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們還記得,大約在兩年前Garmin 935上市時,我曾發過一篇文談論「跑步關鍵數據」的看法。如果你們忘記了,那篇文的節錄是這樣的:
「數據化有它的好處,但如果一味追求數據化,那就是見樹不見林、捨本逐末。作為分析而言,垂直震幅、觸地時間等等都是很有意思的數據,知道自己的長短處、找到可以精進的方向。但如果你一開始的方向不對,認為只要追求完美的跑步動態指標,最後就能達到更好的成績,那就是我說的見樹不見林了。」
「我認為數據可以用來輔助、分析自己跑步的型態改變,但不是用來檢視一個人跑得好或不好的指標。一個人跑得好或不好,到賽場上就只有一個指標,就是完賽時間。」
兩年過去了,尤其是現在我拿到了最新款的945,我的想法改變了嗎?
我會說是,但也不是。
科技進步,現在許多跑者無論是練跑、參賽,甚至日常生活中,已習慣隨手戴上跑步手錶。但你是否有想過:你真的需要它嗎?或是,你真的需要花一筆大錢買隻功能如此齊備的全新跑步錶嗎?買下它之後,你用得到它多少功能,還是它的最大功能其實在激勵練跑或向跑友炫耀?超強市民跑者許立杰Jay在拿到最新一代跑步手錶時,有感而發特別撰寫此文,談論自己對心率訓練、科學化訓練以及跑步手錶的看法,最終回歸到原點:「你跑的每一步並不是傳送到你的手錶、馬拉松世界、Strava,而是累積到你的身體裡。」
從舊錶換到了945,我第一個感覺就是「哇,這麼多新功能。」隨後卻馬上開始擔心「所以我要怎麼用?」不是說那些功能我不會用,而是說在很多時刻,它提供的東西甚至超過我需要知道的了。
例如訓練負荷給了我一個數值,然後根據 firstbeat 的後台,它覺得我跟「一般人相比」是過度訓練。可是我本來就不是一般人,我在Garmin Connect的數據裡,無論是里程、活動時間、次數、強度、都超過了99%的人,你怎麼會覺得我是「一般人」?
錶的設計本來就是為了符合大多數人的需求,這我理解,因此不能也不該期待它在每一方面都能完美無缺。那怎樣的數值對我是合理?還是要回歸到基本面上:
這次跑完的配速怎麼樣、同樣配速下的心率是不是合理?心率也有可能不準,自評的辛苦程度到哪,All Out 還是有所保留?這些東西有些手錶會告訴你、有些不會、更有些它會誤解。這就為什麼無論數據再詳細,我每一天訓練後,都一定會筆記下心得。
我跟你們分享個小故事:一年前我曾跟一位年輕的女跑者訓練過很短暫的時間,之後也變成了朋友。有天她的錶壞了,不得不買了第一支光學心率錶。完成第一次訓練後,她問了個很可愛的問題:「嘿,所以心跳165是高還是低?」
我一聽不禁笑出來,你居然不知道165 bpm對自己來說是高還是低?因為這是她第一次測到自己的運動心率,在那之前都是用很簡單的碼錶訓練,強度高低都是憑體感。你說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會有好成績?
她的一萬公尺最佳是32分台,女生。
所以有時候我會覺得,這些很詳細的資料分析與監測,是不是某種情況上限制了我們自由地奔跑。我們變得很依賴這些裝置,很多人沒有手錶就不出門跑步(譬如我也是)、GPS 失準就緊張兮兮、心率偏高就不敢跑下去,也不管是儀器的失誤,跟身體反饋是否一致。
這對我來說很荒唐,因為回歸到原點,你跑的每一步並不是傳送到你的手錶、馬拉松世界、Strava,而是累積到你的身體裡。
現代人跑步已經是社交的一部分了,你很難回歸到那個沒有跑步APP的時代,當一個純粹的跑者。就像很多人雖然討厭 Facebook,但當你不得不使用它,那怎麼找到一個平衡點。
科技不一定始終來自於人性,當你在使用時,也偶爾提醒自己要抽離一下,想想自己為何而奔跑。也許是為了更好的成績、也許是成就更好的自己、或者沒有理由,你就是喜歡跑步嘛。
現在看很多人跑步,好像變成了軍備競賽。你有最新的鞋,那我一定也要有。你有最新款的錶,那我怎麼可以輸?
Garmin 945到底值不值得買?這問題真的很難。因為功能這麼多,你需要的是哪個,它提供了這麼多套件,但你實際會用的又有多少?
這些我都沒辦法替你回答,但也許有件事可以很簡單地判別:如果你覺得它可以幫你增加一些跑步的動力,那就買吧。就像有人穿了 4%、全馬跑五六個小時,我也覺得滿好的。至少他穿去跑步了,有跑就值得。
945真的是隻好錶、但我先前用過的310, 225, 235同樣也是,其他品牌Polar, Suunto肯定也不差。但它值不值得美金$600、台幣$19,900?
