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idas adizero最強競速系列跑鞋多次見證跑者刷新世界紀錄輝煌時刻,繼「最速跑鞋」adizero adios Pro,2021年adidas集結品牌創新科技,以碳纖維板及高效回饋中底黃金組合,針對全體跑者各式需求,打造出不同性能取向的三款全新跑鞋。為頂尖跑者打造,極限飆速創新跑鞋adizero Prime X、為破紀錄而生最強競賽鞋款adizero adios Pro 2,及全新升級改版、最速輕量訓練鞋款adizero Boston 10。
整個系列配色以白色為主色調,搭配亮眼橘紅色點綴於鞋面與細節處,有如黎明的太陽升起所散發的橘紅光芒,象徵菁英選手嚮往的最高殿堂,瞬間飆速起跑、制霸賽道!
2021結合品牌三大尖端科技,推出史上最厚50mm碳纖輕量長跑鞋款adizero Prime X,邀請菁英跑者超越規則、挑戰極限!adizero Prime X採用三層LightstrikePRO中底,將模擬人體腳掌骨骼結構的爪型碳纖維EnergyRods,嵌入前腳掌區LightstrikePRO中底間,帶來極致輕量與卓越緩震性能;另一夾層更加入革命性創新技術EnergyBlades,有效提升剛性、創造卓越回彈力,吸收跑者每一步衝擊力,瞬間爆發前所未有的回饋能量。
鞋面使用全新Celermesh 2.0面料科技,不僅強化透氣性,更賦予絕佳包覆與支撐,搭配擁有良好抓地力的ContinentalTM馬牌大底,兼具穩定性的同時,也能提供極具爆發性的動能回饋,帶領跑者上腳一秒超越自我速限!
於2020佔滿國際馬拉松話題版面的「最速跑鞋」adidas adizero adios Pro,在短短半年內協助許多頂尖好手締造佳績。率先由肯亞女子長跑好手Peres Jepchirchir於布拉格半程馬拉松菁英賽打破女子半馬世界紀錄,隨後於世界半程馬拉松錦標賽再次刷新自我紀錄;肯亞男子長跑好手Kibiwott Kandie 同樣穿著adizero adios Pro 於瓦倫西亞半程馬拉松打破男子半馬世界紀錄。
adidas今再打造超越巔峰之作adizero adios Pro 2為破紀錄而生,追求極致輕量,助運動員突破競賽PB。adizero adios Pro 2延續前代中底科技,升級LightstrikePRO中底結構,重量較前代減少30克,提供更輕盈、舒適的緩震效果,成就反應靈敏的超速競賽跑鞋。同樣於雙層LightstrikePRO中底之間嵌入EnergyRods穩定裝置,減少運動中所產生的能量耗損,將緩震效果轉化為強勁推進力。鞋面採用全新升級的輕薄Celermesh 2.0面料科技,後跟處亦裝上碳纖維與尼龍的混合穩定片,讓跑者在衝刺過程提供極佳穩定與包覆。
大底前腳掌區使用ContinentalTM馬牌大底,結合大面積橡膠大底,極致輕量同時兼具高超抓地力,助跑者專注速度表現、創造快到破表的極速體驗。
專為中長距離訓練打造的adidas adizero Boston10全新改版、強勢厚底升級並加入碳纖維裝置,提供跑者更多緩震及回彈力。首度採用LightstrikePRO與LIGHTSTRIKE雙中底科技,賦予輕盈、靈活的穿著體驗,增厚中底設計讓腳感更加回彈;新加入的EnergyRods穩定裝置與後跟碳纖維片,提供極佳的推進力與支撐,模擬正式比賽跑鞋的速度與腳感,幫助每個日常訓練都能專注進入比賽狀態。
鞋面使用極輕量工藝式網布,提供更加輕盈透氣的跑步體驗,搭配耐磨的ContinentalTM馬牌輪胎大底,即使在雨天訓練也能展現優異的抓地力與穩定性,成為跑者備戰的最佳訓練夥伴。
全新最強競速adizero家族系列,將於7月2日起,於adidas台灣官方購物網站限量獨家上市;其中adizero Prime X、adizero adios Pro 2,於7月2日至7月4日限量快閃販售。
資料提供/adidas
責任編輯/David
你想靠跑步瘦身,但跑不到2週不見效就放棄嗎﹖事實上,靠跑步減重確實沒那麼輕鬆!困難點主要在跑步消耗能量與攝入能量的掌握,決定了你會增重、減重或是維持體重,以及跑步表現的差異。以下針對為了瘦身而跑的新手跑者,一系列從訓練到飲食的規劃,助你運用跑步找回理想身材、同時愛上跑步!
