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4個問題測出你的運動性格、適合哪類型運動
1
4個問題測出你的運動性格、適合哪類型運動
2
從建中留級到六大馬跑者!雪王第三代高慶豐用跑步撐起老店與夢想
3
手臂基礎訓練
4個手臂基礎訓練動作 練出撐爆袖子的絕佳手臂線條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4個問題測出你的運動性格、適合哪類型運動

2019-06-10
話題 綜合 健身 跑步 CrossFit 新知

你每周一定要跟跑團練習一次以上﹖或者喜歡長時間獨自騎自行車﹖還是天天進健身房重訓﹖美國一項新研究指出,你的運動動機會影響你適合團體運動、CrossFit訓練、阻力訓練或是競爭性運動等哪一類運動,連投入這項運動的訓練頻率、維持時間都可能受影響。也就是說,透過找出你的運動動機,可以檢視你適合哪類運動,運用下文測測自己的運動性格吧!

4個問題測出你的運動性格、適合哪類型運動

一項2019年4月發表於《Heliyon Journal》的新研究,針對403名美國成人進行線上調查,包括148名男性、255名女性,年齡層為18-75歲間。研究者將運動類型分為CrossFit訓練、團體訓練、有氧訓練、阻力訓練和競爭性運動5組;另將人格特質分為外向型、敏感型、認真盡責、適應力強以及開放型。進一步研究人格特質與運動參與動機、身體活動模式偏好、運動頻率的關聯;結果發現,「人格特質」對運動沒有明顯影響,但「運動參與動機」確實影響了運動相關的行為,包含選擇運動的類型、運動頻率與維持時間。

回答以下4個問題,測測你的常規運動是不是適合自己﹕

1. 對於多數運動,我喜歡團體一起練或是自己練﹖

喜歡加入團體的人,可能會喜歡CrossFit、團體訓練或競爭性的團隊運動。研究發現,選擇上述團體活動的人,比進行有氧運動(如跑步、騎自行車、阻力訓練等)的人有更高的社交動機。

相反地,如果你是個看到熱愛CrossFit的友人揪團時感到心裡很不是滋味的跑者,可以考慮加入跑團或自組跑團,以得到社交上的歸屬感。

©CrossFit Dux

2. 我運動最大的動機是﹕保持健康和體重或是挑戰自我

雖然所有運動咖至少都有一部分動力是為了健康,但對於較大動機是挑戰自我的人而言,選擇競技性運動或是重量訓練,比較容易找到持續性的挑戰。如果你運動時感覺到缺乏挑戰且試圖改變,找間離你最近的健身房做重量訓練,並嘗試突破你槓鈴深蹲的個人紀錄吧!

3. 我運動的心理動機是﹕釋放壓力或是單純喜歡運動

無論你回答什麼心理動機,恭喜你!研究發現,受內在因素激勵而運動的人(例如釋放壓力、挑戰自我,或是單純愛運動),其運動頻率比需要外在動力才能動起來的人更高。

4. 對外在美的觀感﹕我渴望有六塊肌,或是雖然肌肉線條好看但不足以成為動機

如果擁有大量的肌肉與線條相當吸引你,CrossFit場館是你最適合持續出入的地方。研究發現,將CrossFit視為首選運動的人,對於外在美的動機比其他運動者更強;與其他運動咖相比,這群人也會更積極地接受挑戰、訓練肌力與肌耐力,以及恢復。

 

如果擁有大量的肌肉與線條相當吸引你,CrossFit場館是最適合持續出入的地方

上述研究有個重要目標﹕依照你的運動性格建議適合的訓練,這不僅更能為你帶來運動的愉悅,還能增加維持運動的機會。而研究發現,無論人們是內向、外向、敏感型或開放型,這些人格特質並沒有明顯適合哪種運動類型;簡單來說,所有特質的人都可以在所有類型的運動中找到;但最重要的是﹕你從事的運動是否符合你的目標和動機。

