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主要是透過腳踩踏板,將動力輸出至後輪帶動整個車身往前運行,因此,最佳的踩踏節奏就成為了,無論是日常騎自行車的人或是熱衷於三鐵運動的人,最常研究與探討的技術問題,然而,一般人普遍認為只要學會以正確的速度讓曲柄旋轉,就能讓騎乘的速度上更有效率,但這項技巧並不是多數騎乘自行車的人都能夠了解,既然學會正確的踩踏技巧這麼重要,那麼最佳效率與速度的最佳採踏節奏又是什麼?以下我們將用一些研究報告來做說明。
在瑞士科學家所進行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設定這兩種觀察目標來試圖回答「自在節奏」這個問題。
目標1.觀察自行車騎士在各種條件下自在選擇節奏的方式,這也就是每個人在最輕鬆自在的狀態下,以他們感覺最正確的速度採踏板的方式。
目標2.將這種自在選擇的節奏與最佳節奏來做比較,主要是研究在恆定功率輸出下,產生最低血乳酸(Blood Lactic Acid)濃度的踩踏轉數。
為何這些研究人員要看血液乳酸濃度並用它來計算出最佳節奏?因為,運動時血乳酸濃度的變化主要取決於運動的強度和持續時間;並受運動方式、年齡與肌糖原貯備等因素的影響。所以,如果乳酸產量減少肌肉疲勞就會減少,這也代表著你可以在固定的動力輸出和踏板節奏下,進行更長時間與距離的踩踏;這正是所有自行車運動員在計時比賽時最需要做的事。此外,研究人員也希望透過這項研究,找出自行車道路與車身位置之間的變化;是否改變自由選擇節奏與最佳節奏有關連。
為此,研究人員設定在平地採正常騎乘與上坡採直立式騎乘這兩種不同的條件下,分析自在節奏、最佳節奏、血乳酸和最大功率等數據;研究人員特別找來七位經驗豐富的自行車運動員,在以上這兩種情況下所呈現出的實際數據。這個研究特別重視於觀察騎乘自行車的人;是否能透過本能選擇出最佳的踏板節奏而不管騎乘的路面環境為何,另外,也會觀察騎乘自行車在上坡時的自在節奏與最佳節奏踩踏是否較低。
這項研究遞一個發現的是,幾乎所有騎自行車的人都經由自在節奏,選擇了一個十分接近最佳節奏的踩踏方式,無論他們是處於平地或是斜坡時的騎乘環境。在整組中的平均數據在平面騎乘時自在節奏為82.1rpm,而最佳節奏為89.3rpm;騎乘上坡路面時自在節奏為81.5rpm,而最佳節奏為87.7rpm,在這研究中發現一項有趣的狀況,在面臨上坡路面的自在節奏中,採用直立姿勢騎乘有助於產生大約2%的力量。
對於許多自行車的人甚至是經驗豐富的自行車選手,都可能對他們自己的踩踏技術感到好奇,他們總是會感覺自己踩的速度是否有點慢或太快?但經由這項研究就能了解,在上坡路面使用較低的節奏和直立式的騎乘方式,將更有助於踩踏速度與力量的提升。只要你是一個騎乘自行車經驗豐富的老手,而不是像初學者一樣踩著大齒輪的方式,那麼自在節奏的踩踏方式就是十分的適合你。有趣的是這項研究,還與一項研究關於跑步距離有相關性,因此,研究人員更確定經由我們的大腦無論是騎乘的踩踏速度或跑步的步伐幅度,都能產生出最佳的自在節奏與動作,正因為這樣你就能運用最少的能量消耗來維持固定的速度。
資料參考/peakendurancesport
責任編輯/David
台灣鐵人三項運動發展協會精心主辦的Challenge Junior Kaohsiung小鐵人兩項賽暨SUP水陸趣味挑戰於週末在高雄大港橋旁熱鬧開賽!這次活動得到高雄市政府運動發展局的指導,並與高雄海洋派對攜手合作,讓小鐵人運動在盛夏水陸中綻放光彩。此外,此次也是Challenge Taiwan賽事系列首度進駐高雄,透過不同的合作模式與全新玩法,將鐵人活動的樂趣傳承給下一代。
SUP水陸趣味挑戰活動以團體挑戰為主,參賽者們先進行SUP共板划行800公尺,接著挑戰1.5公里的路跑,吸引近百位選手踴躍報名參加。這項挑戰不僅考驗家人、朋友之間的默契,更讓親朋好友間增添了難忘的互動與回憶。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動首度在第三船渠開放水域進行,選手們可以在水面上俯瞰大港橋的美景。
而WAYPOINT更是為這場挑戰全新打造賽事專用SUP板,增加了板上人數,讓參賽者能夠享受更多與眾不同的賽事體驗。活動首日,高雄台電女排的黃瀞萱、胡曉佩擔任SUP水陸趣味挑戰組的領航嘉賓,為活動推廣掀開序幕,並為Challenge Junior Kaohsiung兩日的活動揭開精彩的序幕。
Challenge Junior這次採用小鐵人兩項(騎自行車與跑步)的賽制進行,讓初次接觸這項運動的小選手也能輕鬆上手,同時也讓多場賽事的小選手能夠累積更多賽事經驗。整個賽道皆位於蓬萊商港區內進行,起始點設在大港橋,經過棧庫群及香蕉碼頭,最終回到大港倉會場。
