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內優輝甫在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大放異彩,摘下該賽事升級國際田徑總會(IAAF)銀標籤後的第一個男子組冠軍寶座。如果你有目睹他衝向終點後跪倒在地的那一刻,即便不認識他,絕對也會為他跑步時誇張扭曲的痛苦表情和拚盡全力的精神感動。透過他為萬金石馬拉松來台的分享會和採訪,進一步認識他如何以正職公務員、業餘馬拉松選手的身分,培養自己成為一名特立獨行的國際級頂尖運動員。
31歲的川內優輝不像其他馬拉松菁英選手,他不屬於任何一個實業團,而是名一周工作五天、上下班穩定的埼玉縣地方公務員。這位在大眾印象中應該安守本分的公務員,座右銘卻是「打破現狀!」,而他也用跑步證明了這個理念。
例如他不願因為頻率和強度過高的訓練帶來傷害,所以不按日本選手一天兩次的訓練頻率,每天只利用上班前集中訓練一次。「偶爾偷懶是可以的」他笑說:「馬拉松選手不一定要365天都在練習跑、隨時隨刻把自己逼在最佳狀態;人不是機器,也需要放鬆的時候,只要記住該拚的時候就要全力衝刺,偶爾放鬆一下,反而能讓自己保持對馬拉松的熱愛。
對於馬拉松賽事,大部分馬拉松選手整年只跑2-3場馬拉松,但川內每年跑十幾二十場馬拉松是家常便飯,也參與50公里的超級馬拉松以及許多半程馬拉松或短距離比賽。他的概念是,比賽就是訓練的一部分,比起自己跑,參加比賽有交通管制、計時、補水站等許多好處,況且若沒有參加馬拉松賽事,跑者無法獲得真正比賽時該有的策略和時間感。
對於跑步他自成一套「川內流」跑步方式,練習上,每月跑量約600公里的他不強調除了賽前一周以外的速度練習,反而希望跑者能挑戰4小時以上的長距離慢跑(Long Slow Distance,LSD)以及爬坡練習,從這兩方面讓肌肉和技巧就向上提升。而在每一場賽事之間學習控制身體在短時間內回復最佳狀態,並靠著賽事後的自我反省,能讓技巧不斷提升。
全程拚盡吃奶力氣、表情痛苦扭曲,一過終點線後應聲倒下被醫護人員抬走……這是常見川內參賽的經典畫面,也是大家喜愛看他比賽的原因之一。跑起步來總帶點日本武士道精神,一副「就算死了也沒關係」的態度去面對,主因他認為馬拉松是件快樂的運動,是他打從心底喜愛的事。
對川內而言,跑步最有趣的是無論長距離或短距離,都能透過互相競爭和其他跑者發展友誼;而藉由各地馬拉松賽事到達不同城市、和各國選手交流、享受當地文化,這是他參加馬拉松最大的動力。
川內對馬拉松的喜愛也觸及周遭親友。小時候,母親總是肯定且支持他跑步,要求他「努力、堅持」;長大後,熱愛跑步的川內反過來鼓勵媽媽參加馬拉松活動,日前他母親以53歲年過半百的年紀,僅花3小時41分就完成全程馬拉松;而問及單身的他徵女友條件,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努力、認真、喜歡馬拉松」。川內強調,不忘記馬拉松是件很快樂的運動,這樣才能達到自己的真正的實力。
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中川內不只奪下銀標籤第一屆冠軍,更因體力不支在衝破終點線後應聲跪倒,成為各大媒體追逐焦點。川內在賽後回憶,他在前半段折返點前希望把領先人數縮到最少,沒想到後半段後面選手緊追不捨,有如一場你追我跑遊戲,加上後半段天氣轉熱,衝過終點後手腳已無力僵硬,相當感謝醫療人員對他細心照顧,才讓他能這麼快速恢復。
川內表示,上一次來台參加2016萬金石馬拉松,只拿到第二有點不甘心,所以這次來台灣一心想拿第一。而這次比賽途中很多台灣人用中文加油為他打氣,他認為跑遍各地參賽,除了日本最熱情的就是台灣,很感激能來台參賽。這次領先肯亞選手得到第一,代表亞洲人在馬拉松賽事也能成為世界第一,希望台灣的朋友一起加油,大家都能有很好的表現。
責任編輯/Dama
腳趾頭上的「黑指甲」介於一個尷尬處境,它不一定影響你的運動,卻會帶給你困擾,而且症狀常被誤認,實際上可能有意想不到的嚴重疾病。然而,黑指甲這樣的運動傷害竟常被馬拉松跑者當作「努力後的勳章」,認為這是跑馬後必留下的功勛,發生已久也置之不理。現在讓我們正視這個問題,看看黑指甲究竟怎麼產生、如何預防?另有其他指甲病變常被跟黑指甲混為一談,別誤把病變當「勳章」!
