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跑10K
  • 跑步
  • 跑5K
  • 肩部肌群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運動賦予每個女生自信 NIKE讓你成為所向披靡的全能女性
1
​運動賦予每個女生自信 NIKE讓你成為所向披靡的全能女性
2
站姿訓練腹肌的動作
強化腹肌只能躺或趴著訓練?推薦6個動作讓你站著就能練出完美腹肌線條
3
10個公路車騎士減輕背痛的核心真功夫訓練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動賦予每個女生自信 NIKE讓你成為所向披靡的全能女性

2018-03-15
話題 健身 NIKE 生活

萬物復甦的春季,總示意著全新的開始;喚醒生機的暖流,如同激勵的言語,讓人揮別過去,迎接嶄新自我。NIKE運動為每位女性創造更多生機勃勃的機會,它讓精神與心靈更為堅韌,解鎖自身的潛在力量;它賦予自信、勇氣與挑戰精神,讓你在新的一年創造更多可能,探尋不一樣的自我。

​運動賦予每個女生自信 NIKE讓你成為所向披靡的全能女性

NikeWomen一直追求創新,致力為每位渴望運動的女性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實現更完美的運動表現和個性表達。無論是Nike Epic React Flyknit跑鞋、全新大氣墊的Air Max 270,還是女子偏愛娜樣服裝系列,都持續展示耐克的創新科技與理念,為來自不同領域,不同個性的女生們提供所需的運動裝備,保護並助陣專屬女性的運動生活方式。春暖三月女王節,讓運動為你揭開全新面貌,運動說你行!

中國短跑名將葛曼棋演繹NikeWomen系列新品

偏愛娜樣 做堅持自我的運動少女

全新2018年春季女子偏愛娜樣系列,希望能激勵更多的新一代女性參與運動,勇於追逐自我,成就完美的人生。這是每一個勵志拼搏、挑戰自我的“娜”系少女的不二之選。不必墨守成規,無需因循守舊,傾聽內心的聲音,在新時代的都市生活中砥礪奮進,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樣。從運動內衣、緊身褲、夾克等單品,每一個孜孜不懈的活力少女都可通過靈巧的搭配獲得簡約不乏個性的運動造型。

中國短跑名將葛曼棋
籃球運動員郭佳紋

踩在棉花糖上 自由任我去跑

今季Nike Epic React Flyknit跑鞋含章秀出,採用全新的泡棉Nike React科技,擁有輕質、柔軟、能量反饋和耐久性的出色的鞋底緩震性能,穿著後猶如活力四射地漫步在柔軟絢麗的棉花糖上,每一步都能在撩人春色裡綻放無盡可能,葆有朝氣蓬勃的氣息。

Nike Epic React Flyknit跑鞋

運動休閒Air Max 270,繽紛色彩獨領風騷

2018年推出的全新Nike Air Max 270,女子系列則別出心裁以繽紛色系調配,獨領今季色彩潮流。雙密度泡棉鞋底搭載後跟270度外露式Air氣墊,締造柔軟緩震性能,為日常生活中的你提供舒適的穿著體驗,全天候感受到它裝甲在身的時尚運動魅力。

新生代女演員喬欣(左)、香港女子跳高記錄保持者楊文蔚(右)
Nike Air Max 270女子運動鞋

她們來自不同領域 將運動進行到底

無論是在熒屏前獲得無數掌聲的新生代力量,還是奧運場上為國出征的女中英雄,來自不同領域的她們有著不同個性,卻同樣熱愛著運動,作為新生代女生,來自運動的力量讓她們從未停止過前行,從未畏懼過挑戰。中國短跑名將葛曼棋與演員苗苗、中國女子網壇新銳王欣瑜與金馬獎新演員得主瑞瑪席丹、香港女子跳高記錄保持者楊文蔚與新生代女演員喬欣,三組生動活力的對話展現了三種不同的精神。

金馬獎新演員得主瑞瑪席丹(左)、中國女子網壇新銳王欣瑜(右)

