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運動部落
  • 如何將自己的訓練納入菁英跑者訓練元素?
1
菁英跑者馬拉松
如何將自己的訓練納入菁英跑者訓練元素?
2
長榮航空城市觀光馬拉松 一萬八千跑者盛大啟航
3
adidas全新SOLARBOOST跑鞋 把「火箭科技」穿在腳上
陳柏長
陳柏長

如何將自己的訓練納入菁英跑者訓練元素?

2019-11-26
運動部落 跑步 馬拉松 陳柏長醫師 全馬訓練

隨著《我在肯亞跑步的日子》及《跑者之道》等書的出版,以及各式跑步書籍,加上歐美菁英跑者開始經營個人網路社群,我們開始對菁英跑者的生活及訓練有些初步認識。菁英選手的跑量比我們大上許多,一天可能跑上兩次(一般素人有跑一次就不錯了)。

菁英跑者
如何將自己的訓練納入菁英跑者訓練元素?

我們為什麼分享這篇文章?

一般市民跑者能跟菁英跑者一樣嗎?雖然因為太多限制,我們無法達到菁英跑者的成績,但可以從他們的訓練中擷取經驗精華。作者以研究分析短間歇、長間歇、節奏跑、長跑等跑步訓練對菁英跑者的效益,並將菁英跑者的訓練融入一般人、提出實質建議,例如累積月跑量應以幾公里為相對安全且合理的上限?讓我們以菁英跑者為借鏡,反觀、調整自己的跑步訓練。

菁英跑者怎麼成功的

除了東非選手住在海拔比較高的地方,多數菁英選手訓練的內容跟我們似乎也沒差那麼多。我們都有在跑間歇、節奏跑、長跑加上許多的輕鬆跑,整體的課表結構似乎也沒多大不同。 當然菁英選手比我們更早開始訓練、處在更競爭的環境、因為多數是職業選手,所以也只要跑步、休息,相對不用煩惱工作跟運動之間的平衡。

但是我們能否從這些資訊中,去取得菁英選手是如何有效地訓練?我們可能一輩子都無法成為菁英選手,但是也想看到跑步成績的進步;我們可能無法吃下菁英選手的課表,也無法回春從小練跑,但是可以從精英選手的訓練當中,去獲取能放入自己訓練的元素。

肯亞馬拉松長跑運動員Wilson Kipsang
肯亞長跑運動員、2012年倫敦奧運會馬拉松銅牌得主威爾森·基普桑(Wilson Kipsang)

菁英選手的成績及訓練課表

2019年這項研究找了85名男子菁英選手,為世界大型賽事冠軍到國家頂尖選手,比賽成績全馬從2:03:23(前世界紀錄)到2:36:15,半程馬拉松58:54到1:08:48,以及目前10公里路跑記錄(26:44)保持人。在IAAF上的積分從494~1285不等。

每個教練或流派對於各種訓練名詞的定義都不太一致,雖然都有間歇,但是各家流派對於強度的定義皆不盡相同,因此需要統合在這篇論文當中的名詞定義,以便於溝通。

.短間歇:200-1000公尺,強度為95-100%最大心率 
.長間歇:1000-2000公尺,強度為92-95%最大心率 
.節奏跑(Tempo):1000-5000公尺間歇或45-70分鐘
.長跑:強度為82-92%最大心律

以上三種訓練被視為主要的質量訓練,而輕鬆跑或長跑會落在8-40.5公里,強度為62-82%最大心律。長跑或輕鬆跑沒有像質量需要較強的專注度及努力,因此有些人認為這樣的訓練不算是質量訓練。 這項研究室根據菁英選手的問卷及訓練日記,去做分析研究,總共研究每個選手認真開始訓練起,直到他們訓練第七年,利用這段區間的各項訓練去跟成績做比較,試圖找出哪些訓練是較有效果的。

柏林馬拉松
世界六大馬拉松之一:柏林馬拉松

各項訓練跟運動表現的相關性

經過7年的資料分析研究,發現對於運動表現最為相關的是總跑量,意味著跑量的堆積,對成績有最大的影響,這也跟許多教練認為要不斷累積跑量相符合。隨著總跑量增加,在質量訓練很難大量增加跑量的情況下,輕鬆跑也占據累積跑量中很吃重的組成,因此也對於成績有非常顯著的相關性。這些菁英選手的跑量也從第三年的12,000公里拉到第七年的33,000公里。

接著可以看到對於成績的影響,以短間歇及節奏跑最為顯著。進入專業跑者的初期,長間歇仍然有所幫助,但是隨著訓練的資歷越久,長間歇對於比賽成績越來越無法看出明顯的效益。隨著年資的累積,也可以看到越早進入長跑訓練,對於往後長跑的成績越有幫助。

隨著跑量的累積,跑量對成績產生的正相關性逐漸下降,雖然仍是影響成績最重要的訓練,但是效益遞減。而節奏跑卻可以看到隨著年資的增加,對於比賽成績的影響越來越大,這可能是因為這樣的訓練最接近比賽的速度、跑姿及長跑所需的各項元素。

紐約馬拉松
世界六大馬拉松之一:紐約馬拉松

一般跑者可以向菁英跑者學到什麼?

