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
Pose Method® Level 1 認證教練
Garmin 亞太區跑步教練培訓
RAD 自我肌筋膜放鬆國際指導員
醫師高考及格
衛生福利部署定專科醫師
部落格 陳柏長醫師的跑步筆記
FB 陳柏長醫師 跑步讀書室
癌症目前為國人10大死因第一名。已經有許多研究發現,在傳統醫學治療過後,病人如果有長期規律運動,可以有增進生活品質、減少癌症的復發機率等好處。而耐力運動被認為可降低所有人癌症死亡1/4的機會。
■ 癌症病人運動被認為可以降低焦慮、增加存活時間、減低復發機率,但是每個癌症病人狀況不同,需要醫療專業評估。
■ 如果病人在化療期間進行規律的有氧運動,體能測驗表現明顯較好、更能獨立照顧自己、較不會噁心腹瀉,也較不容易產生嗜中性球低下發燒的狀況。
■ 貿然將癌症病人當作健康人操,是很容易產生問題的!
■ 除了開刀、化療放療等常規治療外,運動可提供病患更好的治療與術後生活品質。作者認為運動應該被納入標準治療的一環。
癌症病人運動被認為可以降低焦慮、增加存活時間、減低復發機率,但是每個癌症病人有不同狀況,是否除了癌症以外合併其他疾病?是否有其他器官的癌細胞轉移?病人所接受的手術方式為何?都需要醫師及運動專家共同討論如何制定專門的運動計畫。不只是醫師叫病人去跑步、爬山、游泳、騎腳踏車這麼簡單,如果進行運動的強度不足,效果就會不好,但強度過高可能會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雖然坊間有些健身房在教導癌症病人運動,但是癌症病人手術的方式及其可能轉移部位,需要醫療專業評估,比一般人相對複雜。也曾聽說過熱愛跑步的癌症患者,在骨頭轉移後仍然自主訓練,長期進行長跑練習,這都有較高的風險性。
越來越多的研究,針對化療期間運動的安全等議題進行討論。在化療期間運動可以降低神經毒性、減低病患的疲勞感,也有研究發現有運動的病人,他們的血管密度較高,化療效果較好,也能有較低的藥物抗藥性。同時比較不需要因為身體無法負荷,而調整降低化療的劑量。
化療期間病人,可能因為藥物關係導致造血功能變差,身體免疫能力下降,因而外觀上以及自身感覺比較疲倦。病患也容易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狀況。
在化療期間,如果病人有進行規律的有氧運動,可以明顯發現有運動的癌症病人明顯體能測驗表現較好,也更能獨立自主的照顧自己,不需要靠家人幫忙照顧,進而造成一人生病拖垮全家的狀況。
有進行有氧運動的病患,使用止吐藥的比例較小,也可能比較不會有噁心腹瀉的狀況。最重要的是,醫生最害怕化療病人產生嗜中性球低下發燒(Febrile Neutropenia),這些病人如果沒有好好治療,可能會造成死亡,而有在運動的病人,比較不容易產生嗜中性球低下發燒的情況。
許多病人因為白血球低下,而需要調整化療藥物的劑量,甚至延長化療間隔的時間。對於有在做運動(有氧或是重訓效果相類似)的病人,比較不會因為白血球低下而需要調整劑量,如果需要調整化療劑量,需要調整的程度也較小,同時比較不容易因為較低的白血球數量,要多休息而暫停化療療程。
有運動的病人,可能身體狀況或醫囑順從性較佳,因此整體完成化學治療療程的比例明顯高上不少。能有效完成治療,並且不太需要調整化療劑量,也讓有運動的癌症病人的整體無病存活率,比起沒運動的病人高上一些。
化療期間跑步等耐力運動,可以維持或增強體能,同時能維持較好的生活品質,讓病人能更快速回到職場。同時,運動可以減少化療藥物帶來的副作用。