首先,請將減重的路程想成一場超級馬拉松,這不是衝刺跑,你雖然期待結果,但它是緩慢而穩定地發生,而不是戲劇化地跑一場10K就大降5KG。保持著這個心態,如果你已經跑了一陣子卻不見起色,那有以下幾種方向必須思考﹕
1. 9成減輕並維持體重的人都是運動咖
國家體重控制登記處(NWCR)調查減重30磅(約13公斤)以上且維持體重至少1年者,結果他們之中90%經常運動,而他們平均每週因運動燃燒的熱量為2,600卡。
2. 飲食控制必搭配運動
在NWCR的調查研究顯示,運動咖較少發生減重後的溜溜球效應,所以,除非你想臨時減重,否則你必須兼顧飲食習慣和運動。減重時將飲食與運動結合還有另一個好處﹕當減重者只靠限制熱量但沒運動,往往身體會流失肌肉;但當飲食和運動並進,他們可以保留肌肉並減少脂肪,增肌減脂對你的體重維持有絕對幫助。
由於減肥者採取過度節食的方法,導致身體出現快速減重與迅速反彈的變化;減肥者通常起初有成功減重,但隨著之後的生活習慣無法保持體重,導致體重急速反彈。
為了使計畫具體化,請確切知道自己的目標體重是多少,這樣你才知道該做什麼來達成。不只量體重,請測量並訂出目標體脂肪以及一些簡單的身體測量,例如運用捲尺測量腰圍、大腿圍等。
新手跑者要注意的是,請讓自己輕鬆地投入新計畫,之後再逐步增加訓練強度,才能降低傷害風險並獲得最佳減重效果。需要提醒的是,跑步是個高衝擊力活動,它甚至對較重的男女來說,是受傷風險最大的減重方法,可能比其他形式的有氧運動導致更多過度使用傷害。因此,專家建議過重的男女可以使用以下3個規則來正確開啟跑步計畫﹕
規則1﹕從健走或跑走開始
健走對下肢骨骼、肌肉和關節的壓力較跑步小,但它的壓力也足以刺激讓這些部位更強壯、更有彈性。一開始的訓練可選擇完全健走,或是慢跑混和健走;比例取決於你的身體準備好要跑步了沒﹖隨著時間,跑步的比例可慢慢增加,直到你能感到舒適地跑起來。
規則2﹕每次練跑隔1天
骨骼、肌肉和關節需要時間來恢復與適應跑步的壓力。對大多新手跑者而言,要恢復身體組織,1天的時間太短,因此,至少前幾週的練跑日都要間隔1天。如果你希望更頻繁地運動,可在跑步日之間做散步或騎自行車等運動。
規則3﹕逐漸增加距離
在前文已不斷提醒,跑步應漸進式增加強度。你不需要1週衝一個半馬好減去5公斤,用3週來做這件事就夠了,否則肉還沒甩掉就先受傷。你的訓練可以讓距離慢慢拉長,或是強度漸漸增加(加速),但一次不要改變太多,謹守10%規則﹕這週到下一週所增加的跑步距離或時間不超過10%。例如這週練跑2公里,下週最多不跑超過2.2公里。
如果你在增加跑量或強度時遇到不適,請在跑步前後添加一些健走。
減重目的是維持每日攝取卡路里不足(熱量赤字Calorie Deficit)。換句話說,你需要消耗比每天攝入更多的卡路里,有兩種眾所皆知的方法可以達成﹕少吃、多動。
理論上,跑步確實能透過增加燃燒熱量來幫助你「熱量赤字」。問題是在運動後,你是否無法控制胃口大吃大喝一頓﹖這就是所謂的「補償效應」,也成為人們靠運動減重失敗的主要原因。而每個人運動後的食慾反應不同,對別人可能影響不大,但你就是會餓到大吃。
該怎麼確保補償效應不影響達標﹖答案是﹕提高吃進食物的質量。事實上,多數人不會攝取太多卡路里,而是攝取過多的「空有熱量(empty calorie)」,也就是僅用糖、油脂或油製成,或含酒精的飲料或食物。在試著減少卡路里之前,運動營養學家Matt Fitzgerald建議先減少餅乾、白麵包或任何加工食品,用更多的蔬果、瘦蛋白來替代垃圾食物。當吃進更多高質量食物,同時切換飲食習慣,在這過程中自然會減少卡路里。
高質量食物富含營養素、微量營養素和纖維,與低質量的加工食品相比,更容易讓人有飽足感,因此能幫助減少熱量攝取。以下高質量和低質量食品清單,案質量高低降序排列﹕
開始跑步後,努力將右側欄吃的食物降到最少,盡量多吃左欄食物。據丹麥一項研究報告,每週跑超過5公里、持續1年的新手跑者,但沒有更改飲食習慣,平均減8.4磅(約3.8公斤)體重;同時改變飲食的新手跑者則平均減掉12.3磅(約5.6公斤)。
吃進的卡路里不能過多,當然也不能太少。曾在加拿大冬季奧運中協助選手的營養師Nanci Guest指出,運動員如果長期缺乏燃料,會造成新陳代謝變慢。所以,飲食控制時,堅持每天最多減少500卡,別減太多!否則將會影響到你任何運動的表現。
資料來源/mapmyrun, 維基百科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