別提哺乳動物、甚至是人。

神經與衰老有關,但原因尚未查明 ©local.theonion.com

長壽可能與神經興奮性較低有關

根據教授團隊的想法表示,既然大家都對神經與衰老之間的關係感興趣,尤其是人體內是否存在這樣的關係,那就直接研究人體,畢竟之前已經有研究表明,大腦基因的表達變化可以將年輕人與老年人區分開來。同時他們分析比較長壽組(85歲以上)和非長壽組(80歲以下)基因表達的差異。然而研究結果讓研究人員大吃一驚。與80歲前去世的老年人相比,85歲以後去世的老年人,神經興奮相關基因表達量顯著降低。研究人員認為,這個結果暗示,長壽可能與神經興奮性較低有關。不過,科學家觀察到的現像,到底僅僅是相關性,還是有因果關係?研究人員也在第一時間想到了這個問題,並在研究衰老的模式生物線蟲中,探索了神經興奮性與衰老之間的關係。為了保險起見,研究人員從遺傳、分子和細胞的角度,在線蟲身上開展研究,結果證實:改變神經的興奮性確實會影響壽命,抑制就延長,增強就縮短。

降低神經元的興奮性,可能是減緩人類衰老的一種方式

團隊就注意到了REST蛋白在老年人大腦中的作用,許多基因的表達受這個REST蛋白的調控,而且REST蛋白對大腦有保護作用。在那些神經興奮相關基因表達下調的長壽人群中,都發現了REST基因大量表達的痕跡。而且,那些基因的表達下降,確實與REST基因表達上升呈正相關。總之,研究人員認為,活化REST或者降低神經元的興奮性,可能是減緩人類衰老的一種方法。不過,雖然神經過度興奮會表現為肌肉抽搐、情緒波動和思想變化等,但是這個研究還不能告訴我們,個人的行為、思想和情緒是否會影響壽命。儘管如此,這也不影響科學家從人類行為的角度去探討長壽這個問題,畢竟從分子分子機制上是可行的。

但是,衰老過程真的是非常複雜。如果想全面了解科學家在衰老領域的研究最新進展,不如聽從醫師的指示,從日常生活保健做起,多運動、吃健康食物,以及多放鬆心情,這樣就能延緩老化,以及能促進身心健康。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NATUR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秋冬更要運動

2016-11-25
戶外運動知識庫保健觀念

時序入秋,天氣漸涼,一般人大多會覺得此時容易懶病發作,早上容易賴床,放假也只想窩在家不想出門。不過,對於熱愛運動者來說,秋冬反而是最適合外出運動的季節,因為氣溫涼爽、天氣也較為穩定,適合從事遠距離的運動項目如單車、長跑等等,即使不從事如此劇烈的運動,走走路、爬爬郊山、甚至做戶外瑜珈或太極也都是非常怡人的活動。

秋冬更要運動

為何秋冬反而是你要振作起來的季節?以下是我們的理由:

 1  氣溫較低 有助提升基礎代謝率

Cell Metabolism期刊2014年一項研究指出,溫度降低會引發體內消耗脂肪產熱增加維持恆溫;內分泌及新陳代謝趨勢期刊《Trends in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同年一篇報告也指出,氣溫降低(約為17-19℃)反而有助於提升人體基礎代謝率、增加熱量消耗並減少脂肪,所以,對於想減重的朋友來說,秋冬反而是最適合付諸實現的季節!

 2  中暑、熱傷害機率減少

炎熱的夏季,若在高溫之下運動,再加上台灣常有的高濕度,就容易導致中暑,就算是夜間運動,也有中暑的危險,過去已經有不少送醫急救的案例。濕度太高的環境讓身體不容易散熱,若加上水分補充不足,且在短時間內做超過體能負荷的劇烈運動,就很容易發生危險。另外,燠熱的天氣往往令人隨便動一下便大汗不止,雖然流汗可以幫助身體排除廢棄物,不過汗流得太多,代表身體的電解質和維生素也在大量流失。運動時,若水分來不及補充,就可能使得體內電解質不平衡而引發抽筋。秋冬氣溫降低,運動時體溫升高較緩慢、流汗量也因而隨之下降,就可以大幅降低熱傷害和抽筋的風險。

 3  心肺循環功能強化

在氣溫較低環境下運動時,換氣量會顯著增加,心跳率與心輸出量則不會顯著改變,是透過血壓上升來做調節。研究發現,以相同速度在17℃與26℃的水溫中游泳時,每分鐘攝氧量的差距會達到500ml之多。由此可見,低溫環境能有效提高人體運動時的心肺循環功能。

 4  陽光柔和 空氣清新

所謂秋高氣爽,除了霾害的一些時日,都是蠻適合從事戶外活動的時節。此時走出戶外,你還可以發現大自然的一些色彩變幻,就連陽光也變得柔和,不過,雖然如此,還是要採取適當措施如戴墨鏡、穿抗紫外線長袖排汗衫以避免紫外線對於皮膚及眼睛的傷害。

當然,較低的氣溫環境,也有一些從事運動的注意事項:

 1  充分的熱身

在低溫環境中運動前,請務必做好熱身運動,而且應該做得更多,以確保身體的血液循環、產生能量與熱能的機制都做好準備才上路。

 2  做好保暖 洋蔥式穿搭是王道

秋冬早晚氣溫變化大,外出運動前後應做好保暖的動作,並以洋蔥式穿搭法,以透氣、輕薄、排汗性佳的衣物為主,比較能確保你運動時可以保持舒爽。

 3  飲水與補給

在低溫環境中運動時,可能會比常溫時更快感到疲勞,而且會因為排汗量較少而忘記補充水分。其實身體在運動中還是會不斷地流失水分與電解質,因此做好水分與能量的補給還是必須的。

隨著季節變換,現在正是激勵自己運動的好時機,建議你也立下新的計劃,趕緊趁早外出運動吧!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