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持續痠痛過久:訓練後的延遲性肌肉痠痛(DOMS)是正常的,尤其當你是新手、切換到新的課表,或特別增加了運動強度時。但如果你是定期做常規訓練,就不該一直感到痠痛。根據不同肌肉群,訓練後通常要給肌肉24-48小時恢復時間,如果超過這時間仍然感到痠痛,你可能過度訓練了!而持續的肌肉痠痛、經常生病、頻繁受傷都是過度訓練的身體症狀。
2. 常覺得累、情緒起伏大:喜怒無常、情緒沮喪、疲勞是過度訓練可能的心裡症狀。運動原本應該帶給我們快樂,這歸功於大腦內腦內啡及內源性大麻素,但長跑也會導致皮質醇(壓力荷爾蒙)持續增加,而當皮質醇水平長期增加,會導致更多發炎、恢復較慢、肌肉組織分解、建立脂肪、傷害免疫功能,同時損害心理健康。
3. 心率異常:衡量是否過度訓練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檢查心率。在早晨起床後記錄下自己的安靜心率,如果高於以往的正常水平,就代表當天身體還沒有恢復足夠。此方法的前提是,必須試著每天記錄自己的安靜心率,才能得到一個平均標準值。
4. 身體僵硬:如果練跑後好幾天,當你彎腰撿地面的錢時,雙腳只能打直無法彎曲,那代表需要一段時間放鬆,此時滾筒、花生球、拉伸運動將是你的好朋友!如果沒有適當放鬆和拉伸下繼續做相同活動,小心造成運動傷害。
5. 尿液顏色深黃:雖然大多數人都知道運動時要保持水分,但常見許多人在脫水情況下開始運動。尿液的顏色很容易看出我們有沒有脫水過多、無法訓練,常見會發生這類情形的原因包括:晚上訓練或早上起床前喝太少水、只喝了咖啡就開始運動。即便只是輕度脫水,身體也至少需要45分鐘才能恢復,所以千萬別忽略喝水的重要。
運用運動科學中的「超量補償(Supercompensation)」,可幫助自己了解強度和恢復之間的平衡。超量補償是當身體遇到壓力並花時間適應時經歷正向的改變,讓我們具備處理壓力源的能力,而此適應過程就是「超量補償」,使身體征服壓力源後變得愈來愈強壯,在下一次訓練之前,讓運動表現所需的身體能力提高到比以前更高的水平。
不同強度和距離課表需要的恢復時間各異,所以每個人的超量補償時間也不同。一般來說,2-3個完整的休息日可讓身體的肌肉、關節與肌鍵得到足夠的時間恢復,此時可進行下一個訓練,這也是「超量補償」中身體更強壯、得到的生理效益最高的階段(如果在此階段錯過訓練,之後表現會開始衰退,降低在超補償階段中得到的生理效益)。
營養補充:訓練後30分鐘你的恢復就該開始了!先從補充水分開始,並在運動後1小時內補充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促進恢復;1小時後吃營養豐富的一餐,需均衡攝取碳水化合物、脂肪與蛋白質。 另一方面,睡眠是恢復良好的重要因素,只有充足的睡眠能讓跑者有足夠的時間讓身體休息。鎂對於睡眠有很大的幫助,而BCAA、麩醯胺酸等補充品也對跑後恢復有明顯幫助。不過均衡的日常營養和足夠的休息,比這些補給品都重要的多!
放鬆按摩:比賽之後適度伸展、泡個熱水澡、做按摩或滾筒放鬆,都是展現愛自己且加速恢復的方式。
過量的酒精會減慢恢復速度。在一項老鼠的實驗上發現,大量酒精會在24小時內減少肌肉75%合成,換算成一般成人體重,約等於250g的酒精,約10瓶500cc啤酒的量。此外,飲酒會改變局部組織的血流,造成更多的血流積聚在受傷部位,造成更嚴重的水腫、延遲組織修復。
延伸閱讀:運動後該禁酒嗎? 酒精對運動表現及恢復的影響
資料來源/ CNN health、RUNTASTIC、山姆伯伯工作坊
責任編輯/Dama
三芝櫻木花道馬拉松,這樣小而美的賽事是我最喜歡也最迫不及待想和大家分享的經典賽事,從2014年舉辦至今有四年的歷史,看著跑友從當年評價2.5分到今年的4.1分就能感受到主辦單位用心,深入跑者需求不斷改進,持續提升賽事品質,這次很榮幸受到主辦單位的邀請,在賽前舉辦了一場分享會,原本課內容規劃有30分鐘戶外實際練跑與技巧教學,但櫻木花道馬真的是受到雨神的眷顧,當晚的雨勢實在太大,所以改為室內課程,也好在前一晚擔心不能如期在戶外盡情奔馳的情況下製做了簡報來當雨備,晚上六點三十分的課程,居然在六點十分下起滂沱大雨,無疑的,所有的學員依舊穿著運動裝準時出席,只有4天的報名時間,卻能有將近三十位報名,當天出席更達九成五,代表跑者們對賽事的重視與期待,當天到場的學員中還有位特地參與了主辦單位行前的試跑會,可見大家的用心程度。
室內的教學相對於戶外沒有那麼有趣,大多只能觀念和技巧上的講解,無法實際演練,以下有幾個練跑的方式和大家分享。
1.比什麼練什麼:比山練山,比平路練平路,意思是比山路賽事就要練習有坡的路線,更精準的準備是針對當天的爬升曲線圖找到平常能練習的相似路線,第一、可以真實感受到賽事的難易度,第二、可以好好分配自己的體力,穩定自己的配速很重要,如果是善於跑平路的跑者,要知道自己跑坡時千萬不要為了ㄍ一ㄥ住速度而讓自己爆掉了,先求穩定的配速和心率再要求速度。
2.上下跑坡技巧:上坡抬腿步代小,訓練自己用臀大肌的力量帶動大腿和小腿往前進,剛開始雖然辛苦,但是練習久了,順了,上坡會跑得省力且輕鬆。下坡跨步前腳掌著地,勿使用腳跟,下坡的速度相對快很多,因此專注力更要夠。運動最重要是“安全”!!!