各種訓練書籍、各種跑步理論都有不少選手在使用,不管是菁英選手還是素人,只要好好使用,都能看到課表或是理論的效果。有的學派覺得質比量重要,有些卻認為要大量累積跑量。

菁英選手跟一般人最大的不同就是時間吧!菁英選手可以一日兩跑,一般人能出門每天跑步就已經不錯了。因此素人跑者很難大量去累積跑量,又要同時兼顧質量訓練(這篇文章沒把長跑當質量訓練,但是我認為對於素人這是很重要的質量訓練)。而這對於菁英選手完全沒太大的困難,早上跑完質量訓練,下午還可以輕鬆跑,一般人這樣跑很容易鬧家庭革命。

一些新的科學研究認為,當每週超過112公里,再去累積跑量的效益會降低,而且因為投注過長時間在跑步上,增加受傷風險。我們可以看到菁英選手第三年的平均跑量是這個數字的兩倍左右,但因為同樣時間菁英選手可以跑更多的跑量,因此對於素人而言,每週跑112公里所花的時間,並不會比菁英選手少太多。

一般人有更多工作或家庭壓力,這也被認為會增加運動傷害的風險。因此112公里對於素人是一個相對安全且合理的跑量上限。而且我們同樣在菁英選手的身上看到,累積跑量會越來越沒效益,對於素人最珍貴的就是時間,因此要把時間投資在更有價值的訓練上。

馬拉松跑者累積跑量
當每週超過112公里,再去累積跑量的效益會降低,且因為投注過長時間在跑步上而增加受傷風險

長間歇在菁英選手上被發現是相對沒效益的訓練,因此素人必須要去思考是否需要去進行較多類似的訓練。

短間歇相對可以證明是不會隨訓練年資而降低效益的訓練,因此短間歇在各式訓練都占有重要的角色。速度訓練的開發,被認為是長跑成績能夠進步的關鍵,不再有過往「速度訓練在長跑上不太重要」的過時觀念。

節奏跑可以訓練有氧系統、無氧系統、乳酸閾值甚至磨練心智。節奏跑可以隨著跑步的年資而更明顯增加運動表現,如果無法好好認真練習節奏跑,那顯然少掉長跑運動中很重要的一項訓練。

雖然有些訓練方式還是以配速表當作訓練重點,但當有新的科技出現,運動員每天的身體狀況可能都有所不同,更應該以較客觀的心率做為訓練強度的衡量方式(除非一直無法準確偵測到穩定的心跳),心跳帶又比光學心率更佳(約只有8成的準確率)。我們也可以看到近年的研究及書籍,在定義強度上都是相當看重心率這項指標,跑者不應被數字困住,但數字卻可以客觀衡量訓練的質量。

 

延伸閱讀
心率訓練區間運用、狀態監控及限制
馬拉松減量週期 營養補充4步驟
馬拉松成績進步最快的一群人:高齡跑者(長者的耐力運動)

/ 關於陳柏長 /
陳柏長

經歷

Pose Method® Level 1 認證教練

Garmin 亞太區跑步教練培訓

RAD 自我肌筋膜放鬆國際指導員

醫師高考及格

衛生福利部署定專科醫師

部落格 陳柏長醫師的跑步筆記

FB 陳柏長醫師 跑步讀書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長榮航空城市觀光馬拉松 一萬八千跑者盛大啟航

2018-10-29
賽事路跑馬拉松跑步話題

第一屆「長榮航空城市觀光馬拉松」於10月28日在總統府前廣場盛大啟航,賽事吸引來自全球五大洲43個國家、超過18,000名國內外跑者參與,最終由世大運選手周庭印、「馬拉松寶貝」曹純玉分別摘下半馬組男女冠軍,曹純玉更在教練兼男友陳囿任全程「愛相隨」領跑下,打破個人最佳紀錄。

長榮航空城市觀光馬拉松 一萬八千跑者盛大啟航(主辦單位提供)