研究第一作者、美國喬治亞州肯尼所州立大學研究員Allyson Box表示﹕「許多人開始一項訓練計畫時,選擇了與他們的興趣、動機、特質等互相衝突的活動,而研究結果支持選擇訓練項目不該只從生理觀點切入,也應同時從內在動機思考;將上述各種因素納入到你選擇運動的考量中,可能影響未來從事這項運動的實際表現。

資料來源/Bicycling US, Heliyon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從建中留級到六大馬跑者!雪王第三代高慶豐用跑步撐起老店與夢想

2025-07-25
書摘跑步人物誌

佇立在西門町中山堂廣場旁接近八十年,雪王冰淇淋是著名的本土冰淇淋老店,店內不但口味眾多,還有許多「僅此一家」的獨門味道。雪王現在的掌門人第三代老闆,則是比孫悟空七十二變還要厲害的「七十三種口味的高慶豐」,不僅店內常駐七十三種不同口味的冰淇淋,在運動領域,他更是登山、單車、跑步多棲的運動健將,攀登過的百岳數量比冰淇淋口味還多,更騎單車橫越美國,完成世界六大馬拉松。

山不來,我就走向他-雪王冰淇淋負責人 高慶豐

爬山爬到留級的建中生

全馬個人記錄三小時〇五分的慶豐,在跑步之前,是位登山好手。就讀建中時還因為爬山爬到蹺課、蹺家,缺席期末考而留級。

「現在回想起來其實還不錯,人家的高中同學會只有一個,我一年可以開兩個!那些同學後來的出路、成就都不錯,我變成有兩倍的建中同學人脈。」

就讀建中與淡江大學的慶豐,在高中、大學都參加登山社並擔任社長,邀請過臺灣第一個登頂聖母峰的吳錦雄到登山社演講,參與了黃美秀博士在山上的臺灣黑熊調查研究。除此之外,高中到大學的八年間,慶豐更交出完成八十六座臺灣百岳攀登的成績單。

沒有重蹈高中覆轍,大學四年就順利畢業,因此,百岳在剩下十四座時止步。「大學不能再被二一、留級了!私立大學學費比較貴,我們賣冰、做吃的都很辛苦啊!沒有那麼好賺,不然我就不用辛苦開車外送,在家裡數鈔票收房租就好了。」

大學畢業之後,聽聞有個團體計畫爬世界七頂峰,於是慶豐自費去參加,其中有幾座則自己與朋友一起完成。因為這次契機,世界七大洲的最高峰,他登頂了四座。

對慶豐來說,山不是讓人「征服」的,是必須去敬畏、去親近的大自然。在山上遇到暴風、閃電、森林大火,便知道大自然的威力,是必須敬畏的對象。

慶豐對登山的風險有深刻體會。熱衷登山的時期,慶豐上電視節目談論登山主題,坐在一旁的來賓是「登山怪傑」李小石,幾年之後,他登頂聖母峰,就再也沒有回來。後來慶豐結婚生子,背負了房貸,意識到「還是要留一點命,至少要把房貸還完」,也決定等小孩大一點之後,再去把後面幾座山的夢想完成。

為了參賽六大馬推出德國黑啤酒口味冰淇淋

身為一名登山者,體能訓練必不可少。慶豐與淡江大學登山社的社員們,不但參與校園馬拉松,還常常去後山跑步訓練,也參與過國家地理頻道第一次在臺灣舉辦的越野挑戰賽。除了跑步,還涉足獨木舟、溯溪、攀岩等運動。大量的戶外運動與體能訓練為慶豐打開一扇扇門,見識到不同的視野,也使他更勇於嘗試各種不一樣的挑戰。

後來跑步運動在慶豐的運動生涯中漸漸占據主線,甚至完成了世界六大馬拉松,成為六星跑者。在東京馬有報名都會錄取的那個年代,他就帶著家人去東京完成了六大馬的第一面拼圖。後來在南韓大邱馬拉松跑出好成績,同時達標了波士頓與芝加哥兩場馬拉松的參賽資格,又陸續完成了兩馬。之後,「臺灣精品」組代表隊選拔跑者去參加柏林馬拉松,邀請跑者提企畫案行銷台灣,入選即給予柏林馬拉松參賽資格,同時還提供機票與住宿。

