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歲是孩子身體動作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之中若能讓孩子有適當的運動,將有助於其奠定良好的身心基礎。現代孩童往往處於都市環境之中,平時運動空間不足,在托兒所或幼兒園往往也沒有機會從事足夠的運動或身體活動,此時,若爸媽能夠在家中打造一個適當的體適能空間,將有助於身心良好發展。
幼兒天生喜歡在環境中探索,尋求各式各樣的外部刺激以發展自己的身體機能。為了讓孩子能夠得到妥善地成長,提供幼兒一個安全且歡樂的環境,讓孩子可以在其中從事一些體能活動,並適當地安排一些活動與遊戲,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接受多元的感官刺激與學習,是現今每個家長在育兒時所責無旁貸的首要考量。
幼兒身體機能都在發展中,對於一件事物的關注力也比較缺乏耐性,此時,藉由遊戲的方式,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從而訓練其對於自己身體的各種機能逐漸適應與熟悉。德國生物學家卡爾·谷魯司曾指出,「遊戲並不是沒有目的的活動,不是與實用生活無關的活勸,而是為將來實際的生活做準備。」遊戲是為了將來面臨生活的一種準備活動,但也不是由父母做強制性的指導,否則孩子會對遊戲失去興趣。遊戲的過程必須是沒有任何壓力的,而且必須是可以自由進行的,如此一來,孩子才能在自主性的反覆玩耍與嘗試、練習的過程中習得經驗,將遊戲的技巧玩到純熟,才能作為未來適應生活時,身體所需機能的重要基礎。
今日兒童的意外災害對兒童的威脅遠比其他疾病嚴重。根據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在2004年的調查研究結果,發現公共場所遊樂設施安全堪慮,調查指出,近三成小朋友在使用遊樂設施時受傷,其中六成以上是發生在公園裡,而最常見的傷害是在玩耍時遭到撞擊,因此兒童在公共空間自行玩耍時,常常是身處在危機四伏的狀態之中。
另外,根據消費者文教基金會2004年一項全國性的調查結果顯示,台灣地區公園的各項遊具安全性不高,若每座公園有十項遊戲設施,就有三成的公園遊具設施不合格率達五成以上,顯示每天在這些公園玩耍的兒童是暴露在極大的危險之中。
因此,在居家環境中營造一個適合孩子、安全無壓力的遊戲空間,便是父母在育兒時所必須考量的一個重要條件。
文學名家魯迅曾說:「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因此,提供一些寓教於樂的玩具,便是父母在打造給孩子的遊戲空間所必備的,雖然一般在考量幼兒體適能時,往往會想到一些針對其動作發展所需的器材如球類、平衡木、呼拉圈、學步車等等,不過,一些常見的玩具也是幼兒發展手腦協調的重要器具,例如各種積木、音樂互動玩具、騎乘玩具等等。在遊戲中加入玩具,也可以提高孩子對於活動的興趣和樂趣,幫助孩子發展動作與認知。例如,從堆積木的遊戲中,孩子可以學習到如何用手拿起積木,並一個一個往上堆疊,積木的顏色也可以幫助孩子訓練手眼協調與認知能力,藉由顏色的選擇幫助孩子辨識顏色的不同。
家中空間有限,玩具和器材也當然不是越多越好,因此選擇適合幼兒年齡段的玩具和器材,才能讓孩子玩得更聰明。最重要的是,給孩子一個獨立的遊戲空間,這樣孩子才能在樂在其中,把這個空間當作自己的城堡或避風港。