無論是在影片前獲得無數掌聲的新生代力量,還是奧運場上為國出征的女中英雄,來自不同領域的她們有著不同個性,卻同樣熱愛著運動,作為新生代女生,來自運動的力量讓她們從未停止過前行,從未畏懼過挑戰。中國短跑名將葛曼棋與演員苗苗、中國女子網壇新銳王欣瑜與金馬獎新演員得主瑞瑪席丹、香港女子跳高記錄保持者楊文蔚與新生代女演員喬欣,三組生動活力的對話展現了三種不同的精神。

一個是跑道上其疾如風的短跑名將葛曼棋,一個是舉手投足都優雅如畫的演員苗苗,在各自領域已有不凡成績的她們欣然接受交換生活的挑戰,無論何時,戰勝困難後的你總會更加堅信自我。以勇氣挑戰運動,於運動中獲得勇氣。作為新銳演員的瑞瑪在生活中也是熱愛各種運動的女強者,而在網球場上犀利絕殺的選手王欣瑜放下球拍後其實是個羞澀的少女。她們互相賦予勇氣,你領著我不斷嘗試,我罩著你贏下比賽,運動讓我們勇往前行。

競技是運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運動到生活中的良性競爭,讓有著不同專長的姐妹淘們攜手共同力爭上游。香港女子跳高記錄保持者楊文蔚以及新生代女演員喬欣正是演繹了一對新時代的閨蜜,從運動到生活,我們共同進步。

她們自信、勇敢、具有競爭力,時刻準備動起來!鼓勵更多女生用運動喚醒你的能耐,解鎖更多的潛能和其它領域的可能性,不斷探索自我與突破自我,成為更好的自己。

資料來源/NIK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強化腹肌只能躺或趴著訓練?推薦6個動作讓你站著就能練出完美腹肌線條

2021-06-16
居家肌力訓練核心訓練核心肌群腹部肌群徒手訓練健身動學堂

要進行腹肌訓練動作你會想到哪些?毫無疑問!大多數人都會想到仰臥起坐(躺)與棒式撐體(趴)來進行,這無論是健身新手或是經驗豐富的老手們都會進行的訓練,但也有一些專業健身教練提供更好的方式,他們強調站立訓練更能幫助訓練到更多的肌群,尤其,採用站姿訓練不需要太多的空間,非常適合居家訓練時使用。以下將推薦6個站立訓練,你可以將它們添加進日常的訓練課表中,以訓練更多的腹部肌肉與核心肌群。

站姿訓練腹肌的動作
強化腹肌只能躺或趴著訓練?推薦6個動作讓你站著就能練出完美腹肌線條 ©healthline

訓練動作1.伐木式

動作步驟:

步驟1:採用站姿雙腳分開與臀部同寬,雙手握住啞鈴。

步驟2:將身體向左或右旋轉,將手中的重量帶至左大腿外側;同時確保你的手臂伸展。

步驟3:將啞鈴斜跨過身體與右肩上方,保持雙臂伸展。

步驟4:保持這個姿勢約幾秒鐘,然後再次回到步驟2的姿勢(如同砍柴一般)。另一側重複操作上述步驟。

訓練動作2.壺鈴風車

動作步驟:

步驟1:右手拿壺鈴採站姿。

步驟2:接著右手高舉過頭,左腳稍微往外轉動。

步驟3:保持右腿不動,臀部向後推身體前傾向正面略為向右轉,直到左手伸直可觸碰地面為止。

步驟4:保持這個姿勢約幾秒鐘,回覆站姿並於另一側重複上述步驟。

訓練動作3.站姿側抬腿

動作步驟:

步驟1:採站姿雙腿分開與臀同寬,膝蓋略為彎曲,並將雙手彎曲朝上(凹字型)。

步驟2:將重心轉移至右腿,抬起左腿將膝蓋抬向左手肘處,同時壓縮腹肌左側。

步驟3:放下左腿回到步驟1的起始位置。

步驟4:換另一側進行重複上述步驟。

訓練動作4.啞鈴過頭側彎

動作步驟:

