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玩過大隊接力嗎?當時的自己,無論跑得快或慢,都會為著自己的隊友,盡自己最大的力量,努力向前將棒子交到下一個人的手裡。
接力賽與路跑賽最大的不同就是接力賽是多人合作的競賽項目。同隊選手之間以棒子或接力帶做為傳接工具,必須在接棒區內接棒。接力賽跑的成績除以選手人數通常比獨立項目的成績為快。根據選手的個人最佳速度,來安排接力賽跑的接棒順序,最終最快完成賽程的隊伍獲勝。而路跑賽通常是個人表現的賽事,以完賽或是個人PB為目的。
New Balance在4/9時舉辦了一場全台規模最大的山路飆速接力賽,聚集各大院校好手與一般組跑者,面對全長44.2公里、近500公尺高低落差與21公里爬坡段的終極坡道馬拉松賽程,最終獲勝的隊伍,將代表台灣前往美國紐約參與「布魯克林半程馬拉松」,進行最終跨海決戰。
過去一直有運動習慣的小編,卻從未參加過正式的接力賽,藉由此次的機會,鼓足勇氣,加入這場戰爭。雖然有固定的運動習慣,不過因為此場路段是以山路為主,跑什麼就練什麼,所以每一次的準備就像新的一樣,忘記過去,重新開始訓練。
由於只有三次的訓練時間,加上隊友之間的程度不同,所以台大田徑隊的總教練簡坤鐘教練運用他的經驗,在最短的時間,幫我們這群忙碌的上班族做最快的訓練。
不管是什麼賽事,什麼強度的訓練,一定是從熱身開始:400公尺*2、拉筋、放鬆短跑,至少20分鐘,目的是為了讓身體熱起來,才不會在接下來的訓練之中受傷。
由於是山路的挑戰,也就逃不了上下坡的魔掌,所以除了跑步的速度,肌力一定要足夠有力量,尤其是下半身,更為重要。所以暖身過後,簡教練每次都會花15分鐘的時間幫我們做腹部、棒式、側棒式、棒式抬腳、背部,除了加強核心的力量,更重視股四頭肌的強度,尤其對於要跑下坡的隊友來說,更為需要。
這三次的主課表,我把它稱做為簡易的科學化訓練,訓練一圈是400公尺,每跑完一圈,教練便會要求我們做脈搏的測量。
方法:
以此類推,用這樣簡易科學化的訓練方式,找到自己心率中間值,從中穩定自己的配速。在這個過程中,小編與隊友們便很快地找到自己的節奏與配速,在棒次的分配上,也能很快的知道誰適合哪一棒。
簡教練表示:很多人跑步一段時間後便傳出受傷的訊號,或者是當你膝蓋不舒服時,許多醫生便會請你不要再做激烈運動,但他認為,跑步應是一輩子的事情,只要你確實保養,知道該有的嘗試,其實受傷的機率相當低,觀念是比訓練量更重要的事,有了正確的觀念,就能夠延長訓練的壽命。
每次的訓練結束後,教練也不斷地叮囑我們收操的重要性,無論訓練的強弱,收操一定要確實做到,前後左右的大小腿肌群皆不可忽略,這樣,當你下一次在做訓練的時候,才不會因為筋膜的緊繃而影響到運動表現。
在開始之前,我們各棒就分別搭乘接駁車前往各棒的起點,隨著車子越開越高,我們的心也就越來越慌…在定點等待的同時,我們每個人都緊盯著螢幕關注跑友的狀況,即使再跑的他們聽不到我們的聲音,也能感受到我們的心意。
第一棒由雙溪國小出發,總共設置三處接力點,包含三貂運動公園與美拍景點「不厭亭」,位於瑞芳與雙溪交界處,跑者沿途不但可眺望瑞芳美景,雙溪鄉全貌亦能印入眼簾。一般社會組是07:50起跑,小編是第四棒,我的前三棒隊友們似乎都友在預期的時間內跑到定點,雖然只有4.8K,但在等待即將接棒的那一刻,我內心緊張的程度幾乎無法言喻,直到小編第三棒的隊友接給我的那一刻,只見他面目猙獰、中氣十足的大喊GO的那一瞬間,我身上的緊張蟲就像看到獅子一般,全被嚇跑了,套上接力帶,順利衝了出去。
9點45分,太陽公公已露出了30度的熱情,還不到一公里時,就看見沿途充滿了步兵,雖然心疼,但卻更激發了自己的意志力,因為今天,我不為自己,只為團隊而跑,一想到還在等接我棒的隊友表情,腳步只有更快。
花了26分鐘的時間,我順利將棒子交給隊友。跑完後,工作人員問小編說:「途中你有停下來拍照嗎?」我說:「如果是個人路跑賽,我肯定不會錯過這次的風景,但是這個是團體賽,我們是在為團隊而跑,所以就算再累,也不能停下來。」
New Balance接力賽所要傳給跑友們的理念。不管與隊友熟不熟,跑的過程有多艱辛,但是為整個團隊而跑,就算用爬的也沒有人敢停下來變成步兵。
