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身兼業餘模特兒及熱愛運動上班族女郎雙重身分的張若凡,一度因為熱愛鐵人三項,在運動圈享有「三鐵美人」的封號,近年更因呼應自己對運動無可救藥的熱情,決定轉職成一位全職健身教練。在這過程中,她也發現西洋參可以作為運動補給品,並且明顯感受到其種種助益,究竟西洋參對於身體調理與運動表現有著怎樣的幫助?一起來了解若凡在使用來自安大略省的加拿大西洋參一段時間之後,在身體上以及運動上面所感受到的變化:
在我們之前的採訪中,若凡提到自己當初會開始玩鐵人三項,其實是在朋友的慫恿下才開始嘗試,也分享了自己從事這項運動的收獲與心得。這一場人生的第一場鐵人三項比賽,因為是誤打誤撞抱著好玩的心態嘗試,在賽前3個月決定參賽並開始準備,若凡並未尋求專業鐵人三項教練來為自己指導,純粹以騎單車以及跑步的方式做自主訓練,而游泳的訓練也僅僅是在一般25公尺的游泳池來回,等到實際比賽時才發現原來跟一般訓練時差這麼多,而且當天正逢寒流來襲,更增添比賽難度。不過,若凡也表示自己當時是抱著輕鬆愉快的心情面對人生第一場鐵人三項比賽,並沒有給自己太大壓力,認為能完賽就是最棒的表現,沒想到最後還能拿到前幾名上台領獎,實在是非常驚喜的一個經驗。
後來,因為開始頻繁地從事鐵人三項運動,成為一個下班之後都投身在健身房、游泳池或在路上騎車的運動狂,若凡發現自己原來是這麼熱愛運動這一塊領域,於是在三年前離開上班族的生活,正式轉職為一位全職健身教練。
成為專職健身教練之後,近幾個月來,若凡都在進行重量訓練。在運動知識方面,除了考取證照所需,若凡也時時進修充實自己以面對自己與學員在實際訓練上的種種狀況與問題。為了提升運動表現、降低運動傷害的可能性,對於運動前、中、後的補給,她認為都是不可或缺的。她也與我們分享了自己在運動補給方面的一些經驗與心得:
若凡表示,運動前、中、後的補給對自己來說是相當重要的。每當在做重量訓練前,她會吃一些澱粉類的食物,像是香蕉或是半個麵包,讓自己在訓練時更有力量,在運動中也會適當的喝水來補充運動時身體排出的水分,避免身體缺水;而運動後補給則是最重要的一環。許多人都怕自己在運動後吃東西會發胖,其實這是一個不正確的觀念。若凡建議,在運動結束後的40分鐘內為最好補給的黃金時間,通常自己會吃一些澱粉類和含有許多蛋白質的食物,以及一些健康的油脂,像是橄欖油。由於自己目前正在進行重量訓練與增肌,在每日的飲食計劃裡,飲食比例大約為50%的澱粉、20%的蛋白質以及30%的碳水化合物。
除了正確的運動前、中、後補給外,張若凡之前聽了朋友的建議,開始食用產自安大略省的加拿大西洋參來保健身體,沒想到開始保持食用西洋參的習慣後,發現自己有了不一樣的轉變。她開心提到:「我每天起床時都會泡一杯西洋參茶來飲用,有時在運動過後會加入一些西洋參粉在補給品裡。在經過3個月後,開始感覺到我在運動過後會感到疲憊的時間縮短了;在運動時,動作也能支撐得比較久。於是我上網查了一些資料,發現食用西洋參能促進身體的ATP(ATP synthase)合成酶合成,提供身體肌肉所需要的能量來提高運動表現以及減緩疲勞發生,進而延長運動時間。除了運動方面,西洋參還能提升身體的免疫系統,我在近一年內都沒有什麼生病症狀,每天幾乎都是精神抖擻,氣色也非常好。現在身邊也有許多朋友都一起食用產自安大略省的加拿大西洋參,他們也覺得身體狀況有越來越好的趨勢。」
