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裡健身訓練需要準備很多器材吧!相信這句話是很多人都有的疑問,前 Broncos safety美式足球冠軍運動員Omar Bolden及教練Emily Meisner,在日前的IG上發表了他們居家的快速訓練器材-椅子!在正常與理想的情況之下,你必需要尋找一個沒有扶手的椅子來進行訓練,同時,在訓練的過程中要確保椅子夠堅固,並且它不會在地面上滑動。當你確定好以上的問題之後,我們就可以在家用椅子來進行這4個訓練動作,兩個動作之間休息15秒,四個動作結束休息30-90秒,重複5個回合就可以。現在就班好椅子跟著一起做看看吧!
1. Chair Dips with Knee to Chest
這個動作主要是運用椅子來進行肱三頭肌與核心肌群的訓練,你必需要注意在訓練的過程中要保持身體與肩膀的穩定性,在進行傳統反向撐體的肱三頭肌訓練時,如果感覺到肩膀有不舒服的情況請換掉這個動作,另外,在身體撐起來時透過膝蓋的彎曲來訓練核心的穩定性。這個訓練動作建議可以跟登山者一起進行,將會獲得更好的成果。(每一條腿做30秒)
2. Seated Squat Jumps
這個動作看起來似乎非常的簡單,但其實做起來比看還要難的多。這個動作裡面包含著一直做下來然後跳躍,這必需要讓你的雙腳用力彈跳離開地板,後再輕輕用臀部碰到椅子,訓練的過程中必需要注意不能真的坐下來,必需要快速的完成每一次的彈跳。(連續進行45秒)
3. Plank-Jack Mountain Climbers
這個訓練是運用登山式搭配腳部開合的動作,在操作的過程中你必需要注意到身體脊椎的穩定與中立,並維持身體核心的張力以及手臂與身體維持90度角。 (連續進行45秒)
4. Alternating Pop Squats to Jumping Jacks
交替式跳躍是將開合跳做了更進階的版本,當你進行開合跳動作時記得身體蹲下要將手輕碰地面,接著在彈跳起來完成一個動作。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蹲下與跳躍這兩個動作。(連續進行45秒)
資料參考/Omar Bolden
責任編輯/David
進健身房你最想練的部位是哪三個?相信很多人都會大聲的說:腹肌、胸肌與手臂,因為這三個部位是展現你夠不夠強壯的象徵,尤其是胸肌對於很多男人來說,練出大胸肌甚至比練出腹肌還要重要,所以才會有「週一是國際練胸日」一說。但是,想要練出結實飽滿的胸肌,一定要用啞鈴或槓鈴嗎?當然不是!由於這兩個都屬於自由重量的器材,對於初學者來說相對比較難掌握穩定度,所以,這篇將教你用三種固定式器材,也能練出飽滿厚實的胸肌。
基本上所有的健身房一定都有這個器材,它是運用繩索與滑輪的組合加上角度的變化,幾乎可以訓練全身的肌肉,尤其,又以最需要角度訓練的胸大肌最為適合,無論你是想要練上胸、中胸或是下胸,都只要調整繩索的高低及透過繩索的交叉,就可完成九成以上的胸肌訓練課程。這裡記住一個訣竅:繩索由低往上交叉就是練上胸,由高往下交叉就是練下胸,與腰同高往前交叉就是練中胸。
我們用影片來了解Cable由高往低的做法:
我們用影片來了解Cable由低往高的做法:
我們用影片來了解Cable由中間往前的做法:
這是一個十分適合初學者使用的胸推器材,有些健身房還會將這個胸推器材,分為上胸推與平胸推兩種,基本上它對於胸肌的刺激度與力量提升都十分有效,使用時,只要將椅子調整高低,讓握手高度對準約乳頭下方一指的位置,然後,調整好重量上背部靠緊椅背,發力時用胸部的力量將把手往前推並慢慢吐氣,記住!推到頂點時肘關節不要打直鎖死,接著吸氣慢慢將手推回起始位置。
我們用影片來了解坐姿胸推的做法:
當我們注意到胸肌基本的上中下胸訓練之外,可不要忘了還有中間事業線的集中與分割,這個集中與分割我們就可使用蝴蝶機來做夾胸訓練,首先,背部挺直貼緊椅背,前臂與地面垂直貼緊機台把手,上臂與地面平行,發力時一樣吸氣用胸部力量將雙臂往中間夾,盡量讓兩邊把手能集中碰到,在中間停頓約2~3秒感受胸肌收縮,接著慢慢打開並吐氣回復起始位置。
我們用影片來了解蝴蝶機的做法:
參考資料/bodybuilding
責任編輯/David
斜方肌是位於人體的上背及中背的表層肌肉,其肌肉纖維走向分成上、中、下三部分,起自上項線、枕外隆突、項韌帶和全部胸椎棘突,肌肉纖維向外側集中,止於鎖骨外側的三分之一,斜方肌對於上背部的肌肉來說,是範圍較大的肌肉,相對疼痛影響的範圍和程度也比較大,像是偏頭痛、頸部痛、肩膀痛等,都和它有密切的關係。
人體背部的斜方肌是由三塊肌肉所組成的,分別為上、中、下三塊。
上斜方肌:肩胛提肌協助上斜方肌活動,使肩胛骨上提,但因為長期固定肩頸,使得上斜方肌的筋膜發炎,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後頭和偏頭痛,以及後頸部的疼痛,有時也可能會引起下頷骨的咬合疼痛,如果睡姿或是枕頭不適合而造成落枕,或是一轉頭肩頸就痛,大部分都是上斜方肌發炎。
中斜方肌:人體背後的菱形肌是協助中斜方肌,使肩胛骨可以後縮,但是因為長期久坐、姿勢不良、或是手臂抬起來的時間過久,都容易造成肩膀過度緊繃,使得中斜方肌筋膜發炎疼痛。
下斜方肌:下斜方肌的功用是可以使肩胛骨下降,當手臂向上撐的時間過久、長時間高舉東西時,就會讓下斜方肌感到吃力,時間久了就會造成下斜方肌的筋膜發炎,使得肩胛上、肩胛內、肩峰以及頸部都會有痠痛的感覺。
以下介紹三種基礎斜方肌訓練,可以增加我們後背的肌肉力量。
步驟1:採站姿,雙腳彎曲,雙手握住啞鈴,背部打直。
步驟2:吸氣時,將雙手垂直往上舉,保持手肘靠近身體,吐氣時再回到起始位置。
步驟1:將身體支撐在上斜45度的板凳上,雙手握住啞鈴,胸部緊靠在墊上。
步驟2:吸氣時,將雙手拉起後彎曲手臂,呈現90度,吐氣後緩緩放下。
步驟1:採站姿,雙腳打開與肩膀同寬,背部打直,雙手握住槓鈴。
步驟2:呼吸時,將雙手彎舉,雙臂上外平舉,吐氣時再緩緩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