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別讓瘦身成為你的負擔!教你只用手量出每餐的營養攝取量
1
減重的飲食技巧
別讓瘦身成為你的負擔!教你只用手量出每餐的營養攝取量
2
健康的食物選擇
關於升糖指數GI與升糖負荷GL你到底該用哪個維持健康?
3
亞太區「運動營養大調查」!汗流浹背時,水份、營養、時機三大關鍵維持健康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別讓瘦身成為你的負擔!教你只用手量出每餐的營養攝取量

2020-01-20
話題 飲食 飲食方式 觀念

如果你是一個十分認真在控制體重的人,一定會將卡路里的攝取量放第一位,然而,如果每餐都要斤斤計較卡路里的攝取量,相信也會無形中造成一股嚴重的壓力,這樣反而會讓你在減重的過程中面臨失敗!因此,在國外有許多的營養師都推薦大家一個比較簡單的估算方式,只要運用你的手就可以簡單的算出你一餐要吃的量,雖然這只是一個簡單又大概的方式,但卻能讓你建立一個非常基本的飲食習慣,接下來我們就跟著做看看吧。

減重的飲食技巧
別再斤斤計較熱量攝取,運用你的手來簡單算出你一餐要吃的量吧!

1.蛋白質用掌心

蛋白質的攝取對於人體的肌肉成長有著絕對的重要性,然而,在蛋白質的攝取量方面男性以2個手掌為準;女性則以1個手掌。通常一般情況下一個成年人每天攝入大約60g-80g的蛋白質,就已經能滿足人體基本的需求。三餐的理想總熱量比例分別是早餐30%中餐40%晚餐30%,而每餐理想的熱量比例中蛋白質約佔15%左右。

蛋白質推薦:

一般來說動物性蛋白質的營養價值比植物蛋白質高,以每100克所含的蛋白質計算,含蛋白質豐富的食品有下列這幾項:

1.肉類:豬肉17.9克/牛肉20克/豬肝20克

2.蛋類:雞蛋12克/鴨蛋12.5克

3.海鮮類:草魚16.6克/蝦16克

4.豆類:綠豆2克/紅豆21.5克/黑豆35克

總體而言,大豆蛋白質的營養較好與動物蛋白(奶、雞蛋和肉類)都算是優質蛋白質。

蛋白質的攝取量
每餐蛋白質的攝取量方面男性以2個手掌為準;女性則以1個手掌。

2.蔬菜用兩手抓

蔬菜的攝取量跟蛋白質一樣,男女每餐攝入量分別為2拳和1拳大小,成年人每天食用500g-1000g蔬菜就能充分滿足一天的需求量,然而,一般人能用兩手抓住的菜量大約有500g,所以基本上用兩手抓大約一把或兩把的量就可以,另外,也要特別注意蔬菜所含的碳水化合物。

蔬菜推薦:

1.含碳水化合物1-3%的蔬菜:綠豆芽、蘿蔔、大白菜、酸菜、小白菜、油菜、菠菜、空心菜、生菜、茴香、香菜、芹菜、韭菜、青蒜、南瓜、苦瓜、冬瓜、牛番茄、黃瓜。

2.含碳水化合物4-6%的蔬菜:白蘿蔔、扁豆、蔥、白菜、雪裡紅、絲瓜、茄子、辣椒、芹菜葉、蒜苗。

3.含碳水化合物7-9%的蔬菜:胡蘿蔔、蔥頭、毛豆、莧菜。

蔬菜的攝取不能少
大家都會遺忘了蔬菜的攝取量,記得用手抓兩把的量就可以!

3.碳水化合物用拳頭

碳水化合物也是許多減重人的大敵,吃太多容易造成脂肪堆積,吃太少又不夠一天的熱量消耗,那一天到底該攝取多少的碳水化合物呢? 其實一天應該攝入多少碳水化合物,你只要把手握拳就可以知道大約多少了!一般說來,對碳水化合物沒有特定的飲食要求,每天應至少攝入50-100g可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以預防碳水化合物缺乏症;每頓飯理想的熱量比例中碳水化合物約佔65%,按理想比例來分配的話,早餐和晚餐應攝取15-30g,午餐則攝取20-40g。

碳水化合物推薦:

