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鈴」這個訓練器材近年來在亞太地區流行起來,特別是在台灣。壺鈴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全身訓練,對消脂、訓練肌肉,以及提升心肺功能都有很大的正面的影響,是一個對新手至老手都需要的訓練器材!
一般來說,壺鈴可分為「基本款」以及「競技款」,最大的差異在於把手。基本款的壺鈴重量越大,把手直徑相對也跟著變大,因此在使用上要格外小心,最好是確保自己有掌握到重心以免因為重心不穩造成運動傷害。 競技款的手把尺寸則都是固定的,重量的大小是根據壺中灌入的重量不同而有差異,通常會用顏色識別分級。
壺鈴進行健身訓練時,可以做各種推、舉、提、拋和蹲跳等練習,通過訓練可以有效地增強上肢、軀幹及下肢等肌肉的力量,壺鈴訓練可能更適用於爆發力訓練階段。
以下為剛入門壺鈴的初學者介紹這五大基礎訓練的動作。
雙腳與臀部同寬站立,在腳前各放一個壺鈴。穩住你的核心和背部後,把你的臀部向後推出,並降低你的身體,拿起壺鈴兩者。保持你的核心穩定而緩慢提著壺鈴慢慢回到站立姿勢。
初學者建議從最輕的4公斤開始做會比較好,這樣對肌肉負擔比較小,比較不易受傷。
主要用於訓練髖關節發力,這是所有壺鈴動作的基礎。動作過程中主要運用到臀部、大腿和下背部肌肉群。
單手持著壺鈴,提至肩部,掌心向前或向側都可以。雙腳彎曲,身體直直下沉,上身保持挺直狀態。利用腳跟向上蹬,雙腿伸直,帶動身體上升,同時肩部三角肌發力,將壺鈴推至最高點之後再重複此動作。
深蹲本就被譽為訓練臀部和腿部肌肉的基本動作。壺鈴深蹲在原動作的基礎上可以同時兼顧到手臂力量的訓練。對雙手的握力、肩膀的支撐能力和腹部核心力量都有很好的訓練效果。
先採站姿的方式,左手持壺鈴。右腳向前做弓箭步(前跨腳與後腳,膝關節彎曲皆呈90度),讓壺鈴通過跨下,上半身記得保持直立,同時換手拿壺鈴,右腳回到起始位置(恢復站立),再換腳。
許多想瘦身減重的人,除了在飲食上有詳細規劃外,當然也需要配合運動才能達成目標。但是,許多人為了拼命瘦身開始進行大量運動,其實,這是非常傷身的。根據醫學研究發現,過度劇烈運動能增強新陳代謝,但也意味著加快細胞分裂、加速老化,因而可能縮短人類壽命。
許多醫生都認為加快新陳代謝可以使身體強壯,但最近醫學專家們卻發現過度強化的鍛鍊可能對身體造成損傷,使身體過早老化。而來自於東方打太極方式卻越來越受到熱捧,近年來有關靜坐、太極等都有益身心健康的報導源源不絕,隨後,西方社會掀起的打坐風潮引起了社會的關注,不少美國商業和科技公司及學校都推薦打坐的鍛鍊方式。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顯示,靜坐可提升創造力、記憶力和智力,對改善身體健康狀況效果顯著,人們對其實際效益的興趣也越來越大。
根據醫學研究發現,劇烈運動能增強新陳代謝,加速細胞分裂更換那些逐漸衰老的細胞,讓身體一直處於活力旺盛的狀態,而細胞的分裂次數是有限的,因此激烈的運動可能縮短人的壽命。據醫學介紹,端粒是短的多重複的非轉錄序列(TTAGGG)及一些結合蛋白組成特殊結構,除了提供非轉錄DNA的緩衝物外,它還能保護染色體末端免於融合和退化,在染色體定位、複製、保護和控制細胞生長及壽命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並與細胞凋亡、細胞轉化和永生化密切相關。當細胞分裂一次,每條染色體的端粒就會逐次變短一些,構成端粒的一部分基因約50~200個核甘酸會因多次細胞分裂而不能達到完全複製(丟失),以至細胞終止其功能不再分裂。因此,嚴重縮短的端粒是細胞老化的信號。