另外,在選擇器材或玩具時,父母必須摒除幾個迷思,例如:
1 把遊戲當做教學:父母往往習慣將遊戲賦予目的性,可能會強制要求孩子馬上學會自己剛剛教過的玩法,甚至進一步去檢視孩子的學習成效,如此都是在扼殺孩子的學習興趣。在陪孩子遊戲時,只需要給予引導,提供玩具的目的也只在於提供多樣的感官刺激與學習體驗,要能夠讓孩子保持興趣並有意願自行操作,這樣的遊戲才有其真正的功效。
2 把玩具丟給孩子,他就會自己玩:無論在哪個年齡段,都不是買了新的玩具給他,他就有能力自己去找出玩法。父母應該當「引導者」陪孩子玩幾次,等到孩子知道怎麼玩之後,再讓他自行操作。過程中,父母也應避免批判,免得孩子容易產生反感而拒絕操作。
3 給他最新最好玩的玩具就好:孩子從遊戲/玩具中所獲得的樂趣不單是來自於器材,更多是來自於和爸媽一起互動的過程,如果孩子小時候得到許多來自於父母的親密互動,那麼長大之後,他遇到任何問題時,自然會比較願意與父母溝通。
那麼,幼兒從零歲到進入學校學習,各需要提供怎樣的遊戲環境與器材?這裡提供一個大略性的建議,不過,每個孩子的發展快慢不同,同樣的玩具或遊戲在不同年齡也會有不同的玩法,因此,不必太刻意強制安排其遊戲空間,否則反而對孩子的發展會造成阻礙。
0~1歲 聲形色感官刺激
這個階段的孩子,逐漸學會自己移動,從坐到爬,同時透過自己的眼睛與雙手來探索周遭世界。爸媽在可以準備一些會發出響聲或色彩鮮豔的器材或玩具。會有響聲的玩具,可以刺激孩子的感覺器官,藉由敲擊或打鼓的遊戲,可以讓孩子立即得到聲音的回饋;而色彩鮮豔的玩具,除了可以吸引其注意力,還可以讓他開始學習辨識色彩,有助於其視力的發展。
1~2歲 大肢體動作訓練
這個時期可以多訓練孩子的大肢體動作及其協調性。1歲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學走路,父母可以準備學步車等等訓練其以雙腳站立的器材,或者可以準備一些色彩鮮豔的絨毛玩具,和小孩玩玩具拿高高的遊戲,刺激小孩嘗試站立。1歲之後的孩子大多可以走路,是其發展大肢體動作的階段,此時父母可以準備一些球類玩具,例如輕盈的氣球或海灘球,讓孩子踢、追、打,或與父母玩拋接等等,啟發其運用大肢體的能力,球類的準備注意不要太小,免得1歲多的小孩不容易接到或拿到,會增加其挫折感。
2~3歲 精細動作引導
在這個階段,主要要訓練孩子發展精細動作的靈巧度,可以讓孩子多多動手去操作,並以鼓勵引導的方式激勵其發展。父母可以準備一些彩色積木或拼圖等,訓練其小肌肉的發展。也可以準備皮球,讓孩子玩一腳站立,使用另一腳將球踢出的遊戲,或是可以試著抱接彈地而起的皮球等等。
3~4歲 想像性器材轉移孩子的好奇心
在這個階段中,孩子對於週遭許多事物都充滿好奇心,若爸媽告訴他不要碰,反而會更激發他的好奇,如此會更容易接觸到危險的事物。父母應該準備一些相應的玩具,轉移其注意力。這個時期的孩子有更多想像力,可以與玩伴一起玩扮家家酒的想像型遊戲,他們的肌力和肢體協調能力也更強,可以和爸媽一起玩拋接皮球的遊戲。
4~5歲 綜合性遊戲器材
4、5歲的孩子多半已進入幼兒園學習,其注意力更持久,也較能遵守遊戲規則。在這個時期,父母可以準備皮球、玩具車或是小絨毛玩具來進行一些需要道具的遊戲,例如躲避球、火車過山洞、折返跑木頭人等等。另外,也可以進行一些較為進階的遊戲,例如人體籃框、或是以網球大小的皮球玩拋接球遊戲。這個年紀的小孩肢體發展已經有一定基礎,父母可以準備滑步車、四輪車等等,訓練其控制車輛前進的能力。