我儘量客觀地呈現,不過最後這題
還是應該由你回答。
沒有受過一天田徑訓練,長大才發現自己很喜歡跑步;參加過兩屆波士頓馬拉松,全馬最佳成績 2 小時 39 分。目前居住在加州,與同樣追求全馬夢想的夥伴一起努力著。
FB Jay的跑步筆記
運動品牌ASICS亞瑟士繼年初發表具復古經典傳承意味的「RETRO TOKYO復刻東京」系列後,於2020年春季再推出結合現代東京街頭概念設計及時尚科技發展巔峰意象「MODERN TOKYO摩登東京」系列鞋款。摩登東京系列鞋款包含SportStyle運動休閒系列以及專業慢跑與網球鞋款,同時滿足專業運動以及休閒穿搭兩大需求。
ASICS MODERN TOKYO摩登東京SportStyle運動休閒系列,以日本東京著名觀光景點渋谷熙來攘往的十字街頭意象作為設計概念、印上日本東京新國立競技場經緯度座標,將GEL-LYTE III 、GEL-KINSEI 與GEL-LYTE XXX系列融入摩登東京街頭元素,鞋身以充滿黑白線條感的設計呼應渋谷街頭斑馬線,外觀皆以黑白色系點綴,完美呈現 MODERN TOKYO 時髦摩登感。
2020年為ASICS的代表性鞋款GEL-LYTE III問世30週年,為了慶祝新的里程碑,ASICS SportStyle開發了最新鞋型GEL-LYTE XXX,結合了最初由三井滋之先生設計的GEL-LYTE III鞋款模型,並採用了未來感設計和異材質拼接元素,展現更具現代感與美學的運動鞋款。 GEL-LYTE XXX完美體現ASICS品牌的輝煌過去,同時又將未來感美學融入其中,受GEL-LYTE III鞋款的啟發,GEL-LYTE XXX保留了標誌性的分裂式鞋舌,但採用更為流線型的包覆性結構,設計師Ryota Kitami表示:「除了吸睛的鞋舌之外,GEL-LYTE XXX還有一個特徵是明顯的鞋後跟,採用此設計為了讓鞋款具有現代感,並使用FLYTEFOAM技術連接到中底, 提供了穿著者柔軟的緩衝與舒適。」
ASICS MODERN TOKYO摩登東京系列也推出搭載革新科技的專業運動慢跑鞋款 NOVABLAST、GEL-NIMBUS與GT-2000 8等,以及專業網球鞋款SOLUTION SPEED FF L.E.,運用霓虹螢光配色展現現代化東京街頭感與繁華的東京夜晚意象。ASICS MODERN TOKYO摩登東京全系列於4月1日於ASICS全台店舖正式上市。
資料提供/台灣亞瑟士
責任編輯/David
全球跑者至高聖殿波士頓馬拉松於昨(16日)8時40分(台北時間20:40)分批開跑,「日本最強市民跑者」川內優輝勇奪冠軍,是波馬近31年第一個奪冠的日本人,完賽後他情緒激動落淚。女子組后冠則由美國女將德西蕾・林登摘下,是波馬33年來第一個贏得波馬冠軍的美國女子,兩人雙雙締造波馬歷史紀錄。
波士頓馬拉松(Boston Marathon)在風雨中開跑,天氣狀況惡劣,被稱為30年來最冷的波馬(8:40起跑時僅華氏37度,相當於攝氏2.7度),比賽期間更不時夾雜暴雨。而日本跑者川內優輝(Yuki Kawauchi)以2:15:58成績奪冠,一開始5K他獨自領跑並試圖與後方跑者拉開距離;10K處卻被後方主集團跟上,一度落到10名之外;半馬中點處追回前3-4名,並在賽道中最難的牛頓山路段(約26-33K處)與2017年波馬冠軍Geoffrey Kipkorir Kirui開始展開追逐戰,直到最後2公里逆轉戰局,意料外奪下冠軍寶座。而這次他沒有像在新北市萬金石馬拉松一樣衝破終點線後立刻倒下,而是興奮揮手,之後不禁感動落淚。
川內優輝成為日本第九位摘下波馬冠軍的日本人,是自2001年韓國運動員李鳳柱後第一個波馬亞洲冠軍,也是事隔31年第一位在波馬奪冠的日本跑者,上一位日本波馬冠軍是瀨古利彥(1987年,詳見下表)。川內表示,1987剛好是他出生的那一年,讓他不禁感到這是命運的安排。
賽後受訪時川內說道:「我一直告訴自己前進、前進、再前進,跑出自己的比賽。我的跑齡已有26年,而這天是我跑步生涯中最好的一天,希望能藉此激勵其他日本選手跑進世界。」 被問及取勝關鍵,川內表示他習慣在寒冷天氣中跑步,比賽當時的天氣反而成為取勝助力。值得一提的是,川內不只改寫日本跑者31年來的歷史,他更是波馬有史以來最老的亞洲人冠軍跑者。
女子組由美國女將德西蕾・林登(Desiree Linden)以2:39:54摘下后冠,衝過終點線後她與教練激動擁抱,大雨中分不清臉上是雨水還是淚水。德西蕾是自1985年以來第一位贏得波士頓馬拉松冠軍的美國女子,當她受訪時直呼「我無法言喻!這是我跑步生涯中最重要的時刻,今年艱困的環境讓這份經驗更加獨特。」
資料來源/B.A.A.、Boston Marathon臉書專頁、CBS Boston、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