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生理期跑步好嗎? 其實跑對了好處出乎妳意料
1
生理期跑步
生理期跑步好嗎? 其實跑對了好處出乎妳意料
2
沒有雙腳卻成為馬拉松世界盃美國代表 刀鋒戰士Brian Reynolds
3
5個高齡跑者保持活力和避免傷害的技巧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生理期跑步好嗎? 其實跑對了好處出乎妳意料

2020-06-04
知識庫 運動生理 跑步 保健 跑步訓練 營養補給

每個月總有三、五天,平常愛跑的妳變得興致缺缺、全身無力。大姨媽上門讓妳打亂了課表,生怕跑著跑著就出現腹部脹痛、腰痠、血崩等生理期窘境。因為各種原因,許多女生在月經來臨時都窩在家不出門、不做跑步等運動,其實,這觀念要改一改了!

生理期跑步
生理期跑步好嗎? 其實跑對了好處出乎妳意料

首先要了解月經週期

一般情況,女生的月經週期平均為28天,每次月經可分為前半週期的卵泡期、發生在週期第14天的排卵,後半週期的黃體期。

卵泡期:始於月經週期,持續約14天(範圍可能在11-21天之間)。這個階段是在經期持續2-7天之後,雌激素水平上升,並在第14天排卵之前達到峰值,促使黃體化激素激增、開始排卵(排卵不屬於階段,而是分界線)。
黃體期:接續黃體期通常持續14天,此時黃體素水平升高,排卵後雌激素水平下降,如果沒有卵子受精,黃體素和雌激素都會急遽下降。而黃體期就終止於月經開始,進入下一個週期。

月經週期如何影響運動?

血液中鐵質
如果生理期間出血嚴重,血液中紅血球的血紅素濃度可能降低,對血液的攜氧能力產生負面影響。許多女性跑步運動員會有運動性貧血,主因運動使血液中鐵質水平降低。

體溫
人體溫度在整個月經週期中都會發生變化。在黃體期,隨著黃體素增加,體溫達到峰值。體溫升高會增加散熱的閾值,意味著體內控制體溫的機制,會讓身體在冷卻之前達到較高的溫度,此時應該盡快讓身體冷卻;但如果這時妳在炎熱潮溼的天氣跑步,身體在達到更高的溫度之前,妳無法開始出汗來冷卻身體,體溫卻持續升高,就會讓跑步更加艱難。

在黃體期,體溫升高可能增加中暑等熱傷害的風險,也讓體力加速消耗;另一方面,在雌激素水平較高的卵泡期,身體溫度則較低。但總體而言,運動可以增強調節體溫的能力。

中暑
在黃體期體溫升高,可能增加中暑等熱傷害風險

代謝
月經週期的變化對跑步表現的影響,是因為黃體素和雌激素濃度的波動,刺激新陳代謝變化。 

雌激素可能透過改變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能量的代謝,來增強耐力表現。我們都知道,體內儲存的肝醣會影響長時間運動的能力,當肝醣消耗會導致疲勞無力。據研究,肌肉中的肝醣含量在黃體期中段最高,在卵泡期中段則最低,女跑者可透過攝取更多碳水化合物,來增加卵泡期的肌肉肝醣含量。研究指出,女跑者如果在卵泡期參賽或跑高強度訓練,應確保每小時至少攝取40克碳水化合物。

生理期跑步的好處

跑步對身心上的好處不會因為月經來了而停止,事實上,還可以緩解月經帶來的一些不適症狀。生理期跑步最大的好處就是能釋放腦內啡。腦內啡可以幫助改善情緒,使心情愉悅;同時它也是天然的止痛藥,在生理期間釋放腦內啡,可能減輕身體疼痛和不適感。

每個女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同理,每個女人在月經週期個階段都有不同感覺,症狀也因人而異。因此,要依據當下的感覺來決定每次訓練的持續時間和強度,建議可依照自己的月經週期重新考慮平時的訓練課表。要注意的是,如果妳生理期常常經血量大或經痛,那麼生理期間就盡量不要跑步;但如果妳身體狀況可以,只要小心訓練量和強度、保持水分充足,那就去吧!

