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一整天,下班沒時間運動,每當回家或是週末,只想賴在床上追劇或是當沙發馬鈴薯,如果能再夠悠哉的泡個澡,是在舒服不過的事情了。不過你知道嗎?泡澡除了放鬆身心以外,還有降低心臟病發作的功能!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頭號殺手,每年都造成全球約1,790萬人死亡,占總死亡人數的31%。然而根據衛生福利部107年死因統計,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造成21,569人死亡,如再加上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及腎臟病等血管性疾病,每年造成53,977人死亡,遠超過頭號殺手癌症奪走的人命。日本大阪大學的最新研究可知,泡熱水澡還可降低心臟病發作的風險。這項發表在《Heart》期刊上的研究表明,經常泡澡可以降低死於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專家也同時表示,泡澡頻率越高對心血管的保護越好。
大家都知道心理健康會影響生理健康,如果能夠消除心理上的疲憊,也有益於身體的健康。而泡澡就可以消除人體疲憊、促進血液循環、提升晚間睡眠品質等。根據大阪大學的研究人員蒐集了自1990~2009年間超過43000名45歲至59歲的中老年人的沐浴習慣與生活方式分析大數據,結果發現,每兩週泡一次熱水澡與完全不泡澡的人相比,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約28%。
除了泡不泡澡,洗澡水的溫度也有所差異。根據研究指出,若泡熱水澡,心血管疾病發作機率將降低35%,而溫水則是降低26%。不過雖然這最新的研究顯示出洗熱水澡與心臟、血管健康有一定相關,但這不代表著每天泡澡就可以避免心臟病發生,頂多只是降低發生機率,個人的身體健康還是要靠著自己的正常生活作息、運動、飲食等做控管才是長壽的最大秘訣。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
責任編輯/妞妞
飲食不忌口,小心高血脂上身恐致命!33歲朱先生是一名工程師,高壓工作讓他常大吃大喝,最近一次健檢報告卻發現血脂異常,至醫院新陳代謝科求診後,醫師建議他嘗試增加運動時間以及飲食調整,血脂數值逐漸改善,但仍未達到標準;後續配合藥物治療後,其血脂異常值才得以緩解。
奇美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盧翰生表示,依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2017至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20歲以上國人三高自知率為:高血壓68%、高血糖66%、高血脂23%,高血脂儼然已成為現代人重要的健康問題,其中高血脂的問題來自膽固醇。
盧翰生說明,膽固醇是體內的一種脂質,主要由肝臟所製造;透過飲食也能攝取到膽固醇,通常身體需要一定份量的膽固醇才能維持正常的機能,但過多的膽固醇也會造成健康危機。
除了總膽固醇以外,還會檢驗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三酸甘油脂(TG):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俗稱壞膽固醇,容易附著於血管壁,造成血管阻塞以及硬化。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則是好膽固醇,負責將膽固醇帶離血管,是血管的清道夫。
三酸甘油脂:提供人體的熱量,過少會導致疲勞及虛弱;過多會導致肥胖和心血管風險增加。
「當血脂過多時,會導致動脈粥狀硬化,血管嚴重狹窄時,有機會形成血栓,導致血管阻塞、組織缺氧。」盧翰生指出,若發生在腦部血管,則會導致中風;發生在心臟的冠狀動脈,則會導致缺血性心臟病。此外,腎臟病及周邊血關阻塞等疾病,也跟高血脂息息相關。
他提醒,控制血脂可以透過改善危險因子來達到預防以及治療的結果。包含戒菸、少飲酒、規律運動、保持理想體重、攝取正確的飲食。其中,足夠的蔬果、全穀類、堅果、豆類、海鮮、瘦肉,選擇低脂飲食、少炸物,油類選擇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非熱帶植物油(大豆油、葵花籽油、橄欖油)更佳。
依據不同的情境,每個人有不同的控制目標,若是飲食和運動沒辦法得到足夠的改善,盧翰生建議,可諮詢專業醫師,使用藥物輔助。高血脂的危害不容小覷,建議定期進行血脂檢查,了解自身狀況,並採取適當的預防和控制措施,以守護健康。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足底筋膜炎是許多運動員常見的一種運動傷害,尤其是跑者!當罹患足底筋膜炎時,雙腳可能會出現不平衡的狀態,此時會導致在跑步時一腿比另一腿的承受更多壓力,同時還會降低運動表現。由於改善這種肌肉失衡的情形需要以長期矯正的方式來重新讓肌肉達到平衡,以及小腿和骨盆的強化訓練,透過瑜伽動作來伸展這些拮抗肌,並幫助它們恢復彼此的協調性,因此就能改善足底筋膜炎的困擾。
分腿前彎式能伸展足底屈肌及外展肌,並且拉長腳踝屈肌以減輕足底筋膜的壓力。
步驟1:雙腳打開大肩膀,雙手擺在兩側。
步驟2:將上半身向下傾斜,雙手抓住雙腿後方,如果不能彎曲,可將膝蓋微彎。
步驟3:停留3-5個呼吸後休息。
英雄式能伸展膝伸肌及踝伸肌。
步驟1:在瑜伽墊上成跪姿做準備動作。
步驟2:雙手向前撐住地面,雙腳張開比臀部略寬,腳跟置於身體兩側。
步驟3:將臀部坐在兩腳跟之間,挺直背部,腳背保持貼地,將雙手放置在膝蓋上,停留3-5個呼吸。
透過蒼鷺式,這個姿勢強調兩腳腳踝的交替與相互動作,藉以釋放雙腳弓部的壓力。
步驟1:在瑜伽墊上,雙腿伸直,手擺在瑜伽墊兩旁做準備。
步驟2:彎曲左膝讓左腳貼緊臀部,彎曲右膝,雙手握住腳掌外側。
步驟3:將腳跟向上提起,伸直右腳。縮背挺胸,上身微微後傾,停留3-5個呼吸後換腳。
坐姿前彎式能伸展腳踝屈肌及伸肌,釋放雙腳弓部的壓力。
步驟1:坐在瑜伽墊上,雙腳打直。
步驟2:吸氣將上半身往前傾,雙手握住腳底板。(如果柔軟度不夠,可將膝蓋微微彎曲)
步驟3:停留3-5個呼吸後,回到初始位置。
頭觸膝伸展式能伸展踝曲肌、膝曲肌以及髋伸肌。
步驟1:坐在瑜伽墊上,雙腿打開。
步驟2:吸氣將上半身往右腳下壓,雙手抱住右腿腳底,頭進量靠近膝蓋。
步驟3:停留3-5個吸呼,吐氣後回到初始位置,再換邊。
資料來源/Yoga Journal、Yoga international
責任編輯/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