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艾楊格瑜伽──調節骨骼 增加身體知覺
1
艾楊格瑜伽──調節骨骼 增加身體知覺
2
呼吸訓練有效克服失眠
7種呼吸訓練 有效克服失眠、快速進入夢鄉
3
做瑜伽如何運用臉部、頭部和頸部肌肉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艾楊格瑜伽──調節骨骼 增加身體知覺

2017-09-06
知識庫 瑜伽 伸展 觀念

艾揚格瑜伽(Iyengar Yoga)是一種能幫人體調節骨骼、增加身體知覺的瑜伽派系。透過正確的體位法學習將我們的骨骼和關節固定在理想的位置,使肌肉不至過份用力且能減少體能上的虛耗,同時也可增加我們練習時的穩定性和平衡感,當體內能量得以平衝時,就能帶給我們身心靈上的健康與活力。

艾楊格瑜伽—調節骨骼 增加身體知覺 ©ekhartyoga.com

艾楊格瑜伽由來

艾楊格瑜伽是由印度瑜伽大師艾楊格(K.B.Siyengar)所創立,此體位法動作是由哈達瑜伽的習練動作為基礎,並且結合人體解剖學、人體科學將這些融入在其中,此瑜伽非常注重人體器官、骨骼的正確擺放位置、生理結構等功能,而此瑜伽是以他的名字來命名並且呈現獨特風格的瑜伽派系。艾楊格瑜伽在艾楊格大師的引領下,已發展超過七十多年,其教學體系特別重視體位法、時間的控制和體位法的編排。

在練習艾揚格瑜伽時,常常會使用到許多輔助工具,像是瑜伽磚、瑜伽帶、壁繩、等,藉以幫助各種不同體態的人,都能以當下的身體狀況,安全地做到目前最大極限且準確的伸展。使用輔具在練習時,不但強化肌肉與內臟組織、調節身體位置,並且將知覺能夠完全專注在自己全身上下的每個部位,讓自己能更感受到身體感知,同時還能舒緩精神上與肢體上的壓力。

印度瑜伽大師艾楊格(K.B.Siyengar) ©iyengarnyc.org

艾揚格瑜伽適合族群

此瑜伽適合任何年齡的初學者、長期姿勢不正確、腰酸背痛、肌肉緊繃以及工作壓力大的上班族。艾揚格瑜伽的體位法練習是採漸進式且溫和的,在專業的瑜伽老師的引導下,每個動作大約會停留一分鐘的時間來伸展並且增加身體的柔軟度,許多初學者在做艾揚格瑜伽時,都會擔心肌肉或是身體哪邊拉傷,但是此瑜伽擅長於利用輔具來讓練習者達到身體平衡,所以不論是初學到資深練習者,都可免於擔心會疼痛或受傷的問題。

經由艾揚格瑜伽的練習,可以緩和背部與頸部的疼痛的問題。艾揚格瑜伽強調的專注身體位置,將全身肌肉與骨骼校對的練習,長時間下來,就可以改善的姿勢不良、駝背以及脊椎彎曲而引起的背部與頸部疼痛的問題。

艾揚格瑜伽的五大原則

 1  講求體位精確與協調
在各種體式的練習過程中,讓身體的每一部分保持正確的姿勢且相互協調運作,是非常重要。例如在練習頭倒立式時,我們也應該像練習山式那樣保持雙腿的堅定穩固,當我們讓身體的骨骼精確協作時,身體的各個器官便自然可以處於適當的位置,如果身體的骨骼受到扭曲,那麼身體其中的器官便會出現問題。

 2  體式練習必須要有先後順序
在練習此瑜伽時,不能隨心所欲地去練習許多體式,必須以一定順序才能達到預期目的,每一種體式都為思想和身體進入下一輪修習作好準備。

 3  輔助道具的使用
進行艾揚格瑜伽時,會使用各種各樣的工具,像是有木板、長椅、坐椅、瑜珈磚、繩索等,來輔助我們去練習不同的體式,讓身體達到正確位置,這些道具有著各式各樣的用途。