台北市長柯P、長榮航空董事長林寶水鳴槍揭序幕

長榮航空城市觀光馬拉松由長榮航空董事長林寶水、台北市長柯文哲等多位貴賓共同鳴槍揭開序幕。林寶水表示,賽事主要目的是將觀光結合路跑,讓國內外參賽者以跑步方式體驗台北市的觀光景點。
 
柯文哲則指出,一大早就有這麼多跑者聚集,可見台北市是個有活力的城市。賽道途經中正紀念堂、台北市立美術館、林安泰古厝及大佳河濱公園等知名景點,希望不管國內外跑者,都能透過雙腳對台北的美更進一步認識。

長榮航空董事長林寶水、台北市長柯文哲等多位貴賓共同鳴槍揭開序幕

周庭印技壓肯亞選手奪冠   曹純玉「愛相隨」封后

長榮航空城市觀光馬拉松包括半程馬拉松組、10公里以及3公里組。這次半馬賽道通過AIMS(國際馬拉松暨長跑協會)及IAAF(國際田徑總會)認證,共近6,000名跑者參賽,男子組以周庭印與蘇志濱為首,女子組則有游雅君、傅淑萍、曹純玉、林嫆菁、陳瑋琳、朱盈穎等多位知名長跑好手角逐后冠。
 
男子組冠軍由周庭印以1小時07分48秒成績,技壓肯亞好手Willy Kipkemoi Rotich的1小時08分39秒,把冠軍留在台灣。目前服役中的周庭印表示:「今天天氣涼爽風又不大,跑起來相當舒服,原本對成績只求穩穩拿總排第一,但沒想到能在68分鐘內完賽,跑出個人第二佳(個人最佳為67分03秒),對自己的表現感到驚訝。」

周庭印以1:07:48成績衝破終點線,獲得半程馬拉松男子組冠軍(主辦單位提供)

女子組由曹純玉以1小時15分22秒摘下后冠,教練兼男友陳囿任全程領跑,不但讓曹純玉順利封后,更讓她破PB(個人最佳紀錄),歷代排名也從第三上升到第二名。賽後曹純玉說﹕「參加這場比賽原本是要以賽代訓,但今天狀況不錯,原本擔心河濱路段的風也不大,就想說拚拚看,很開心能拿下冠軍。」教練陳囿任則表示﹕「比賽前10公里讓曹純玉帶跑,主要是訓練她以後參加海外賽事的獨跑能力,後11公里換我帶跑。」他笑說﹕「犧牲小我,成功在她(曹純玉)」。

女子組曹純玉以1:15:22摘下后冠。圖為曹純玉與教練兼男友陳囿任

路跑名將帶跑10K   親子大手牽小手歡樂跑3K   

最受歡迎的10公里組有超過7,800名跑者參加,並由前奧運國手吳文騫、國內女子半馬紀錄保持人謝千鶴帶跑。3公里組則有4,000名跑友從大佳河濱公園開跑,其中不乏全家人大手牽著小手參加,場面相當歡樂。

3公里組從大佳河濱公園開跑,許多跑友全家大小一起參加

國際化路線   超過千名國外跑者參賽

特別的是,賽事第一次舉辦就相當國際化,吸引來自全球五大洲共超過千名外國跑者慕名而來。長榮航空表示,為增加賽事在海外的曝光度,特別結合台灣觀光局,共同邀請歐洲地區英、法、德、荷、奧等國記者來台採訪及參賽,同時也順道造訪台北、宜蘭、花蓮等地主要景點,介紹台灣的觀光資源。
 
來自英國的記者Nicholas特別參加半馬賽程,Nicholas說:「這是我第一次來到台灣,這真的是一個相當美麗的城市,許多人都相當友善地對待我們,之後我還會再來參加,也會告訴我的朋友們來這美麗的國家,參加如此棒的馬拉松。」

來自歐洲各國的媒體參訪團也下場參賽,圖後方為長榮航空的787皇璽桂冠艙座椅(主辦單位提供)

跑步做公益  長榮航空捐贈100萬給兒福聯盟

長榮航空長期致力推廣體育活動,首次跨界舉辦路跑賽事即獲多方單位鼎力相助,包含臺北市政府、臺北市政府民政局、臺北市政府觀光傳播局、交通部觀光局、臺北市政府體育局、Nike、中華民國路跑協會及中華民國文化休閒運動協會。這次賽事也成功行銷城市觀光,賽道途經中正紀念堂、臺北市立美術館、林安泰古厝及大佳河濱公園等知名地標,讓國內外跑者透過雙腳感受城市之美。