「那時大家寫了好多企畫案,通通都好有哏,什麼錄製影片放在YouTube之類的。我只寫了:如果我能入選,我就推出德國黑啤酒口味的冰淇淋,在柏林馬拉松期間販賣。沒有想到,竟然意外入選了。」

最後兩場六大馬,慶豐先以慈善捐款的方式完成了倫敦馬,再帶著老婆小孩去紐約玩,順便完成最後的紐約馬拼圖,獲得了得來不易的六大馬甜甜圈獎牌。現在去光顧雪王冰淇淋店面,六大馬的獎牌就掛在店招牌下方,與「冰品王子」的專訪簡報並列著。

話說回來,當初為了入選柏林馬拉松「臺灣精品」組代表隊,特別推出德國黑啤酒口味的冰淇淋,那麼「七十三種口味」豈不是要變成「七十四種口味」了?事實上,慶豐的阿公,也就是雪王冰淇淋的第一代掌門人,在民國七十三年就寫了「七十三種口味」放在招牌上面,「七十三」這個數字從此維持不變。推出新口味不會多一種,季節限定或其他的限量口味結束了,也不會少一種。目前店裡約五、六十種口味之中,有許多是絕無僅有僅此一家的口味。

老外也驚艷的三代老店

憶起雪王特殊口味冰淇淋的濫觴,當時有位忠實顧客因為糖尿病不能吃甜的,阿公就做出了鹹的冰淇淋。後來又有客人對阿公提出挑戰:「你什麼口味的冰淇淋都能做出嗎?」阿公就說「好啊!接受挑戰啊!你原材料拿過來我就做出來,只要能吃的我都做成冰。」

慶豐對雪王的特殊口味非常得意,其中最受歡迎的是九層塔,而且是「甜的九層塔」冰淇淋,不只台灣人喜歡,連老外都非常驚艷。另外,加入酒的冰淇淋也擁有超高人氣,像是臺灣啤酒、葡萄酒口味冰淇淋,通通都是真材實料,原汁(酒)原味。

「像是夏天的當季水果是荔枝,我們的荔枝冰是一顆一顆手工剝,去皮去籽,天然的食材下去做。連九層塔、肉鬆口味也都是真的那些原料,你吃冰的時候,會吃到肉鬆在裡面。」正因為使用原始的食材製做,雪王冰淇淋才會有那麼多限量、僅此一回的特殊口味。

而慶豐本人協槓運動員的身分,也讓他收到不少為運動設計冰品的請託。有人請他製做BCAA或乳清蛋白口味的冰淇淋,還有要求不同運動飲料品牌味道的冰淇淋。不過他坦言:「說真的,你平常喝那麼多了,還會想吃這些嗎?我覺得夏天適合吃一些清爽的,比方說百香果、檸檬那種酸酸甜甜的味道,適合跑完步之後吃。」

冰淇淋老店傳到慶豐是第三代,看到許多老店因為接班不順而收掉,多少有些感傷,這使慶豐對「雪王冰淇淋」多了幾分承擔的責任感。能否傳到第四代、第五代,慶豐自己也不知道,但他期許「雪王」這塊招牌在自己這一代可以穩穩地延續下去,到二〇四七年成為一家百年老店。

經營哲學:山不來,我就走向他

慶豐接受《跑步不要聽》訪談時,正是臺灣新冠肺炎疫情最嚴峻的二〇二一年,那時全國進入三級警戒,幾乎人人足不出戶。疫情對雪王,或者說對於全世界所有餐飲業來說,都是一場艱困的戰役。

在疫情之前,「雪王」是個抗拒改變商業模式的老店品牌,慶豐曾試著提出新的想法,但家人往往持反對意見。直到臺北的疫情從鄰近雪王店面的萬華爆發,很快地,店裡面臨一整天可能只有一組客人,甚至掛零的情況。

「足足等了半個月之後,家人才開始感覺到好像有點不對勁了,我說好吧!老作法不行,那試試看我的方法好了。我把之前臺北市政府老店再造課程上學到的東西拿出來,死馬當活馬醫,反正都掛零了,不會更差啦!試試看,總之先挺過這波疫情。」

