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運動有著各種挑戰關口。100公尺比賽跑進十秒、四分鐘跑完一英里和馬拉松跑進兩小時等,這些目標吸引著無數的運動員和粉絲為之瘋狂。而一旦某個目標被打破,運動員們馬上就會設立新的挑戰,不斷突破人類的潛能極限。 對耐克而言,2017年的Breaking2計劃開創了鞋類研發的全新模式,以Nike Zoom Vaporfly 4%為代表,將運動科學、工程學及運動員有效結合,從而提升跑步經濟性。這不是一次簡單的試驗,而是一項不斷迭代升級的項目,經由耐克運動研究實驗室(Nike Sport Research Lab)驗證,最終誕生出開創性系統:Nike NEXT%。
Nike NEXT%主要針對長距離跑而研發——埃魯德·基普喬格(Eliud Kipchoge)突破馬拉松兩小時大關時,正是穿著Nike Alphafly NEXT%的原型鞋款。然而,由其衍生而來的Nike Tempo NEXT%訓練鞋,以及短跑和中長跑釘鞋,不僅體現耐克不斷尋求突破的決心,也證明了NEXT%系統的巨大價值,即能被應用在不同領域,以及服務不同運動目標。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NEXT%的幕後研發故事和團隊,包括耐克精英運動員、設計師、工程師以及科學家們。透過他們的共同努力,推動NEXT%系統不斷升級完善。
耐克自成立以來,致力於幫助運動員提升表現。而自2013年,耐克開始思考如何幫助運動員突破個人極限。“我們提出了各種幫助運動員在比賽中提升效率的創新想法。經過多年的研究試驗,這些想法最終在2017年的Breaking2計劃中得以實現。” 耐克鞋類研發副總裁托尼·比格內爾( Tony Bignell)說道。
“ 我們提出了各種幫助運動員在比賽中提升效率的創新想法。” 托尼·比格內爾(Tony Bignell),耐克鞋類研發副總裁。
在意大利蒙扎賽道進行的Breaking2挑戰上,Nike VaporFly 4% 跑鞋首次亮相。埃魯德·基普喬格(EliudKipchoge)、勒利薩·德西薩(Lelisa Desisa)和澤森內·塔德塞(Zersenay Tadese)穿著這款頂尖跑鞋完成了挑戰。這款跑鞋的誕生基於耐克對跑步效率的深入科學研究,包括生理測試、材料選擇(如緩震材料)以及對人體極限的考量(如臨界速度)。“我們研究了邁步、衝擊力和心率對跑步效率的影響,發現在臨界速度下跑得越久,能量消耗越快。“耐克運動研究實驗室副總裁馬修·納斯(Matthew Nurse)博士說, “通過測試攝氧量(即一個人身體所能儲存的能量),能判斷出他的跑步能力和效率,也可理解為身體儲存能量所能跑的距離。我們想通過測量最大攝氧量,來判斷你的能量消耗速度,以及你需要多快補給能量。” 簡單來說,如果能增加能量存儲,運動員就能跑得更快更遠。當然,我們需要更為複雜且全面的解決方案。
時間(如世界紀錄和極限大關)是衡量跑步成績的最直觀方式。“在美國,我們一般參考跑者每英里的速度,從高中時代就是如此。”2016年1500公尺金牌得主馬特·森特羅維茨(Matt Centrowitz)說,“1英里、馬拉松以及100公尺是三大重要項目。” 除了距離,比賽的極限速度(100公尺跑進10秒,四分鐘跑完一英里,馬拉松跑進兩小時)向來都是衡量人體極限的指標。所以,了解其他賽事對於NEXT%的發展也至關重要。
回顧森特羅維茨的1500公尺比賽。這項比賽不僅考驗速度,也考驗耐力。正如森特羅維茨所說,“不同於100公尺衝刺發槍後的爆發力。在這項比賽中,你可能發現自己一開始跑得很快,但後面逐漸放慢速度,反之亦然。” 勞拉·繆爾(Laura Muir)是英國中長跑運動員,曾參加過從800米到5000米距離的各種比賽。對她來說,1500公尺比賽的不同之處,是它更戲劇化。繆爾說:“參加這項比賽的選手能力各有不同。有的擅長800公尺或1500公尺,有的擅長5000公尺。而即使是經常參加大型錦標賽的運動員,也可能發現自己並不擅長1500公尺。“
