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適當的飲食與休息有助減肥成功
1
適當的飲食與休息有助減肥成功
2
男神營養師Ricky公開減肥NG法
男神營養師體脂狂降20%減肥史大公開 提醒這5種NG法千萬別試錯!
3
帥氣健身男自創減肥法,一天一餐只吃4000大卡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適當的飲食與休息有助減肥成功

2017-09-27
話題 飲食 瘦身 飲食方式 觀念

如果你經常節食但總時瘦不下來,那麼問題可能在於,你經常節食。就像在一個艱苦的訓練之後,你會需要至少一個星期休息時間,以幫助身體恢復,期間,你可能還需要熱量控制,以保持新陳代謝不會快速下降。

適當的飲食與休息有助減肥成功

邊休息邊減肥結果勝過持續節食的人

這是根據最近發表在《國際肥胖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結果。塔斯馬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針對36名男性實行了一項減肥計劃,將每日攝入的卡路里的量減少33%。在這個計畫中,其中一半的人被要求連續16周都持續按照計畫進行,而另一半則是每兩週休息一次。第二組的計畫重複周期為30週,並在這30周內進行了16周的間歇節食計畫。
 
結果顯示,間歇性減肥者的表現要比長期性減肥者好得多,他們的平均體重減少了31磅,而那些堅持節食減肥的人體重則少了20磅。儘管兩組在節食時體重都有所回升,但間歇性組平均體重比連續六個月後體重減輕了近18磅。

節食減肥是一種心理建設的過程

但由於研究組比較小,所以後續需要透過隨訪研究來進行驗證。但是現在,研究人員認為他們的研究結果是由於所謂的「飢荒反應」而造成,或是當你吃得少的時候,你的身體冷卻休息是一種新陳代謝的過程,因為它認為你太餓了,想要保持你的體力,直到再次補充食物為止。在節食的過程中,在休息的兩周內多吃一些食物,似乎有助於遠離飢餓模式、避免減重撞牆期,更不用說巨大損失和收益的溜溜球影響。
 
擁有協助維持運動員健康體重35年,也是Bike Your Butt Off 雜誌的運動營影師Leslie Bonci表示:「飲食與休息也值得嘗試從心理學的角度看」。

她說:「當人們處於節食模式時,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就會產生能量消耗和心理上的虛弱」。能夠在節食的過程中去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有助於計畫的成功,在分散注意力的情況之下,也更容易能夠堅持兩周的計畫。接著休息一下,再以同樣的方式持續對待自己的專注和承諾,你會發現其實減重也沒有這麼困難。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瀅瀅

《運動星球》徵稿,針對運動產業、訓練教學、應用資訊、健康話題等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專業人士來稿共同交流。投稿請寄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文長至少800字,圖片請標註來源,並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由編輯潤飾,標題及圖片如需修改將事先與您連絡討論。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男神營養師體脂狂降20%減肥史大公開 提醒這5種NG法千萬別試錯!

2020-06-19
瘦身話題書摘飲食方式飲食觀念

男神營養師張家祥(Ricky)從小就擁有成為胖子的多種要件:愛吃、愛甜、吃快、吃多,加上媽媽「厚愛」,形成滋養肥胖的天然環境,自然養成胖子身型。在減肥這條漫長道路上,他曾嘗試水煮餐、中醫減肥、代餐,甚至用水果、辣椒等多種方式減肥,在經歷各種試錯後,他分享自己的減肥血淚史,更勸大家不要把這些NG減肥法的問題點複製貼上!

男神營養師Ricky公開減肥NG法
男神營養師體脂狂降20%減肥史大公開 提醒這5種NG法千萬別試錯!

胖,真的有原因!