熱血地小鐵人們面臨挑戰時,在家人、觀賽民眾的加油聲中,都展現了不畏炎熱的堅毅精神,完美詮釋了鐵人魂!每位小鐵人都在這場挑戰中留下了難忘的回憶。
Challenge Junior Kaohsiung小鐵人兩項賽暨SUP水陸趣味挑戰與高雄海洋派對系列活動合作,除了SUP與小鐵人競賽外,現場還設有高雄海洋派對周邊活動,包括水上氣墊浮具體驗、大型飄飄池、Hi Young 市集、小丑氣球遊行等。
更加令人振奮的是,超人氣金曲天團「滅火器」還特別登場熱唱演出,現場氣氛非常熱鬧,為整個活動增色不少,也讓參與者感受到了高雄獨有的夏日情懷。
資料提供/威整合運動股份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林彥甫
第二屆 Formosa Xtreme Triathlon 極限鐵人三項賽(FXT)於 26 日歷經 19 小時嚴峻賽程圓滿落幕,此次共 54 位極限勇士參賽,僅 26人 撐過武嶺氣溫3度體感溫度 -3 度的艱困環境,登上合歡山頂敲響完賽鐘聲。最終冠軍由自行車登山王「范老師」范永奕以 12:59:31 奪下,亞軍為「鐵人一哥」謝昇諺、季軍則由破格參賽的「泰神」吳承泰獲得。
賽道總長 226 公里,海拔爬升超越 6000 公尺,游泳於秀姑巒溪出海口逆游3.8公里,當天早晨六點準時開賽,然而天空不作美,開賽不久就飄起小雨,增加了游泳的困難度。鐵人一哥謝昇諺在游泳三圈賽段中保持領先第一順位上岸。游泳排名:謝昇諺 57:05,寇大龍(Darren)59:23,吳承泰 1:02:40
自行車總長 180 公里,途經蜿蜒曲折的花 64、193 產業道路,台 11 線海岸公路,最終爬升至海拔 1644 公尺的新白楊。登山王范永奕游泳於第五順位上岸(1:20:14),自行車路段如履平地,與謝昇諺同時進到 T2 新白楊。范永奕第二天頒獎典禮時笑說:「我在 T2 與昇諺一同進入更衣帳,謝昇諺說我游泳好快,我也回饋他騎車進步好多,追得好辛苦。」兩位勇者皆是第二屆參加,彼此都把最弱的項目加強訓練並且好好表現,盡情發揮後享受賽事,這就是鐵人三項賽迷人之處吧!
全長 42 公里的路跑,從新白楊停車場起步需一路向上至海拔 3417 公尺的合歡主峰終點,當天武嶺氣溫 3 度,體感溫度 -3 度,時大時小的細雨不停。大會規定陪跑員需過 25k 關原加油站後才能陪跑,前 25K 路程,選手獨自面對黑夜、孤獨、寒冷、雨水、寂靜,考驗的不只體力,還有被伸手不見五指的迷霧包裹著獨自一人前行,這場極限鐵人三項真正的挑戰入夜後才開始。
在路跑賽段,選手與陪跑員互相加油打氣,靠著頭燈光芒跑在漆黑寒冷的山路上。如果你問選手為什麼想參賽,他會告訴你:為了挑戰自己,但如果你問陪跑員為什麼願意義無反顧陪著選手到達頂峰,也許他會告訴你,為了實現一個人的夢想。FXT 極限鐵人三項賽事除了讓我們看見選手堅忍的實力,更讓我們看見一群人為了成就夢想,團結力量的強大,你不是孤單一人,你有一群人陪你一起走的長遠。多位第二次參加的選手亦突破佳績,成功雪恥征服黑衫。
這場由 Waypoint 威整合運動主辦、泰山企業冠名贊助的極限鐵人賽事,創下鐵人賽有史以來最高觀看流量,選手追蹤頁面點擊次數高達 80,000 多次,平均停留時間 6 分鐘,讓大家笑稱那天 FXT 賽事嚴重影響了經濟,因為大家都在關注賽事沒生產力。
今年有兩位女選手參賽,分別為前體育主播侯以理與陳玉玲,兩人雖未成功登頂,讓冠軍戒指席位再次從缺,但第二次參賽的以理去年騎車項目被關門,今年成績大幅躍進,成功抵達關原加油站、大禹嶺,最終止步 36K,勇於參賽面對挑戰的精神就值得為她喝采。讓我們一起期待女生總冠軍誕生的那一天吧!
此屆賽事有 10 位白衫選手(完成游泳、自行車賽段)雖未成功登頂,止步於跑步賽段,但他們不放棄奮戰到精疲力盡最後一刻的態度令人敬佩,留下一點小遺憾,為下次迎接更大的美好。
第二屆 FXT 冠軍范永奕戴上專屬冠軍戒指與現場觀眾分享參賽心得:「大家可以坐在這裡,無論是白衫或黑衫都好,當我們下定決心要做一件事,按部就班地把它做好。雖然結果並不一定如我們預期,但至少我們一個步驟一個步驟把它做好。」
特別感謝富士達保險經紀人、Vision、AROMASE艾瑪絲、日立變頻冷氣、SCOTT、五十五街精釀啤酒、titan、GOLDEN ARMOUR贊助,因為有這些支持,得以讓世界看見台灣,看見鐵人三項運動在國際舞台嶄露頭角,要挑戰極限不用出國,而應該到Formosa Xtreme Triathlon就是你此生挑戰極限旅途必經的路程。
資料來源/Waypoint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