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達能力 | 1.5HP/最高馬力 3.0HPP |
速度範圍 | 1~14 公里/小時 |
跑帶面積 | 130x48cm |
跑帶規格 | 1.6T跑帶 |
屏幕顯示 | 6.5吋 LCD藍背光螢幕 |
內建程式 | 12組內建程式/1組手動程式/3組自定義程式/體脂肪測試 |
速度快速鍵 | 3/6/9 km/hr |
跑步機尺寸 | 145.5 x 74.8 x 134 cm(未收合) |
垂直收合尺寸 | 145.5 x 74.8 x 28.5 cm |
螢幕顯示 | 時間、速度、距離、卡路里、體脂肪、心率 |
機台重量 | 54kg |
其他 | 風扇 |
前往宜蘭太平山區的台灣山毛櫸步道,一探台灣現存規模最大、冰河時期孑遺的山毛櫸純林,看冬日雲霧渲染蒼勁枝幹及曠渺空谷,共繪成一幅詩意至極的潑墨山水。
早上整裝步入台灣山毛櫸步道,入秋後山毛櫸葉色轉為金黃,映著一山芒花的美景令人流連忘返。山毛櫸步道四時景致各有其美,春天是萌發的新綠和粉白小花,夏季可見鬱鬱蒼蒼,入冬則葉落餘枝,襯著一山空谷霧生,彷如一幅潑墨山水,極有意境,若逢降雪則更是景致如詩。
步道前段果真好走,腳下如飛。原為林場,停止伐木後重新造林,兩列筆直高大的紅檜列隊相迎,柳杉、赤楊雜於其間,不時可見廢棄的運材軌道和鋼纜。步道沿途多濕地,泥濘積水,故在步道鋪設了圓木樁,並別出心裁地以鋼筋按木樁直徑,訂製了山毛櫸葉脈紋路的鋼筋圓盤,嵌於木樁上防滑。
林中水氣濕潤,苔蘚茵茵地染綠了木樁,數著腳下木樁前行,是步道前段最有樂趣之處。途中行經一處形如千層派的板岩岩壁和伐木工寮,並可見以台灣為名的「台灣杉」,枝條形態奇異,如鳥羽般婉約輕靈。若是晨昏來訪步道,幸運的話還可能見到帝雉和藍腹鷴出沒覓食。
步出森林路段,視野豁然開闊。步道沿山麓延展向前,少有高樹,只芒草謝了一徑,鋪成足下的柔軟行跡。在開闊處停下眺望,見晴空湛藍,一陣輕風徐徐吹拂過群山疊嶺,捲起一波霧嵐,濃淡舒卷,裊冉輕舞,如將退的潮汐無力撲在沙上的細柔浪花,為蒼蒼山色點染了令人心緒沉靜的悠然意境。
行至2.4公里處的觀景平台,設木樁為椅供人休憩,附近則見隱於長草之中的鐵道轉轍器遺跡。前方一徑山稜即是我們此行目的地,遙遙可見生長在稜線上的一片山毛櫸林,雖遠亦可辨出山毛櫸的枝幹遒勁,雖只餘空枝,亦不減其美。從觀景平台通往山毛櫸林的原步道因崩毀嚴重而封閉,只得另闢蹊徑。新步道沿側邊山麓連續下切,再向上接入位於步道3.4公里處山毛櫸林所在的稜線路段。國民政府的伐木時期因對山毛櫸的珍稀一無所知,這片山頭伐掉不少山毛櫸,只餘下如今山麓北側陡坡的一片。
抵達稜線觀景平台時,天色依舊晴朗,午後常見的濃霧尚未遮蔽視野。一無陰霾的藍天對照沉埋谷底的重霧,灑下金色晴光,景象奇異。稜線一側陡坡直墜,瀰漫了濃重霧氣的山谷深不見底,令人感受到屬於冬日的肅殺。
山毛櫸斜生坡壁,枝幹蒼勁挺拔,直插天際,地上則鋪滿了山毛櫸的枯黃葉片,稜線路段堪稱曲折,沿途殘木阻道,我們依吩咐行走在架高木棧或碎石道上,盡量不踩在樹根及其附近地面。終於抵達位於3.8公里處的步道終點,此處設了一座觀景平台,我們在這吃午餐閒聊。自平台再過去往對面山頭是林務局紮營採樣的林區。
