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台北馬拉松」將於12月18日上午6時30分於台北市政府前廣場盛大開跑,29日舉辦記者會,正式宣告自8月29日中午12點起開放馬拉松組一般跑者報名、8月30日上午10點起開放半程馬拉松組一般跑者報名,並於9月28日下午5點截止報名。今年參賽名額採額滿提早截止報名方式,非以抽籤方式,成績達標保障名額跑者則於8月30日前開放上傳成績證明及報名登記。
2021台北馬拉松以棋盤格漸層色塊,代表著每個清晨練跑者所迎接的日出天光,今年進一步昇華為單一漸層色條,將焦點回歸到個人身上,再次聚焦的自我視角,開啟每一次起跑的無限可能。2022台北馬拉松號召跑友們面對新的機會與挑戰,勇於突破自我,奔向終點,「RUN THE CITY – WE ARE POSSIBLE」跑動台北 非我莫屬。
今年的官方商品以賽會主視覺作創意延伸,將台北城市意象透過不同形體的幾何線條,廣泛應用在產品的底紋與印花中。再加上設計團隊在解析馬拉松比賽畫面時,發現以鳥瞰視角捕捉到密集的跑者群,透過這種群體前進的速度感將輪廓及剪影轉化成獨特的「群跑迷彩」,強化了馬拉松賽事的創意聯想,並且彰顯「台北馬拉松」的生命力與希望。在這座城市裡,只要你願意,沒有不可能!
台北馬拉松過去都有視障跑者參賽,台北市政府體育局為鼓勵多元族群參與並以實踐友善賽事為目標,今年首度邀請肢障輪椅選手參與半程馬拉松的示範賽,發揮「愛運動,動無礙」的精神。其中呂豐和、郭文生與温吉成當年為宣傳台灣首度推向1992年帕運會,從墾丁一路推向台北中正紀念堂,時隔30年參與國際認證的菁英標籤賽事台北馬拉松,意義非凡。
呂豐和表示,「當初為了參加巴賽隆納帕運會天天練習爭取好成績,這次獲邀參加台北馬拉松,最主要是鼓勵身心障礙者勇敢走出來,希望更多的主辦單位提供身障朋友參賽的機會。」台北市體育局李再立局長也提到:「希望能夠推廣運動平權,讓想運動的朋友都能夠在運動場域內,找到一個自在的空間來運動。」
台灣「網球一哥」盧彥勳去年在半馬終點線迎接哥哥盧威儒,看到相伴20年職業生涯的威儒突破半馬PB後,也喊話要跟進,今天領到人生第一面「台北馬拉松」號碼布時打趣道,「比參加大滿貫賽還緊張,因為不是熟悉的領域,沒有經歷過,很多事情沒辦法想像,所以對我來講跑馬拉松就是學習,這21公里的速度我會去追求,但更重要的還是整個過程,很感謝大會的邀請。」
2021台北馬拉松獲英國標準協會(BSI)頒發全球第一張馬拉松碳足跡盤查證書,今年鼓勵跑者從自身做起,只要報名2022台北馬拉松時勾選不需要領取賽衣,運動品牌adidas將提供消費滿1,500元以上可折抵500元的優惠,藉以感謝台北馬拉松跑者們響應賽事減碳的行動。
台北馬拉松由台北市政府、中華民國田徑協會及中華民國路跑協會共同主辦,頂級贊助富邦金控「Run For Green」倡議計畫即將邁入1週年,身為唯一贊助台灣四大馬拉松賽事之金融業,一年來已串聯近4萬名跑者,於全台7縣市種下6萬棵樹,未來也將持續攜手馬拉松賽事主辦單位,共同朝向綠色賽事轉型!
除延續過去環保紙杯、再生石材原料獎座、電子秩序冊及完賽證書等,今年的完賽T恤以永續理念為出發、淨零碳排為目標,攜手運動品牌adidas重新詮釋「沒有不可能」的品牌精神。除了對環境友善的染劑與製程外,更採用約15%的環保再生紗線製作,希望以行動號召跑者對於環境永續的重視。
今年賽事新增的減碳作為包含:終點發放給跑者的口罩為3層紡粘層的材質可直接回收絞碎,不需再特別處理;完賽獎牌的織帶採用再生聚酯(RPET)材質製作;跑者物資減少外包裝塑膠封膜或改以紙質或其他環保材質等,主辦單位將與所有跑者一起守護台灣、與環境共好!
揮別疫情,2022台北馬拉松持續感謝企業一同成為選手們的最佳夢想推手及投入賽事贊助,包含長年支持台北馬拉松賽事的富邦金控、運動品牌adidas、美商賀寶芙台灣分公司、CITIZEN、PaMi曾拌麵、台灣大哥大、富邦產險、馬拉松運動博覽會、JAGUAR TAIWAN、SHOKZ、AROMASE艾瑪絲、健喬信元醫藥生技股份有限公司、長榮航空、萬泰集團銀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ll Sports、博威運動科技、毛寶股份有限公司、久光製藥、舒跑、台灣雀巢股份有限公司、cama、淨極勁、跑步不要聽、悟饕池上飯包、沛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領袖人整合行銷有限公司等各領域的知名企業,也都紛紛投入這項指標性的馬拉松賽事,讓選手們充分享受到更充沛的資源!
「2022台北馬拉松」資訊詳見活動網站、台北馬拉松粉絲專頁。
資料來源/台北馬拉松
責任編輯/Dama
過度訓練症候群是一種身心方面的疲勞,通常因為長久的訓練,又沒有獲得適當的休息,讓身體和心理都出現有點類似撞牆期的狀況;嚴重的話,還會出現類似憂鬱症的症狀。一旦發生如此情況時,不僅需要更多時間調整與訓練才能回歸比賽,對於日常生活更是會產生問題。
一般來說,最理想的訓練方式是藉由超負荷與超恢復兩項交互運用,藉以提高運動表現,但這是最理想的狀態。有時候,運動員會因為許多複雜的因素,導致過量的訓練或情緒上的問題,讓身體長時間處於訓練與休息不平衡的狀態,這時候就會出現過度訓練症候群。一開始,可能只是對平時習以為常的訓練感到力不從心,再來則是身體上的不適、疲倦、失眠等狀況會慢慢浮現,這時候若是繼續訓練下去,後果只會越來越嚴重。
對於自身過於要求的人,通常比較容易遭遇這樣的狀況,如果沒有遇到教練正確地及時予以阻止,或是改變訓練方式,情況就會越來越嚴重。對於自己的表現一直不滿意、狀態不好或是急於想跟上別人進度時,更會希望增加訓練的量來進步,並利用超量的訓練來達到目標,但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