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壓力大導致賀爾蒙失調?眼鏡蛇式幫助改善
1
壓力大導致賀爾蒙失調?眼鏡蛇式幫助改善
2
研究發現:久坐不動比空氣汙染可怕!  規律跑步的好處大過空汙健康風險
研究發現:久坐不動比空氣汙染可怕! 規律跑步的好處大過空汙健康風險
3
專家:當身體「發炎」時,會感到疲憊、影響肌肉合成效率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壓力大導致賀爾蒙失調?眼鏡蛇式幫助改善

2020-06-04
知識庫 瑜伽 保健 瑜伽動作

瑜伽對人體的好處眾所皆知,不僅能強化五臟六腑,還能促進新陳代謝,以及幫助舒展緊繃的肌肉來提升運動表現等,不分男女老少都非常喜愛。根據國外許多研究得知,壓力較大的人,可透過瑜伽舒緩緊繃的心情,並讓身心得到釋放,其中他們做了一項實驗,發現眼鏡蛇式具有舒壓解憂的療效。

壓力大導致賀爾蒙失調?眼鏡蛇式幫助改善 ©howlermag.com

眼鏡蛇式能紓壓身心

根據美國費城湯瑪斯傑佛遜醫學院(Thomas Jefferson Medical College in Philadelphia)與瑜伽研究學會(Yoga Research Society)做了一項瑜伽對人體釋放壓力的調查。他們觀察了16位從沒練過瑜伽且健康狀況良好的人,並讓他們連續7天且每天50分鐘做瑜伽。然而他們從中發現,練習瑜伽可平衡有壓力荷爾蒙之稱的可體松(Cortisol)分泌,定期的練習可紓解壓力,維持情緒平穩、放鬆,其中眼鏡蛇式具有良好的效果。

©healthline.com

眼鏡蛇式 Cobra Pose

做瑜伽除了能雕塑身型外,也能促進身體機能讓新陳代謝變好。在所有體位法中,眼鏡蛇式(Cobra pose)是一項蠻受歡迎的姿勢,它能刺激身體的淋巴系統、血液循環、調理五臟六腑。此外,此瑜伽動作不僅能讓胸部得到完全擴展,讓脊椎得以充分的鍛鍊,對於脊柱受過損傷者尤有改善功效,還能讓甲狀腺、副甲狀腺、腎上腺和生殖腺得到充足的血腋供應,增加恥骨區域的血液循環,促進身體健康,激發身體活力。根據許多實驗以及研究證明,瑜伽眼鏡蛇式還能有效緩解久坐帶來的不適以及傷害,還能緩解過多的壓力且平衡身心,對於上班族來說是一大福音。

眼鏡蛇式除了能舒放壓力,還能幫助呼吸順暢。做此動作時能有效助於肺部的空間擴張,讓呼吸更加順暢,並且改善氣喘發作頻率和鼻子過敏的症狀。此外,對於肩頸痠痛的人來說,還能改善頸部與背部疼痛。因為長時間坐在電腦前,以及現在的低頭族來說,時常會有肩頸酸痛、背部疼痛等問題,透過眼鏡蛇式能將肩頸、背部沾黏的肌肉拉開,並且改善緊繃感。

如何做眼鏡蛇式

步驟1:身體趴在瑜伽墊上,手掌支撐於胸部兩側做準備。

步驟2:雙手撐地幫助上半身抬離地面。

步驟3:身體回到準備動作,並重複三到五次。

資料來源/Do You yoga、Yoga Journal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研究發現:久坐不動比空氣汙染可怕! 規律跑步的好處大過空汙健康風險

2021-09-13
跑步新知觀念保健話題

空汙嚴重不如不運動?你可能要重新思考了﹗新發表於 2021 年 8 月份加拿大醫學協會期刊(CMAJ)的研究檢視 38 萬多名台灣成年人,發現無論人們所處地區 PM2.5 暴露程度高或低,即便是在空氣污染嚴重的區域,相較於久坐不出門活動的人,規律運動仍可以降低因為自然原因過早死亡的風險。

