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是讓跑者增加跑步表現、無傷完賽的重要關鍵,然而該怎麼練卻眾說紛紜,有些訓練雖是時尚潮流,卻沒有科學根據,而功能性訓練是經研究證實,對於從兒童到阿公阿嬤、一般跑者到運動員都受用的訓練,能強化跑步時需運用到的主要肌肉群、增進跑姿的流動性。以下8種功能性訓練,不只跑前熱身適用,也適合納入常規練習中!
「跑步本質上是一項單腿運動,需要足夠的肌力與肌耐力。」紐約Sift物理治療所的物理治療師暨健身教練Nicole Ramos進一步指出﹕「將功能性訓練納入常規訓練的一部分,可幫助提高配速和耐力,並防治過度使用帶來的傷害。」
以下8個功能性訓練動作由NASM認證教練Jess Movold示範,主要針對髖關節的屈曲和伸展、單腿的穩定性做練習。根據美國國家肌力與體能協會(NSCA)研究,動態伸展已被證實可改善跑步表現。
在跑前花大約30-60秒執行每個動態伸展動作(含四肢、髖部與大腿);在肌力訓練日,每個動作進行30秒,並可在深蹲和弓箭步時增加負荷,使每組只做10次就需要休息,總共做2-3組。
功能﹕有助於延長和拉伸臀部與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藉此讓骨盆回到正確位置對齊,延伸幫助跑步與走路動作。
步驟1. 站立,雙腳與臀部同寬,彎曲右膝蓋使右腳底頂到臀部。
步驟2. 右手抓住右腳踝,左手臂打直向天花板延伸。保持臀部緊縮、雙膝對齊,使大腿前側得到良好伸展。
步驟3. 保持5秒鐘後回到起始動作,換成左腿重複。
功能﹕促進髖關節屈曲、外展和外旋,以提升臀部活動能力。
步驟1. 站立,雙腳與臀部同寬,屈膝將左腳抬起,上拉到臀部位置
步驟2. 雙手抓住左腳踝以支撐腿部,左膝蓋向外開展。此時臀部內外側與腹股溝都會有感覺。
步驟3. 停在開展位置短暫伸展,接著換另一腿重複。
功能﹕這是個對大腿後側膕旁肌很好的伸展,可減少跑步時膕旁肌受傷的風險。
步驟1. 從站立姿勢開始,右膝彎曲,讓左膝向前打直。
步驟2. 身體向前彎曲,雙手打直朝地板做出挖勺動作。接著運用臀部力量讓彎曲的的身體回正,雙手隨身體朝天花板打直。
步驟3. 換另一條腿重複,左右腿切換同時向前走。
功能﹕促進臀部活動,同時訓練到臀大肌、膕旁肌和股四頭肌等跑步時會運用到的重要肌肉。
步驟1. 站立,雙腳與臀部同寬,腳趾稍微彎曲。
步驟2. 雙手扣緊放在胸前,以保持平衡。膝蓋彎曲,使臀部向後下方宛如坐姿。過程中背部打直,挺胸。
步驟3. 運用臀部力量將身體推回站姿,並重複動作。
功能﹕促進人體矢狀面(又稱縱切面,指身體前及後的動作)活動,同時提升橫向穩定性,這兩者對跑步保持平穩和健康、防止下肢受傷都是必要的。
步驟1. 站立,雙腳與臀部同寬。
步驟2. 右腳向前跨步同時雙膝彎曲下蹲,使雙腳膝蓋和小腿呈90度、右膝蓋與腳趾齊平。
步驟3. 運用右腳踩地力量回到站姿,並換左腳重複動作,持續向前跨步約6公尺。
功能﹕跑步是單腿運動,意味著一條腿必須同時負責落下與拉起,因此需要單腿穩定性以及運用單腿推動全身的能力。保加利亞分腿蹲能徵招臀部和腿部所有主要肌肉,但切記,在還沒熟悉雙腿深蹲之前,不要嘗試較進階的保加利亞分腿蹲。
步驟1. 站立,右腿向身後跨,腳掌停在矮凳上休息;雙手緊扣放在胸前以保持平衡。
步驟2. 緩慢地彎曲左膝蓋,同時將右膝蓋降低靠近地面。
