悶熱的夏天在戶外跑步,你一定邊跑邊狂飆汗!無論在寒冷冬天或悶熱夏天跑步,汗水都是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出汗有什麼必要呢﹖為什麼做同樣強度的運動你流的汗總是比別人多﹖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流汗是身體自然降溫的一種方式,當你的身體開始升溫,無論是因為自身體溫變化、外部溫度變化,或是為了應對壓力、食物、藥物或疾病,中樞神經系統會向全身汗線發出信號,使身體降溫;而降溫時機發生在汗液蒸發時,皮膚表面的熱量隨之消散。
此外,一些人認為「跑步流汗可以排毒」、「跑步爆汗瘦身更快」,前者目前沒有科學根據,後者沒有直接關連,其實都是迷思。反倒是運動流汗可讓身體排除多餘的鈉,保持腎臟健康(但如果跑步超過1小時流了大量的汗,應適當補充運動飲料)。
一般人1小時訓練中平均流800-1,400毫升的汗,但有些人流的汗總比別人多。費城骨科醫學院教授彼得比迪解釋道﹕實際上人的身體一整天都在不斷出汗,只是你沒注意到汗珠積聚在衣服上,直到出汗率或超過蒸發率。
而出汗率會受體重、年齡、性別和壓力指數影響,這就是為什麼跑步時你總是汗如雨下,但隔壁跑友卻只是微微冒汗。一般而言,體重越重、年齡越大、壓力越大,可能產生的汗水就越多;若以性別區分,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出汗。
此外,如果你的某部位特別容易出汗,例如明明只是輕鬆跑卻像剛洗完頭髮一樣,可能是因為某部位汗線過度活躍,汗液自然比其他人多。
事實上,沒有客觀的方法能判斷一個人是否流汗過多,但如果出汗影響到進行日常活動的能力(例如手握筆或穿拖鞋),你可能成為占總人口中發生率1%的「多汗症」患者。
多汗症患者起床後會發現雙手、腋窩和腳底總是過度流汗,直到睡著才停止。然而原發性多汗症原因不明,多數自小就有某些部位流汗特別多,這些症狀可能造成患者在工作或社交上的困擾,尤其是處於緊張狀況或溫度較高的環境。如果懷疑自己有多汗症,可就醫診斷,經醫師評估做非手術或手術治療。
出汗是必要的,前文已說明這是防止你過熱的生理機制,但如果你覺得自己過度出汗,除了多汗症的診斷治療,你還可以做一些事來讓身體清爽一點。
1. 止汗制臭劑
坊間賣的止汗制臭劑是藉由鋁鹽膠狀物質阻塞汗管,達到抑制出汗的效果,能延緩出汗並減少汗液帶來的氣味。塗止汗制臭劑的最佳時機是睡前或肌膚乾燥時,當大量流汗、運動散熱時使用會效果不佳;此外,刮毛後的肌膚可能有傷口,建議不要使用。要注意的是,止汗制臭劑跟防曬乳不一樣,不需要常常補擦,過度塗抹反而容易刺激皮膚。
2. 透氣穿著
避免穿不透氣或是合成纖維製的衣服、大熱天運動不要把自己包得密不透風,在戶外跑步選擇淺色衣服,都是能降低皮膚受熱的小技巧
3. 跑得越多,汗流得越少
跑步訓練得越多,跑步效率就越高,這意味著過熱情形發生的機率會減低,而產生的汗水相對越少。所以,別把溫度太高當作你不練跑的理由了!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高醫醫訊月刊第二十卷第四期、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郭豐州
責任編輯/Dama
想減肥,你都做哪一種運動?許多專家都建議減重時要多運動,但你知道哪種運動對先天帶有較多肥胖基因的人有益嗎?根據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臺北榮民總醫院等學者刊登於 《科學公共圖書館·遺傳學》 (PLOS Genetics) 的研究顯示,有幾種運動可有效降低肥胖基因對人體的影響,尤其是慢跑。因為慢跑是一項全身性的鍛鍊,過程中需手臂搖擺、腿部與足部跑步前進,肩膀與腹部也皆需參與動作,因此能有效地降低肥胖基因影響。
根據2013-2016年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臺灣成人過重或肥胖盛行率高達45.4%;而肥胖由先天遺傳與後天生活形態所共同影響,遺傳率估計介在40%~70%之間。這項研究由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國衛院與台北榮總等學者進行,研究針對「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18,424名30至70歲成年人的資料,以全基因體資料來全面解析五種肥胖指標,包括:BMI、體脂肪率、腰圍、臀圍與腰臀比,並進一步分析18種運動項目。然而研究發現,藉由規律運動,可有效降低肥胖基因對BMI、體脂肪率、腰圍與臀圍的增加幅度,即使與生俱來較多的肥胖基因,仍可透過後天的運動,像是慢跑、爬山、健走、散步、瑜伽或是國標舞等,都能有效地降低肥胖基因的影響。此外,強度稍高的運動更可弱化肥胖基因的效果。根據五項肥胖指標一致顯示,18種運動中,慢跑對緩解肥胖基因,有最顯著的效果。