主因指甲內產生瘀血情況,過幾天就會形成黑指甲。它有區域性,不一定整個指甲黑成一片,但隨著指甲生長會稍微擴散;也不一定會感覺痛,嚴重的話僅前幾天會痛,但通常要等指甲將瘀血部分完全長完並剪除,才算完全痊癒,多數達半年以上。
1. 鞋子過小,壓迫到趾頭形成瘀血。以跑鞋為例,穿襪子時腳趾輕頂住最前面,腳後跟空間可輕鬆放入食指為佳;不過有時不是因為鞋子過小,而是楦頭(鞋子腳掌部位的寬度)過小。
解決方案﹕選擇適合大小的鞋或寬楦鞋型,穿鞋時注意鞋帶的綁法、鬆緊是否恰當。要注意的是,鞋子楦頭過大反倒會造成腳與鞋子長期摩擦碰撞,引起瘀血。
2. 指甲過長,在運動過程中損傷甲床。
解決方案﹕平常養成3-4週修剪指甲一次的習慣,馬拉松類比賽前三天一定要修剪指甲。但要注意,指甲剪得過短過深或形狀有尖角,容易嵌入皮膚或磨傷甲溝引發炎症。
3. 防護過當,例如用透氣膠帶綁腳趾綁太緊。
解決方案﹕腳趾盡量少貼膠帶或OK蹦,若因為破皮或水泡非貼不可,不能貼太緊;建議改穿五趾襪。
4. 運動時以腳尖著地最容易發生黑指甲。
解決方案﹕避免腳趾緊繃,以腳掌(中足)著地,盡量避免以腳尖後蹬的力量前進。
5. 超過身體負荷,例如超馬跑者的指甲常見黑成一片甚至剝落,因為動輒12小時甚至更久的連續跑步或多日賽,每公里單腳受力摩擦約600次以上,100公里就是6萬次。
解決方案﹕不能要求你不比超馬,只能依賴個人跑姿、放鬆程度與身體特質來適應。
1. 按壓﹕對受傷部位施壓直到出血消退,洗澡時讓傷口露出,雙腳在溫水中浸泡10分鐘,有助於減輕疼痛。
2. 包紮﹕如果嚴重到指甲脫落,但沒有任何出血現象或開放性皮膚損傷,OK蹦和抗生素是很好的選擇,也增加對皮膚的一個額外保護層、防止感染。要注意的是,不要用其他不明膠帶將指甲黏起來,它並不會因為被黏起來而與皮膚接和。
3. 耐心照顧﹕當指甲被翻起,不要拉它或重複觸摸,這樣做會導致不必要的疼痛和額外傷害。因為每個指甲的生長週期需6-9個月,大約6週後你會看到一個新的指甲正在成長,之後你得慢慢等待它的痊癒。
4. 若疼痛增加或有其他異狀,盡速就醫﹕如果腳趾變色、腫脹,或者不斷有不明液體排出,別拖時間!請務必盡速前往醫療院所的皮膚科求診,因為可能是感染跡象,如果等到趾甲周圍皮膚感染蔓延到骨頭卻不治療,恐導致嚴重感染。
灰指甲﹕甲癬俗稱灰指甲,又稱為臭甲,外觀呈現不一定是灰色,可能有指甲變厚、變色(常見變黃、變黑或變白)等症狀,治療上比黑指甲還棘手!主因灰指甲是一種黴菌或真菌感染而引起的指甲病變,常合併發生在有香港腳(足癬)的患者身上。感染不僅限指甲部位,也擴及角質層與皮下組織,對患者最大的困擾是不易治療又具傳染性,且無法用拔除指甲的方式根治。
皮膚癌﹕指甲上出現直條黑線,線條顏色、粗細、濃淡、間距不同,或是長短不一、不規則扭曲,指甲全黑甚至黑到皮膚,就要懷疑是否為惡性的「黑色素瘤」(皮膚癌)。有這類症狀必赴醫療院所求診,醫師通常依發生時間長短、病灶外觀是否改變、進展速度來初步判斷,必要時做「皮膚切片」進行病理檢查,以確認是良性或惡性。