研究發現:久坐不動比空氣汙染可怕!  規律跑步的好處大過空汙健康風險
研究發現:久坐不動比空氣汙染可怕! 規律跑步的好處大過空汙健康風險

空氣污染的影響

台灣空氣中 PM2.5 的平均濃度有越來越高的趨勢,而每年台灣罹患肺癌的人數也節節攀升,空氣汙染是刻不容緩的議題。空汙來源分為境內和境外,境內包括交通運輸排放廢氣、火力發電、鋼鐵與石化等高污染產業工廠排放;因為空汙無邊界的特性,即便不是「本地製造」,也可能受到遠方其他地區的波及。那麼當空氣灰濛濛,我們該出去跑步還是不出去呢?

當然,將大量汙染吸入你的身體絕對不會有益處﹗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PM2.5 因為可穿透肺部並進入血液,會增加罹患心血管、呼吸系統疾病以及癌症的風險,對健康影響甚大。但前述研究團隊發表於 CMAJ 的最新研究顯示,即便在汙染嚴重的地區,與久坐不運動相比,運動訓練的好處仍大於空氣污染對身體的風險,可以降低自然原因過早死亡的風險(不過接觸污染的時間還是越短越好)。

發表於2021年8月份 CMAJ 的研究
發表於2021年8月份 CMAJ 的研究

研究方法

研究人員檢視了 2011-2016 年 15 年間,居住於台灣 38 萬 4130 名 18 歲以上成年人的體檢紀錄以及活動水平(此區 PM2.5 濃度平均是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限值的 1.6 倍),並追蹤參與者至 2019 年 5 月底,同時從台灣政府的死亡登記資料獲得了重要數據。

此研究目的在了解規律訓練和長期暴露於顆粒物環境對自然死亡風險的影響。在暴露於汙染程度上,研究團隊將參與者們體檢當年與上一年,共兩年間暴露的平均濃度分為以下類別(空氣污染濃度以 µg/m3 或每立方公尺空氣中的微克數微單位):
低:< 22.4 µg/m3
中:22.4-26.0 µg/m3
高:≧ 26.0 µg/m3

同時,參與者的活動水平也被分配到與其報告的代謝當量(MET)對應的類別,包括以下:
不活動(0 METs):相當於安靜地坐著。
中度活動(0-8.75 METs):以每公里配速約 7:30 或更慢的速度跑步。
高度活動(高於 8.75 METs):比每公里配速 7:30 快的速度跑步。

研究結果

結果可想而知,那些同時進行高度運動和低汙染暴露程度的人表現最好,但無論 PM2.5 的暴露程度如何,人們都可以通過訓練降低早逝風險。

研究作者、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副教授 Xiang Qian Lao 博士說明:「我們發現自然死亡風險與規律訓練水平呈負相關;與暴露在空氣污染中的程度呈正相關。」在 PM2.5 暴露量高的一群人中,與久坐不動的人相比,中度和高度運動的人分別降低 16% 和 33% 早逝風險。在 PM2.5 暴露量中度的一群人中,進行中度和高度運動的人比久坐不動的人分別降低 13% 和 29% 早逝風險。至於在 PM2.5 暴露量低度的人中,進行中度和高度運動的人比久坐不動的人分別降低 19% 和 41% 早逝風險。

研究人員也在美國、丹麥和香港等地區開展了幾個小規模補充性研究,亦驗證了上述結論。

久坐不動
久坐不動 ©YouVersion on Unsplash

空氣汙染與缺乏身體活動,都是全球正在面臨的重大公共衛生挑戰。空氣汙染是與健康相關的疾病中第五大原因,2017 年全球有 490 萬人因此死亡;而缺乏身體活動是全球第四大死亡風險因素,2012 年全球有 530 萬人因此死亡。