目前國內管理玩具商品的主管機關為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其網站即開宗明義指出,凡適用於14歲以下兒童玩耍遊戲的物體,包括玩偶、積木、兒童車、各種玩具等等,均應通過國家玩具安全標準CNS 4797(除國家兒童自行車的標準為CNS 14976),並貼上「玩具商品檢驗標識」,父母可以此作為挑選安全玩具的首要條件。若不確定商品是否符合標準,可以上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商品安全資訊網,隨時查閱違反商品檢驗規定的玩具,以確保其使用的安全性。
該局網站也提醒,除了應購買有貼上商品檢驗標識的玩具之外,還應注意是否有詳細清楚的中文標示,包括適用年齡、使用方法或注意事項、廠商資訊等等,勿選購品質低劣、標示不完全的商品。
玩具或器材買來之後,父母應該先檢查一遍是否有尖銳的邊角、零件是否組合牢固等等,確保孩子在使用時安全無虞,並注意不要讓孩子將玩具放入口中啃咬,以免吃進塑化劑等有害物質,危害孩童健康。
一般來說,台灣的家長比較不會讓學齡前的幼童單獨睡一個房間,若家裡已經有準備兒童房,不妨以這個房間為主來規劃幼兒的遊戲空間;若沒有獨立的房間,可以依照家中環境,規劃一個獨立的區域出來。
適合幼兒的體適能器材,通常需要另行採購,若您是一個極富巧思創意的家長,家中又有一些舊傢俱可以進行改造,那麼不妨自己動手,給孩子一個獨一無二的遊戲空間。
看了以上許多理想兒童體適能空間規劃構想之後,若您還是沒有頭緒,不妨參考一些基本配備如下:
巧拼墊
巧拼墊是最基本且最易購得的配備,可以防止小孩在跑跳翻滾之間跌倒直接碰撞地面受傷,也可以緩震吸音,降低噪音。大型巧拼墊還可以組裝成立方體等,變成孩子的玩具。選購時需注意避免有刺鼻異味者,以免含有妨礙健康的毒物。
體操墊
體操墊是材質較厚的大型軟墊,對於翻滾等動作的衝擊吸收性較佳,若要讓孩子在家中進行一些動作較大的翻滾,最好準備一些這種體操墊為宜。
體適能道具小物:小皮球、彈力帶、呼拉圈⋯⋯等等
家長可依照需求,選購一些體適能道具小物,例如皮球、彈力帶、呼拉圈等等。選購時也應注意是否為無毒材質,以免幼兒誤觸口鼻造成健康問題。
溜滑梯
若家中空間允許,可以購置一套溜滑梯,可訓練孩子的動作協調能力與大肌肉,材質一般有木片或塑膠兩種,通常以木材構造者較為耐用。
多功能爬梯
多功能爬梯可以訓練孩子的肌力、穩定度與膽量,若不想自行製作,市面上有一些現成的套組可以採購,買回來組裝即可。選購時需注意其組裝的穩定度與材質,以免孩子在攀爬時整組滑倒翻覆。下方也需安置厚材質的體操墊,萬一孩子不慎摔落可以給予緩衝。
體適能器材種類繁多,家長可依照自己需求與預算,另行尋求、添購其他器材來搭配。孩童成長迅速,大型器材若要添購安裝在家中,建議可以耐久性與適用性為優先考量,或者可以購買二手器材來使用,等孩子長大再贈送、轉賣給其他家庭使用。雖然這些器材較占空間且會需要花費一筆費用,但是對於孩子的體格發展卻是非常有幫助的。以上建議提供給您參考,家長可以酌情選擇運用。
參考資料
責任編輯/Oliver Wu
在過去的知識觀念裡,我們都認為牛奶與其他乳製品類是每天必須攝取的食物,不僅可以鈣質幫助發育長高,還能提供增肌減脂的人豐富的蛋白質。但是,根據許多研究發現,其實牛奶會導致皮膚過敏與長痘痘,你是否也有發現呢?
