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剛在東京馬拉松跑出破全國紀錄的「馬拉松寶貝」曹純玉,創紀錄後備受各界關注,個性害羞的她於14日首度嘗試在台上對眾人分享個人經歷,在「打破高懸15年全國紀錄‧馬拉松寶貝曹純玉座談會」中,詳述她從被嘲「跑身體健康的」到破女子全國馬拉松紀錄的心路歷程。
回憶起高三升大學時參加人生初馬-金門秋季環島馬拉松,以3:24:21成績完賽,儘管賽前有做準備,對於衝線後氣力放盡的疲憊感仍記憶猶新,才發現馬拉松真的不簡單。
大四升碩一那年,對於人生方向似乎更加舉棋不定,論耐力沒耐力、論速度沒速度,卻也不甘心就這麼放下她所喜愛的運動,甚至被同學開玩笑說道:「這種成績,你是跑身體健康的哦?」
當時就讀文大研究所的李銘勝,發現這個努力想練習卻苦於文化大學沒場地的學妹,因而牽線讓曹純玉踏入和諧長跑俱樂部,於是她開始參與和諧長跑俱樂部的訓練。當時的她住的文化大學宿舍離和諧長跑訓練基地有段距離,而在那認識的「最速古人」陳囿任,透過食衣住行的一一「侵略」加上溫馨接送情,兩人於2014年2月決定要展開他們的人生長跑。
在陳囿任的帶領下,曹純玉漸漸找到努力的方向,最終在碩二那年獲得台東大專盃1,500公尺項目銅牌、5,000公尺項目銀牌的成績。慢慢進步的成績加上男友的支持,讓曹純玉不再猶豫,決定畢業後投身跑步職場。
2015年曹純玉參與田協認證的南庄半程馬拉松賽,以1:23:51成績大破之前86分的半馬成績,更以第二名之姿獲得南庄馬拉松的獎勵﹕前往香川丸龜半程馬拉松的免費門票加機票補助。隔年二月,她在香川丸龜半程馬拉松跑出1:18:38佳績,再次將自己的半馬紀錄推進到78分38秒,這一次的大躍進是她始料未及的。
當時參加世大運的標準是78分08秒,陳囿任鼓勵她:「只差30秒,你辦得到!」於是,同年11月她前往日本挑戰上尾半程馬拉松,再次將記錄推入到77分23秒。曹純玉屢創佳績,2017年2月的香川丸龜半程馬拉松,她再次將原本77分成績推進到76分,順利獲取資格,以中華台北選手的身份參加世界大學運動會。
談到2017世大運那天,曹純玉笑說囿任真的很浪漫,比賽當天清晨4點就去賽道試跑了解路線,拍攝補給站讓選手提前做準備,甚至比賽當下還騎Ubike跟著她一起跑,最終拿下半馬女子團體組銅牌。看似不拘小節、大而化之的陳囿任,不僅是純玉的男友兼教練,更是純玉最可靠堅毅的後盾。
世大運結束後,曹純玉選擇再次挑戰重慶馬拉松,並跑出2小時45分成績。她回憶道,其實很早之前就埋下想參賽奧運的心願,幾乎成為一種執念,甚至看到形狀相似的圖案都會自動腦補成奧運五環。在重慶馬拉松跑出好成績後,讓她更有信心挑戰奧運門檻。所以在朋友的建議下,她決定以東京馬拉松作為第一個敲門磚。
談及破紀錄賽事-2019東京馬拉松,曹純玉表示,當天低溫加上下雨其實很辛苦「整場比賽我們都穿著上半身5層,下半身4層。」兩人更大方分享「東馬穿搭術」,分別是比賽服、飄衣背心、自製半截雨衣、菜市場棉質長袖、防水風衣外套,以及最重要的破紀錄秘密武器-深色雨衣。陳囿任解釋,光是賽前卡位就已90分鐘,為了避免上廁所時被別人搶位,最好的辦法就是搭配黑色塑膠袋在深色雨衣裡就地解決!說完全場哄堂大笑,直呼太扯!
