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熱門馬拉松賽事「2020臉部平權運動臺北國道馬拉松」,即將於3月8日開跑。賽事舉辦26年來,今年首創3公里賽事,讓以往以成績挑戰為主的國道馬「親民」許多。趁報名倒數12天,主辦單位今(21日)招開記者會,號召各界跑者與首跑族,一起跑上國道支持臉部平權!
自1995年起舉辦26年的臺北國道馬拉松,是全台唯一封國道的馬拉松,分為全馬、半馬、10K,以及今年新增的3K組別,是跑者們挑戰個人成績的精選賽事之一。賽道沿途可飽覽如圓山大飯店、101大樓、松山機場等台北市著名景點。今年為了擴大民眾參與新增3K賽事(不設年齡),加上跑道為平坦柏油路,十分適合躍躍欲試的首跑族體驗。
2020臉部平權運動臺北國道馬拉松將有超過百位陽光選手(燒傷、顏損者及其家屬)參賽,同時,伊林娛樂亦號召旗下藝人模特兒陪跑並組成加油團,現場為燒傷顏損朋友及參賽選手加油!
黃博煒2015年在八仙塵爆中全身90%燒傷、失去四肢,竟戰勝了僅有5%的存活率,傷後5年來他不斷挑戰自我,不僅登上合歡山、完成學業、出書,去年更挑戰一人獨立生活、裝上義肢重新站起來,展現運動家永不放棄的精神。黃博煒表示「打破生命的框架,是我一直以來堅持的」,他的努力激勵了許多人勇於嘗試突破困境,這次賽事他也將擔任加油團代表,3/8當天上國道為跑者加油。
就讀高雄醫學大學社工碩士班的吳承怡,9歲時全家遭逢重大意外,造成全身71%燒傷,十指萎縮剩約2公分。吳承怡去年特地從高雄北上挑戰人生初半馬並順利完賽,今年將再度參賽的她表示,有別於開車上國道,跑在國道上沿途慢慢欣賞風景、俯瞰松山機場是很新鮮的體驗。她認為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每人都有自己的步調完成,不要在意他人眼光,鼓勵想初體驗國道之美的民眾「和我一起上國道為臉部平權而跑。」
長年投身公益的「黑人」陳建州特別出席記者會,呼籲跑步新手們在3月8日給自己一個機會開始跑3K,一起參加這有意義的活動。談起臉部平權,陳建州不諱言國中時期曾胖到破百,因為體型而被他人投以異樣眼光。如今身為二寶爸的黑人表示:「關於臉部平權,身為家長我認為有責任教育下一代,讓平權的觀念從小扎根,也希望社會大眾能屏除以貌取人的刻板印象,一起用行動支持臉部平權。」
連續3年力挺臉部平權運動的伊林娛樂藝人李懿,以往是在賽道外為跑者加油,覺得在國道上望著日出升起,是相當棒的經驗,今年她將下場參與3K賽事,也表示希望自己能越來越進步,明後年挑戰10K甚至半馬。
「無論是新手上路或想要創下個人記錄,旅程都從這裡開始。我們能夠針對任何程度和目標提供所需的計畫,確保從正確的起點出發,並且畫下強勁完美句點。」活動限定前20組單筆訂單,飛速10公里組人數達25人以上之團體,Nike Run Club將提供每個團體2名專屬教練與配速員,日期將於2020年2月8日起至3月6日安排免費訓練課程。
資料來源/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
採訪攝影/Dama
SUPERACE 從 2012 第一屆的 MiniRun 開始,持續在台灣推廣越野超馬活動,更每年春季固定舉辦三天兩夜百公里多日賽,其中曾因疫情停辦過,但團隊堅持持續開發包含墾丁、阿里山、內蒙、新疆、敦煌、吳哥窟…等站點,成功將每一場多日賽打造成小而美、高品質,且具國際水準的超馬挑戰盛會。2023 年 2 月 26 至 28 日,在阿里山站點除了有 106K 三日賽制組別,也為了想踏入越野的玩家於 28 日規劃單日 21K 組別,報名至 2023/1/5 截止,SUPERACE 邀各國越野好手深入雲霧繚繞的阿里山群,來一場極深度的探索之旅!