1.燕麥:燕麥屬於低血糖的食物,燕麥含有豐富的水溶性膳食纖維,複雜的典型形態能夠緩慢的釋放能量,讓你維持長時間的動力,尤其這是燕麥粥又是理想的早餐選擇。

2.地瓜:屬於高纖與複雜的碳水化合物來源,含有豐富的β一胡蘿蔔素、鐵質以及維生素C和E,讓地瓜也成為健身人士最愛補充碳水化合物的來源之一。

3.藜麥:在國外被歸類為超級食物的藜麥,除了有碳水化合物外,還有含量高的好的脂肪以及完整的蛋白質含量,再加上藜麥是屬於低GI的食物,此外藜麥還有高纖維素、維生素和礦物質等超高的營養價值,因此,千萬不要錯過它。

4.糙米:被歸類為健康食材的除了黎麥之外,糙米也因為保留了粗糙粗糙的表面層(包含皮層、糊粉層和胚芽)也成為許多人愛吃的碳水化合物來源,它比起白米更富有許多維他命、礦物質和纖維質,另外,也正因為糙米的粗糙性也是讓它成為低GI的一員。

5.豆類:有許多的人都沒有想到豆類也是優質碳水化合物的一員,好的豆類能提供豐富的蛋白質和非常複雜的碳水化合物,同時也會提供增加飽足感的高纖維,能讓身體用非常緩慢的速度轉化能量。

碳水化合物容易脂肪堆積
一天應該攝入多少碳水化合物,你只要把手握拳就可以知道大約多少了!

4.用拇指尖量脂肪量

脂肪不僅僅包含食用油,肉類中的脂肪,平時吃的零食堅果中也含有一定量的脂肪,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堅果可以隨意多吃。每頓飯理想的熱量比例中脂肪約佔20%,實際上一般正常人應攝入的脂肪在50-80g之間,按理想比例計算,早餐和晚餐約攝入15-24g午餐約攝入20-32g,因此,男女每餐攝入量分別為2個拇指和1個拇指大小就可以。

低脂推薦:

1.肉類:牛肉、牛肝、羊肉、雞肉。

2.海鮮類:比目魚、蛤肉、蟹肉、蝦、牡蠣。

3.蔬菜類:蘆筍、茄子、扁豆、豌豆、馬鈴薯、菠菜、南瓜、花椰菜、黃瓜、綠辣椒、胡蘿蔔、白蘿蔔。

4.乳製品:脫脂牛奶、人工奶油、乳酪。

資料參考/draxe、muscleandstrength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關於升糖指數GI與升糖負荷GL你到底該用哪個維持健康?

2020-10-22
飲食方式觀念增肌減脂飲食知識庫

對於運動補給與飲食營養稍微有了解的人,應該都有聽過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簡稱GI),是一個用來衡量不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對於血液中葡萄糖濃度影響的一種指標,然而,你還有聽過另一個名詞稱做升糖負荷(Glycemic Load簡稱GL)嗎?這兩個指標又分別能代表什麼?這篇我們將詳細的解說給你們聽。

健康的食物選擇
升糖指數GI與升糖負荷GL你到底該用哪個維持健康?

關於升糖指數

這個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名稱,是科學家們為了能更準確的描述不同的食物對於血糖水平的影響,因此,提出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簡稱GI)這個名稱。最初這個概念是為了幫助糖尿病患控制血糖水平所設計的,但它的參考值對於一般的運動族群也是有相當的作用,這項指標根據對於血糖水平即時影響,可將食物從0到100做為度量分級,並能詳細的表示出食物消化後轉化為葡萄糖的速度,當血糖上升的速度越快GI的等級就越高。

升糖指數對於我們有什麼用處呢?它能依據度量的分級數字告訴你身體對於食物的反應,如果當你需要快速上升的血液和肌肉細胞的糖原儲存時,就可以選擇GI指數較高的食物來做食用,例如運動後必需要立即起動糖原補充。在1997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A),皆批准使用升糖指數對食物進行分類,並建議人們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食物。

關於升糖負荷

透過升糖負荷(Glycemic Load簡稱GL)的概念,可以更精準的計算出血糖和胰島素水平的升高,這個概念起源於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沃爾特.威利特教授發明的數學方程式,它的計算方式就是將食物的升糖指數(GI)乘以每份食物所含的碳水化合物然後再除以100,基本上一單位的升糖負荷相當於1克葡萄糖的血糖作用,它能清楚的呈現出碳水化合物的質和升糖指數的數量。

該用GI還是GL

升糖指數仍然是目前被研究最多的議題,同時也是最可靠的健康指標之一。在哈佛大學的研究中指出,低升糖指數飲食與心臟病、第二型糖尿病、腸癌和胰臟癌等慢性疾病有相關性,尤其是低升糖指數與高密度膽固醇(HDL-C)有關;因此,如果你採取低升糖指數的飲食方式,將會對於高密度膽固醇(HDL-C)提高有所影響,並罹患心臟病這些慢性疾病的風險就會降低。