不得不開始做起外送的雪王冰淇淋,引起了跑友們的熱烈迴響。當時慶豐開啟的外送冰品服務不僅止於大臺北地區,還一路往南送到新竹,甚至臺南。

每日在空蕩蕩的街頭外送,將自家冰淇淋送到顧客口中,對慶豐來說是一種溫暖、驚喜的交換。如果沒有這樣走出去,很多街道巷弄這輩子可能都不會經過。而這些外送顧客中,有從來不知道雪王的,也有已經吃了四十年的老顧客,聊起當年阿公賣的時候「一球才八塊錢」。

而象總也是顧客之一,三級警戒期間,象總在家上班開視訊會議,匆匆下樓拿冰,上半身穿著上班所需的襯衫裝束,扣子整整齊齊,下半身則是一條非常不協調的運動短褲。跟慶豐拍了幾張照,來不及多聊幾句,又趕緊上樓回到視訊鏡頭前,邊吃冰邊開會。這幾張照片還留在臉書上,也成為了這世代人們的共同回憶。

外送冰品在疫情中重新打造了口碑,雪王像滾雪球一樣,滾著滾著,慶豐開始分身乏術,訂單跑都跑不完。他想起了以往一起爬山的伙伴,那些登山團的司機、嚮導們,既然山封起來,就來幫忙外送吧!大家有事做,有錢賺,也幫慶豐分攤掉一些事務,否則冰賣完就沒人做冰了。

「在臺南聽人說,十年之後回頭過來看,會發現我們當年參加的這一戰,是戰場上的戰士,不是躲戰火的難民。」疫情改變了一切,為了讓老店撐下去,樂觀積極的慶豐悠悠地說:「登山界有一句話 — 山不來,我就走向他。」

疫情過去,「雪王冰淇淋」依舊屹立在舊址二樓。二〇二一年慶豐受訪時提到,期許雪王規模慢慢變大,可以請員工、增加營業額、開始做線上電商,讓「雪王冰淇淋」成為冰淇淋界的鼎泰豐,分店開遍全世界。

三年過後,在撰寫本文的時刻,慶豐的願望已有不少實現了,更多特殊的冰淇淋口味也相繼推出。挺過了疫情,雪王更加茁壯,也許慶豐的馬拉松很快就破三了。

 

資訊

• 文章摘自墨刻出版-莫克文化《跑出你人生的彩蛋:《跑步不要聽》用不平凡的故事,陪你前進每一公里》一書。

 臺灣運動類熱門排行第一名Podcast《跑步不要聽》精選跑者故事!

「跑步不難,難的是穿上跑鞋離開家門的那一刻」

「你不需要很厲害才能開始,你需要開始,才會變得厲害」

你是否也曾在晨曦或夜色下,綁起鞋帶,踏上跑道, 尋找那份屬於自己的跑步意義?

無論你是新手或資深跑者,都能在書中遇見感動自己的故事。

翻開書頁,穿上跑鞋,跑出你人生的彩蛋!

這是一本呈現臺灣跑者文化的書, 從《跑步不要聽》Podcast逾250集節目中,精心挑選26篇跑者故事, 透過魁哥和象總的引導,一步步精煉出故事, 並將原本由聲音訴說的勵志、有趣、不可思議的內容, 轉化為一頁頁觸動人心的文字。

【本書特色】

•從逾250集訪談節目中精選出26篇跑者故事

•人物網羅菁英選手、極限耐力賽選手、各行各業市民跑者、身障跑者;故事橫跨台灣與世界各地跑步旅程

•書中每一篇都藏有彩蛋,等待你細細品味挖掘

【必讀族群】

✓ 熱愛跑步的你

✓ 希望有一本書能陪伴自己持續跑下去的你

✓ 廣大的《跑步不要聽》粉絲

--------- 七星推薦 ---------

★南山人壽董事長 尹崇堯

★run your own run 邱文蕾

★地平線運動平台 李翰暄

★Jay的跑步筆記 許立杰

★森林跑站創辦人 蔡宜玫

★博威運動科技 don1don 總編輯 鄭匡寓

★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 謝金河

(以上依姓氏筆畫排序)