 4  有助於克服恐懼且重獲自信
初學者通常會害怕嘗試不同的體式,這種恐懼可能來源於思想,也可能是因為身體的某些限制。但艾揚格瑜伽是採漸進式練習,這樣的練習方式同時可重獲信心並且克服恐懼。

 5  更為長久的堅持
有了這些輔助支撐身體,我們得以在練習不同體式時堅持得更為長久。例如一個初學者在練習後彎時,無法堅持下去。但是如果有了輔具的支撐,就可以維持幾分鐘之久。延長在每種體式中逗留的時間會幫助習練者進入自己的身體之內,改善自己的感知能力。

©yogaenlightening.com

資料來源/Yoga Journal、Iyengar Yoga Institute Of San Francisco、Ekhart Yoga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7種呼吸訓練 有效克服失眠、快速進入夢鄉

2020-09-28
知識庫瑜伽訓練動作呼吸訓練保健

你一定曾經躺在床上盯著天花板,整個農場的羊都被你數完了也闔不上眼睛;或是翻來覆去靜不下心,此時你已精疲力盡想好好休息,頭腦卻不讓你睡。在台灣,每 10 個人就有 1 人受慢性失眠所苦(2017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調查,盛行率為 11.3%),所以你並不孤單!躺在床上甚至坐著休息時,試試以下7種呼吸訓練,有助克服失眠、讓你快快躲進夢鄉裡。

呼吸訓練有效克服失眠
7種呼吸訓練 有效克服失眠、快速進入夢鄉

1. 4-7-8 呼吸

這是瑜伽呼吸法的其中一種呼吸技術,可促進睡意。

Step1:輕輕打開你的嘴唇。
Step2:大口呼吸,發出很大的嘶嘶聲或嘆息聲。
Step3:閉上嘴唇,並通過鼻子吸氣 4 秒鐘。
Step4:屏住呼吸 7 秒鐘。
Step5:從口吐氣 8 秒鐘,發出很大的嘶嘶聲或嘆息聲。

・重複 4-8 次。 

2. 蜂鳴式呼吸

Bhramari pranayama 是一種瑜伽呼吸法,在臨床研究中已被證明可降低心率,有鎮定作用,有助你進入深沉的睡眠品質。

Step1:閉上眼睛,用拇指遮住耳朵,將食指、中指分別放在眼睛上方並遮住眼睛,用無名指輕輕按壓鼻子兩側。 
Step2:保持嘴巴緊閉,慢慢通過鼻子深吸氣到腹部。
Step3:吐氣時從喉嚨發出如蜂鳴般嗡嗡聲,最後再由鼻子吐氣(詳細步驟請見下方影片)。

・重複約 5 分鐘,可一直練習直到身體流汗才停止。

3. 橫膈膜呼吸(腹式呼吸)

此呼吸法不僅有助放鬆入睡,也能增強橫膈膜和週邊肌肉,讓你完整地做每一口呼吸。

Step1:仰臥將枕頭放在膝蓋下,或是坐在椅子上。
Step2:將一隻手平放在心臟上方,另一隻手放在胃上方。
Step3:透過鼻子深呼吸,同時感覺一下胸腔和腹腔的起伏。
Step4:接著最嘴唇微張,透過嘴巴緩慢呼吸約 5 分鐘。

