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是維持人體代謝、產生能量的重要組織,當人們在運動後肌肉損傷、或是運動傷害造成的發炎不適時,會想吃上消炎藥。但要小心!如果是肌肉受傷的發炎反應,吃下消炎藥反而可能造成肌肉無法恢復,表面看起來減低痠痛,實際上肌肉卻流失了。
身體在發炎時會分泌前列腺素PGE2,也就是所謂的「炎症因子」,它會刺激免疫系統產生發炎反應。在感冒時,PGE2會刺激肌肉的痛覺神經,造成全身痠痛,但通常幾天就會消失。不過在肌肉受傷、拉傷的狀況下,PGE2反而會刺激肌肉幹細胞生長,用最快的速度修復肌肉。肌肉細胞本身處在一種不斷代謝、汰換的動態過程中,而肌肉幹細胞就是負責製造新肌肉的細胞,可以分化成不同部位的肌肉。而在小鼠實驗中,肌肉受傷後,不只體內的PGE2濃度會急速上升,如果額外注射PGE2一天,肌肉幹細胞的數量也會上升。
根據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研究顯示,實驗小鼠腿部受傷後,3天內的PGE2都明顯的升高,研究人員表示,這是一種免疫調節的現象,透過發炎來刺激肌肉重新生長。而小鼠接受PGE2注射後,除了幹細胞增加之外,新長出來的肌肉也比原本的肌肉有力。為了證實PGE2對幹細胞的影響,研究人員將小鼠的幹細胞放在培養皿中,暴露在PGE2下一整天,結果細胞生長達到了原本的6倍之多,顯示PGE2的確是促進幹細胞的原因之一,同時還能增強肌肉力量。
但是研究人員使用非類固醇的消炎藥,像是阿斯匹靈、普拿疼等藥物來抑制PGE2時,肌肉再生能力明顯變差,恢復速度也變慢了;而在肌肉處於動態平衡的狀態下,恢復時間一拖長,最後肌肉量會比受傷前略減,如果是正在肌肉訓練的人,長期來說是不利的。 但另一個角度來看,PGE2屬於短期的免疫反應,只要肌肉一直處在受傷、發炎的狀態,分泌還是會趨緩,反而會讓肌肉產生慢性發炎,抑制重生的效果;這也是做了重量訓練、肌力訓練後需要休息幾天的原因。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
責任編輯/妞妞
曾有不少報導和研究指出走路對於身體是相當良好的運動,而近年也相當流行日走10000步的話題,緊接著健身追蹤器與計步器也跟著普及,於是便有許多人開始出現每天到底要走多少步的問題,而專家則表示,其實每天跑步的具體數字取決於兩方面:你的跑步量和你不跑步時的活動度。
在60年代,日本的吉城旗野 (Yoshiro Hatano)博士,因對日本的肥胖人口增多的趨勢非常擔憂,於是便著手研究一種能跟蹤卡路里燃燒量的簡單方法,以幫助人們更活躍、減肥並改善健康。
他和他的研究團隊發現,如果一個人每天走路的步數從小於5000步到多於10000步,他們將透過運動燃燒大約20%的卡路里攝入量,從而達到減肥的目的。這個概念(和計步器的使用)也漸漸在世界各地日益普及。
需要注意的重點是,從跑者的角度來,這個方程式應該要是根據個人的健康程度、體重、健身頻率、目標以及整體生活狀況而有所變化。所以當在考慮步數時,還要加入其他條件一起計算。
以下三種情境,你可依自己的需要作參考:
如果你是一位正在減肥的跑者,以每天10000步的目標為例;每周跑3次,每次3-5公里,並在其它日子加入交叉訓練,這樣的目標能夠增加你的運動動機,並提高你減肥的卡路里燃燒量。因此,為達到你想要的減肥目標,平均每天10000步,中間並無休息日,是一個很正確的作法。
如果你是個平均每周跑3-4天,每次6-10公里,並在其它日子加入交叉訓練,且有一份讓你能到處走動的活動性質的工作,那麼你的日平均步數可能就要超過10000步了。由於的整體活動水平較高,即使是某一兩天休息或者進行輕度運動,這樣的運動量也足夠了。
但是,如果你是一位跑長距離的跑者,而其他時間則需要久坐來工作,即使平均每天能達到日走10000步的標準,對身體也不是的最佳方式。你可能需要走更多步數來抵消你久坐工作生活的風險(如不平衡的姿勢,由於肌肉、關節不平衡所引起的運動傷害,高血壓和心臟病等)。據國外媒體報導,「德州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研究小組」發現,單位時間內久坐會讓跑步的益處抵消掉8%。換句話說,如果你早上跑1小時,然後白天坐10小時,那麼早晨跑步所帶來的益處就會被抵消80%左右。
在這種情況下,跑者就需要針對性的在久坐期間加強運動:比如走樓梯、打電話時來回踱步、上廁所走更長的路、安排散步聚會或者只是每小時定時站起來走上幾百步。雖然完整的休息日可以達到最佳狀態恢復,特別是如果你正進行漸進式訓練計劃時,但即使是在休息日,經常運動也是有益的。比如20-30分鐘的跑者瑜伽課程或短距離走路,之後用滾桶和靈活訓練來放鬆,能達到改善肌肉和關節健康的作用,這樣做能在不增加身體壓力的情況下提升肌肉和關節健康。
無論是跑步或是走路的概念,都是為鼓勵大家經常運動以達到減肥、維持體重和保持全面健康的目的。對跑者來說,它可以是個有用的指南,而你可以根據目前訓練情況和日常生活來修改日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