此外,總體飲食的總升糖負荷是用來做為預測疾病的風險參考值,換句話說,升糖負荷就只是加強了這個關係,這也就表示人們食用高GI食物的頻率越高,對於身體健康的風險就越高。然而,對於升糖負荷做為飲食建議指標的缺點,就是有可能會攝取較高的脂肪及蛋白質,也就是大家現在常聽到的低醣飲食法或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

到底該如何選擇GI還是GL
有許多的人都只關注GI指數卻忘了還有GL的指標。

而升糖指數也不是沒有缺點,它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考量到食物的份量。例如西瓜的升糖指數為72因此就會被歸納為高升糖指數的食物,但西瓜平均120克只含有6克的碳水化合物,並不足以提高整體的血糖濃度,你必需要一次攝取至少6片720克的西瓜,才有可能會影響到血糖的濃度高低;同樣的狀況也發生在蔬菜上,因此,這類的蔬菜就會被排除在低GI的飲食範圍之外。這也就是說儘管升糖指數較高,但升糖負荷確很小。

另外,還有一個缺點就是某些高脂肪的食品GI值非常的低,例如洋芋片或炸薯條的升糖指數都低於烤馬鈴薯,因此,為健康食物的選擇帶來錯誤的印象。然而,脂肪會降低食物在體內的消化速度,但確含有大量的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這會導致血液中的膽固醇增加;所以,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僅依據升糖指數選擇食物,還要評估脂肪的含量與類型,才能讓食物的選擇更加健康。

參考資料/webmd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亞太區「運動營養大調查」!汗流浹背時,水份、營養、時機三大關鍵維持健康

2016-07-07
營養補給運動營養飲食話題

全台瘋運動、炎炎夏日,汗流不止,要解身體的渴,喝水就夠了嗎?知名美商營養品牌從事亞太區「運動營養大調查」發現,台灣人對於運動營養品的接受度高,但近八成民眾不知道運動時就應該補「水」,顯見台灣民眾對於運動營養、流汗補水的認識理解有待加強!

調查統計顯示,台灣受訪者在運動前、後飲用運動飲料的比例,與運動後相比有大幅落差。多數台灣地區受訪者知道運動後要補水,但對運動前、運動中,也要補充水和相關營養,嚴重缺乏相關知識。

喝對水份、補對營養、補對時機,健康運動三大關鍵

賀寶芙資深營養師林若君表示,人體血液90%以上是水份,一般人流失約1%體重的水份,體力與運動表現就會受到影響,然而,運動時不容易感到口渴,或是沒時間補充水份,所以常在流失2~3%體重的水份後,才會感到口渴,不過,水份流失一旦超過體重的5%,可能導致脫水、中暑、抽筋、熱衰竭等,甚至心肌梗塞等症狀!因此,她強調,運動前、中、後都要記得補充水份,運動時每10至15分鐘需補充150~200c.c.的水,運動後也要持續補充水份。

林若君進一步說明,水份的補充要兼顧質與量,大量流汗時,會流失鈉、鉀、鎂等電解質,只喝水容易導致電解質不平衡,建議應適當補充醣類、電解質,可以增進體力,也可避免流汗後產生不適。此外,相較於純水,等滲透壓運動飲料更適合流汗後使用,因為等滲透壓與體液相當,能把更多的水份留在體內。她同時提醒,咖啡、茶等含有咖啡因,咖啡因利尿,會加速人體水份流失;一般碳酸飲料除了咖啡因之外,也含有氣泡,容易在運動過程中產生腸胃不適,皆不建議在運動或流汗時飲用。

賀寶芙資深營養師林若君

國際足球巨星C羅參與研發 賀寶芙「CR7勁能飲」新上市

為補充運動、流汗所需的水分和營養,賀寶芙與國際足球巨星C 羅共同研發,推出輕卡運動飲料CR7勁能飲,產品名稱的「CR」正是C.羅納度的縮寫,而促成這一切的重要推手之一、賀寶芙全球運動與健身產品行銷資深總監蔣漢斯博士(John Heiss, PhD),此次親自來台介紹CR7勁能飲的研發概念和產品特性。