一般認為適合癌症病人的耐力運動強度,在RPE 5-7/10左右,或是最大心律的70-80%(然而多數沒運動習慣的最大心律是測不出來的,PRE 雖然主觀但更實用)。但是還是要事先評估病人是否適合運動,例如骨轉移、發燒、貧血、白血球低下等狀況都需要專業醫師的評估是否適合運動,或是運動強度該如何調整。貿然將癌症病人當作健康人操,是很容易產生問題的。
運動可以讓化療較易維持治療準則建議給藥的頻率,也比較不需要減少給藥劑量,因此對於有運動的化療病人,可能會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及較低的抗藥性。所以,治療癌症的醫師應該多多建議病患從事運動,當然有氧運動的入門門檻較低,相對比較好上手。
癌症病人的狀況較為特殊,化療期間的跑步課表要如何安排?一般人會出現的痠痛、身體熱等狀況,都要比一般人更為警覺,很可能需要天天調整課表的準備及能力。化療後幾天會出現免疫力下降等情況,課表的強度如何調整?化療前的運動強度是否需要減低?都需要醫學及運動專家共同去依照個別病人狀況去做調整設計。
如果病人狀況較為虛弱,就不須勉強他們去運動,但對於多數病人應該鼓勵他們在能夠承受的範圍內去做運動。尤其當病人被診斷初期,更應鼓勵他們在這段期間運動,可以減輕焦慮感,以面對後續的手術、化療等常規治療;同時因為初期打下較好的基礎,較能知道病人的身體狀況可以進行怎樣強度的運動,設計運動課表時也能避免過量或過低而刺激不足。
運動對於人們整體健康有很多好處,可以減少慢性病的產生、延長壽命、增進生活品質。事實上,在醫學教科書就常常提到運動對於癌症病患是需要的,但是如何去做、怎麼做安全有效卻絕少被提到。除了開刀、化療放療等常規治療外,我們是否能夠提供病患更好的治療?加強現有的治療效果,並且強化病患治療期間與之後的生活品質,讓病患及早回到工作岡位,減少家庭及國家的經濟損失,我想運動是一帖良方。
以最近流行的免疫療法來說,讓自身產生更強攻擊癌細胞的能力,他們刺激出來的免疫細胞或是激素,利用運動也可以產生類似的效果,但是對於病人的花費卻是在不同級數上。是的,我認為運動應該被納入標準治療的一環裡。
經歷
Pose Method® Level 1 認證教練
Garmin 亞太區跑步教練培訓
RAD 自我肌筋膜放鬆國際指導員
醫師高考及格
衛生福利部署定專科醫師
部落格 陳柏長醫師的跑步筆記
FB 陳柏長醫師 跑步讀書室
2011年首屆舉辦的大阪馬拉松,是因日本東北大地震而起,為了替災區、災民募資便發起馬拉松與公益結合的大阪馬拉松,不但能讓參賽跑友藉著參與賽事做愛心,受災戶也間接受惠。
所以大阪馬拉松又被稱為「慈善馬拉松」,由「高掛天空的彩虹」和「全速疾跑」組合而來。不同於其他比賽,大阪馬拉松的賽事目標是要做成世界上參加慈善選手最多的馬拉松,口號是「架起你我的彩虹」。
7種不同的慈善事業:生存的希望(幫助癌症患者及醫學研究),家庭(幫助患者家庭的治療),保護自然(推廣植樹造林),保護健康的水 ,支持孩子們的未來(為貧困地區提供食物),保護美麗的城市景觀。跑者報名時選擇其中的一個顏色,獲得手環,報名費中的500日元就會被捐贈給相應的慈善活動。
大阪馬拉松平坦開闊的賽道,帶你飽覽大阪都市風光,除了出發的兩個小升降,與終點前的陸橋之外,全程都是平路,從大阪城公園開始,經過大阪市役所、難波車站、通天閣、沿長橋、北加賀屋、經過南港大橋往沿海前進,最後抵達終點的大阪國際展覽中心。
昭和天皇即時大禮記念事業之一,大阪城特別史蹟地內幅員廣大的歷史公園,於全球經濟大蕭條期中的1931年(昭和6年)克服種種困難而完成。目前園區內有大阪城國際文化運動館 (大阪城館),多用途運動場的太陽廣場,軟式棒球場,野外音樂堂,橄欖球,足球場等公共設施。聳立於公園中央的大阪城天守閣,設有供開放參觀的展望台與歷史 星期日白天,園中有不少業餘樂隊演奏(街頭音樂表演)。公園內廣栽各種樹木,每逢花季 是來賞櫻,賞梅的勝地,堀岸更可以看到一家扶老灌木觀賞水邊的野鳥。不只是深受大阪市民喜愛的都會綠洲,來自日本國外的觀光客也不少。