步驟3. 運用左腿踩地力量回到起始位置,重複30秒,接著換右腿重複。
功能﹕跑步是一種增強式運動,意味著跑步時肌肉必須迅速伸縮以提供爆發力和推進力,且一次是一條腿來完成。單腿跳躍是訓練單腿力量、穩定性和爆發力很好的方法,能讓你跑得更快、更強勁。
步驟1. 單腳站在一個矮箱或台階前方,雙手緊扣放在胸前以保持平衡。
步驟2. 使用站立的單腳跳上台階,接著跳下來,過程中腳步保持輕鬆。建議可在鏡子前做此動作,以確保膝蓋與每個次跳躍保持筆直。
步驟3. 重複30秒,接著換另一條腿重複。
功能﹕跳箱結合深蹲姿勢與爆發力元素,可將臀大肌和股四頭肌的所有肌肉連結小腿後側肌群,對各階段的跑者來說,都是極佳的訓練。
步驟1. 挑選一個適合的箱子高度,在箱子前方站立,雙腳與臀部同寬,並確保你有足夠的空間進行深蹲。
步驟2. 深蹲後,運用臀部力量快速跳上箱子,接著跳下箱子。
步驟3. 嘗試一個讓你覺得重複10次有難度的箱子高度。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山姆伯伯工作坊
責任編輯/Dama
人生總要做一件瘋狂的事情,而且還要趁年輕! 年少輕狂不是錯,只要對自己負責、不傷害他人,也不傷害自己,年少不狂才徒留悔恨。但如果正值輔導級十五歲的年紀就跑步環台,算不算年少「太狂」呢? 讓我們看看《一萬天不休跑》作者黃崇華跑步教練的年少究竟有多狂!
我十四歲這一年,被甄選進入統一企業長跑隊,簽了人生的第一份合約 — 統一企業長跑隊贊助合約。長跑隊所有經費預算由統一企業全額贊助,所以我簽約後的比賽裝備服飾、比賽報名費、交通費、獎金制度等,都獲得相當優渥的贊助與獎勵,相對的責任義務是一年內必須參加約定場數的全國賽會。
長跑隊成立後兩年左右,春秋廣告公司也承辦規模相當盛大的「為健康而跑 — 統一企業環台長跑挑戰賽」,在民國八十二年,這可能是台灣歷史上規模最空前盛大、動用最多政府行政資源的環台活動。選手們得在七天內環台灣跑步一圈,考驗的不僅是體力、耐力、恢復力,還有多日連續移動的舟車勞頓。
活動標準由甄審委員會評選符合資格與條件的選手,再將所有選手分成四大隊,其中一隊全部是女子選手,其餘三隊皆為男子選手,男子其中一隊為國手組,包含何信言等名將在內。
賽事七天內,每天從上午六點開跑,持續至傍晚七點左右結束,各隊以不間斷接力方式進行。承辦單位將所有路線距離設定以每公里五分整的配速前進,規定每隊移動速率不能低於這個標準,若有隊員落隊會先給予提醒跟上隊伍,落後達一百公尺以上,隨車裁判會判定該名選手喪失資格並強迫上車,無法繼續跟跑,活動結束後也無法取得完成證書與七千元獎金。
籌辦階段最後一場開會討論時,承辦單位依各隊實力分配路線,因為採取輪流接力方式進行,各隊路線困難度差異並不大。換句話說,各時段每隊皆有出場的機會,不論是最煎熬的中午時段,以及東部的連續爬坡與海邊逆風路段。每位選手一天平均輪到兩次,第一輪跑完後馬上移動到下一個接力區,一天大約跑三十至四十公里不等,七天內要完成超過二百五十公里。
跑在中午酷熱時段、東部爬坡段,以及不能低於五分速,是三項最大的挑戰;當三項挑戰同時發生更是最大的考驗,承辦單位甚至表示「可以允許比五分速更快,但就是不能慢於五分速」,這是活動開始前不斷被叮嚀的殘酷規則。
相信當大家遇到一項挑戰,無論是事業、生活、運動、賽事、訓練等各方面,一定會評估自己的能力範圍與風險指數。然而當時我還算懵懵懂懂的年紀,聽到這項活動只顧著表達強烈的參加意願,並沒有多加深思熟慮,只認為要準備接受比馬拉松訓練更艱難的任務。