在乳製品中,有一種叫做第一型類胰島素生長音子(IGF-1),這是一種牛奶中常見的賀爾蒙,目的是讓牛寶寶喝了以後可以健康長大,但對我們人以肌膚而言,是容易刺激皮脂增加,也會促使角質在毛孔中堆積,而這個賀爾蒙影響女生長痘痘多於男性。使外,當皮脂細胞分化變快、皮脂分泌更多時,就讓痘痘會在皮膚上活躍,所以,有些人怎麼擦痘痘藥、早睡早起、大量喝水,以及吃的再健康,改善效果也沒到太大。
由於牛奶造成皮膚過敏以及長痘痘的種種因素,已被許多學者認同,但他們更進一步研究探討,會不會全脂牛奶長痘痘的影響會比低脂牛奶好?然而根據《美國皮膚病學》(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的一篇研究提到,喝全脂牛奶與長痘痘之前沒有顯著的關聯性,但平常習慣喝低脂牛奶的青少年容易有痘痘嚴重的情況。所以,如果你痘痘正在冒的嚴重,建議先停用牛奶,以及可以去皮膚科就診。
根據一本《不生病的活法》(原書名《病気にならない生き方》)一書中曾提到,作者新谷醫生表示自己在35年前自己親身經歷過的真實醫案。正是這個從嬰兒開始就被過敏性皮炎折磨得苦不堪言、又罹患潰瘍性大腸炎直至便血,令醫生束手無策的兒童患者,使他開始意識到牛奶嚴重危害健康的可怕。更加確信關注病人的飲食經歷和生活習慣有多麼重要。這孩子還在嬰兒期間,大約在6個月的時候,就開始發病,被診斷為過敏性皮膚炎。然而,在小兒科大夫的指導下治療了幾年,不管如何用藥,如何診治,就是不見任何好轉,在四歲時還突然得了嚴重的痢疾。直到診斷的結果出爐,原來小朋友得了初期階段的潰瘍性大腸炎,如果不是病情發展到便血,跟胃腸有關,必須問及飲食內容,結果新谷醫生很快意識到這些原因一定與牛奶有直接的關係。最後他決定讓小孩先暫時戒掉所有先關乳製品包括牛乳,最後痢疾以及頑固皮膚炎都消失了。
資料來源/《不生病的活法》、Lybrate
責任編輯/妞妞
登山活動相對於其他運動,例如路跑、騎自行車、游泳等,是非常危險的運動,尤其是想要挑戰海拔三千公尺以上高山的行程,對於想要登山的新鮮人而言,具備登山的基本常識是絕對需要的,本章節列出登山客最容易遇到的幾種狀況,有些知識談到如何正確使用登山杖與正確地打包(登山背包),讓你能更輕鬆地完成登山旅程。有些常識甚至關係到生命安危,例如失溫及高山症等,因此千萬不能輕忽以對。
抽筋是剛開始登山的人最常遇到的狀況,久不運動,突然從事這麼劇烈耗費體能的活動,在登山途中最容易發生抽筋現象,因為抽筋疼痛不已而無法繼續前進,讓原本美好的登山活動變成了痛苦的折磨。
腿部肌肉在長時間反覆劇烈的運動下,如果超過平常負荷量,再加上過度的出汗,導致鹽分過度流失及電解質失衡,就會造成不自主的肌肉收縮,也就是我們所謂的抽筋現象。
抽筋有時會持續3~5分鐘,有時則會持續半小時或更久,但是只要我們適時給予處置,抽筋部位的肌肉便能恢復正常。
抽筋發生時,抽筋部位的肌肉處於極度收縮的狀態,此時我們要朝收縮的反方向,將抽筋肌肉慢慢拉開,即可慢慢紓緩疼痛的感覺。
大腿部位抽筋時,我們可以將膝部拉直,一手放在腳跟下並抬高腿部,而另一手按壓膝部輕輕按摩抽筋的肌肉,直到疼痛症狀減緩。
小腿抽筋時,我們可以先在地上平坐,雙手伸直觸摸腳趾,用手抓牢抽筋那隻腿的大腳趾,向上反拉,並且保持小腿緊貼地面伸直,等待大約30秒至一分鐘便可慢慢恢復正常。