根據專家研究發現,其它運動種類像是騎單車、游泳、伸展、太極拳、跳舞機、氣功等並未被發現有顯著的緩解肥胖基因效果,因為這些運動,都屬簡易且低衝擊、低負荷量的運動;此外,過去也有研究指出,在冷水中游泳特別會刺激食慾,反而增加游泳後的熱量攝取,這也是游泳未能顯著緩解肥胖基因效果的原因。
若不做基因檢測的話,要怎麼知道自己是否帶較多肥胖基因?根據臺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林菀俞副教建議,可以觀察自己與家族成員是否屬易胖體質,像有些人說自己「連喝水也會胖」,可能就是帶有較多的肥胖基因。然而雖肥胖會遺傳,但在先天遺傳因素難以改變的情況下,民眾仍可藉由後天規律的運動習慣以及良好飲食習慣,來緩解先天肥胖基因的影響。
資料來源/健康資料網、Livestrong.com
責任編輯/妞妞
冬季就是滑雪的季節,過去這項運動聽起來是一種極限的挑戰,但近年卻有越來越多人前往國外各地從是滑雪當作娛樂,也有許多單位開始在教導一般民眾滑雪的技巧。
滑雪是一項動感強烈、很富於刺激的體育運動。初學者首先應該學好基本的滑雪技術,要請一名富有經驗的滑雪教練對你進行系統的培訓。初學者在選擇滑雪場地時,坡度不能太陡,6度左右最好,滑雪道要寬,50米左右為宜,要有乘坐式索道來運送滑雪者(牽引式索道不利於滑雪者休息),雪質要好,要有大型雪道機對雪面進行修整和保養,這一點對初學者很重要。
在時間的安排上,學習滑雪的時間不應少於3天,在這期間主要學習高山滑雪器材的使用方法;三種基本的滑降技術、包括直滑降、斜滑降、犁式滑降;兩種轉彎技術,指犁式轉彎技術、犁式擺動轉彎技術。在初級滑雪道上對這些技術反复練習,力求在實踐中掌握要領,切不可只圖痛快和刺激長時間玩直滑降,雖然直滑降很有樂趣,但玩的時間再長,水平也不會有太大長進,應拿出大部分時間學習轉彎技術,因為它是滑雪技術的精華所在。
除跳台滑雪、空中技巧、單板滑雪外,其他項目都會需要使用滑雪杖,滑雪杖是滑雪時用來支撐前進、控制平衡、引導變向、支撐身體的運動器材,是滑雪者控制重心必不可少的一件工具。滑雪杖由杖桿、桿尖、攔雪輪、握把等部分組成;滑雪杖上的佩帶(採用高強滌綸織帶),可套在手腕上,防止脫落;攔雪輪可防止滑雪杖在雪裡插得過深,在高速滑行的瞬間給滑雪者一個穩定的支點。
我們在選擇滑雪杖時,應以清薄、不易折斷、平衡感好、適合自己身高為原則。一般由攔雪輪算起,最長不過肩,最短不低於肋骨下方。一般以本人手臂下垂後肘部距地面的高度作為選擇滑雪杖的長度。初學者可選擇稍長一點的滑雪杖,待技術提高後,再選擇短一些的滑雪杖。一般滑雪杖的長度在90-125cm。
傳統的滑雪杖為鋁製材質,標準的直徑約18mm,目前仍是市場的主流,因為製作成熟,出租用的便宜雪杖也是鋁材質,競技選手用雪杖也同樣是鋁材質,差別只是強度不同,相同點就是受到不正常的外力都會造成彎曲,這是鋁材質雪杖的缺點。選手級的鋁材質雪杖,重量輕且彈性適中,操控上不會有重手的感覺。隨著科技的進步,細細的碳纖(carbon)雪杖逐漸受到青睞,碳纖質硬不會彎曲(但會斷裂),再加上酷酷的外型,不少的滑雪高手都採用此材質的雪杖,但是價格會較鋁材質雪杖高,而且製造技術影響碳纖雪杖的重量,偏重的雪杖會影響操控。
滑雪杖是由杖桿、桿尖、攔雪輪、握把等部分組成。另外,為了能很好地握住雪杖,在握把處把桿體加粗25-30mm將會得到良好的效果。握把處的佩帶最好不要過細,要使長短可調,這樣,手大手小和戴不同手套的滑雪者均能使用。
為了使滑雪杖在冰硬的雪面上仍能撐動,下端裝上一個金屬尖是必要的。滑雪杖的總高度應在使用者的肩部以下,滑雪杖的桿體應選用堅實的木質桿或合金鋁管,上下等粗或上端略粗。
此外,大家在專業滑雪比賽中會看到彎型雪杖,即S形雪杖,這種雪杖僅在高山滑雪的部分項目中使用,運動員雙手各持一雪杖,以進行撐動、推進、制動、轉彎等各種形式的運動,並藉以維持平衡與保障安全。在高速滑行到每小時130英里時,任何空氣阻力都會減慢速度,斜坡滑雪中收杆時,彎型雪杖能更好貼合運動員身體,從而減小空氣阻力,符合人體工程學。以冬奧會五個高山滑雪項目為例,速降、全能、超級大迴轉和大迴轉比賽運動員使用的是彎型雪杖,而迴轉比賽運動員所用的雪杖就是常見的直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