在我交出生平第一張家長同意書與切結書後,如願獲得參加資格,既期待又戒慎恐懼的心情隨之而來。
環台長跑挑戰賽是台灣大型企業與政府合作促成,在活動前期的宣傳與活動多日報導,算是相當完整且深入。宣傳之廣,連記者會當天我的姑丈在晚報上看到這項活動報導與我的名字,還特地打電話給我父親。在網路尚未發達的年代,能上報紙算是大事情,報紙內容除了詳細報導此活動的特殊性與挑戰性之外,也特別提到年紀最輕的十五歲黃崇華,與年紀最大的五十一歲曾太平(註)。
註:曾太平 - 素人跑者,五十歲時馬拉松首度跑進三小時大關,對於以破三為目標的素人跑者,具有相當正面的激勵效果與學習典範。
活動前一晚,所有選手被安排集體進駐飯店休息,活動第一天在台北市國父紀念館舉行盛大開幕儀式,所有隊伍選手都必須跑第一天的第一棒,與最後第七天的最後一棒。
抵達會場後,我被人山人海的場景與高規格震攝住。我們的保母車空間寬敞舒服,讓長途中可以好好休息,車上有整箱企業最流行的奧雷特、寶健運動飲料可無限暢飲。
起跑後,雙台警車鳴笛前導,大小路口皆站崗交通警察,選手車輛隊伍經過前立即啟動變燈機制通行,選手隊伍行進時安排一輛救護車、選手保母車、大會裁判車,以及隨行記者等全程跟隨,整個隊伍共有五台車輛前後壓陣。如此規格不僅於開幕第一棒,在環台七天的全程皆有如此高規格的待遇。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三天上午賽程,我的隊伍輪到跑高雄站第一棒,當時市區遇到上班交通尖峰時刻,連機車道也塞滿車輛,警車情急之下不斷鳴笛廣播,請民眾禮讓我們優先通行,隊伍才得以保持每公里五分整速率前進,當下覺得既不好意思也相當感謝大家的協助。
七天六夜活動不到最後一天,我們絲毫不敢鬆懈,深怕一個不小心掉離五分速、一個失神扭到腳喪失資格。在第三天起床時,隊友曾太平伯伯問我:「你壓力很大吧!」我回答「有嗎?」其實有些壓力屬於隱性,自己也不一定知道。曾伯伯繼續說:「看你半夜突然醒來,呆坐在床上不發一語許久,我想應該是壓力太大,放鬆一點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其實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半夜發生這些怪異舉動,回個神告訴自己盡力而為就好,過大壓力不僅沒有幫助,反而影響休息睡眠與恢復。
第四天,隊伍進入屏東地區,在移動到下一個接力區的沿途每個路口皆有員警待命,而當時離我們隊伍預計出發時間還有一個小時以上。在等待出發前,我跟嚼著檳榔的原住民警察聊天打發時間,也感謝他們的辛勞。
以現階段社會氛圍與政府行政資源的運用,要再舉辦如此大規模的活動幾乎是不可能。但如果政府、大型企業、民間體育等三方願意共同合作舉辦大型體育活動賽事,相信對台灣體育發展將注入更大的能量。
第四天路線是從屏東跑往恆春方向。大約中午十二點,我們便遭遇恆春著名的落山風襲擊,高溫酷熱加上強大逆風,嚴酷考驗著全隊的實力、意志力與團隊合作,至目前為止全隊還沒有一位選手失格,大家仍在為目標奮鬥中。
賽程剩下十公里左右,曾伯伯突然體力大幅衰竭,步伐變得沈重不穩、節奏凌亂,可以看得出來他已勉強使出全力,企圖力挽狂瀾跟住全隊速度。但不久後他突然對大家說:「我不行了,你們先跑不要等我,不要拖累大家!」當下大家輪流跳出來鼓勵他,請他不要想太多,先專心盡量維持速度為主,此時全隊也很有默契地自然稍微降慢速率。