步驟1:採用站姿,雙手握住啞鈴並高舉過頭。

步驟2:雙手臂盡量靠緊耳朵。

步驟3:收緊核心伸展脊椎,慢慢將身體向右側彎曲。

步驟4:慢慢恢復直立姿勢,再慢慢向左側彎曲。

訓練動作5.啞鈴側彎

動作步驟:

步驟1:採用站姿,單手握住啞鈴並靠近大腿側邊。

步驟2:收緊核心,將握緊啞鈴那側身體彎曲,讓啞鈴延腿部朝下。

步驟3:在不彎曲膝蓋的前提下,盡可能下降並壓縮身體側邊。

步驟4:保持這個姿勢約幾秒鐘,回覆站姿並於另一側重複上述步驟。

訓練動作6.啞鈴過頭旋轉

動作步驟:

步驟1:採用站姿雙腳分開與臀同寬,膝蓋微微彎曲。

步驟2:用雙手握啞鈴或槓片皆可,接著高舉過頭並確認上半身直立。

步驟3:將重量朝一個方向轉動,同時要維持身體不動與穩定。

步驟4:初期可以轉動8圈,然後再反向進行8圈重複即完成1組。

資料參考/mensfitnessmagazine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10個公路車騎士減輕背痛的核心真功夫訓練

2017-08-02
健身知識庫書摘核心肌群核心訓練運動傷害單車

騎車時,雙腿是前進的主要動力,然而當你奮力踩踏的同時,事實上臀部、下背及腹部肌群也正辛苦賣命,爬坡尤其如此。騎姿會增加核心的負荷,就算只是手握上管,脊椎也會弓成一定彎角,壓迫背部。若改握下把或空力把,更是增加背部的壓力。因此,核心肌耐力雖然是關鍵,但靈活度也很重要。麻煩的是,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騎車,久而久之核心肌群反而會因太習慣而怠惰。以下就教你如何向背痛說再見⋯⋯

 1  立骨盆運動

仰躺地板,膝蓋彎曲,以下背用力頂地,可確實縮小腹,鍛鍊腹肌。接著,把骨盆向前推,下背微微離開地板,動作盡量緩慢。維持上述姿勢幾秒鐘後,慢慢地將骨盆擺盪回來。最後,以下背頂地,回到起始姿勢,可有效舒緩下背痠痛。
每次10個循環,盡量放緩動作,降低幅度。

10個公路車騎士減輕背痛的核心真功夫訓練

 2  縮臀運動

仰躺在地,膝蓋彎曲,以下背用力頂地(同立骨盆運動),下背持續出力,將臀部推向天花板,然後漸漸地脊椎也離開地板。維持上述
姿勢約5秒後,將脊椎慢慢放回地板。請刻意放慢動作,想像脊椎一結一結緩緩放下,彷彿被拉長了。
每次10個循環,盡量放緩動作,降低幅度。

Tips
保持自然呼吸,不要憋氣。

 3  貓式

四肢跪地,縮小腹,直到感覺肚子扁到不能再扁。背部朝天花板弓起,想像有條繩子從後方將你拉起。維持弓背約2秒後收回,這次想
像有條繩子綁在肚臍,把你拉向地板。維持凹背約2秒後,回到起始姿勢。
每次10個循環,盡量放緩動作,降低幅度。

 4  捲腹

仰躺屈膝,雙腳平放在地,用手指輕輕支撐頭部。下背用力推向地面,持續出力,然後肩膀離地,腹部捲起,接著抬頭,脖子放鬆,想像下巴夾著一顆蘋果。身體仰起的角度不要超過30度,並維持腹部用力。心中默數到三,捲腹,維持2秒後躺回地板,數到三再重複一次。
緩慢重複約10到15次,在可負荷範圍內持續出力。

Tips
以下背推向地板,避免背部受傷。

 5  背部伸展

趴臥,抬頭看前方,手指輕觸太陽穴。將上半身慢慢抬起,先是胸腔離地,再來是上腹部。維持上述姿勢幾秒後,緩
緩恢復原位,鍛練背肌。
緩慢重複約10到15次,在可負荷範圍內持續出力。