當時的我就喜歡運動了,很常去戶外玩一整天、動一整天,除了皮膚變超黑,還因為活動量大,需要吃更多食物,自然養成大食量。

除了愛吃,因為媽媽非常喜歡煮菜,尤其從前經歷過貧窮的日子,在經濟狀況變好後,只要可以就多煮一點,於是每晚桌上都是大份量六菜一湯。份量多就容易剩,每晚看到媽媽吃剩菜,我就心疼,自告奮勇再吃一碗,久而久之變成家裡最胖的孩子。

愛吃、吃多、習慣幫忙吃剩菜之外,我還是一個甜食控,原則上所有的餅乾、巧克力、蛋糕、甜點、飲料,只要是甜食我都愛。還記得家裡常備兩種點心,用茶葉泡的紅茶、傳統市場賣的珍珠粉圓湯,當時沒有減醣、熱量的概念,只有這東西喝起來夠不夠甜,所以煮點心一定用掉整包二級砂糖,而這就是我的日常飲食。

所以說,胖,真的有原因。

含糖甜食飲料
餅乾、巧克力、蛋糕、甜點、飲料等含糖甜食都可能成為肥胖兇手

傳統NG減肥法,問題出在哪?

我嘗試了很多坊間流傳的減肥方法,關於這些減肥方法的原理及錯誤觀念,我特別寫了一個章節要跟大家好好聊聊,以防有人步上我的後塵。這裡直接分享我減肥成功的經過,事先說明,這個案例絕對不建議大家複製貼上,換作現在的我也不敢再做一次,那是一個很辛苦的過程。以下分享我用過的減肥法:

NG1:中醫減肥
中醫減肥算是我減肥時期最成功的例子,雖然後來還是以失敗告終。最初去掛門診,醫師只是簡單看了我一下就開藥,請護理師教我一些準則,例如晚上6點後不能吃飯喝水,吃白肉不吃紅肉,晚餐不吃澱粉,水要喝到一定的量,然後配中藥。

當時我想,照這準則,就算不吃藥也會瘦吧?但既然拿了藥就試試看,吃藥之後身體有點不舒服,口乾舌燥、心跳加速、食慾抑制,完全吃不下東西,只能喝水,過了一段時間自然瘦了好幾公斤,後來因必須頻繁拿藥吃,還要長期遵守準則,沒堅持下去,沒多久又復胖了。

營養師提醒 
‧ 中醫有些準則不錯,例如晚上6點後不吃東西,這是一種間歇性斷食;多喝水有助減脂;晚上無澱粉則是減醣飲食的一種方法。
‧ 缺點是無法符合每個人的狀況及個人所需份量,較難長期執行。
‧ 服藥引發心悸、心跳加速等,都是代謝增加的訊號,長期吃易造成身體負擔。

NG2:水煮餐
一般人想到減肥就想到吃水煮餐,想當初我也是,畢竟外食給人的印象就是又油熱量又高,反過來想,吃沒什麼油的水煮餐應該能減肥吧?還記得那段吃水煮餐的減肥時光,我常常晚餐只吃地瓜葉、冬粉、雞胸肉配醬油,偶爾連午餐也是,家人吃六菜一湯,我吃水煮餐,撐了幾週終於掉2公斤,但長久的忍耐終於在某天爆發,一回到之前的飲食習慣,沒幾天就復胖了。

營養師提醒
‧ 長期吃水煮餐易引發溜溜球效應,多吃一點就復胖!
‧ 注意油脂攝取不足,導致脂溶性維生素A、D、E、K吸收不良。
  缺乏維生素A→皮膚乾燥、角質化、乾眼症、毛髮脫落,甚至夜盲症。
  缺乏維生素D→骨骼礦化,兒童佝僂症,成人骨質疏鬆或骨軟化病徵,常見病症如肌肉無力及抽筋。
  缺乏維生素E→抗氧化能力變差,易被自由基攻擊,身體發炎反應變嚴重。
  缺乏維生素K→止血不易、傷口癒合較慢。
‧ 建議攝取好油脂,如堅果、富含omega-3的魚油、奇亞籽、亞麻仁油、菜籽油。

