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蔬食、素食飲食的普及,愈來愈多人選擇吃素當作減肥的方式,但是卻面臨愈吃愈胖的狀況;然而不同的素食有可能因為缺乏蛋、奶、肉的攝取,進而造成營養不均衡。對此,營養師表示,吃素不等於健康減肥,建議可以選擇看得到「食物原型」的口味,並掌握均衡的搭配,才能健康吃素。
營養師高敏敏於臉書粉絲專頁發文提及,現代人愈來愈重視健康飲食,但不少人常納悶問到:「為什麼吃素好像沒有比較瘦?」對此,高敏敏表示,其實吃素不等於健康減肥,只要好好掌握正確吃素的觀念與訣竅,相信能達到健康吃素。
為什麼吃素沒有比較瘦?那是因為吃錯了!高敏敏表示,民眾若想要健康吃素,一定要注意素肉是否加工過度、蔬菜是否炒太油、蛋白質品質⋯⋯等問題:
素肉加工過度:
素肉常用黃豆、蒟蒻、穀類等再加工製成。
蔬菜炒太油:
蔬菜為了口感好吃,常用油炒、油炸、勾芡、淋醬等。
蛋白質品質差:
蛋白質是身體主原料,動物、植物的必需胺基酸種類不同;若吃素沒有注意蛋白質間的搭配互補,很容易讓胺基酸不全面讓身體無法健康運作。
脂肪酸不平衡:
長期好油、壞油比例失衡,身體易發炎更容易肥胖、水腫。
重鹹重甜熱量高:
常用糖醋、紅燒、醬料來調味,高糖會轉化成脂肪囤積、高鈉易水腫。因此,除了熱量之外「鈉含量」也是營養重點。
超商的食物選擇很多,除了熱食、零食,還有外食族必備的微波食品,其中蔬食也是不少人用餐的選擇,但事實上,超商蔬食有不少卻是熱量高低、鈉含量。高敏敏也整理14款「7-11蔬食熱量圖鑑」供民眾參考:
蒜辣麻醬涼麵411公克
熱量:650大卡
鈉含量:1249毫克
特選麻醬涼麵411公克
熱量:626大卡
鈉含量:1097毫克
黑松露野菇燉飯439公克
熱量:535大卡
鈉含量:1326毫克
紅豆紫米湯280公克
熱量:285.6大卡
糖含量:36.4公克
京都豆皮壽司149公克
熱量:282大卡
鈉含量:693毫克
起司三重奏86公克
熱量:279大卡
鈉含量:337毫克
花生巧克力三明治83公克
熱量:277大卡
糖含量:9.2公克
松露野菇烘蛋捲餅135公克
熱量:265大卡
鈉含量:602毫克
藍莓乳酪三明治71公克
熱量:175大卡
糖含量:6.2公克
韓式雜菜冬粉163公克
熱量:165大卡
鈉含量:921毫克
黃金玉米棒180公克
熱量:161大卡
鈉含量:266毫克
洋芋沙拉佐生菜151公克
熱量:149大卡
鈉含量:201毫克
一日野菜農夫十蔬180公克
熱量:87大卡
鈉含量:36毫克
一日野菜四色海藻170公克
熱量:46大卡
鈉含量:95毫克
高敏敏補充,民眾若想要健康吃素,建議可以選擇看得到「食物原型」的口味,這樣的食物不僅少加工,吃起來更健康也更均衡。她也提醒民眾,平常即便趕時間也不能忽略均衡飲食,除了主食外,可以再搭配1杯無糖豆漿、1份水果沙拉,讓三餐營養均衡。
延伸閱讀:
吃素容易蛋白質補充不足?營養師:吃對「1公式」非肉也可以很營養
早餐吃什麼,才能健康又減脂?「這5種組合」保證好吃,超商就有賣
本文獲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近年來,維生素D的缺乏與不足被確定與許多慢性疾病有關聯性。根據美國國家研究機構發現,人可以從皮膚、飲食、保健食品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但是如果維生素D攝取不足時,會讓身體不得不消耗自身骨骼中儲存的鈣,這種消耗方式,會使人的骨骼變得更脆弱,甚至影響到肌肉,此時就會有背痛與腰痛等問題,因此,維生素D不足應被列為全球性的流行病之一。
根據國外統計指出,全球約有10億人口有維生素D不足的情況,甚至同一個國家不同地區的人血液所檢測的維生素D含量數值都有明顯的差異。這項美國研究發現,長期缺乏維生素D的人,在腰部、背部、頸部的肌肉量會下降,讓成人容易肌肉痛、肌肉無力、行走困難、骨頭容易裂縫、軟骨症等症狀,長期下來容易有骨質疏鬆、椎間盤突出、頸椎間盤突出的問題產生,尤其是常見的下背痛,常常因自身維生素D不足,導致腰痛疼痛情況有加劇的情形產生。
根據美國研究人員為證明下背痛患者與血液中的維生素D含量有關係。從綜合醫院找98名腰痛的患者(18至70歲)測維生素D的含量,其中84例(85.7%)患者檢測有維生素缺乏症,另外14例(14.3%)維生素D則正常含量,另外偉大的科學家要證明與各組的年齡、性別、BMI、文化程度、婚姻狀況和工作狀態有無相關性,特別蒐集受試者背景條件。根據研究結果顯示,整體女性平均維生素D含量的數值低於男性,但是,通常維生素D缺乏者不太會有任何症狀,但可能會有骨骼、肌肉疼痛的情形,而且研究人員確定,隨著維生素D含量不足的情形增加,腰痛患者的疼痛程度會增加。
若你是經常經常暴露在陽光下的話,身體中的膽固醇自然會形成維生素D,當身體產生足夠的維生素D,就能滿足身體細胞的需求,但孕婦、容易曬傷、老人、歐洲幼兒、光過敏的人,因體內營養不足、不常照射陽光等因素,因此容易成為維生素D不足的高風險族群,這時,從飲食中補充就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