長榮航空除了以馬拉松推動台灣的觀光,也善盡企業社會責任,用實際行動投入關懷社會與照顧弱勢團體,這次路跑自報名費收入中提撥100萬元,捐贈予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作為公益使用,為回饋台灣社會盡一份心力。

長榮航空將2018長榮航空城市觀光馬拉松的報名費收入,提撥新台幣100萬元捐贈給兒福聯盟作為公益使用。圖為長榮航空董事長林寶水(右)代表捐贈給兒福聯盟執行長白麗芳(主辦單位提供)

結合旅遊  送跑友飛世界

大佳河濱公園終點區會場上,長榮航空邀請多家國外旅遊局、國內縣市觀光單位,以及各大旅行社在設立攤位,提供飲料、點心讓民眾試吃及遊戲體驗,並展示長榮航空由BMW集團旗下Designworks設計團隊打造的787皇璽桂冠艙座椅,現場宛如一場結合體育與觀光的旅遊嘉年華。賽後更抽出歐、美、澳及亞洲航線不限航點共10張機票大獎,讓幸運的跑友「台北起跑、飛向世界」。

此外,為了嘉惠參賽跑者,長榮航空配合10月29日剛開賣的「2018長榮航空線上旅展」,提供專屬優惠,跑者可運用號碼布上的優惠碼購票,除了享線上旅展優惠票價外,全航線(除港澳線外)可再減價NT$500,減價後沖繩只要NT$2,888起;港澳線減價NT$200,減價後香港線NT$2,882起。
 
「2018長榮航空線上旅展」於10月29日00:00起開賣,限時推出全球超過60個城市的超值票價,優惠最低下殺五六折起,今年再度大方送出最受民眾期待的環遊世界機票大獎,包括一年不限航點、不限次數的環遊世界經濟艙、豪華經濟艙,以及最受青睞的商務艙夢幻大獎,送旅客一年全球飛到飽!好康只到2018年12月3日23:59截止。

資料來源/長榮航空   
採訪攝影/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adidas全新SOLARBOOST跑鞋 把「火箭科技」穿在腳上

2018-06-13
鞋子ADIDAS跑步配備館

adidas六月正式推出全面進化的最新跑鞋SOLARBOOST,設計靈感來自於NASA航太科技,以「搭載火箭科技的創新跑鞋」為概念研發,結合革命性的鞋面TFP獨特纖維強化支撐科技,提供跑者強韌的支撐與高度的穩定性,讓跑者每一步都穩穩向前。

adidas全新SOLARBOOST跑鞋 把「火箭科技」穿在腳上

adidas效法航太工業高度精密的設計思維,每個零件皆分毫不差的必要存在,純粹以傳遞精準效能為目的,並以此重新構思鞋身每個元件的功能。SOLARBOOST最具革命性的焦點,在於足部中段的TFP獨特纖維強化支撐科技(Tailored Fibre Placement),運用ARAMIS動態測量技術,了解跑步時足部運動肌群的變化,透過數據化智慧分析,精密計算縫合鞋面的密度與角度,打造強韌支撐結構,讓跑者在跑步過程中,感受到精準的防護與舒適的包覆性。為了讓科技融入環保理念,TFP獨特纖維強化支撐科技的鞋面,也採用由海洋塑膠廢料製成的Parley輕量紗線。

全新SOLARBOOST跑鞋效法航太工業高度精密的設計思維,每個零件都是分毫不差的必要存在,以傳遞精準效能為目的

此外,adidas SOLARBOOST更搭載全新輕量中足穩定系統,左右對稱的設計大幅提升足部落地時的穩定性,結合高能量回饋的BOOST中底,以腳底回彈的能量轉化為推進力,搭配高耐磨性的Continental™馬牌輪胎大底。另外,寬楦設計加上彈性網布鞋面,讓腳掌有舒適的包覆感受與延展空間,更加貼合亞洲跑者的需求。

高耐磨性的Continental™馬牌輪胎大底(左圖)及寬楦設計加上彈性網布鞋面

除了為專業長跑跑者打造的SOLARBOOST外,因應不同跑者類型,另推出為中階跑者鍛鍊需求打造的SOLAR GLIDE,及為初階跑者打造的SOLAR DRIVE兩種款式,也特別為低足弓跑者推出ST穩定型版本,加大足內側穩定片,提升支撐力道,帶給低足弓跑者更完善的穩定效果。SOLAR系列跑鞋於6月起正式於台灣上市,adidas邀請跑者體驗「搭載火箭科技」的創新跑鞋,一起「跑出不同」。

為中階跑者打造的SOLAR GLIDE
為初階跑者打造的SOLAR DRIVE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