來自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科學家對600位自願者進行研究,當中顯示新陳代謝快速的人,老化的速度也比較快,而相關的動物研究也指向同樣的結果。比起慢慢將食物轉化成熱量的動物,快速燃燒熱量的動物壽命偏短,不過先前未有證據顯示,人類壽命的長短與新陳代謝的速度有關係。這項研究被刊登在《臨床內分泌與代謝》期刊(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上,研究人員吉普斯(Reiner Jumpertz)表示。研究中他們發現,在一般未運動的情況下,身體代謝速率(endogenous metabolic rate)高的人,早死的機率也高,因為他們器官耗損的速度比較快,不過這項研究並未探討在運動的情況下,代謝率的快慢是否與壽命長短有關。
對於過度運動造成人體的傷害已經有許多研究報告發表,著名的休斯頓貝勒醫學院前免疫學教授封莉莉用她研究的細胞分子分裂的研究,更深入的解析這個原理,她曾在哈佛大學發表的一項演說中說:人體細胞在一生中的分裂次數是有限的,而運動員為保持高度的競技水平,時時要使身體處於最佳狀態,持續性的鍛鍊使他身體的細胞存活時間短,並很快被新的細胞替換,新細胞生命力強、能量高,因而會使他們暫時感到很興奮、強壯,但這種過度的消耗是要付出代價的。
從研究中發現,他們的免疫系統因新陳代謝過高而降低,壽命也相對的會因此而縮短,因此,我們經常發現一些年輕的運動員,表面看起來比他們實際年齡更成熟,其實過度強化訓練會加速人體衰老。所以,對於想要抗老的人,還是可以培養運動習慣,不過千萬不要過度而讓身體蠻而更加損傷。
資料來源/新紀元、The Wichita Eagle
責任編輯/妞妞
大家應該都知道,如果想要增肌變大隻就必須要將肌肉纖維,透過高強度的阻力訓練過程後,讓肌肉纖維直經獲得增加,這就樣的肌肉生長也是俗稱的肌肥大(Muscle Hypertrophy)。然而,要達到肌肥大可不是隨便拿啞鈴或是槓鈴舉個幾下就可以的,它需要依照每個人不同的身體狀態、體能極限以及力量大小來做訓練安排。那需要多少重量強度與次數/組數,才能有效率的刺激肌肉生長,達到想要的增肌或肌耐力目標?
在看下面這張圖表之前,你應該要先去了解所謂的RM是代表著什麼(點這裡),通常會用百分比來進行操作與訓練,一般的初學者達到最大重量的70%左右,就會產生肌肥大的效果,但相對於專業型運動員來說,這樣的百分比強度是無法達到進步。因此,如果你的目標是要肌肥大的話,那在於訓練的強度與重複次數上就必須達到這些標準,否則可能只是在訓練肌耐力而已。比如你發現自己在這個重量可輕鬆做的次數,已經超過12下以上,那就代表着現在這樣的重量過輕,你要增肌就必須再增加重量讓強度提高。
如果你目標是要讓肌肥大(肌肉生長)的話,建議採用中等負荷(1 RM的70%至85%),每組6至12次重複動作,但大部分訓練應該要在每組8到10次的範圍強度內完成,這邊要注意!誘發最大肌肉肥大的最佳刺激強度重量在於1RM的70%至85%左右,盡量做到力竭(要進行這樣的訓練時,請做好防護措施或找好補手!),在每次重複次數中肌肉會被迫收縮所有的纖維,有效的去刺激肌肉的成長。但是,如果你的目標是要增加力量,那你就必須將重量強度拉高到每組1~5下左右就好,如果是要肌耐力訓練就將訓練強度的重量降低,只要每組能做到15~25下即可。你可根據不同的肌肉目標來設定訓練強度,讓肌肉的成長效率獲得更好的提升!
參考資料/bodybuilding、Mensjournal
責任編輯/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