另外,因為抽筋是由於鹽分過度流失及電解質失衡所導致的,所以抽筋發生時,我們也可以立刻服用鹽巴或飲用含有電解質的運動飲料來減緩疼痛症狀。所以,我們在準備登山裝備時,可以準備一小撮鹽巴隨身攜帶,必要時可以供自己或他人食用註①。
註①:鹽巴的功用除了可以減緩抽筋,還可以用來對付惱人的螞蝗(或水蛭),在山中遇到螞蝗吸食的時候,千萬不要硬拔,這時只要將一小撮鹽巴放在螞蝗身上,不消幾秒鐘,螞蝗便會乖乖從你身上脫離。
● 平時要經常鍛煉身體,跑步或爬樓梯是最簡單且有效的方法,如果可以再加上負重訓練(視狀況背負5~15公斤不等)則效果更好,這些平時的訓練都可以防止登山時肌肉過度疲勞。另外,運動時也應隨時補充足夠的水分與鹽分。
● 登山出發前做好暖身與適度的伸展,也可以適度降低抽筋發生的機率。
● 登山途中要適度多次喝水,不要等到口渴的時候再喝,但喝水時切忌豪飲,每次大約喝50~100cc潤口即可。
失溫是登山活動中最危急且致死率最高的狀況,一旦登山客進入失溫狀況,極有可能在數小時之內死亡,因此當我們遇到失溫的狀況時,一定要立刻採取必要的措施。
一般而言,人體的體溫在低於攝氏35度的情況下,就有失溫的危險,在攝氏32度以上,人體仍有對抗低溫的能力,一般會以發抖、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等方式來讓體溫升高。然而一旦體溫下降到32度以下,人體對抗低溫的機制會失效、患者意識會含糊不清、肌肉開始不受意志控制、患者甚至失去意識,或發生休克等緊急情況。
台灣雖然地處亞熱帶,但是在高山上(尤其三千公尺以上),由於高度所造成的低溫(高度每上升一千公尺,溫度會下降攝氏六度),加上風寒效應及潮溼,失溫也是發生山難的主要原因之一。只要身處的環境溫度夠低、身體的熱量流失的速度夠快、暴露
的時間夠久,就有可能導致失溫的危險。
失溫應以事先預防為主,登山前做好防寒準備,早期察覺並迅速給予適當處置,才是防止失溫的最佳策略。
患者會感覺極度寒冷、皮膚轉為蒼白、身體會產生劇烈而無法控制的顫抖、意識含糊不清且反應遲鈍,症狀嚴重後可能脈搏心跳變得極慢、呼吸也很細微、甚至失去意識或停止呼吸及心跳,患者一旦進入失溫狀況,極有可能在數小時之內死亡,因此碰到失溫狀況,情況會變得非常危急,一定要立刻給予適當處置才能保住性命。
衣著方面:理想的登山穿衣方法由內到外應為排汗衣、中層保暖層及防水排濕外套。一天以上的登山活動,更應該攜帶至少一套備用衣物,以塑膠袋或防水袋包好。另外,頭部也會流失大量體熱,所以必須攜帶頭巾或保暖帽。若是在冬天時節登山,四肢部位因為處於血管末端,離心臟最遠,也最容易感覺冰冷,因此也必須做好禦寒措施,防寒手套(WINDSTOPPER或GORE-TEX等級)、毛襪等都是冬天登山必備的衣物。
食物方面:在登山途中應隨時隨地補充能量,在行進間嘴裡含顆鹽糖或巧克力等高熱量食品,在休息時則可吃麵包、混合堅果、葡萄乾等,這些都是補充熱量的好方法。另外,登山應攜帶保溫瓶裝溫熱開水,登山途中應飲用溫熱開水以增加身體的熱量。
● 立刻將患者移到溫暖的地方,例如趕緊進入山屋,或就地找安全地點緊急紮營。
● 立刻脫掉患者身上潮濕冰冷的衣物,並換上溫暖的衣物(備用衣服)、或以睡袋等包覆患者全身。
● 若患者意識清醒,可提供溫熱飲料(如薑湯或熱茶)並進食高熱量食物。
