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季節交替的時候,許多人會有過敏或是生病的症狀,此時免疫力就會下降,尤其最近的流感以及病毒讓人措手不及!因此,除了平時要計畫健康飲食以及正常作息外,運動也是非常重要。瑜珈這項運動能按摩以及伸展到身體的淋巴系統,進而增加身體免疫力,讓我們從現在開始要把身體顧好,這樣才能更長壽。
下犬式對於促進腸胃消化力以及改善失眠、頭痛,伸展背部及腿後側肌群,舒緩背痛有著相當顯著的功效,同時也能促進雙腿的淋巴。
步驟1:呈跪姿做準備動作。
步驟2: 雙手與腳用力將身體撐起,頸部放鬆,讓頭部自然垂下。
步驟3:手腕根部與瑜伽墊保持平行,手掌須完全接觸瑜伽墊上,避免手腕承受太多壓力,維持3-5個呼吸時間。
鴿式可以刺激髖關節部淋巴結,促進排毒以及減緩生理痛,對於女性來說,可以改善婦科疾病。
步驟1:右腳小腿往前儘量靠近墊子的前緣,並與前緣平行;右腳膝蓋靠近右手手腕,右腳腳踝靠近左手手腕。
步驟2:後腿在背後伸直並以腳趾踩地,將髖部向下貼近地面。
步驟3:背部打直,停留5-8個呼吸後換腿。
站姿前彎式這項動作能透過前彎的方式,按摩到內臟器官以及淋巴,同時腿部的淋巴也可以被伸展。
步驟1:雙腳併攏站在瑜伽墊上,吸氣時,將上半身往前傾並彎曲。
步驟2:雙手放置在地面上,持續3-5呼吸時間(彎不下去者可將膝蓋彎曲)。
駱駝式能伸展到背後的肌群、淋巴,減緩上半部不適。
步驟1:採高跪姿,腳跟與小腿貼在瑜伽墊上,膝蓋與臀部成一直線做準備。
步驟2:雙手撐在臀部上方,手掌方向可以自身舒適選擇朝上或是朝下,手肘彼此之間保持平行,不要向外張開。
步驟3:夾緊臀部與肩胛骨,上身向後傾,抬起胸口,視線注視天花板。
步驟4:雙手移動到腳跟上,並撐住腳跟。如果頸部不會感到不適,將頭向後仰,讓脊椎可以完全伸展,維持3-5個呼吸的時間。
束角式能刺激髖關節以及鼠蹊部的淋巴,幫助下半身循環,進而讓下肢感到輕盈。
步驟1:首先將雙腳打開彎曲在瑜伽墊上,雙腳腳板合起。
步驟2:雙手抓住雙腳,背部打直,持續3-5呼吸時間。
鷹式有助於按摩肩膀、頸部以及手臂的淋巴,同時下半身也能被刺激到。
步驟1:雙腳打直站在瑜伽墊上,將右腿跨在左大腿上並且蹲下,同時將右手放在左手下方並且彎曲交叉,左手捉住右手。
步驟2:蹲下時吸氣,停留3-5個呼吸,吐氣回到初始站立姿勢。
步驟3:再次吸氣蹲下時,將左腿跨在右大腿上並且蹲下,同時將左手放在右手下方並且彎曲交叉,右手捉住左手。
步驟4:停留3-5個呼吸,吐氣回到初始站立姿勢。
資料來源/YOGA JOURNAL
責任編輯/妞妞
在忙碌的生活中,總是會有喘不過氣的時候,因此,有些人會靠著暴飲暴食來紓壓心情,但這樣的方式不但沒有放鬆,反而讓自己發胖以及影響健康。瑜伽束角式(Cobbler Pose)能助於緩解壓力大導致的內分泌失調,對女性來說更加有幫助。它可以促進血液對於盆腔和腹腔的供給,有效的滋養了女性的子宮和卵巢來平衡身體激素,此外,對身體還有其它益處。
許多需要跑跑跳跳的運動員,都需要強而有力的大腿肌群能進行,當長期過度在使用時,就會造成肌肉緊繃,這時必須透過伸展來拉開沾黏的肌肉。束角式能有效伸展到大腿內側肌肉,幫助肌肉恢復彈性且增加腿部的靈活度,還能提升下次運動表現。此外,對於髖關節的健康也有幫助。髖關節是人體中能保持穩定、控制旋轉的重要關節之一,對於許多運動員、愛跑步的運動者都必須要有穩健以及健康的髖關節才能讓表現更加出色。束角式能有效伸展到髖關節,並且增加身體穩定度、平衡感,還能預防髖關節受傷。
許多女性都有月經不規則的困擾,所以各式各樣的偏方或是治療方式都有人想去試,其實,月經不正常就如同發燒一樣,只是一個病徵而已,如何找出潛藏在背後的病因並且加以治療才是重點。但造成的原因很多,像是現在忙碌的工作壓力、不正常飲食、或是疾病等都會造成,除了開刀、吃藥外都會有淺在的風險。透過瑜伽束角式能有效改善此症狀,除了能改善經期不規律,還可以增進卵巢功能、並且減少女性分娩時的疼痛,定期適當的做,相信幫助非常大。
許多喜歡翹腳或是二郎腿的女性,都會有骨盆傾斜、長短腳等問題,長期下來就會有下背痛、坐骨神經或是椎間盤凸出等問題,進而導致腹腔內的子宮、卵巢運作時出現障礙。對於懷孕時期的女性,必須挺著有2-3公斤的肚子,這段時間對腰部的壓力也會增加許多,所以這時準媽媽們,也會時常出現腰酸背痛等情況,甚至在生產完時,骨頭也會跑位。束角式可以幫助大腿外旋,採漸進式來伸展骨盆、髖關節以及大腿內側肌肉,進而緩解緊繃的肌肉和坐骨神經疼痛,將脊椎、骨盆拉回身體正確位置上。
步驟1:坐在瑜伽墊上,雙腳盤開,腳掌對齊。
步驟2:背部打直,雙手抓住腳掌。
步驟3:將身體慢慢往前傾,停留5~10個呼吸後休息。
資料來源/Timeshood、Yoga Journal
責任編輯/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