不一會工夫,即清晰感受到山風驟冷,霧嵐漸重,悄無聲息地淹沒了原本開闊的天地,黑樹白霧,真如一幅筆勢遒勁的潑墨山水畫。下山前,我們刻意靜坐了幾分鐘,屏息聽風,感受曠天野地之中、遠離塵囂的清靜寂寥。回程又是另一番風情,濃重煙嵐瀰漫了一山,平添朦朧之美,讓人幾乎不辨來時路。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
add 宜蘭縣羅東鎮中正北路118號
tel 03-954-4247 time 8:00~17:00
【TIPS】
交通方式_自羅東火車站出發,沿國道7號經三星、玉蘭、松羅,於土場轉進宜專一線,於 3K 處的售驗票站進入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園區,於 25K 過檢查哨進入翠峰湖景觀道路,台灣山毛櫸步道入口位於 16.7K 處。
海拔高度_ 約1,700~1,878公尺
步道總長_ 單程3.8公里,原路折返。
步行時間_往返約三小時
行程建議_10:00翠峰山莊(步道入口)→10:50鐵道轉轍器遺跡→11:10 山毛櫸稜線→11:30步道終點觀景台→13:00翠峰山莊
注意事項_
1.10月中至11月中為山毛櫸轉黃的最佳賞葉期,每年最即時的變色及落葉狀況,可加入太平山官方 FB 粉絲團查詢。
2. 土場售驗票站平日6:00開放、假日4:00開放,20:00休園關閉道路。翠峰湖環山步道只開放至16:00,請注意回程時間。
3.建議早上前往,午後山區易起霧。 4.過檢查哨後沿途無商家,需自備口糧及飲水。
行程難度_★★☆☆☆
【TOPIC】
步道前段2.4公里依昔日伐木運材軌道「埤仔線」改建而成,平坦好走。鋪設了圓木樁,並以鋼筋按木樁直徑,訂製了山毛櫸葉脈紋路的鋼筋圓盤,嵌於木樁上防滑。
行經廢棄的伐木工寮,可見以台灣為名的台灣杉。
2.4公里處的觀景平台,設木樁為椅供人休憩,附近則見隱於長草之中的鐵道轉轍器遺跡。
位於3.8公里處的步道終點,是一座架高在稜線的木棧平台,在這裡感受漫山煙嵐的清靜寂寥。
資料提供/TRAVELER Luxe旅人誌
責任編輯/林彥甫
高強度間歇訓練(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簡稱HIIT)可以促進新陳代謝、有效燃脂並強化全身肌力,又擁有「時間短」的好處。以下是一套設計給跑者的HIIT訓練菜單,分為動態熱身和主課表,花30分鐘在家訓練,就可能獲得降體脂、增加全身肌力等巨大效益﹗
近年相當流行的HIIT是結合高強度訓練及間歇訓練而成的運動類型,特色是透過短時間的高耗能運動,搭配較長的恢復時間兩者切換。據美國運動醫學會指出,雖然每個人身體不同,無法計算出確切數字,但HIIT的燃脂效率可能比穩定型態的訓練高出25-30%。而結合各種肌力訓練動作的HIIT,可幫助增加全身肌力,這是跑者在間歇跑中無法獲得的。
訓練頻率 : 每週1-2次,可選擇在非跑步日進行。
流程:
.3分鐘 動態熱身(各動作持續30秒,組間休息30秒)
.1分鐘 休息
.6分鐘 主課表動作1.至3.,各動作持續1分鐘,循環2次
.1分鐘 休息
.9分鐘 主課表動作4.至6.,各動作持續1分鐘,循環3次
.1分鐘 休息
.9分鐘 主課表動作7.至9.,各動作持續1分鐘,循環3次
步驟1:身體站直,雙腳併攏雙手自然下垂,靠近身體側邊。
步驟2:跳起時將雙腳往外側盡量張開,雙手自然張開往頭上拍(也可不拍手)。
步驟3:落地時回到步驟1動作(落地過程中雙腳屈膝緩衝,以保護膝蓋)。重複30秒鐘。
步驟1:原地垂直跳,期間運用肩膀穩定幫助上下跳躍,跳起時腳離地的距離越少越好。