此外,出賽前他們還特別請教「真男人」張嘉哲及「最速廚師」陳維慶,身為東馬前輩的兩人,特別叮囑絕對要提早佔位置,彷彿搶演唱會門票一般,9點開賽兩人7:20就進入起跑區,最終佔到第二排的絕佳位置。
陳囿任更拿出秘密武器之二-巧拼。他笑說別看這小小一片沒什麼,在寒冷微雨的東馬開賽前,能舒適自在的坐在巧拼上隔絕地面濕冷,相比其他跑者寒風中還得忍受蹲在地上的痛苦,便宜輕便的巧拼在當時引來週遭許多跑友羨慕又忌妒的眼光!
至於完賽後的心得,曹純玉笑說:「完賽後其實沒什麼感覺,只是覺得終於跑完了,而且好冷喔!」很感謝芷瑄立刻借給她外套保暖。一直到上頒獎台曹純玉才醒過來,原來自己打破了全國紀錄,那時才感動地流下淚來。
回顧運動生涯,曹純玉表示要感謝很多人的支持,尤其是教練兼男友陳囿任,多虧有他的帶領才能走到今天。而主辦單位特別邀請運動好友們拍攝加油影片,一句句對曹純玉的打氣及支持,讓她不禁流下感動的眼淚。
資料來源/動一動don1don
責任編輯/Dama
全台唯一「跨海+跳島+龍蝦」的渡假型跑旅「2020 菊島澎湖跨海馬拉松」,將於11月1日破風開跑,即日起開放報名。邁入第四屆的菊島澎湖跨海馬拉松每年都獲得海內外跑友高度肯定,今年首度加碼把澎湖產地直送新鮮大龍蝦端上補給站,更準備鹹豬肉、花枝丸、小卷等超豐盛在地美食,主辦單位誓言要讓跑者徜徉在澎湖海島美景同時,還能吃到捨不得完賽。今年沒法出國跑步旅遊,那就規劃一場「類出國」的離島跑旅吧!
2020 菊島澎湖跨海馬拉松今年共分為四組,包括5K 小雲雀組、21K 天人菊組、42K 綠蠵龜組及去年好評不斷的42K全馬接力組。賽事具備IAAF/AIMS 國際專業賽道認證,除了是全台唯一結合「跨海+跳島」的渡假型跑旅,更為外島首創「AB 點」不折返、不繞圈的馬拉松賽事,路線經過西嶼、澎湖跨海大橋、白沙、中屯及最大的澎湖本島等地,能讓跑者飽覽澎湖不重複的絢麗風光。
身為賽事執行單位負責人的林義傑表示:「2020 菊島澎湖跨海馬拉松賽道路線融合澎湖離島的特有元素,沿途經過全台最古老的漁翁島燈塔、壯闊的大菓葉玄武岩、全台唯一最完整的聚落保存區二崁聚落、著名跨海大橋及遊客必訪的中屯風力園區等諸多旅遊夯點。伴隨著的強勁東北季風,有別於其它路跑,增添了跑者的挑戰度!因此今年特別以『#破風而行 我的本事!』為賽事主題,號召眾多跑者一同挑戰極限,創造屬於自己的佳績!」
賽道沿途設有「創意補給站」,包含澎湖當地新鮮直送的大龍蝦、自造興枕頭餅、緝馬灣花枝丸、海鮮粥、牡蠣酥、海鮮粥及黑糖糕等豐富在地美食,為跑者補充身心靈的疲憊。全馬、半馬以及全馬接力組的前五名,主辦單位更加碼送上大龍蝦以資獎勵。會後則規劃追風音樂會、菊島市集等周邊特色活動。
物資方面,2020 菊島澎湖跨海馬拉松這次提供價值高達NT$4,000 的豐富活動贈品,同時為推動永續環保的理念,活動贈品包含由極地探險家林義傑自創運動服飾品牌SUPERACE 聯名設計、100%環保回收紗製成短袖排汗衫,可重複使用的環保折疊杯,及今年首次贈送的時尚衣保袋。
2020菊島澎湖跨海馬拉松於14日舉辦報名啟動記者會,邀請到交通部觀光局局長張錫聰、代言人運動名模王心恬、奧運風帆國手張浩及極地探險家林義傑齊聚一堂,以「#破風而行 我的本事!」為主軸,邀請跑者們不畏澎湖十級東北季風,挑戰全台獨一無二的國際專業級規格馬拉松,並將澎湖絕美景色、小鎮特色風情、在地美食與濃厚人情味推廣至全世界。