生理期跑步注意事項

1. 保持水分:其實無論何時,保持水分都是很重要的,但在經期跑步格外重要,因為這時你會流失額外的水分,導致脫水的風險也較高。建議跑步途中每20分鐘喝110-170ml液體。

2. 不過度訓練:此時跑量和訓練強度都得視自己狀況重新評估,不要過度疲勞、保持良好休息和充足的睡眠,每週至少一天休息日促進恢復。

3. 跑前拉伸:跑前進行動態伸展運動,可以幫助訓練前的熱身,也有助緩解經痛。

4. 規劃好適合運動的衛生用品:提前嘗試和挑選適合在經期運動的產品,會讓妳訓練起來更舒服,也不用時時刻刻擔心外漏的尷尬。

5. 用口鼻呼吸:生理期請讓身體自然地呼吸。不要只靠鼻子呼吸,因為可能會限制吸入的氧氣量。同時用嘴巴和鼻子呼吸,可增加氧氣的攝入量。

跑前動態伸展
跑前進行動態伸展有助緩解經痛

生理期間,只要避免無視疼痛症狀狂操自己,跑步仍然是個好活動,且能持續對妳帶來身心許多好處!

資料來源/Flo , Runner’s World、維基百科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沒有雙腳卻成為馬拉松世界盃美國代表 刀鋒戰士Brian Reynolds

2018-04-20
故事馬拉松跑步人物誌

大多人聽到一位身障朋友沒有雙腳,通常不會把他和跑步聯想在一起。然而雙截肢運動員Brian Reynolds卻打破了既定印象,他不只能跑,還是位即將跑進3小時的馬拉松好手,更代表美國參加2018年世界田徑馬拉松世界盃。

沒有雙腳卻成為馬拉松世界盃美國代表 刀鋒戰士Brian Reynolds ©BRIAN REYNOLDS

現年29歲的Brian Reynolds起初是個舉重運動員,然而與大多健身選手不同的是,他是一名雙腳截肢的運動員。早在Brian四歲時,就因為一種罕見的致命性敗血症-腦膜炎球菌血症,失去了他膝蓋以下的雙腿,而他的健身生涯始於12、13歲被媽媽帶去健身房,起初他一點都不愛,直到上了大學,健身不僅變成他的興趣,也讓他開始接觸舉重。
 
起初,光是「舉起」動作就帶給Brian很大的挑戰,因為他無法蹲下來,義肢更無法承受舉重時的重量,因此他的碳纖維義肢常常被折斷、扭曲。大學畢業後Brian更加認真,他把一周6天的訓練課表改為一周4天,2天強度高的舉重加上2天輕量級動態練習,這讓他進步更多,20出頭歲已成為一名優秀的舉重選手。

Brian Reynolds自大學開始接觸舉重 ©BRIAN REYNOLDS

不過Brian仍有個大問題,當走路時他毫無耐力,甚至只能走短短1英里(約1.6公里)。為了提高耐力,Brian曾加入一群徒步走大峽谷的訓練團隊,這是一個白血病與淋巴瘤協會開設的訓練,而他的祖母正是白血病患者,他很自然地選擇接觸這個社團。當舉重過程讓他痠痛不堪甚至受傷,他改採其他鍛鍊方式來減少傷害,而跑步正是相當適合的方式。
 
現在,他有兩對鈦和碳纖維製作成的義肢,一對用來走路,另一對帶有刀片且較輕便的「跑腿」用來跑步。不過對Brian來說,訓練並不容易,因為如果他要像菁英馬拉松運動員一樣頻繁地跑(約每周90-100英里),他的矽利康內襯義肢會使腿上的皮膚摩擦受傷,只要進行長跑這種問題就難以避免。他感嘆:「連續好幾周跑步後,我腿上的皮膚將摩爛,而我就必須停止一兩個禮拜」。
 
為了解決這困境,Brian和教練一起找出方法,透過交叉訓練來彌補里程數的不足。他現在每周平均跑6天共約55-65英里;每周騎一兩天自行車,並利用交叉滑步腳踏車模擬跑步,每周訓練3-4天。不只如此,Brian每周也排3-4天做重訓,並以TRX懸吊訓練增強背部和臀部肌肉,改善長跑時的穩定度。

Brian透過交叉訓練來彌補跑步里程數的不足,圖為利用交叉滑步腳踏車模擬跑步 ©BRIAN REYNOLDS

Brian不僅嘗試各種運動,更創下相當優秀的表現。他在2017年芝加哥馬拉松獲得3小時6分31秒的佳績,還將在今年4月底代表美國參加2018年世界田徑馬拉松世界盃,他希望能在這場賽事跑進3小時,成為美國第一個創下此紀錄的截肢者。
 