大專組冠軍的「疾走大師A」興奮表示:「我們每個人的擅長項目不同,這次特別以肌力與耐力來區分棒次,像是第五棒能在拉鋸中甩開對手奠定勝機,就是良好成效的印證!但很高興有機會參賽,能夠前進美國更是開心!」雖然僅是短短的幾句話,但是從中可以清楚的感受到雖然路線相當具有挑戰性,但是能夠學到得到的東西,絕對不只有在這44.2公里之中。
接力形式賽制讓跑者不再依循個人英雄主義,而是上下一心、眾志成城,邁開疲乏腳步跟緊前端跑者,一股作氣超前對手,在疲憊中燃燒因高溫沸騰的血液,為團體榮譽奮力比拼,不論有多少力量,但那種為團隊拼了的感覺,就像生活一樣,我們為著自己的家人、工作團隊努力的模樣,過程中固然有苦有樂,當完成之後回頭看,你會發現,即使一生只有那麼一次全力以赴的機會,依然能夠念心不忘,將感覺永留此刻。
感動人心的比賽真實故事分享,一本難得集結18位知名藝人、主持人、模特兒、運動企業總舵手、專業運動教練與選手等菁英,於《狂飆的18鐵人:台灣經典賽事與備賽攻略》書中親筆分享運動生涯中最深刻的比賽經歷,在自我挑戰中,激勵自己面對人生課題。
新書《狂飆的18鐵人:台灣經典賽事與備賽攻略》於11月11日舉辦簽書分享會台北場,由作者群現場分享人生的起伏轉變經歷,讓不少粉絲感動!本書作者知名藝人姚黛瑋出席分享會,首次文字創作,她逆向思考描寫自身棄賽的心路歷程,也大方分享更年期女人如何克服生理狀態與障礙、以及如何調適完成挑戰,並鼓勵大家「享受玩賽」!外景女鐵人段慧琳笑談她如何完成了226公里賽事卻沒有完成LAVA 226賽事的曲折過程。蛙式泳后李詹瑩帶著7個月身孕,以最美運動媽咪形象出席。現場出席作者還有捷安特選手林玉芳、台灣鐵人三項公司董事長林澤浩、丸鐵運動負責人郭修森、醫護鐵人何航順與醫護鐵人創辦人陳彥良,各自以不同的專長和歷練,與大家分享運動生活與訓練心法。
鐵人們不只對運動熱血,對社會更有滿滿的熱心。本書在起初撰稿階段時,作者群就已討論決議,將捐贈《狂飆的18鐵人》作者版稅收入的50%給財團法人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展現作者們滿溢的社會關懷與公益回饋。簽書分享會的捐贈儀式中,姚黛瑋作為作者捐贈代表,將這份暖心獻給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代表劉佳盈處長。
《狂飆的18鐵人:台灣經典賽事與備賽攻略》新書,在台灣以首創之姿難得邀約各行業傑出的19位鐵人合著出書,分享自身激勵打氣、超越自我極限的領悟。新書由統籌作者陳彥良以大數據為全台鐵人三項、馬拉松、自行車與游泳等賽事做總覽分析,接著由18名鐵人作者接棒登場。
作者群共有陳彥良﹙醫護鐵人﹚、王千由﹙277自轉車競佐訓教練﹚、王心恬﹙鐵人名模﹚、江晏慶﹙XTERRA專業教練﹚、何航順﹙公路車小馬既醫護鐵人﹚、李詹瑩﹙蛙式泳后﹚、林玉芳﹙捷安特選手﹚、林金財﹙台灣第一代鐵人﹚、林澤浩﹙台灣鐵人三項公司董事長﹚、范永奕﹙自行車登山王﹚、段慧琳﹙外景女鐵人﹚、姚焱堯﹙運動筆記創辦人﹚、姚黛瑋(知名藝人)、許元耕﹙深耕運動負責人﹚、郭修森﹙丸鐵運動負責人﹚、郭家齊﹙肉肉少女﹚、黃柏青﹙鐵人運動專欄作家﹚、楊志祥﹙鐵人暖男﹚與謝伯韶﹙鐵人警花﹚等19名鐵人作者參與創作。
鐵人們不只親筆描述在賽道上栩栩如生的深刻故事,更搭配此故事的背景賽事,分享私房備賽攻略與星級評分,以及自己平時的獨門訓練心法,是一本集結精采故事與實用資訊於一爐的圖書,讓讀者閱讀比賽故事感動之餘,更能獲得共16場熱門耐力賽事的賽前準備實用資訊。本書並獲得鐵人一哥謝昇諺、三鐵一姐裡筱瑜、鐵人主播夏嘉璐等23位知名運動領域名家聯合專業推薦!
11月11日台北場首發場簽書會聚集8位知名作者出席,分享著不做作、不矯情全力衝刺的鐵人故事,讓讀者現場感受到激勵的人生體驗。此外,12月4日、12月18日將分別在台南、台中舉行新書分享暨簽書會,敬請粉絲期待!
《狂飆的18鐵人 台灣經典賽事與備賽攻略》新書分享會報名請點我。
資料來源/莫克文化
撰稿/Dama
攝影/Ol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