若凡表示,國外已有許多研究證實,食用西洋參除了能維持人體的健康、活力以及滋養身心外,對於運動後的能量補給也有極大的幫助。一般來說,西洋參需透過烹飪的方式才能食用,像是煮沸、沖泡等,不過現今市面上已經有製造出茶包或是參粉,不僅能攜帶方便,還能快速攝取營養作為補給,是她非常推薦的運動營養補給品。
除了營養補給外,若凡也提到一點相當重要,就是平常三餐最好能吃不要有太多加工與添加物的食物。飲食一直以來都是佔人體最重要的一環,攝取最原始無太多加工的食物時,還能幫助營養品、運動發揮出事半功倍的效果。選擇西洋參補給品也是相同道理,僅作乾燥處理的西洋參片和磨成粉的茶包,是若凡最推薦的天然運動補給攝取方式。
撰文/妞妞
攝影/楊仁渤
經銷商資訊
經銷商資訊
經銷商資訊
聰明的馬拉松備戰是一項整體的努力。睡眠、恢復、交叉訓練,還有最重要的營養,一切都發揮著重要作用。若向任何有經驗的跑者請教:正確的食物、正確的攝入量和正確的進餐時間,當比賽日到來時,這些能帶來許多不同的成果。
很多馬拉松跑者會等到大賽前1-2週才考慮飲食問題,但比賽營養要比5天的糖原負荷大得多。建議至少在賽前幾個月就要開始考慮你的飲食,而且下面你還會看到很多要做的事。
賽前大約8週,找出哪些品牌或類型的運動營養產品最適合你的胃。然而,要確定的唯一方法就是實驗;在長期訓練中模擬比賽營養計劃,目標是每小時30-60g碳水化合物、24-48盎司(約0.68-1.36升)水和400-800mg鈉。
賽前一個月,你還應該計劃比賽日的進餐計劃。一般原則是賽前1-2小時,每公斤體重補充1-2g碳水化合物,或賽前3-4小時,每公斤體重3-4g碳水化合物。練習在長跑前吃各種各樣的早餐,觀察它們的消化情況,避免高脂肪食物,因為脂肪需要很長時間消化。最好的選擇是香蕉、吐司麵包、燕麥片、水果、穀物、土豆或大米。
賽前減量週的目標是讓身體休息,並從所做的所有艱難訓練中充分恢復過來。補充水果、蔬菜、全穀物、豆類、豆類蔬菜、堅果和種子。避免加工食品,努力從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中攝入你總能量的70%。
不必為賽前減量期體重增加而驚慌,為了在比賽中能把儲存的糖原轉化為能量,身體必須儲存3倍於糖原的水(每g糖原對應3g水),所以大量喝水沒問題,心情也要放輕鬆。
每個人都知道碳水化合物,但很少有人意識到硝酸鹽對性能有多麼重要。硝酸鹽通常在像甜菜、芝麻菜、瑞士甜菜這一類的植物食物中存在,它能轉化為一氧化氮,是一種能增加心臟和工作肌肉血流量的有效的血管擴張劑。賽前連續7天,每天飲用8盎司(約227ml)的性能果汁;比如甜菜汁,賽前的早上再喝8盎司(約227ml)。
提早吃一頓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的晚餐,以確保身體有足夠時間來充分消化掉一切。避免攝入會讓胃灼熱的食物,如辛辣食物、高脂肪食物、深度油炸食品、高酸性食品如西紅柿、巧克力或薄荷。盡量選擇低纖維食品可有助於防止腹瀉、胃痙攣和脹氣。
這是比賽日營養規則中最重要的一點。賽前早餐請選擇你在前一個月時所食用的那些食物,是在適合不過了。
如果你習慣在早上喝咖啡,那比賽日也同樣這麼做。熱茶或咖啡通常有助於在賽前清理腸胃,賽前2-3小時要補充1.5-2.5杯水,這將確保你在賽前,有足夠的時間來排出多餘的體液。
為完成能量補充,你可能在賽前30分鐘還需要以凝膠或者運動飲料的方式補充15-30g碳水化合物,比賽開始後,這些營養計劃會給你增添信心且安心。所以提早計劃、實施計劃,然後去現場享受比賽日,你會因此表現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