這是一場超過百公里的自負重自補給越野賽,賽道包含公路與越野路面,參加者需背負所有飲食、睡眠與求生裝備,並花費 3 日完成。超馬多日賽系統(Multi-day Ultra Marathon)由超馬探險家林義傑引進台灣,更是目前台灣唯一的超馬多日型態賽事,多年來培養出一票同好,更曾帶領跑友們一同前進納米比亞沙漠挑戰七天六夜 250 公里。SUPERACE 絕對是開始嘗試多日賽的玩家,最理想的入門賽事選擇。
賽事在台灣已推廣近 10 年,過往共計近 20 餘國來自世界各個角落,不一樣文化與國度的跑者參與,透過雙腳造訪美麗的福爾摩沙。深入雲霧繚繞的阿里山群中,體驗墾丁與東海岸的鬼斧神工,有別於純旅行觀光般的走馬看花,可謂是一場「極深度」的探索之旅!
包含剛征服完義大利巨人之旅 TOR 的陳鵬中、去年阿里山站女總一林育如、越野新星宋城希…等,都將再次回歸三日菁英賽。FXT 與 IRONMAN 的奪冠常客許仁茂將帶著家人,一同挑戰單日 21K 單日越野組別。另外,超馬一姐盧明珠更將首次挑戰多日賽事,以及多位參與過國際四大極地賽事的美、日、韓各界好手們,也確定將來台出賽,為賽事增添可看度,肯定又是一場精彩絕倫的神仙打架!
經歷了近 3 年的邊境管制,團隊日前也終於再次飛往海外,前進新馬與韓國,與當地跑界交流合作舉辦海外分享會,期待明年 2 月作為東道主,再次張開雙臂,用獨有的台式熱情,一同迎接遠道而來的夥伴!
有別於都會型馬拉松賽事以競速與穩定性為主,越野型超馬則重視技術性的展現,而超馬多日賽除了保有路跑與越野賽的特點,賽道上選手們的相互比拼,有別於跑完就回家的馬拉松,更多了每晚回到營地裡的惺惺相惜。更不乏原本就是好友、伴侶、夫妻身份的成員相約一同來參加,三天兩夜的旅程所產生的革命情感與回憶,有如一個有溫度的大家庭,相互交流與關心,身心靈肯定收穫滿滿!
2023 年 2 月 26-28 日舉辦的超級馬拉松多日賽 - 阿里山站,除了 106K 三日賽制組別,也為了想踏入越野的玩家設立單日 21K 組別。或許過去你已遊歷過阿里山,這次我們不漫走,換個方式試著跑起來,用不同的視角與步調跑進不同的角落,挖掘不同的阿里山美景。用雙腳體驗這片土地的起伏,跑一段只屬於自己的寧靜,一次與自己對話的時光,用喘息紀錄當下的溫度,擷取不同以往更深刻的記憶,相信那將會是另一種人生的體悟,一種無法言喻的美好。
2023 年 2 月,SUPERACE 邀請你來一場改變自己人生的多日賽!
2023/02/26-28
21K 單日越野賽(ITRA-1)(UTMB-1)
106K 三日菁英組(ITRA-4)(UTMB-3)
報名至 2023/1/5 截止
更多活動詳情請上伊貝特活動網頁
資料來源/SUPERACE
責任編輯/Dama
想要破PB﹖從跑步訓練、交叉訓練、伸展、恢復、營養補給到比賽策略,甚至心理建設,各方面的努力都能為跑速加分。我們統整出24個重點方法,助你跑速更上一層樓,甚至突破個人最佳紀錄!
無論任何跑速,關鍵都是練習良好且適合你的跑步技術。大原則是保持上半身挺直且放鬆、以中足在臀部下方著地,手臂呈90度前後擺動而非左右。(延伸閱讀:開始跑步前必學會的事-關鍵跑姿)
間歇訓練是利用高強度與低強度訓練交替,以提高速度和耐力,並在更短的時間內燃燒熱量。
「法特雷克跑」在瑞典用語中意為速度遊戲,是一種與間歇訓練相近的長距離的訓練方法。透過交替慢跑和衝刺,可以逐步建立速度和耐力,同時消除跑步的單調無聊。
緩慢而穩定可能贏得比賽,但快速而穩定可以建立速度。節奏跑(又稱乳酸閾值跑,比你的5K配速慢10-15秒)讓跑者能找到一個「舒服有難度的」速度並保持20分鐘。
為了改善加速技術,衝刺跑必須納入訓練,通常約50-200公尺跑8-12趟。這就是為什麼你會看到一些菁英跑者、嚴肅跑者在路跑賽前都會做一些短衝刺。(延伸閱讀:長距離跑者也需要做衝刺訓練嗎?)
