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大部分人而言,跑步是最便宜的運動,只要一雙跑鞋就可以上路,不過,因為許多人跑步時沒有適當運用身體肌肉,導致大小病痛不斷,例如膝蓋疼痛、扭傷或足底筋膜炎等等,也許休息幾天症狀會有所緩解,但一開始跑步就又出現,而這原因可能與你如何運用身體肌肉有關。
私人教練筋肉媽媽表示,他們有許多學員就是在上述的情況下來到工作室,這些人已經從事了多年的跑步,不過她在做評估時,發現這些學員不管是在走路或跑步時,他們的臀部都沒有有效地發揮作用,因此,她給這些學員的建議是,先從核心肌群和臀部肌肉的訓練做起。她表示,當你不懂得怎樣使用臀部,走路或跑步的步伐就會很小,最大的問題就是,在每一步跨出時,腳踝的活動度是受限的,在這樣受限的狀況之下,步伐也邁不開,腳底與地面接觸的次數就會變多,久而久之就會讓小腿或腳底變得緊繃,因而導致一系列的問題。
當一個人的肌肉和筋膜受限,病痛的發生只是一個結果。有人可能是下背痛、有人會是股骨頭夾擠,有的是膝蓋出問題……,筋肉媽媽發現,一般跑者受傷的問題所在,多數是不懂得使用臀部,而原因則是現代人過慣坐式生活,久坐之後讓臀部「失憶」了,臀部肌肉失去了應有的功能,於是除了所謂的「代償」會出現,人體會使用其他肌肉來彌補臀肌無力的問題,而這樣的狀況則會導致各種不良的運動姿勢,久而久之就產生了各種病痛。
走路或跑步時,臀肌本來應該扮演一個動力發動機的角色,由臀部來主導下半身推進的動力,所以,想要跑得更好不受傷,首先你應該喚醒你的臀部!
筋肉媽媽表示,想要喚醒臀部,要從「深蹲」與「硬舉」這兩個動作練習起;而她不建議初學者一開始就做深蹲,因為深蹲是一個較為複雜的動作,初學者應該從髖部開始進行,以「髖屈(hip hinge)」練習髖關節對折的動作,再慢慢進展到「硬舉」的動作,最後在延伸到深蹲,比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合宜訓練方式。
她表示,髖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動作,很多人不懂得做髖屈,做硬舉時往往用下背彎曲做代償,而且很多有運動習慣的男生沒在做伸展,後腿肌肉往往拉得很緊,這樣也沒法將硬舉做得很好,自然也就無法正確啟動臀部肌肉了。
每天都外出跑步,連續50年不中斷是什麼感覺?英國有位78歲的阿公,日前就創下了連續跑52年又39天的最長世界紀錄!
據Runner’s World網站報導,住在英國曼徹斯特近郊小鎮的朗·希爾 (Ron Hill),在今年1月28日,跑完他連續跑最後一次的跑步,做出了結束這個連續五十多年跑步壯舉的決定。這位曾是大英國協三次奧運代表隊成員的跑者說,他不得不停止跑步,因為他「長久以來有心臟病的問題,一直在等待時機做徹底的檢查與治療。」
他在國際連續跑者組織「Streak Runners International」所代為發佈的消息中說道,他在1月28日這場跑步中,「在少於800公尺處,我的心臟開始變得越來越糟,而在最後的400公尺處,它還開始疼痛,我覺得我快死掉了,而不得不讓這場一英里跑步以16分鐘34秒作收,我沒有別的選擇只好停止這連續50多年的嗜好。我也將這個成就歸功於我的妻子、家人與朋友的協助。」
2014年,當希爾爺爺達成連續跑50年的紀錄時,他曾告訴《跑者世界》的記者說,「我希望可以活著跑到100歲。」當時,他平均每天跑7英里,不過,希爾爺爺過了75歲之後就越跑越少了,後來他每週大約只跑25英里的距離。
令人訝異的是,與希爾爺爺過去的輝煌成績相較,這個連續跑的世界紀錄竟然顯得有點黯淡無光。希爾爺爺曾連續參加1964、1968和1972三屆奧運,而事實上,他在1964年東京奧運萬米與馬拉松賽的表現不佳,竟是促成他開始進行這場連續跑壯舉的最大動機。
除此之外,希爾爺爺還在1970年以2小時10分30秒,打破大會紀錄的佳績在波士頓馬拉松奪冠,而且,他還是史上第二位跑進2小時10分的跑者,個人最佳紀錄則是2小時9分28秒。他目前還擁有10英里、15英里與25K的分齡紀錄。
根據國際連續跑者組織的紀錄,現在還繼續維持連續跑紀錄的跑者是現年66歲的強·蘇瑟藍 (Jon Sutherland),他目前的紀錄是47年又8個月。他對於希爾爺爺的決定也表示遺憾。「我長久以來都是希爾先生的粉絲,他真是一位不可思議的先行者,也是跑步演進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他說。至於被問到是否有想打破希爾爺爺的紀錄,蘇瑟藍表示目前還不確定能不能達到像希爾一樣的成就。「我在2016年跑得很差,」他說。蘇瑟藍去年飽受大小傷害之苦,他總共才跑了1,066英里,而其中有20天,他為了保持紀錄而不得不外出跑最低要求的一英里。
「連續跑的挑戰並不是激勵我跑步的最大因素。」蘇瑟藍說,「當我年輕時,我比較熱衷參賽,我跑步因為我享受跑步的樂趣,而且,這麼多年來我儘量讓自己不要去想連續跑這件事。」
過度訓練症候群是一種身心方面的疲勞,通常因為長久的訓練,又沒有獲得適當的休息,讓身體和心理都出現有點類似撞牆期的狀況;嚴重的話,還會出現類似憂鬱症的症狀。一旦發生如此情況時,不僅需要更多時間調整與訓練才能回歸比賽,對於日常生活更是會產生問題。
一般來說,最理想的訓練方式是藉由超負荷與超恢復兩項交互運用,藉以提高運動表現,但這是最理想的狀態。有時候,運動員會因為許多複雜的因素,導致過量的訓練或情緒上的問題,讓身體長時間處於訓練與休息不平衡的狀態,這時候就會出現過度訓練症候群。一開始,可能只是對平時習以為常的訓練感到力不從心,再來則是身體上的不適、疲倦、失眠等狀況會慢慢浮現,這時候若是繼續訓練下去,後果只會越來越嚴重。
對於自身過於要求的人,通常比較容易遭遇這樣的狀況,如果沒有遇到教練正確地及時予以阻止,或是改變訓練方式,情況就會越來越嚴重。對於自己的表現一直不滿意、狀態不好或是急於想跟上別人進度時,更會希望增加訓練的量來進步,並利用超量的訓練來達到目標,但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