其中最具特色的便是通天閣了,通天閣是位於日本大阪府大阪市浪速區新世界商業街的一個瞭望塔。為日本的登錄有形文化財產。具體地點是大阪府大阪市浪速區恵美須東1-18-6。
熱情的民眾是大阪馬拉松的另一大特色,每年平均有三萬名跑者參賽,卻有一百二十萬名民眾上街喝采,不時還有企業或學校在路旁的啦啦隊或樂團,敲鑼打鼓、吉他搖滾,熱情程度會令你忘卻跑步的勞累。
馬拉松賽 (7小時):海外選手可參加,其報名日期為比賽日的前半年,EX:2016大阪馬是10月30日舉行,故報名日為日本時間4/8~5/10,結果公布是隔月的6/9。參賽人數超過限制人數,大會將會利用抽籤方式選擇參賽者。
挑戰選手賽:距離為8.8k,人數限制2000人
輪椅馬拉松:目前未開放海外選手參加
過去幾屆的大阪馬拉松的舉辦日期大約落在十月底,但根據官方粉絲專頁資訊顯示,自明年起,大阪馬拉松將固定於每年1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舉行。
大阪馬拉松賽事資訊:
第七屆大阪馬拉松舉辦日期:2017年11月26日(日)
第八屆大阪馬拉松舉辦日期:2018年11月25日(日)
大阪城公園→道頓堀→大阪市役所→禦堂筋→難波車站→京瓷大阪圓頂球場→通天閣→延長橋→北加賀屋→南港大橋→國際展示場INTEX
想要到大阪馬朝聖的跑者們,除了路跑訓練之外,又該注意什麼事呢?
1. 選擇參賽項目與完賽時間限制
必須一提的是,日本馬拉松對於關門時間執行的很嚴格,路程中也會設置多個封閉關卡,只要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通過,就會被請上回收車載回會場,跑者除了邊跑邊玩邊吃之外,也要留意通過關卡的時間限制喔!
2. 前一日報到及參加EXPO也是日本馬拉松的重點
賽事的前一天通常是選手報到的時間,雖然賽事當天早上開跑前也會開放在現場報到,但是當天從各地湧入的參賽者通常會造成交通延誤以及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干擾,建議跑者提前一天抵達會場報到領取號碼牌,紀念衫,晶片,寄物袋等參與物品,甚至還會有商店的折價券在裡面可以使用。重要的是絕對不能錯過報到會場EXPO ;EXPO上有各種運動廠牌,營養補給品,GPS等跑步裝備的販賣,甚至是針對賽事設計的限定版跑鞋,緊身衣褲等,有很多在台灣不好找到的限定廠牌或商品可以購買,也有紀念餅乾,紀念清酒,紀念毛巾等賽事紀念品,除此之外,也可以看到一些體感電玩或虛擬實境等運動行銷也來參與盛會,讓有趣的EXPO逛下來多采多姿,又吃又有拿,強烈建議前一日一定要來報到以及逛EXPO。
3. 欣賞沿途風景,不要放過補給並且保持微笑
日本舉辦馬拉松的嚴謹令人佩服,跑步路線通常會經過當地的觀察景點,不講求個人紀錄突破的跑者們可以一邊跑步一邊拍照,沿途還有許多熱情的民眾,學校團體的加油聲不於耳,居民也會主動提供巧克力,糖果,香蕉,麵包,甚至還有烏龍面,紅豆湯等補給,更有趣的是日本跑者很流行裝,讓整場賽事更像是一場嘉年華會 ,讓大阪馬拉松或其他日本馬拉松可說是好吃又好玩。
4. 選購周邊商品
完跑之後就能夠獲得完跑獎牌以及毛巾,大阪馬拉松的獎牌和毛巾都做得非常精美,融合活動精神或者當地特色,非常值得收藏。在完跑的會場都有提供列印完賽證明的服務 ,有部分賽事是必須在網站上查詢及下載,或者在事後將完賽證明以航空郵件寄出,有些賽事也有在網站上加購包裝組合的選擇,賽後網站上會有大會的攝影紀錄, 只要輸入參賽號碼就可以查詢到自己的照片而選購。
2017大阪馬拉松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