・目的是每一次呼吸都盡可能放慢,使胸腔不會動,只有腹腔自然鼓起、收回。

4. 三部分呼吸訓練

一部分呼吸、三部分放鬆。這項呼吸訓練非常容易掌握,因此成為許多人的最愛。

Step1:深吸一口氣。
Step2:吐氣,專注於你的身體以及呼吸時的感覺。
Step3:以上重複做數次,每次都減慢吐氣速度,重複直到吐氣時間是吸氣時間的兩倍。

5. 菩提格呼吸

Buteyko breathing 被醫學研究證實可明顯改善氣喘症狀。它的不同在於,主要倡導呼吸要少一點,透過減量呼吸訓練,可改善現代醫學難以控制的多種慢性病。

Step1:坐在床上,嘴巴輕閉。
Step2:透過鼻子呼吸約 30 秒,接著更有意識地用鼻子呼吸。
Step3:輕輕捏住鼻子,保持嘴巴閉上,直到你需要再次呼吸為止。
Step4:釋放你的緊繃,並透過鼻子再次深呼吸。

・可根據自己的需求重複多次。

6. 盒式呼吸

英文 Box breathing 或 Square breathing,也稱 4-4-4 呼吸法。通常用於冥想,是對抗焦慮症狀的強大工具,有助於體內回復正常機能,把絮亂的呼吸模式與節奏調回自然狀態。

Step1:躺在床上或是軀幹打直坐著。
Step2:透過鼻子呼吸約 30 秒,接著更有意識地用鼻子呼吸。
Step3:輕輕捏住鼻子,保持嘴巴閉上,直到你需要再次呼吸為止。
Step4:閉上雙眼,透過鼻子慢慢吸氣 4 秒鐘。
Step5:屏住呼吸 4 秒鐘。此時嘴巴不需用力緊閉、鼻孔也不需施力。
Step6:用嘴巴吐氣 4 秒鐘,確保所有氣體從肺部排出。
Step7:屏住呼吸 4 秒鐘。

・視需求重複上述步驟數次,一般來說,重複做到 4 分鐘就能發揮鎮定效果。

7. 帕普沃思呼吸法

Papworth method 起初是英國醫師為了控制過度呼吸而發展出來的,有助緩解憂鬱與焦慮症。主要是鼓勵用腹部和橫膈膜,而不是用胸腔來呼吸,使呼吸能更溫和放鬆、更自然,有效控制呼吸節奏,同時穩定情緒,也能減少打哈欠和嘆氣。

Step1:軀幹打直坐著。
Step2:同時用口鼻呼吸,有條不紊地專注於每次吸氣數到 4。
Step3:全程專注於腹腔的起伏,聆聽自己的呼吸聲音

資料來源/GREATIST、台灣睡眠醫學會、世鴻健康、BBC英倫網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做瑜伽如何運用臉部、頭部和頸部肌肉

2017-05-19
書摘伸展瑜伽知識庫

雖然在現今社會裡,瑜伽被視為商業性的運動課程,或甚至是某些團體的特定儀式,但是瑜伽原本真正的目標是想藉由冥想,讓真我覺醒、尋求最深層自我的統一性和無限性。瑜伽透過體位法和呼吸法的練習,來達到這種身心靈合一的境界。

頸部肌肉對頭部動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臉部和頭骨的肌肉也不能忽略。這些肌肉能表現出人的專心程度、情緒和緊張狀態,要達到內在平靜的狀態,必須要能專注凝神於這個區域的肌肉上。

這裡就針對這個部分做介紹,協助練習者了解相關肌肉,以及其在瑜伽動作裡的作用機制。

肌肉放鬆和收縮:運動單位

放鬆特定的肌肉,是做出正確姿勢與身心釋放很重要的事。骨骼肌因為直接與周邊神經系統裡的軀體神經系統相連,所以可以受到意識的控制。軀體神經系統會將訊息傳給中樞神經系統,並將中樞神經的訊息傳給肌肉和感官神經纖維;其與隨意肌的控制有關。

運動神經元(單一肌肉裡可能存在著許多運動神經元)與所有受其支配的肌肉纖維合稱為運動單位 (motor unit)。它是中樞神經系統和肌肉活動之間的單一連結。當神經元傳遞神經脈衝,肌肉會收縮;當神經元沒有傳遞神經脈衝,肌肉會放鬆。經過證實,我們可以透過訓練,讓運動單位平靜穩定,促使肌肉放鬆。