蔣漢斯博士表示,「CR7勁能飲的研發,一開始是基於C羅個人需求,他需要一款運動中的飲品,可以讓他在比賽中保持體力,甚至表現更好。」。賀寶芙發現,同樣是提供能量,跟蛋白質比起來,碳水化合物裡的葡萄糖,對於提供大腦能量擁有極佳效率,讓運動員在運動中透過有效率的能量補給,提升自我運動表現。

蔣漢斯博士指出,在CR7勁能飲的研發過程中,我們也發現愛好運動的人和專業運動員有相同的營養需求:補充能量的碳水化合物,強化補水的鈉、鎂、鉀等電解質,以及維持新陳代謝的維他命B群,唯一差異的是所需的能量不同,而其粉末式設計,正是為讓個人可以依據自己運動強度和時間的長短來調配,是一款既適合職業運動員飲用,也符合一般運動民眾的運動飲料。

愛好運動的人也許認為不需要運動飲料,因為他們並不像運動員那樣需要強調運動成績,然而,適度攝取補充卡路里的碳水化合物和強化補水的電解質,短期可以讓運動時感覺更好,長期則能協助創造更好的運動效果。蔣漢斯博士強調,在他從事越野長跑、自行車競賽等職業運動時,深刻感受到正確的運動營養補給,可以為運動時的生理和心理帶來力量,「正確的營養和適當的份量,幫助我在訓練或比賽時表現得更卓越,更能讓我在運動時感受良好」。

「CR7勁能飲」四大關鍵功能,完整補充流汗所流失的水份和營養素:
  1. 好吸收的電解質:等滲透壓讓身體好吸收,電解質幫助水平衡。
  2. 兩種碳水化合物:葡萄糖和蔗糖迅速且持續補充能量。
  3. 幫助新陳代謝:檸檬酸調節生理機能,維生素B1、B12維持能量代謝
  4. 無負擔的成份:輕卡、微甜、低鈉,不含咖啡因、人工甜味劑、人工色素和人工香料。

鐵人一哥、籃球新星、富邦勇士隊  親身試飲

賀寶芙長期支持國內優秀運動選手,此次賀寶芙「CR7勁能飲」上市,鐵人一哥謝昇諺、台啤籃球隊後衛蔣淯安、富邦勇士籃球隊高健益、陳京華、陳孝榮、柳昇耀等,特別分享對運動營養補給的經驗,以及試飲後的心得。

謝昇諺表示,「鐵人三項運動的時間較長,除了毅力,營養補充更是堅持下去不可或缺的要素。」,他強調「充分的營養補給,能幫助達成每一天、每一次的訓練,也能縮短訓練後恢復所需的時間。」、「粉末狀的CR7勁能飲,可以依照個人的運動強度,調配成適合自己的濃度很方便。」。籃壇新星蔣淯安提出,除了技術與體力,運動員更需要適當的營養補充,CR7勁能飲可以幫助身體達成平衡,迎接新的挑戰。「每天訓練時,會飲用3至4次CR7勁能飲。它能快速解身體的渴,而且口味不太甜,輕卡對身體無負擔。」富邦勇士隊球員陳京華也有同感:「在運動訓練中,CR7勁能飲能快速補充所需要的水份與營養,可以幫助我擁有較好的表現。」

✪產品資訊請見賀寶芙官網: www.herbalife.com.tw
 
*賀寶芙亞太區「亞太區運動營養大調查」於2016年3月進行,調查對象為台灣、菲律賓、韓國、澳洲、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印尼、泰國和越南共11個地區、5,500位18至64歲全職上班族。

關於美商賀寶芙股份有限公司Herbalife Ltd. (NYSE:HLF)

創立於 1980 年,美商賀寶芙為全球營養品公司,以提供「優質營養創造美好生活」為使 命。我們的營養、體重管理、體適能、個人清潔保養等產品,透過遍佈全球逾 90 個國家 的獨立健康事業會員行銷產品,並藉由提供優質的產品及賀寶芙獨立健康事業會員所提供 的一對一諮詢顧問,解決全球普遍面臨體重過重的難題,並激勵消費者擁有「健康活躍新 生活」。 賀寶芙積極推動社會公益,透過賀寶芙家庭基金會旗下的「賀寶芙之家計劃」,提供優質 營養幫助弱勢兒童成長。賀寶芙亦贊助全球 190 多位世界級運動員、運動團隊以及體育 活動,包括足球巨星 C 羅納度、洛杉磯銀河隊和許多其他運動項目的冠軍隊伍及球員。 賀寶芙全球員工逾 8,000 名,並於美國紐約證交所掛牌上市(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 HLF ), 2015 年全年銷售淨額突破 45 億美元。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