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跑賽事在幾年前開始盛行,漸漸地,會吸引你的參賽因素不再只有賽事本質,更多的還有大會所提供的物資、贈品、補給的多寡來決定賽事的評價。
1993年,台灣一年只有兩場馬拉松。這20年路跑賽事與人口的蓬勃發展曲線是驚人的,以平均每場參加人數3000到5000到一整年親自下場跑步的人超過150萬人,可知大家的熱愛程度。
隨著這個國家的跑者數量不斷增長,吸引參與者前來參加也越來越具有競爭力。但這不一定是壞事:它加強了比賽主辦單位提供更優質的體驗和服務,使得賽事品質能越來越好。
戴夫‧麥吉利維雷 (Dave McGillivray)是位跑者,同時他從1981年起就擔任了波士頓馬拉松的賽事總監。最近,有跑者問戴夫:賽事發放越來越多獎品(獎牌和實物禮品等)的趨勢是否還會繼續?在他看來,只要比賽市場依然不飽和並充滿競爭,你就別指望賽事會回歸極簡主義。
當然,很多因素決定了特定比賽中跑者所擁有的興趣水平。其中一些因素包括:比賽何時舉行、比賽何地舉行、賽事歷史、賽事的慈善受益人或其支持的原因、比賽管理的良好程度、比賽距離選項、可能的天氣情況(比賽舉辦時間、地點的一個因素)、參賽成本...等。
然而,如果在指定範圍內有2場或以上比賽時,這些比賽或多或少在以上方面條件相當,跑者又該怎麼選呢?很多時候,跑者會根據收到的獎品多少和品質來選擇,比如T-shirt的品質、參賽包內的物品、馬拉松博覽會提供的東西、可獲得的獎品…等,當然還有完賽獎牌的大小和設計。
更多跑者是為了完成比賽而不是為了參與競爭,那些跑者更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得到相應的回報。在比賽中穿件比賽T-shirt或戴比賽帽子、展示獎牌,都能有助於向大家述說一個跑者的成就。
所以,戴夫的看法是:參賽者所得到的所有物品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參賽者關注的核心,並且在未來幾年將會獲得更多的關注、也會變得更有趣。忽略跑者這項熱門興趣的比賽很可能會失去參與者,而跑者會更多地選擇為他們提供這些好處並把精力重點放在宣傳完賽獎品的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