擁有「運動甜心」之稱的名模王心恬擔任活動代言人,今年將參加21K天人菊組,卻在記者會嗆聲台灣三屆奧運風帆國手兼去年全馬接力組冠軍-張浩,誓言要PK冠軍寶座!她表示:「我一直以來都很愛嘗試各式各樣的戶外運動,路跑讓我的生活帶來非常巨大的轉變,除了緊實體態之外,最珍貴的是藉由慢跑能找到與自己對話的方式,突破自我侷限與框架。此次是我首度參加『2020菊島澎湖跨海馬拉松』,除了能夠一窺澎湖著名的震撼美景,也期待傳聞中豐富到像辦桌一樣的創意補給站美食,一想到就口水直流。」
被譽為「逐風少年」的三屆奧運風帆國手張浩表示:「去年與朋友一起參加42K全馬接力海洋守護組奪得冠軍,記得跑在西嶼村莊中,沿途看著熱情滿滿的村民一路加油打氣,心裡真的非常感動!在海上奔跑追逐風的感覺很特別,是我這輩子從未有過的體驗,今年『2020菊島澎湖跨海馬拉松』也希望能再次突破自我,獲得好成績!」
資料來源/義傑事業
採訪攝影/Dama
與其他賽事不同,跑馬拉松時感到疲勞的主要原因是燃料的使用方式;因此我們不只是要訓練自己比賽全程以目標配速完賽,還要訓練燃料系統有足夠的能量讓我們跑完26.2 英里(42.16 公里)。如果要增進燃料系統的效能,必須增加總供應量,減少比賽配速下的肝醣使用,或兩者並用。想要達成這些目標,得將訓練分為兩個不同的方向;一個是著重開發出比賽配速下的足夠耐力,使身體的有氧能力與生物力學能持久;另一個方向注重燃料系統;或說白話一點,要訓練身體在馬拉松配速下不會跑得太辛苦,且不會撞牆。
跑馬拉松想要有漂亮的成績,必須以大量的一般耐力為基礎。一般耐力訓練不只是發展有氧能力的基礎,也是生物力學的基礎。一般人常忽略馬拉松表現會受到身體在26.2 英里中所承受的衝擊力和隨之發生的肌肉損傷影響。由於衝擊力和大量離心收縮會導致肌肉損傷,尤其是坡地訓練時;肌肉受到的傷害愈多,效率就愈低,因此會對運動表現產生不良影響。高跑量和長距離跑不只可用來鍛鍊有氧耐力,也能讓身體準備好承受這麼長距離的壓力。基礎期應著重在增加長距離跑的距離及總跑量。總跑量應循序漸進的增加,在比賽前期末期達到最高量,並一直維持這樣的跑量直到減量訓練期。要先累積跑量,才能以此為基底提高訓練強度。
一般耐力的訓練剛開始只要輕鬆跑並增加總訓練量即可,但之後必須逐漸提高強度,排入穩定配速跑。起初可先從跑步結束時加入短距離的提速跑開始,然後安排強度適中的漸速跑,或距離較長的穩定配速閾值跑。長距離跑的距離應慢慢拉長,剛開始先不用管配速,到了比賽前期才需要將重點放在長距離跑的強度上。一開始先加入中等強度的加速跑、提速跑和漸速跑,到了比賽前期後期,應加入專項漸進訓練,包括在長距離跑中安排馬拉松配速跑。
馬拉松的直接耐力支持訓練與其他賽事不同,事實上採用的配速比馬拉松配速快。半程馬拉松配速或乳酸閾值配速都可作為直接支持訓練,因為乳酸閾值配速可提升身體的高階有氧能力,如此一來就能增加我們的專項馬拉松速度。如果採相反的練法,先著重馬拉松配速或稍慢的配速,然後才針對乳酸閾值做訓練,將出現兩個問題。首先,比較晚練的乳酸閾值跑會增加肝醣使用速度,對馬拉松來說不是好事;第二,馬拉松配速與乳酸閾值之間的差距不明顯,如果先練馬拉松配速,那可以進步的空間不大,但如果反過來先練
