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好處眾人皆知,不只可以排毒、減重,還可以讓代謝增加讓精神變好,進而讓大腦運轉速度變快。雖然很多人覺得喝水就能治百病,其實喝水不是能治百病,而是在還沒有生病之前多補充水分,能促進新陳代謝並預防生病這項動作,如果等到身體真的損毀了,當然單靠喝水是沒辦法逆轉的。
人體排泄廢物的最大方式就是「排尿」,而排尿就需要大量的水,所以光是喝水就可以幫助身體排出體內的廢物,排出廢物後,自然能增加精神、腦袋也能變得更加清爽,此外,還能保護腎臟功能,還可以預防泌尿道感染。
根據腎臟科名醫洪永祥也不斷提醒大眾,每個人每天都要再多喝500cc的水!因為根據台灣尿液常規篩檢的數據來看,超過8成的台灣人都沒有喝到足夠的水份,但都會認為自己有喝很多,事實上是遠遠不足的。多喝水能幫助腎臟健康,為了健康請多喝水。而除了排毒之外,身體中有足夠的水分,也能維持正常的生化反應,來提高新陳代謝、達到減肥的目標。,如果是想要用喝水減肥的人,就需要將自己的體重乘以40,作為每天的基本喝水量。像是60公斤的人,就需要喝到2400c.c.的水。
在西元2013年時,根據英國東倫敦大學的研究人員做了一項實驗,就是水份對身體的重要性。當人一旦口渴得到緩解,大腦就會空出空間來運作,平均可以增快14%的速度。因此,他們針對34名受試者進行了一項實驗。在實驗開始前,每個人都被問說口不口渴?結果不管回答口渴、還是不口渴,做測驗時的速度、反應都一樣快;但讓口渴的人喝了一杯水之後再透過腦部儀器分析,他們大腦運作的速度增加了14%。而另外一項研究是針對穿著3層衣服騎腳踏車90分鐘的人做研究,發現這些持續90分鐘大出汗、呈現輕微脫水狀況的人,大腦皮質是萎縮的,幾乎等於老化了1年之久,當他們補充水分後,大腦又逐漸慢慢恢復正常。
在所有食物中,幾乎都含有水份而在消化時才會被身體所吸收,除了白開水以外,水果與蔬菜是水份的良好來源。水是最好的良藥,如果水喝得太少或不夠的人,除了容易得生病外,身體也比較容易疲倦且不容易排除身體新陳代謝的毒素。現在的上班族整天坐在辦公室吹冷氣、不活動,這樣更容易會出現皮膚乾澀、長細紋的苦惱,則對於上了年紀的人、小孩或運動員來說,若長時間曝曬在太陽下時,就很有可能會有頭暈目眩、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臉色蒼白、血壓下降等脫水的症狀。 雖然水很重要,但是喝太多也可能會造成水腫或是增加代謝的負擔,嚴重者可能還會水中毒,所以,適量的攝取水分才能真正的達到健康。
不過根據專家提醒,一次喝太多的水,其實身體也沒辦法吸收,所以營養師建議每個小時可以喝250cc的水,只要起床開始的8小時內有規律喝水,就能讓自己每天喝足至少2000cc的水。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
責任編輯/妞妞
爸媽或阿公阿嬤受傷跌倒後,你只要求他們多休息嗎?小心多休息其實是害了他!從以下兩位真實案例可看出傷病後保持運動和多休息的天差地別;而運動生理學家暨作者Sean Gill也提出,運動訓練可以「治療」衰老,更是抵抗30歲後不斷衰老的唯一途徑。本文一次讓你認識衰老,教你用具體方式評估自己有沒有衰弱,以及延緩衰老的簡單方式。
案例一:73歲的陳爺爺以務農維生,某次因車禍住院手術,術後下肢無力臥床,家屬擔心他下床不便,要他多休息,結果半年下來日常生活功能持續衰退,家屬因無力照顧,只能送到護理之家。
案例二:反觀78歲的張爺爺因意識混亂被家人送至急診就醫,進行相關檢查與臨床處置後,透過醫院整合專業照護團隊,由復健師擬定活動計畫、家屬配合,住院期間即開始漸進性的訓練肌力與活動,出院後開始參加住家附近的據點活動,除了整體生活功能與體力改善,張爺爺也比過去開朗許多,更願意與人互動。
據國發會資料,我國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16%,已邁入「高齡社會」,推估114年將成為「超高齡社會」(20%)。而依照108年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資料顯示,占人口16%的65歲以上長者,醫療費用卻高占38.4%,也是急診就診人數與住院件數占比最高的年齡族群。
另一方面,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8年「長者衰弱評估」篩檢結果,20萬名65歲以上社區長者中,65-74歲長者有8.2%出現衰弱前期,1.3%為衰弱狀態;75-84歲長者有15%出現衰弱前期,3%為衰弱狀態;85歲以上長者有26.9%出現衰弱前期,6.9%為衰弱狀態。
結果顯示年齡越高衰弱比率越高,這些有衰弱狀態的長者更容易因為視力、聽力、肌力、平衡感變差,或服用鎮定藥物、多種藥物而增加跌倒的機會,以致骨折、失能、住院。
過去1年是否曾跌倒、體重突然減少3公斤以上,或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如果有的話,要小心可能是衰弱的徵兆。另外,有失智症、憂鬱症、營養不良和慢性疾病的長者也容易有衰弱風險。在國際間,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於108年公布新版的高齡整合照護指南(Integrated Care for Older People Guidelines, ICOPE),長者健康整合式評估可早期發現長者功能衰退,以延緩衰弱與失能,維持及改善老年人身體功能與心理健康。
「長者健康整合式評估」包含認知功能、行動能力、營養、視力、聽力、憂鬱等6大項目。認知功能包含記憶力與定向力(如:今天是幾號?);行動能力如:是否能在14秒內,雙手抱胸連續起立坐下5次;營養狀況如過去三個月體重突然減少3公斤以上;憂鬱情形如過去2週覺得心情低落沮喪、沒有希望等。你可以在家中幫長輩透過這6項功能評估,了解他們是否有健康警訊。
長者身體機能評估方式可見以下:
1. 每週至少做 2 次阻力運動,訓練自己全身的主要肌肉群。
2. 每週至少 1 次進行強度高的心肺運動,心率達到最大心率的85%(除非醫師建議不要這麼做) ,同時固定測量安靜心率,以衡量以自己健康水平(越低越好)。
3. 每週至少3次核心訓練。
4. 每天保持身體活動,即使只是走路也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血壓。
5. 站立時間拉高,尋找各種方式減少坐下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