簡單來說,就是可以透過有意識的控制,釋放內部訊號去協助神經脈衝沈靜下來,讓肌肉放鬆。想像本文下方的臉部與頸部肌肉處於休息狀態是什麼樣子,如此可讓肌肉的緊繃壓力獲得紓解,有助於思緒更為清晰。

源於拉丁文

occiput 代表「頭的後面」;frontalis 代表「與頭的前面相連」。

這個肌肉實際上是兩塊肌肉(枕肌和額肌),由一個被稱為「帽狀腱膜」的腱膜結構將兩者相連。因為帽狀腱膜在頭顱上形成像頭盔的樣子,因而得其名。

起點
枕肌:枕骨。
顳骨乳突。
額肌:帽狀腱膜 (與額腹連結的片狀腱膜結構)。

止點
枕肌:帽狀腱膜
額肌:眼睛和鼻子上方的筋膜和皮膚。

作用
枕肌:將頭皮往後拉。
額肌:將頭皮往前拉。

支配神經
顏面神經(第七對腦神經)

基本功能性動作
例如:挑眉 (讓前額皮膚產生水平皺摺)。

重度使用到枕額肌的體位法
雄獅式 (Simhasana)。

枕額肌

源於希臘文

platys 代表「寬廣、平坦」。
這塊肌肉在跑者完成耗費體力的比賽之後,可能會有凸起現象。

起點
胸部上四分之一的皮下筋膜(覆蓋在胸大肌和三角肌表面)。

止點
皮下筋膜和下巴肌肉。下頷骨的下緣。

作用
將下嘴唇從嘴角往下方和旁邊拉動。將胸部皮膚往上拉。

支配神經
顏面神經的頸支。

基本功能性動作
例如:受到驚嚇時產生表情。

頸闊肌

simha 代表「獅子」; simhasana 代表「王位」。
(梵文發音:sim-HAHS-anna)

注意要點:呼吸;胸部、臉部和呼吸緊張的放鬆;能運用到三個鎖印;對第 4-6 個輪脈有幫助。

動作與對齊:脊椎伸直,關節位於中立位,視 個人情況以可承受的程度彎曲髖部,臉部做表情。

技巧:採用任何冥想坐姿都可以,透過鼻子深深吸氣,然後吐氣,同時舌頭伸出,舌尖向下巴捲曲。眼睛張大,凝視前方或是朝上往眉毛方向看。吐氣時發出「哈」的聲音,或是發出咆哮聲。

有用小提示:如果要增加身體的動作,一開始可先從簡易坐開始,然後雙手撐在地面,一邊做臉部表情,把整個軀體往前帶(如圖示)。做的過程中要留心膝蓋所承受的重量。 這個動作在課程的任何時候都能加進去。

反姿勢:若是採「簡易坐」雙腿交叉,請調換兩腿的前後位置,然後伸展腿部並抖動、甩動。

金剛坐第一級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旗標出版,喬安‧史道格瓊斯 JoAnnStaugaard-Jones 著作《瑜伽解剖精解:從肌肉運作原理解析瑜伽體位》一書。

此書是學習瑜伽解剖的權威指引,對於想要了解人體生理學的瑜伽老師,或是練習者都很有幫助。以方便讀者查閱的編排方式並搭配圖例,提供參與瑜伽動作骨骼肌的實用資訊,並利用各體位法說明運用到的肌肉和肌肉群。

以圖文對照的方式說明肌肉的構造和功能,再配合瑜伽姿勢去說明相關肌肉所扮演的角色,讓練習者對兩者之間的關係有更清楚完整的了解。除了解釋各體位法的練習技巧之外,還會談到瑜伽其它比較微妙、深入的層面,像是覺知、呼吸法、鎖印、脈輪和放鬆等等。

•旗標科技《瑜伽解剖精解》 請點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