乳酸閾值,則乳酸閾值與馬拉松配速之間的差距會擴大,之後才能在比賽期透過馬拉松專項訓練縮小差距。
因此,比賽前期的訓練重點應為鍛鍊乳酸閾值,但意思不是只跑乳酸閾值跑,而是練一組以乳酸閾值為中心的配速。用乳酸閾值和稍快的速度跑,可透過稍微不同的方式鍛鍊肌纖維的有氧能力。速度較快的訓練比較注重快縮肌較多的肌纖維,而比乳酸閾值慢一點的速度,則是著重慢縮肌纖維。此外,比乳酸閾值稍快的訓練會誘發愈來愈多但少量的乳酸進入系統。想讓身體以乳酸作為燃料,以延遲肝醣使用,改善燃料系統,這些交錯訓練應包含交錯運用比乳酸閾值更快的速度和比乳酸閾值更慢的速度。
最後,肌耐力也是馬拉松訓練邁向成功重要的一環。在基礎期可運用坡地循環訓練、坡地跑或上坡跑來鍛鍊耐力。這樣的訓練可持續到比賽前期,尤其是上坡乳酸閾值跑或坡地乳酸閾值跑非常有用。坡地乳酸閾值跑的效果,與用比乳酸閾值快和慢的速度交錯跑一樣。上坡時,即使沒有比較費力,但乳酸還是會增加,因為坡度會導致快縮肌纖維增加。在下坡或平地跑時,如果是採乳酸閾值配速,便會把跑上坡產生的乳酸拿來利用。此外,也應從速度方面操肌耐力,我馬上會說明。
馬拉松的速度訓練可增進生物力學效率,增加可用的肌纖維數量,提升肌力與爆發力,讓自己能儘量以馬拉松配速跑得輕快。在
基礎期可利用坡地短跑來增加肌力、爆發力和神經徵召。此外,還會用5 公里、3 公里、1 英里配速跑短距離加速跑或有氧間歇。這
些不是全部的訓練,但應想成是出於生物力學的原因而練。
在比賽前期,無氧支持和直接支持訓練強度需拉到最高;由於生物力學的緣故,也為了增進有氧能力,會進行5 公里~ 10 公里配速跑,目的在於增加可供應之有氧能量的數量與速度。一開始可用漸速跑或綜合訓練鍛鍊,後期可透過有氧間歇跑、距離較長的間歇跑,和交錯跑訓練。首先,先在乳酸閾值訓練後加一段10 公里配速的短距離附加訓練,是引進10 公里配速的好方法,同時在基礎期擴大3 公里配速的巡航訓練以納入5 公里配速的短距離間歇跑,可作為入門。另外,速度支持的訓練可利用5 公里和10 公里比賽專項耐力第一部分的項目來鍛鍊。採用此練法時,唯一的差異是比較早停止推進,且會利用較多混合訓練。如此一來,交錯訓練、混合訓練或綜合訓練也都可以排入。最終目標是增強高階有氧能力,且能用較快配速跑但又不會太累。
但是,大量的5 公里、10 公里和乳酸閾值跑,會使燃料系統比較仰賴肝醣,因此在專項訓練期應儘量降低這些訓練的訓練量。會這樣是因為用較快配速跑時,燃料供應向來不是問題,所以身體會擔心該如何最快速的供應能量,而不是如何保留能量來跑馬拉松。因此,此階段只應進行短距離的維持訓練。
最後是速度方面的肌耐力問題。一開始會透過坡地短跑來為肌耐力打基礎,之後再練坡地循環訓練效果很好,5 公里~ 10 公里配速的混合和交錯訓練的效果也很不錯。此外,在基礎期或比賽前期早期,以1 英里~ 5 公里配速進行中距離坡地(200 ~ 600 公尺)訓練,會將一些單純速度訓練轉換成高強度肌耐力。之後進入比賽前期時,可用5 公里~ 10 公里配速跑較長距離的坡地,同時鍛鍊直接速度支持和肌耐力。最後在比賽期,可用上坡節奏跑或坡地長距離跑為專項肌耐力訓練作最後修補。