剩不到三公里,大會的裁判車從後面加速到我們側邊,搖下車窗吶喊提醒全隊速度已慢於五分速,必須拉回原速率。瞬間大家趕緊加速,此時是中午十二點半左右,但曾伯伯還是跟不上,不僅跑得辛苦,又掉了幾步距離,於是大家又再度放慢一些。
不到兩分鐘時間,裁判車再度急飆而來說道:「如果他再無法跟上,全隊務必維持速率,不然全隊將喪失資格。」裁判車再度退到後面繼續監看,全隊不知所措,此時隊友林福城大哥突然大喊一聲:「把他包圍起來!」於是採取緊迫盯人戰術,曾伯伯前後、左右都被其他隊員緊緊包圍,沿路全隊鼓勵之聲沒有斷過,他也幾乎被大家全程「壓著跑」。長跑選手無論訓練或比賽,當實力狀況不好時,被隊友用此方式激勵與對待,真是猶如人間煉獄。
度秒如年的我們終於看見一道曙光、一種重生的希望。前方接力隊伍已在準備待命,這也是我們歷經摧殘坎坷之路的終點,待我隊和即將出發的隊伍完成擊掌儀式後,正式宣告今天全隊再度通過考驗,保住明天繼續挑戰的資格。
環台挑戰賽的第四天賽況,不論是團隊合作與團結心、曾伯伯的意志力及不屈不撓的精神、終點線後大夥兒疲憊不堪的模樣,二十七年來一直刻印在我心中,時光荏苒都無法抹滅。
第五、六天在待命區,不斷傳來女子組速率已掉到五分多,甚至六分速的戰報,承辦單位也不斷鼓勵男子組選手,能夠盡量補回延滯的時間。
在男子三隊之中,我們這隊實力居中,僅能守住基本速率,我們隊友有林福城、吳興傳、曾太平、林清勇,黃銓仁、游樹林與廖學輝,以上七位全馬都是能跑進三小時內大關的選手。據說國手隊都以每公里四分速,甚至四分內飆速,實際上到底有多恐怖,因沒有機會加入也無法得知。
時間終於來到第七天,我們從坪林出發跑往終點站台灣大學大門。出發前大家都相當興奮,經過七天的煎熬終於要完成了,沿路上全隊歡樂氣氛也提升不少,但我還是小心翼翼,深怕一個不小心扭傷了腳而樂極生悲。
順利完賽後的活動閉幕儀式上,我獲頒一張環台挑戰成功感謝狀與一筆優渥獎金,記得當時在頒獎台上並沒有熱淚盈眶,情緒淡定冷靜,心裡只是想著「終於完成了,也終於結束了!」
如果問我七天環台長跑挑戰賽的感想是什麼? 經由這次經驗讓我更加相信「人定不一定勝天,但必能激發無窮潛力。」
• 本文摘自莫克文化,黃崇華著《一萬天不休跑:地才跑步教練黃崇華與他的31年跑界風雲》一書。
本書特色
✓ 十餘場經典路跑賽、國家級競賽詳實紀錄
✓ 超過百名台灣近30年馬拉松、田徑、越野跑界風雲人物紙上現身
✓ 退役長跑選手暨資深跑步教練分享對跑步訓練的策略與心法
✓ 以親身案例分析馬拉松、中長跑比賽戰略
✓ 超人氣跑者雷理莎初全馬破3的完整訓練策略大公開
適合讀這本書的人
✓ 跑步教練︰讀完彷彿跟一位資深前輩促膝長談教學理念
✓ 現役與退役長跑選手︰絕對一面讀一面感嘆:「這不是我嗎!」
✓ 路跑、越野跑賽事相關工作者︰深入了解已消失的各大經典賽事規則和舉辦型式
✓ 市民跑者︰沒天賦沒關係!看一名地才跑者如何透過不斷訓練、堅強的意志和比賽戰略贏得勝利,再透過跑步回饋到跑步以外的世界
✓ 一般大眾︰維持31年努力不放棄的經歷,不只能轉化成職場、人生上的養分,更吸引你踏出跑步的第一步!
更多《一萬天不休跑》資訊 請點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