3.裝備選擇:先求穩再求快,裝備更要帥,一直都是我對跑步的座右銘。當然不能只有看起來帥,要能在跑得過程中真的很帥才是重要的關鍵,所以一定要選擇帥氣同時又兼具功能和舒適的配備,在眾多裝備中我首推具有毛巾布的遮陽帽,我認為它晴天、雨天都超適合。因為有超吸水的毛巾布,所以可以吸收大量雨水和汗水,不會讓臉上濕露露的加上遮陽的帽簷,可以遮陽又可遮雨,很適合大雨、大晴或是沒有太陽眼鏡的跑者。
再來當然就是合身不摩擦又具功能性的壓縮機能褲,為了避免大家有淡淡的哀傷困擾,可以先在身上塗抺凡士林,跑褲選擇,我建議大家要先評估自是不適合小腿套,特別是坡度協陡的賽事,平時小腿易緊繃的跑者可能會太緊而抽筋,因此我推薦大家可以穿越野款的壓縮跑褲,第一、不會太緊繃,能固定肌群,發揮效果,第二、合身不易造成摩擦,最後手上可於條護腕或魔術頭巾,可以吸汗。
到了賽事當天,就如同氣象報告說的降雨70%氣温12-19度,濕濕冷冷還有吹不的海風,由衷佩服離開温暖被窩到現場的每一個人,志工跑者現場的每位工作人員還有交管的警察們,真的很不容易。整場賽事我打4.5分,其中0.4分必須還是要說全馬出發帶錯路線真的是可以必免的疏失,許多跑者為此跑了2-3KM,剩下0.1就是不可抗拒的因素,天氣、雨大、風大又起霧,讓整個賽道增加了不少難度,說好的櫻花步道也折損不少,但是能獲得我4.5的高分才是重點,以下的六點是賽事整體規劃中讓我感到非常讚賞的地方:
一、賽前分享會與賽道試跑:這真的不是一般平路馬拉松42KM裡總爬升大約1200M-1400M對於只有練跑量沒有練強度的跑者來說是非常辛苦的,因此主辦貼心舉辦分享會和賽道試跑,讓跑者在有限的時間裡以做更多更充份的準備,避免運動傷害。
二、龐大的醫護跑者:在我心中這是群偉大又有愛心跑者,將自己的專長發揮在興趣上,幫助賽道上每位需要的跑友,這次主辦招幕 非常多的醫謢跑者,除了專業的醫學背景外,他們可都是跑步高手,有三小時半到六小時的醫護跑者全程協助跑友,另外還有項規定醫謢跑者不能上凸台,當下得知超感動,這些醫護跑者淋著雨在賽道上穿梭就是為了服務不舒服有狀況的跑友,這種無我精神真的太偉大,近年來醫護跑者越來越普遍,下次在賽道上看見他們一定要大聲的跟他們說辛苦了,謝謝!也期許自已能幫助需要的人。
三、專業的志工:跑山路馬或是很艱難的賽事時遇到志工,總是會想問還有多遠?下個補給站在哪?各式各樣的問題志工能正確肯定的回答,對跑者來說是心裡上很的支持和舒服,加上賽道上騎車巡視的志工頻繁,這場志工行前訓練一定是嚴謹不馬虎的。
四、豐富的補給:比了百場賽事第一次吃到獨立包裝自己撕開的鳯梨酥,想到就覺得超不可思議,平均2-2.5KM有一個補給站,有牛軋糖、蕃茄+密餞、餅乾、塩運動飲料,在熱食方面有地瓜、香腸、貢丸和包子和薑茶,更棒的是終點的補給站是熱食小Buffet,雖然菜色簡單,但是主辦的用心完全表露無遺。完賽時身濕冷冷的配上熱食真的太暖心了。
五、風雨無阻堅守崗位的攝影師:以參加人數來說這場賽的攝影師真的很普遍,對我來說在賽事中攝影師比BCAA和所有能量補給品都有效,正是他們讓冰冷的賽道增添不少能量,希望大家經過攝影師時和攝影大哥們說聲辛苦了,堅守崗位的他們為了我們與櫻花的約定真是辛苦了。
六、精緻奬盃和客製化奬牌:有別於其它賽事的奬盃,這次的獎盃是原木紀念獎牌,但要很有實力才能拿到,這麼硬的賽事全馬總一居然3:30內超半馬23K也要2:20內才能上台,真是高手雲集,不過現場有一個超貼心的服務,沒錯就是獎牌刻印,在國外名參加時看過,通常刻印一次要台幣300-500元,這裡居然只要〝100元〞就能擁有一個專屬自己的獎牌,超讚的!!!