 • 更多《跑出你人生的彩蛋:《跑步不要聽》用不平凡的故事,陪你前進每一公里》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4個手臂基礎訓練動作 練出撐爆袖子的絕佳手臂線條

2020-03-05
微肌男子手部肌群重量訓練增肌健身動學堂初階訓練

除了腹肌與胸肌這兩個肌群,手臂是許多人最想要練大練壯的肌肉之一。手臂肌群以大項目來說,分為肱二頭肌與肱三頭肌兩塊,在肱二頭肌最多人也最常見的訓練方式,就是啞鈴或槓鈴彎舉這樣的單關節運動;而肱三頭肌最常見的就是站姿啞鈴或槓鈴伸展動作,這都是有效訓練手臂最基本的器材與訓練動作,但該如何更有效率的訓練我們的手臂呢?以下這4個肱二頭肌與肱三頭肌的訓練動作,你可就要好好的學會!

手臂基礎訓練
4個手臂基礎訓練動作 練出撐爆袖子的絕佳手臂線條

肱二頭肌訓練

1.槓鈴彎舉
這個動作主要是集中訓練肱二頭肌,對於週邊的肱肌與肱橈肌的徵召的比例較低,是屬於單關節的運動,如果你想要更快速的增大肱二頭肌時,最好使用啞鈴做單邊訓練動作,成效會比較好!
步驟1. 反手握住槓鈴,肱二頭肌用力收縮使手臂彎曲向上。
步驟2. 盡可能將槓鈴舉至最高處,並於收縮位置停留約1秒,接著保持肌肉緊繃將槓鈴慢慢放下。

注意!手臂在肌肉延長位置不要過度伸直。

2.啞鈴集中彎舉
這個動作是屬於單關節運動,與站姿啞鈴彎舉相比之下,集中彎舉徵召肱肌的比例相對較多,而對於肱二頭肌的刺激較少,這個動作只能單側進行。
步驟1. 做在椅子上單手反握啞鈴(拇指朝外),以肱三頭肌處抵住大腿內側。
步驟2. 運用肱二頭肌的力量將啞鈴往上拉起,在收縮位置時停留約1秒,接著保持肌肉緊繃將啞鈴慢慢回起始位置。

注意!在彎舉啞鈴的同時,手肘必需要停留在原位不可移動。

肱三頭肌訓練

3.雙槓撐體
這個動作能一次練到肱三頭肌、胸肌與前三角肌的複合式訓練,這三個肌肉群的徵召比例主要取決於訓練時的角度,並注意肱三頭肌訓練是在於手臂的伸直而非彎曲。
步驟1. 雙手以中立握姿(兩手拇指朝前)將身體撐於平行的雙槓上,雙腳在身後彎曲。
步驟2. 將雙臂彎曲讓身體向地面下降,接著運用肱三頭肌的力量將身體往上抬起。

注意!眼睛稍為看天花板以確保身體的直立,同時,也更能有效的徵召肱三頭肌並減少胸肌的參與。

4.仰臥肱三頭肌伸展
肱三頭肌為我們手臂上的一個大肌群,想要好好的打造它就必需要用點訣竅。這個仰臥肱三頭肌伸展又稱為槓鈴仰臥臂屈伸,是屬於肱三頭肌的單關節運動,我們可以使用槓鈴雙手同時訓練,或使用啞鈴進行單手單邊的訓練操作。同樣,重點都在於手臂的伸直而非彎曲。
步驟1. 將身體仰臥於平板上,雙手持槓鈴(EZ槓或直槓都可)或啞鈴,在頭部上方舉高。
步驟2. 手肘與小拇指應朝向天花板,接著彎曲手肘將槓鈴往額頭上方處移動。

注意!別讓槓鈴或啞鈴撞到頭或鼻子,尤其在逐漸力竭的時後控制力量要特別小心。

資料參考/bodybuilding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