步驟2:重複30秒鐘。
步驟1:身體站直,雙腳併攏腳尖朝前。
步驟2:雙腳向外側跳到比肩膀寬的位置,臀部向後推下蹲,期間背部保持挺直,雙手輕輕按壓大腿內側以打開膝蓋。
步驟3:回到步驟1站姿。重複30秒鐘。
步驟1:身體站直,雙手叉腰。
步驟2:將右腿向前後擺蕩到舒適的幅度,期間雙腳都打直,並保持核心與臀肌穩定。
步驟3:維持15秒後換邊。兩側共做30秒鐘。
步驟1:做一左腿在後的弓箭步。
步驟2:將雙手臂向上向後伸展,然後放低。
步驟3:用右腳出力回到站姿,切換成左腿在後的弓箭步。重複30秒鐘。
步驟1:身體站直,雙腳伸直,上半身向前彎曲到雙手觸地。
步驟2:用雙手繼續向前爬行,保持雙腿筆直、臀部不下垂,呈現近高平板式的姿勢。
步驟3:雙腳用小步往雙手移動,盡可能靠近雙手,最後再回到步驟1起始位置。重複30秒鐘。
動態熱身結束,休息1分鐘,再接續以下動作。
步驟1:身體站直,雙手插腰。
步驟2:左腿做1/4深蹲,右腿盡可能向前伸展,同時腳尖觸碰地板。
步驟3:回到起始位置,接著右腿分別向右、向後進行與步驟2相同動作。
步驟4:雙腿換側。重複1分鐘。
步驟1:以伏地挺身起始動作開始。雙手打開與肩膀同寬撐在地面,身體保持挺直。
步驟2:手臂下壓時,將右腳往上抬起離地20-25公分。
步驟3:回到起始位置,並再次下壓,這次換左腳往上抬。兩側換腳重複1分鐘。
步驟1:身體挺直,雙腳打開與肩同寬。
步驟2:挺胸,右腳向後方跨出一大步,直到右膝蓋接近地面為止,同時盡量保持前腳小腿與地面垂直。
步驟3:用左腳力量站立起,右腳順勢向上擺動,以右腳趾觸碰向前伸平行地面的左手。
步驟4:換另一側,重複1分鐘。
重複做1.至3.,共做2個循環後休息1分鐘,再接續以下動作。
步驟1:身體站直,膝蓋微彎,深蹲向下直到雙手撐於地面,雙手與肩同寬。
步驟2:用力將雙腿後蹬,身體呈現伏地挺身的預備姿勢,並完成一個伏地挺身動作。
步驟3:屈腹跳回到深蹲姿勢。
步驟4:將雙手往上伸直,收小腹用大腿肌肉帶動身體往上跳躍。
步驟5:降落回地面後回到步驟1,重複1分鐘。
步驟1:雙臂伸直掌心向內,手握啞鈴自然下垂;雙腳與肩同寬,膝蓋彎曲上身前傾。
步驟2:吐氣以背部出力,將啞鈴拉至胸部兩側,此時肘關節超過後背。
步驟3:暫停數秒,然後吸氣緩慢回到步驟1起始動作。重複1分鐘。
步驟1:仰躺在地,手肘在身體兩側位置,手臂彎曲。
步驟2:將右膝蓋靠胸部移動,同時左手臂向前推動。
步驟3:回到步驟1起始位置,換另一側。重複1分鐘。
重複做4.至6.,共做3個循環後休息1分鐘,再接續以下動作。
步驟1:身體站直,雙腳與肩同寬,雙手握住一個啞鈴的一端。
步驟2:彎曲膝蓋,將臀部後推,背部保持挺直,將啞鈴往後方擺蕩穿過兩腿之間。
步驟3:臀部用力往前推,讓身體回到站立姿,同時讓啞鈴自然往上擺盪。
步驟4:回到步驟1,重複1分鐘。
步驟1:身體直立,右腿向前(或向北)跨出弓箭步。
步驟2:推動前腳以回到站立起始姿勢,右腿重複動作1跨出弓箭步,而方向接續為東北、東、東南、南。
步驟3:切換成左腳跨出弓箭步,並做同步驟2的圓周運動。重複1分鐘。
步驟1:以棒式為起始姿式。
步驟2:抬起左腿,右手臂向前伸展,停留5秒後放下。
步驟3:抬起右腿,左手臂向前伸展,停留5秒。
步驟4:兩側輪流,重複1分鐘。
重複做7.至9.,共做3個循環。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