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LA攜手BTS防彈少年團響應6/5世界環境日World Environment Day,推出『FILA Project 7 : BACK TO NATURE』系列,呼籲ARMY與消費者採取積極的環保行動,以獨木成林的合作力量共同保護地球。『FILA Project 7 : BACK TO NATURE』系列設計理念受大自然啟發,透過『可延續性』、『生態友好』的生活方式,運用再生材質、大地色系和舒適剪裁貫穿整個系列。『FILA Project 7 : BACK TO NATURE』系列即日起於FILA官方旗艦店及限定門市、專櫃販售。
FILA愛護地球環境,在原料上採用國際大廠『Coolmax Ecomade』、『Mypan Regen』兩款創新布料,使用100%廢料回收的再製布料,並有絕佳的涼感效果,極度適合炎熱的台灣盛夏!其中『Coolmax Ecomade』由廢棄寶特瓶PET製成,除了涼感、快乾效果,更獲得OEKO-TEX®國際環保紡織協會的人類與生態環境無害OEKO-TEX® Standard 100認證,品質穩定手感絕佳。
而針對鞋履與包款也同樣採用環境友善材質,鞋履底部與鞋跟採用回收廢料的“再生橡膠”製成,並推出100%回收利用無毒環保材料『Tyvek』布料製成的包款,綜合了紙張、布匹及塑料薄膜的優點,具有輕薄、柔軟、光滑且堅韌、防水、不易變形等特色。『Project 7:Back to Nature Collection』系列期望透過100%廢料回收、再生製造的理念,達成人與自然的和平連結,為時尚與環保找到平衡!
『FILA Project 7 : BACK TO NATURE』系列的顏色與款式設計,連結Newtro與回歸自然的概念,帶入土壤、樹木、藍天、白雲等元素與BTS防彈少年團襲捲人心的紫色融合,色彩鮮明亮度高,增添大自然療癒的魔力,剪裁也偏向舒適寬鬆的設計,完整穿搭令人有舒適放鬆的印象。其中最代表性的服裝為『District Pocket T-Shirt』,T-Shirt背面有BTS防彈少年團七個大男孩保護地球的插畫家手繪圖,並以戴著墨鏡的地球象徵自然萬物的主宰,上方Project 7 與BACK TO NATURE文字也以文青風插畫字體呈現,霸氣外露又不失可愛;正面口袋上方的地球與FILA LOGO立體刺繡圖案,更體現FILA將地球環保放在首位。
另外,此系列設計也將人和樹木結合,象徵人類與自然共存的理念。鞋履『RGB Flex New Day』將青、紫、藍代表色加入點綴,且使用柔軟的編織鞋面,提供更舒適的穿著體驗。配件主推『Project 7 Messenger Bag』和『Project 7 Eco Bag』,信差包和托特包設計簡約是最大眾的款式外,俐落剪裁也使加工過程簡化,減少水電的資源使用,達到永續資源的目的。
同場加映,時尚LOGO帽及筒帽,讓ARMY及所有消費者從頭到腳感受BTS聯名系列的穿搭魅力。FILA與BTS防彈少年團7位大男孩攜手以『FILA Project 7 : BACK TO NATURE』系列帶給ARMY與消費者時尚與環境永續並存的穿搭體驗,一同為生活在這美麗星球上而努力!
FILA Project7:BACK TO NATURE系列實體販售通路:
‧台北:復興一店、長春門市、新光三越台北信義新天地A11、遠百信義A13、SOGO台北忠孝館、SOGO台北復興館、統一時代百貨
‧新北:宏匯廣場
‧桃園:台茂購物中心、遠東SOGO中壢店
‧新竹:Big City遠東巨城購物中心
‧台中:崇德門市、新光三越台中中港店
‧嘉義:新光三越嘉義垂楊店
‧台南:永康門市、新光三越台南新天地、南紡購物中心
‧高雄: 漢神巨蛋購物廣場、義享天地
資料提供/FILA
責任編輯/David
如果你以為,運動產業是運動員的事,那可就大錯特錯了!運動產業在西方先進國家經濟佔極重要一席之地,據產業研究機構 Plunkett Research估計,2017 年全球運動產業總產值高達1.3兆美元。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 也推估全球運動產業產值成長率將超過6%。
運動產業在歐美國家經濟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以美國的發展最為成熟,2000年的產值突破2000億美元,躍升成為第6大產業,去年總產值更逼近 5000 億美元大關,約占全美 GDP 的 2.7%。
根據 Plunkett Research 的資料顯示,美國戶外運動產業總值就達1600 億美元,達到所有運動產業 42% 的佔比,因而形成了以休閒運動與職業賽事為核心,運動場館、運動用品、運動中介、運動媒體、運動博彩為輔的產業鏈。此外,美國4大職業運動:職棒大聯盟(MLB)、國家籃球聯盟(NBA)、國家足球聯盟(NFL)與國家冰上曲棍球聯盟(NHL)也功不可沒。
經過長期發展,以比賽為核心的營運模式已非常成熟,主要收入涵括賽事轉播權、場地租借、門票收入、廣告時段、授權商品、運動遊戲、相關代言、媒體版權、場館命名費…等,無一不大大帶動經濟的發展。
反觀台灣,運動經濟還在起步階段,近年來,雖然因為自行車、路跑、健身等風氣盛行,但根據調查顯示,2015 年民眾運動消費支出總額僅 1188 億元台幣,約只占 GDP 的0.7%,距離美國的2.7% 仍有相當大差距,未來應有相當大成長空間。
面對東方崛起,中國運動產業正值噴發期,全球資源摩拳擦掌準備進入,海峽這端的我們,怎麼放過此機會?
在本週,中國近 20 家運動產業業者將來台參加 3/10 在台大博雅館舉辦的 「2018 海峽兩岸運動產業創新論壇 」。
這場論壇,將以高峰會談方式進行,海峽兩岸業內人士將以多元的視角,引導大家觀察與討論兩岸運動產業的現況與未來趨勢;透過這群累計營收超過 100 億元台幣的產業菁英,不乏多家健身房品牌,全中國總計店家數超過 100 個據點,也有運動產業創投、數據平台APP、賽事承辦方、研究機構……等單位,之創辦人與高階經理人之間的深度對話與碰撞,將帶給所有參與的聽眾許多的刺激和啟發,讓我們從審視兩岸運動產業的未來機遇和發展路徑,並在產業前景、技術、產品、營銷、管理、市場開拓等面向,透過論壇的深度交流,鏈結資源、啟動合作機會,創造海峽兩岸運動產業新商機。
海峽兩岸運動產業創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