縱向黑甲症﹕指甲出現直條,顏色從灰色到黑色都有,外觀與皮膚癌相似,但這是一種良性症狀,主因黑色素沉澱在甲床上,但多數會隨著時間漸漸淡去,只需追蹤不需特別治療。
資料來源/高志明著《一雙慢跑鞋》、財團法人全民健康基金會
責任編輯/Dama
瑜珈可以幫助放鬆臀部,四肢,腿部肌肉和其他容易緊繃的區域神經。
紐約的物理治療師和瑜伽教練Diana Zotos說:「在理想的情況之下,跑者至少每週透過練習瑜伽一個小時來平衡他們的身體和心靈。」不論哪個姿勢,都可有助於提高跑步時的表現,減少傷害風險,緩解壓力,並增加正能量。
以下8個瑜珈動作,每天花10分鐘,有助提升跑步性能以及正能量。
步驟1:右腳小腿往前儘量靠近墊子的前緣,並與前緣平行;右腳膝蓋靠近右手手腕,右腳腳踝靠近左手手腕。
步驟2:後腿在背後伸直並以腳趾踩地,將髖部向下貼近地面。
步驟3:上半身向上延伸,吸氣、吐氣,保持45秒。
高弓步式有助伸展下半身肌肉與胸口。
步驟1:從下犬式動作開始,雙腳伸直微微張開,雙手撐地,頭部自然垂下。
步驟2:右膝往臉部方向抬起。
步驟3:右腳踩在雙手之間,身體呈低弓步式姿勢。
步驟4:掌心回到雙腳之間,雙手向上舉起,手臂貼著雙耳。右腳膝蓋成九十度,不要往前超過膝蓋,膝蓋與腳踝成垂直,維持動作三次呼吸的時間後換腳。
低弓步式有助伸展下半身肌肉。
步驟1:從下犬式動作開始,上身前彎,後腿打直,手掌完全接觸地面。
步驟2:左腳往後跨一大步,左腳往後伸直,右腿彎曲,上身保持挺直。
步驟3:雙手合十,左肘頂於右膝外側,停留15秒。
步驟4:換邊,重複以上動作。
低弓步式有助伸展下半身肌肉。
步驟1:從下犬式動作開始,上身前彎,後腿打直,手掌完全接觸地面。
步驟2:將右腿抬高,形成下犬式後踢的動作,伸展你的髖部,然後彎曲膝蓋。
步驟3:右腳小腿掃向墊子前方,在髖部朝地面降下形成單腿鴿式時,讓小腿與墊子前緣平行。
步驟4:彎曲左膝並握住左腳,將腳擺在左手手肘的彎曲處,然後試著將臀部筆直地抬離地面。
步驟1:膝蓋彎曲並朝身體兩側張開,將兩腳掌貼合,擺在身體前方約 30-60 公分處。
步驟2:雙手握住腳踝。深深吸一口氣以伸展脊柱,然後在感到舒適的範圍內,盡量將身體往前傾。
步驟3:頭部下沉並放鬆肩膀,停留45秒。
橋式有助於伸展脊椎與腿部肌肉。
步驟1:輕鬆躺在瑜伽墊上做準備。
步驟2:膝蓋彎曲,雙腳張開與臀部同寬,雙腳與瑜伽墊外圍保持平行。雙手手掌朝下,向外伸直。
步驟3:雙腳用力往下踩,將下身提起。
步驟4:慢慢移動肩膀讓雙手可以在下方交握,如果不行,將雙手至於身體兩側即可,維持動作三個呼吸的時間。
步驟1:脊椎平躺於地面。
步驟2:臀部貼牆,雙腿順勢抬起靠牆。
步驟3:肩膀平貼地面,胸口挺起、不塌陷。
步驟4:緩緩深呼吸,可停留1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