水煮餐
長期吃水煮餐易引發溜溜球效應,多吃一點就復胖

NG3:辣椒減肥法
這是我試過的其中一種「莫名其妙」減肥法。當時看節目說辣椒能提升代謝,增加熱量消耗,一位藝人分享了他抹辣椒包保鮮膜促進出汗的經驗,我傻傻地相信了,真的拿辣椒抹身體用保鮮膜包起來,身體確實冒汗了沒錯,但接著就像燒燙傷一樣讓皮膚受傷,連碰到冷水都痛,更別說成功減肥了。

營養師提醒
‧ 辣椒確實能提升代謝,但建議加在食物裡,抹身上無效唷!
‧ 這種減肥法跟「流汗=減脂」的迷思一樣,通常流汗減下的體重是因為脫水,一補充水分,體重就恢復了。

辣椒提升代謝
辣椒確實能提升代謝,建議加在食物裡

時下流行減肥法,問題在哪裡?

NG4:水果減肥法
大家最喜歡的減肥法莫過於香蕉、蘋果減肥,方法簡單,一餐只吃香蕉或連續幾天只吃蘋果都可,但不易持續,一旦恢復正常飲食就會復胖!

1.前期變瘦的真相是脫水 
前期執行時會發現體重明顯下降,但真相只是身體脫水。因為身體能量消耗完畢後沒有再吃一般食物,但胃裡填滿了水果纖維和水分,所以感覺不餓,實際上身體正處於飢餓狀態,甚至因為沒有能量而開始消耗肝醣,而肝醣帶水,也一併被消耗,所以短期內體重快速下降1-2公斤,其實只是脫水而已!不管什麼水果減肥法,都是在抑制食量。

2.單一食物減肥法難持續
蘋果減肥法是三餐吃不一樣的蘋果,但只能吃蘋果,前期你感覺新鮮,過幾天就會厭倦,因為人的味覺喜歡不同味道刺激,若只有甜、酸,很快就會放棄。

香蕉減肥
香蕉減肥法

NG5:代餐減肥法
代餐減肥法是我最不喜歡的減肥法,並非因為代餐不好,而是因為推崇這個方法的人大多目的直接,多是為了賺錢,而不教你正確的減肥方法,你應該很常看到網路上充斥著這些內容:「我想考取金牌教練,我需要幫助5位學生減肥」、「徵求10位有決心想減肥的朋友」,若你進一步了解就會發現他們的公式,先誘導詢問你平日的餐費,接著告訴你同樣的花費若換成這杯奶昔就能減肥,多數人會心動,只不過是改喝奶昔,有什麼問題嗎?其實裡面暗藏危機!

1.長期吃代餐造成溜溜球效應
假設你的基礎代謝率為1300卡,加上平日活動和運動量的整日消耗熱量之後為1800卡,而你平常攝取早餐400卡、午餐700卡、晚餐700卡,若早晚各換成一杯熱量100多卡的奶昔,於是一天熱量攝取900卡,距離整日消耗熱量1800卡,足足有900卡的差距。 長期吃不到基礎代謝率,加上大量運動消耗熱量,身體長期吃少動多,自然開啟警訊:只要食物進來一定優先變成脂肪,好儲存熱量,以防身體又沒食物吃。如此一來,一旦停喝奶昔,身體會以飛快的速度復胖,也就是常說的「溜溜球效應」!

2.代餐沒有錯,錯在用法
即便他們主打代餐的奶昔含有多少營養,站在營養師的立場還是認為這是本末倒置的行為!不管奶昔或其他保健食品含有多少營養素,仍要以食物為主,不足的營養才用保健食品輔助,否則長期下來既花錢又傷身。不管你用哪種代餐,例如減肥奶茶、代餐粥、代餐果凍等等,若他們沒教你營養學知識,而是讓你直接取代一餐,這都代表他們只想賣產品,不在意你的健康。