想要獲得可提升馬拉松成績的諸多生理適應,主要訓練強度應為用目標馬拉松配速或稍快和稍慢的配速跑。專項訓練有很多種形
式,首先是逐漸把長距離跑的距離拉長到馬拉松的程度,訓練身體堅持跑2 小時以上的能力;第二,也是最重要的,用馬拉松配速擴
展耐力,以發展專項耐力。
在基礎期,會在練跑結束時跑一小段馬拉松配速,練法是中等強度提速跑和漸速跑。馬拉松的專項耐力通常以兩種不同的方式強化。第一是交錯跑或長距離的法特雷克變速跑。練交錯跑時,通常一開始會用馬拉松配速跑800 公尺左右的距離,接著以較慢的配速再跑一樣的距離。之後逐漸拉長馬拉松配速跑那一段的距離,最長可長達4 英里,而恢復跑的距離通常保持在800 公尺~ 1 英里。
此外,這些交錯訓練的總跑量一開始是比較短距離的6 ~ 7 英里,再慢慢增加,最長至等於總訓練量的18 ~ 20 英里。若是透過交錯跑鍛鍊直接耐力支持,則可繼續先前訓練的推進,選擇漸漸減慢和拉長速度較快那一段,直到達到馬拉松配速,接著開始強化專項耐
力。
第二個方法是較長距離的閾值跑或漸速跑。初期的漸速跑只會在練跑結束時跑一小段馬拉松配速,但隨著訓練季進行,會有愈來愈多訓練項目需以馬拉松或稍快的配速完成。漸速跑通常是引進或過渡至馬拉松配速的好方法。長距離節奏跑一開始應先在長跑後跑簡單的提速跑,之後才自成一項訓練。這些節奏跑剛開始應只跑約6 英里這麼短的距離,再慢慢增加跑量。馬拉松配速節奏跑的最高跑量應依運動員的程度和類型做調整,基本原則是跑到近13 ~ 18英里,但這樣的跑量其實很耗費體力,應謹慎使用。依訓練目的而異,這些訓練可自成一項訓練項目或附加於長距離跑後;如果是當做附加訓練,則先跑長距離跑的用意是要讓跑者疲勞,並消耗他們的肝醣存量;讓跑者預先疲勞後,身體的燃料系統將承受更高的壓力,強迫自己適應這樣的燃料儲備量或使用方式。
雖然有些長距離跑或長距離的訓練應排入燃料攝取的練習,尤其是關鍵的一兩個長距離訓練,但有些長距離跑和馬拉松配速跑,練習過程中應不要補充任何燃料,原因是可以減少長距離跑時的肝醣存量,因為肝醣存量會提醒身體適應目前的狀況。當身體肝醣量低時,將觸發導致身體適應的反應(見第9 章),以防下次進行相同強度的訓練時又發生低肝醣的問題;而補充燃料(如能量果凍或運動飲料)則會阻止此觸發過程。身體既要增進燃料的攝取,又要避免補充燃料。比較好的做法是不論有沒有攝取補充燃料,都要替換著練。
雖然我在前面已提過馬拉松的維持訓練內容,但在這裡還是要再次簡述。長距離跑和高跑量可維持跑者的一般耐力,許多長距離跑包括專項訓練,依所處的階段每2 ~ 4 週訓練,長距離跑全程都應該以輕鬆的配速跑。有氧支持同樣以輕鬆至穩定的長跑來維持。
直接耐力支持主要是透過訓練結束前的提速跑和漸速跑來維持。比賽期可在課表中加入用來維持耐力的閾值跑。無氧支持的維持訓練包括短距離有氧間歇跑,但要控制跑量,不可影響比賽期的燃料系統。直接速度支持也一樣可透過短距離有氧間歇跑維持,或以綜合訓練的方式維持。一般速度則是透過快步跑、坡地短跑和短距離有氧間歇或節奏訓練來維持。
各項訓練範例,該如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