Brian依然沒放棄年少時的舉重夢想,他說,雖然現在仍致力於創下更好的跑步成績,但他仍然非常想念舉重,最終希望回到CrossFit的路線,將舉重和耐力訓練融合在一起。「我只是像其他運動員一樣,去做任何我喜歡、讓我快樂的運動。也希望我的例子能鼓勵其他身障者,走出去嘗試,了解並挑戰身體障礙的困難。」

Brian在2017年芝加哥馬拉松獲得3小時6分31秒佳績,並將在今年4月底代表美國參加2018年世界田徑馬拉松世界盃 ©BRIAN REYNOLDS

資料來源/Men's Health US、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5個高齡跑者保持活力和避免傷害的技巧

2018-01-26
觀念高齡跑步知識庫

法國科學家帕卡斯曾說過:「運動是人們的天性,如果完全安靜就是死亡。」然而,這對所有人來說都是真的,尤其是年紀較大的跑者,當身體有一些地方受傷時,就必須努力的休息和恢復。

5個高齡跑者保持活力和避免傷害的技巧

前菁英馬拉松運動員轉物理治療師的Clint Verran說:「跑者往往既堅強又執著」當他們不該再繼續的時候,仍堅持跑下去,也因此很快就回到原點。所以當你在正在受傷甚至到已經快要恢復的時候,Clint Verran建議都不要輕易嘗試大量跑步。
 
而對於年長者來說,運動量足夠,尚可改善膽固醇數值,使心血管循環系統運動更經濟,並降低血壓。如果白天讓身體勞動、但不過量、睡眠也會更舒適。以下六點是針對高齡跑者預防運動傷害的簡單建議。

 1  足底筋膜炎

劍橋麻薩諸塞州波爾丁國家跑步中心主任Irene Davis博士說:足底筋膜炎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得更加普遍,部分原因是我們的氣墊鞋和支撐鞋可能會削弱腳部肌肉的力量。若要加強它們,可以將一條毛巾放在地上,用腳趾做抓取的動作。每天每邊20次,共做兩組。

 2  選擇較軟的地面

雖然還沒有什麼證據證明軟的地面比硬地面更好,但許多終生跑者都喜歡在草地和山丘小徑練習。66歲的加州人John Medinger,在過去的30年裡都在跑步,截至目前為止共跑了106,000英里。在練跑的過程中,除了避免路面撞擊,John Medinger還相信在不平的路面上跑步能保持周圍的應戰力,因此不會造成過多的運動傷害。

 3  高強度間歇訓練

那如果是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呢?這可能會讓你的壓力更大。大多數的HIIT訓練需要10到30秒間的6-10次衝刺動作。這種類型訓練的最大限度提高了氧氣和肌肉的需求量,但是會對肌肉和關節徵稅,導致運動傷害。Clint Verran表示:「如果想找替代方式,建議可以做山坡跑的訓練,可達到相同效果且衝擊較小。」

 4  平衡肌力訓練

隨著年齡的增長,腓腸肌和腳踝的肌力會變弱,從而增加受傷風險。Running Strong的作者Jordan Metzl博士建議每星期做兩次以下的事情:

1. 單腳站立:呈站姿,雙腳併攏。若有必要的話,請將手指放在椅背上以維持平衡,將其中一起抬離地面,另一腳站直於地面,停留10秒,換邊。每邊15次,共做3組。

2. 踮腳訓練:呈站姿,雙腳併攏。若有必要的話,請將手指放在椅背上以維持平衡。將雙腳膝蓋抬起,將雙腳膝蓋放下,重複 15次。共做3組。

©MSN.COM

 5  接受身體的變化

積累的歲月可以為新的角度提供一個平台。哈佛大學心理學家Jeff Brown說:「接受你身體和能力的變化。不要試圖設置極限,而是尋求不同但可衡量的目標。可以嘗試一年跑1000英里,或者跑三個你以前從沒去過的地方或國家。」
 
除了跑步之外,其他像散步、游泳、騎腳踏車都有幫助。最重要的是:定期規律運動,尤其必須克服科技進步造成的身體惰性,我們的生活,至少對體力的要求,變得越來越求舒適。

 5  接受身體的變化

積累的歲月可以為新的角度提供一個平台。哈佛大學心理學家Jeff Brown說:「接受你身體和能力的變化。不要試圖設置極限,而是尋求不同但可衡量的目標。可以嘗試一年跑1000英里,或者跑三個你以前從沒去過的地方或國家。」
 
除了跑步之外,其他像散步、游泳、騎腳踏車都有幫助。最重要的是:定期規律運動,尤其必須克服科技進步造成的身體惰性,我們的生活,至少對體力的要求,變得越來越求舒適。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失智可以預防更可以治療》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