空氣無法掌握,但我們能夠努力的是,即便你一年裡大部分時間身在空氣品質不佳的地區,還是能選擇適合的時間點每天跑步運動,這對你的健康仍然有幫助。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CMAJ, 綠色和平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專家:當身體「發炎」時,會感到疲憊、影響肌肉合成效率

2019-12-25
生活觀念保健知識庫

隨著醫療以及資訊逐漸進步的時代,人類的壽命越來越長,但是,你有想過你的生活品質上升了嗎?當時代在進步的確是一件好事,但很多的人會出現了衰弱、失智的問題,卻沒有有效的方法治療。甚至,許多年輕人也有體力衰退、效率低下的問題!其實,這都是身體「發炎」在作祟。

©medicalnewstoday.com

根據知名營養學專家、中央研究院生科所教授潘文涵表示,其實想要身體強壯,就應該吃得對、吃得好,將正確的食物吃進來,就可以彰顯活力。但是,一般人知道要健康飲食,卻不知道正常應該要怎麼吃。

肌肉量少讓你體力也下降

現代人的活動量比傳統農業社會的人少了非常多,就連年輕人的肌肉量,都有逐漸缺少的問題。甚至「肌少症」已經不只是老年人才有的問題,不少年輕人都會出現這樣的傾向。然而,肌少症主要就是代謝減緩,導致肌肉合成率下降,當身體逐漸虛弱之後,人就更不想要動,此時熱量的消耗就會低,導致沒有食慾、營養不良,因此吃得越少,身體就越沒有辦法合成肌肉,在這樣的惡性循環後,就很難改善。

©muscleandstrength.com

「發炎」影響肌肉合成效率,你有以下的症狀嗎?

如果想要避免肌少症,很重要的方式就是多運動以及補充蛋白質,這是不二法門。但潘文涵醫師提醒,還有很重要的就是要對抗「身體發炎」。根據2004年2月號《TIME》雜誌就把「發炎」稱為「神祕殺手」(Secret killer),可見它對現代人健康的危害有多大。此雜誌文章其一段內容表示,發炎會影響到身體合成肌肉的效率,進而導致肌少症。然而大部分的人都有發炎的問題,我們可以透過參考以下的症狀,如果你符合3個以上,就可以確定身體已經發炎了,如果超過5項,就建議看醫生檢查了。

各種關節痛、肌肉痠痛、偏頭痛、下背痛、經常性腹部絞痛、經常性腹瀉、肥胖、BMI過高、異位性皮膚炎、氣喘、經常感冒、鼻過敏或是鼻竇炎、工作環境接觸化工原料、有機溶劑、二手菸、嚴重打呼或是中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糖尿病、肝炎、腎臟炎、心臟病、慢性疲勞、長期熬夜、吸菸、喝酒(1週>3次)、胃食道逆流、不明原因全身性水腫、陰道白帶、慢性泌尿系統感染、久坐或是很少運動(1週<3次)等。

©sportsrec.com

當身體發炎時,請停止再吃這些食物

除了以上的發炎原因,脂肪也是一大發炎原因。如果你有以上症狀,除了針對症狀調整作息,例如常熬夜的人改變作息,適度運動,對於超重的人來說,減重也是不讓身體再發言的關鍵。另外,包括糖、精緻碳水化合物、酒精、高溫燒烤的食物,或是反式脂肪的飲食,都是讓身體發炎的食物,應該要戒除。其實有很大一群人意識到要健康飲食,卻不知道正確的方法,甚至用吃素、吃水煮的方式,就以為是吃得健康,這樣反而導致營養不良,身體毛病也越多。如果想要打造不發炎的體質,最主要的就是要多攝取蔬果、全穀類、核桃等植物性飲食,把體質改善,身體的機能才會轉好。另外,富含Omage-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像是深海魚、亞麻仁籽、海藻、堅果(不過大型深海魚因含重金屬機率高,不宜過度攝食);另外,好的油類,像是橄欖油、苦茶油或是茶籽油,因為含有較多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如油酸),也具有抗發炎的效果。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