很開心你花了時間看到最後,我只想說..今年主辦的用心會完全實現在明年的報名上,所以你有一年的時間來練第五屆三芝一櫻木花道馬拉松,我們明年賽道見。
*本文由跑友提供。
BCAA(Branched Chain Amino Acids)支鏈胺基酸,其實是三種氨基酸:白胺酸Leucine、異白胺酸Isoleucine和頡胺酸Valine。它是人體的必需胺基酸,也是支持骨骼肌的必需品。
耐力運動的過程中,體能燃燒來自於脂肪跟肝醣作為主要來源,但是當這兩種熱量不夠用的時候,燃燒薪材就會轉向對肌肉纖維抓取。人體很奧妙,當燃燒薪材不足又持續運動下,身體會自然地找尋對生理機能少影響的骨骼肌蛋白,但當運動燃燒掏空了骨骼肌內的氨基酸時,人就會因此產生肌耐力不足、抽筋的問題(哎呀好痛)。
你想為什麼體能燃燒不會抓取脂肪當薪材呢?體脂肪很高啊!一來因為脂肪的燃燒效率很差,高心跳狀態下身體必須要能快速補充體能薪材。二來脂肪其實是人體內建的保護機制,預防寒冷、飢荒等問題,所以要能燃燒脂肪只有靠低心律的LSD才能有所幫助。最重要的是,脂肪並不是支援骨骼肌的要項!
骨骼肌內的BACC被掏空的速度,遠比你想像得更快。可以想像,跑步過程中骨骼肌內的BCAA被掏空時,你趕緊補上BCAA補充品,就能適時地保護骨骼肌仍保持一定的肌耐力。
基本上骨骼肌與BCAA的關係是『缺』與『補』的關係。吃BCAA並不會提升運動表現(那是禁藥),也不會增進肌耐力成長(要靠訓練),它能做的就是『減緩肌肉作用疲勞與保護肌肉組織』。
在國外的研究中,有許多論文說明BCAA對中樞神經疲勞、免疫功能影響、及耐力運動上的變化。但事實上,BCAA確實對免疫功能確實有正面幫助,對耐力運動更為顯著,但對中樞神經疲勞仍是持假說之論(註A)。AND,它並不能幫助減肥!
進行長時間耐力運動,約莫開賽前一小時吃到2到5克,實際開始競賽後,平均每小時只要補充1克,或三個小時後補充3到5克都可,賽後再補充個5克做肌肉組織修補。簡單來說,通常10個小時的耐力運動,可能會補充15到25克之間,端照選手自己的運動強度跟狀態而定。
有些做法是賽前兩天於睡眠前,補充2到5克讓身體預先將骨骼肌內的BCAA缺口填滿。BCAA本身不具有毒性,過多的BCAA將會被代謝,而不會留存在腎臟內造成負擔。
現有的作法是膠囊裝或是粉末原粉、以及少量混入能量果膠的方式。膠囊吃法是最快捷的作法;粉末雖然可以混入飲料用水中,但吸收得不算快。而混入能量果膠的方式與果膠一併使用,雖然有計算卡路里的問題,但卻也成為受歡迎的方式。基本上沒有一定的規則,只要牢記吃足量,以及在大抽筋之前吞服都可。
支鏈胺基酸在骨骼肌代謝轉化後,可轉換成丙胺酸或麩醯胺酸,麩醯胺酸對體內之免疫功能的影響很大,包含器官間氮的傳送以及氨解毒、體內酸鹼平衡維持、核甘酸合成、調節蛋自質都很有成效。
但是當運動訓練後,短少的麩醯胺酸將會影響體內代謝。因此高強度運動或超負荷訓練後,體內的麩醯胺酸濃度明顯下降。另外,過度訓練症候群,同時造成內臟組織和免疫系統的傷害。
所以訓練過後補充支鏈胺基酸,讓骨骼肌轉化代謝成麩醯胺酸,對免疫系統的傷害有亡羊補牢的成效。
因為減肥而開始運動,從此就戀上跑步。透過呼吸、心跳與疲勞的雙腿體驗真實存在的美好。多年研究運動科學及跑步技術,每天都在追求更進步的自己。同時是個患有癲癇的運動員,所以深深期望推廣健康運動給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