花費了以上篇幅來說錯誤、不好的減肥方法,除了讓你知道我在減肥路上也跟你們一樣,什麼都試,還有過痛苦的經歷,也讓大家瞭解這些減肥法的問題。之前說過,並非所有營養師都會減肥,尤其沒真正經歷過,真的說不上來它們哪裡有問題。有些減肥法並不是錯誤的減肥法,只要你更針對需求跟狀況做調整。

資訊

• 本文摘自三采文化,張家祥(Ricky)著《體脂狂降20%!減醣外食快瘦攻略》一書。

本書特色

• 釐清錯誤觀念:搞懂NG在哪!原來這些減肥法是在減健康!
• 觀念快速學:說重點!學會減肥必知三大營養素+食物六大類,從此真正懂減肥!
• 觀念配應用:範例教學!身體數據BMR、TDEE化身減肥好幫手!
• 減醣有計畫:專門設計!兩階段減醣快瘦計畫,陪你無痛減醣。
• 減醣有原則:無私分享!營養師示範分享,減醣最實用的外食原則!
• 攻略直接用:直接帶你吃!10類選食原則+實戰攻略、實戰菜單全收錄!
• 營養師專欄:專業分析!破解你減肥過程中最常有的迷思!
• 減醣配運動:專門設計!最適合配減醣的輕健身、居家健身、HIIT!收錄超過60分鐘的分解動作+跟做影片!
• 獨家收錄:減醣族必備3大營養克數比例表!

更多《體脂狂降20%!減醣外食快瘦攻略》資訊 請點此

體脂狂降20%!減醣外食快瘦攻略
體脂狂降20%!減醣外食快瘦攻略

【延伸閱讀】

設定訓練目標之前,你有正確的運動生理認知嗎?

運動訓練千萬別隔空抓藥!懂得運動處方能讓運動更有效率

背肌最常見的划船動作有超過90%的人都沒注意到的3個關鍵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帥氣健身男自創減肥法,一天一餐只吃4000大卡

2017-06-23
瘦身話題健身趣味飲食方式飲食

有在從事健身的人對飲食方面應該不陌生,一般來說攝取太多高卡洛里的食物都會照成肥胖。但是在紐澤西有一名34歲的健身男子名叫布雷克·霍頓(Blake Horton),他每日只攝取一餐,則一餐的熱量約4000卡路里,這個奇特的飲食方式不僅沒讓他發胖,還讓他有著完美結實的身材。

布雷克·霍頓(Blake Horton)一日攝取4000卡路里 ©翻攝Youtube/Blake_201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布萊克以前都是擁有胖胖的體型,當過30歲後,意識到新陳代謝慢慢降低才開始減肥,當時他只靠飲食減肥,從多量多餐到每天三餐再到一天兩餐,但還每天都處於在一個飢餓的狀態。

布萊克:「為了身體健康、體型我開始節食,但這個方式讓我感到非常痛苦,每天滿腦子都是食物。時常週末我的好友們都會打來叫我出去喝酒玩樂,但是我在減肥也不能去,只能一直盯著牆上的時鐘等待我的一下一頓飯。」

有天布雷克再也受不了,決定把想吃的都集中在一餐,於是就發明了間歇性節食法。這個節食法就是將這一餐裡面攝取到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纖維,則裡面有足夠的營養以及大量的熱量能讓他一整天都能充滿飽足感以及動力,而一餐的熱量約4000大卡,非常驚人,像是一個牛肉大披薩約2600大卡,再加上一個起司漢堡540大卡、香蕉奶油巧克力,約900大卡。布雷克表示,每天只要吃下這一餐後,會一整天都不會餓,當自己吃完這一驚人的一餐後,就會上健身房開始健身。

在健身方面,布雷克每天都會做許多重量訓練、騎BMX來消耗熱量。

©dailymail.co.uk

布雷克會一邊製作這些食物還會邊開直播分享給他的粉絲們。

©dailymail.co.uk

布雷克的女友也會跟他一起每天製這4000大卡的食物並一起健身。

但是布萊克表示,這樣的吃法要因人而異,不是值得該效仿的做法。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