跑步機有助於調整你的步幅和步頻。基於「速度=步頻×步幅」的公式,如果提升步頻與步幅任一項,就能提高速度。(延伸閱讀:跑步遇瓶頸?用跑步機拉抬跑速的3大好處與8個提醒)
把跳繩加入你的日常訓練中。一般拳擊手都清楚﹕快速的雙腳意味著快速的雙手;對跑者而言,跑速的雙腳更直接影響快速的步伐。
核心肌群是預防傷害、強化體能的基礎,強壯的核心肌群讓跑者能在跑步時使用更多力量。根據2009年有關核心肌力訓練和運動表現關係的研究指出,每週只需15分鐘的核心訓練,就足以幫助跑者加快速度。
試著在跑步時拖著某些重物以提高阻力,如果預算允許或有體驗機會,可嘗試反重力跑步機來觀察阻力的影響。
更強壯的肌肉能讓你更快抵達終點。雖然跑者不需要練出大肌肉,但2016年一項研究顯示,每周2-3次重量訓練可大幅提高跑速。
跑在戶外或是跑步機的斜坡上是一種阻力訓練,你將建立起大腿前側股四頭肌、大腿後側膕旁肌、小腿後肌和臀肌等跑步時所需的肌肉。
騎飛輪可以訓練你的臀部,同時迫使你的雙腿舒適地從緩慢優閒騎行到全力衝刺。跑步也是如此,所以試著以飛輪做為交叉訓練吧!
登山者 (Mountain Climber)是一個模擬登山的全身性的動作,除了能鍛練核心肌群,還可鍛鍊到三頭肌、肩膀、核心、臀部和大腿等肌群。步驟如下﹕
步驟1﹕以棒式預備,手臂彎曲呈90度,雙腳併攏伸直,腹部收緊。
步驟2﹕一腳膝彎曲觸碰至胸前 (另一腳不要掉下來)。
步驟3﹕左右腳交替觸碰至胸前,盡量快速移動。
雖然伸展和預防跑步傷害的關連尚未釐清,但每天伸展,特別是針對髖屈肌,可提高靈活性、更能邁開大步往前。
你可能曾聽過「跑者瑜伽」一詞,瑜伽確實相當適合跑者納入訓練。2016年一項有關男大生運動員的研究顯示,每週2次瑜伽課程可增加關節靈活性,並在10週內改善平衡,而這些都是跑者需要的。
以往研究顯示﹕良好休息的運動員有更好的反應時間和更快的速度。近期一項研究更指出﹕延長睡眠時間能提高耐力運動表現,並建議每晚睡眠時間超過8小時,或是多運用零碎時間小睡片刻。(延伸閱讀:想跑更快?睡眠時間是秘密武器)
減掉脂肪(而非減掉肌肉)可以幫助跑者節省時間,研究顯示美減少1磅每英里平均配速能減少2.4秒,相當於減掉0.45公斤每公里平均配速可減少約1.5秒。要注意的是,每個人都有其適合的減重範圍,在開始進行減重計畫前應諮詢專業人員。(延伸閱讀:我跑馬拉松 我還需要減肥嗎?)
整個身體從頭到腳都可能影響跑速,跑步時試著腳趾上鉤(背屈),可透過減少著地時間來降低著地時的衝擊力。
學習如何在更快的跑速下呼吸,是需要平時練習的。請同時使用鼻子和嘴巴吸吐,以獲得最大的氧氣量供給肌肉,並嘗試腹式呼吸,將空氣填進橫膈膜而非胸腔。(延伸閱讀:跑步搭配3:2節奏呼吸 讓你跑得更穩、降低傷害)
雖然跑步的能量需要碳水化合物(醣類)轉化而成,但垃圾食物提供的「糖」只會減慢你的速度。在跑前適當時間吃全穀物、義大利麵能提供更持久的能量,又不會壞了身體。
有研究發現,低劑量攝入咖啡因可提高運動表現,儘管這方面還需要更多研究證實,但咖啡確實是個符合比賽規定的運動前補給劑,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奧運會運動員使用咖啡因來提高他們的表現。(延伸閱讀:跑步前先來杯黑咖啡對於跑速有幫助?)
低頭看腳或是轉頭觀察戰況,可能會浪費你寶貴的比賽時間。應專注於前方距離約10-20公尺,想像自己衝過終點線的喜悅,或是拿到獎牌時的成就感,總而言之,就是把目光放在前方。
不是要求你赤腳跑步,但跑鞋越輕量,越能模仿足部的自然動作、提高步伐效率。在符合腳型和足弓前提下,可嘗試市面上販售的赤足鞋,或是挑選較輕量的鞋款,看看減少重量後是否影響你的步伐。(延伸閱讀:你是不是穿錯鞋了? 專家親授選鞋6大指標)
比賽當天,把額外的衣物、外套和補給腰包拿走吧!身體上的贅物越少,速度越快,這就是為什麼多數職業選手都穿著背心和短褲上場,補給則靠專屬補給員協助。
資料來源/GREATIST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