 6  棒式

以伏地挺身姿勢就定位,但改用下手臂和手肘支撐。腹部出力,試著維持從頭到腳跟呈一直線。注意肚子不要垮掉,也不要翹屁股,穩住不動。
維持約30到60秒。

 7  超人式

四肢跪地,保持背部平整,專注腹部用力。身體穩定後,舉起右手向前伸,左腳則向後伸直。維持上述姿勢幾秒後,慢慢回到原位,再以不同手腳為原則,重複數次。
左右手腳交替約20次,緩慢地在可負荷範圍內持續出力。

Tips
所有動作應緩慢、順暢,避免用力過猛或突然扭轉。

 8  側面棒式

側躺,雙腳上下相疊,用靠近地板的下手臂和手肘撐起身體,仿照棒式的直線原則。此時,肩膀到腳也要呈一直線,而另一隻手臂則向天花板伸直,以免身體倒向地板。
左右側輪流,各維持約15到30秒。

 9  嬰兒式

採跪姿,屁股坐在後腳跟。身體向前彎,直到額頭碰地。如果無法維持屁股坐在腳跟上,可在屁股墊一顆枕頭。趴下後,放鬆深呼吸。可將雙臂向前伸長,或擺在身體兩側休息。這個姿勢非常放鬆,可舒張騎車時屈曲的下背。
維持約30至60秒。

Tips
訓練期間若背部產生疼痛,就應立刻停止,並向專業人士諮詢。

 10  響尾蛇式

預備姿勢同背部伸展,只是將下手臂和手肘放在地板,將上半身撐起,彷彿一尊人面獅身像。過程中,保持深呼吸,讓自己放鬆。
維持約30到60秒。

如果以上你都能得心應手,可試試不同的阻力式訓練,以強化踩踏力量。光瑜珈球和啞鈴就可搭配出多種健身項目,而且每一項都有助於提升新陳代謝、增加骨質密度與肌肉質量,達到體能全面提升。有的車友相當抗拒阻力式訓練,以為會增加體重,讓爬坡變慢。但事實上,反而能讓力氣提升,爬坡更快。如果能在家裡鍛鍊當然是最適合不過的了,但你需要器材輔助。

阻力式訓練基本器材

瑜珈球
又稱抗力球、健身球,可依照身高選擇大小適中的尺寸。

啞鈴
可以買幾個重量固定的一體式啞鈴,或是附有槓片的組合式啞鈴,好自由調整重量,省得日後還需花錢升級,也較不占空間。多數運動用品店及大賣場皆有販售。等基本器材都備齊了,幾乎全身的肌肉都可在自家鍛鍊。相關訓練動作請參考:tinyurl.com/8jyvxrf。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紅樹林出版, Cycling Plus Magazine著作《公路車技術指南:從新手到選手的基礎概念、騎乘技巧、體能訓練、清洗維修、飲食計畫全手冊》一書。英國暢銷公路車雜誌,由Immediate Media出版集團發行,其內容涵蓋的主題多元。不僅針對初學者,以精美的圖文深度解析體能訓練、騎乘技巧、運動後恢復、營養補給等知識,為甫入門的新手提供最專業的指導;亦有蒐羅自資深教練、冠軍車手、運動生理學家及營養學家等各方專家的第一手資訊,為專注競速或追求體能卓越的資深玩家,開啟更進階、嶄新的運動視野。

這是一本深入淺出、選材多元的全方位公路車指南。翻開它吧!不論你是首次跨上公路車的菜鳥,或是準備解開塵封已久的愛駒,重出江湖。

人類代步工具發展的速度之快,不下奔馬,然而其中有這麼一匹鐵馬,風馳電掣,如同光一般,飛掠文明所及的通衢。它,就是追風者的車,公路車。

公路車不僅是一門講求速度、功率的運動,同時考驗個人絕佳的體能與專注度。

自古以來,公路車始終領著人們旅行他方,冒險啟程,穿梭腳力無法抵達之境。此刻,我們再次攬轡跨鞍……

•書籍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跑10K
  • 跑步
  • 跑5K
  • 肩部肌群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