● 若患者已經失去意識,則讓患者以復原姿勢側臥(如下圖),以維持呼吸道暢通,並隨時檢查其呼吸、心跳、膚色及體溫回升狀況,並持續給予回溫處置。必要時(例如停止呼吸或心跳),則必須給予適當的急救程序(如心肺復甦術)。
● 可將水壺加熱水放在患者身體四周,或施救者以自身體溫與患者共臥,可有效提升患者體溫。
● 不可給患者喝酒註②,不要按摩其四肢註③,也不要鼓勵患者作運動。
註②:酒精會使人體表面血管擴張,造成快速散熱。
註③:按摩四肢,會讓四肢冰冷的血液回流心臟,導致身體器官溫度更低。
「高山症」是指一般人在高海拔的地方,尤其是海拔超過三千公尺以上,因為空氣中氧氣濃度降低所引起的各種身體不適的高原生理反應。一般人初到高海拔地區都會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有些人會在一兩天內適應或消除,而適應力較弱的人則可能需要三~五天或更久來適應或是會直接引發高山症。由以下的高度―氧氣含量對照表可以清楚看出,在海拔三千公尺的高度,大氣中的氧氣含量只有在平地的68%,而到了五千公尺,氧氣含量就只剩下平地的一半而已。
一般人在高海拔的地方,尤其是海拔超過三千公尺以上,身體為了應付因為空氣中氧氣濃度降低,因此生理上會做出適當的反應以供給充足的氧氣給各部位器官。
在這些心理反應中,最明顯的就是心跳加速,平常人在平地的脈搏一般大約為每分鐘72下,到高山上時可增加至每分鐘80~90下,也有些人甚至超過100多下。而心跳越快的人,表示他身體所需要的耗氧量越高,當空氣中的氧氣明顯不足時,心臟便以加快跳動的方式,加速將氧氣送到身體各部位,但這類心跳較快的人也意味著較容易引發高山症,因此我們在登山途中,如果發現某人的心跳特別快,我們就要注意該人是否有高山症的症狀產生,並提前給予適當處置。
同樣的道理,在高山上由於缺氧,人體另一個會產生的反應是呼吸加快,而且會隨著缺氧的程度而加快呼吸的頻率,嚴重時會感到胸悶或者是吸不到空氣的感覺。另外在高山上,人體的唾液、腸液、膽汁等分泌物都會較在平地時少,因此腸胃功能會明顯減弱,常會出現食欲不振、腹脹、腹瀉(或便秘)等消化系統不適症狀。
出發前
● 到醫院或診所的家醫科檢查,確定身體狀況是否適宜前往高海拔地區,也可以跟醫師索取丹木斯(Diamox)處方藥,以防止有高原反應時服用。
出發後
● 抵達登山口可以立刻服用丹木斯,尤其海拔三千公尺以上,丹木斯可以迅速加強血液造氧功能。
● 儘量放鬆心情,不要過於興奮或緊張,以降低心跳加快的頻率與心臟的負荷。
● 儘量放慢腳步,不要跑步,甚至連快步走都不可以,尤其是在爬坡時。
● 儘量減輕負擔,背太重的裝備會讓身體消耗更多的氧氣,因此裝備要輕量化。
● 慎防風寒與注意保暖,以避免感冒或發燒而引起高山症。如果在出發前就已經有感冒症狀,則應取消登山活動為佳。
● 儘量避免菸酒,吸菸會消耗多餘的氧氣,飲酒也會使心跳加快而令血液供氧不足,這些都會引發高山症。
● 儘量不要洗熱水澡,尤其不可以洗頭,因為洗熱水澡時,毛細孔會放大加速體內的熱量散發與氧氣消耗而引發高山症。
●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身體如有不適就必須休息或服藥,如果情況沒有改善甚至惡化就必須立刻下山,忽視病情而延遲下山只會導致更嚴重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