“在美國,我們一般參考跑者每英里的速度。1英里、馬拉松以及100公尺則是三大重要項目。” 馬特·森特羅維茨(Matt Centrowitz),美國中長跑名將。
因此,戰略就顯得格外重要——配速的安排對於最後成績是至關重要的。如果起初跑得太快,可能會感到疲憊,會因耐力不足而落後;跑得太慢,最後階段跑得快的選手可能會先達到終點。繆爾說:“在跑步中,每個人擅長的東西有所不同。“在400公尺跨欄等項目中,策略具有決定性作用。在這類項目中,不僅需要短跑(如200公尺)衝刺的爆發力,也需要800公尺中長跑的耐力,還需要跳高運動員的技巧以爭取最好的成績。” “在400公尺跨欄中,速度一定要快。但我認為,除了速度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影響因素。”世界紀錄保持者達利拉·穆罕默德(Dalilah Muhammad)說。“到今年為止,我認為如果參加400公尺短跑,我可能比我所有的競爭對手速度都慢,但我卻在400公尺跨欄中多次獲勝。由此證明,當你想完成一個完美的跨欄動作時,過快的速度可能成為不利因素。” 這是非常關鍵的,因為了解不同運動的細微差別,也有助於我們理解不同的個人目標。“有時,你可以從更長遠的角度考慮。比如:想在這個賽季獲勝嗎?想贏得這場比賽嗎?想再次發揮極限嗎?想更好地適應高溫嗎?”納斯說道。
沒有團隊協作,個人目標也無法實現。納斯和耐克運動研究實驗室在得出關於緩震材料的結論後,知道身邊的材料團隊也一樣在付諸努力。他表示:“首先就是要確保我們之間的密切交流與合作,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步調是一致的。” 在此基礎上,及時分享也能保持不同團隊的更好協作。“以泡棉為例,我們會研究壓力、彈性、能量反饋等因素對性能的影響。我們會與材料團隊或鞋類研發團隊分享,如果能滿足這些參數條件,就能幫助運動員顯著提升表現。”納斯說。
“以泡棉為例,我們會研究壓縮、彈性、能量反饋等因素對性能的影響。” 馬修·納斯(Matthew Nurse),耐克運動研究室副總裁。
這些參數明確了NEXT%系統的設計方向,但卻不能決定哪些技術可以被使用。通過這些科學數據,耐克研發設計師和工程師了解到鞋子的穩定性、抓地力、緩震及其他因素對於運動員的影響,由此研發出突破性產品。“Vaporfly跑鞋的誕生是基於一項開創性試驗,由此開啟了馬拉松跑鞋設計的全新思維模式。”耐克高級研發團隊成員凱莉·迪莫夫(Carrie Dimoff)說。“在把碳纖維板和泡棉視為一個系統後,我們就開始思考如何讓這個系統更加高效。”
從2017年至2020年,基於Zoom Air氣墊的多次試驗,耐克研發出一系列跑鞋原型(如基普喬格所說),實現了跑鞋設計的又一重大飛躍。“透過將回彈出色的泡棉與推進力顯著的碳纖維板相結合,可以給運動員帶來更流暢的邁步體驗,”凱莉說。“而加入Zoom Air氣墊後,整個系統進一步升級,性能表現更為出眾。” 該系統不僅重新定義了馬拉松跑鞋,更重塑了人們對短跑及訓練裝備的期待。目標是幫助諸如森特羅維茲、繆爾和穆罕默德這樣的運動員突破潛能極限。
“Vaporfly跑鞋的誕生基於一項開創性試驗,它開啟了馬拉松跑鞋的全新設計思維模式。” 凱莉·迪莫夫(Carrie Dimoff),耐克高級鞋類研發團隊成員。
“某種意義上來說,裝備是你身體的一部分,因為你是穿著裝備跑步的。”繆爾說。裝備的發展,是結合設計學、工程學、材料學、科學與人體協同。因此,找准這些因素之間的關係,就能提高運動員的極限速度。在談及他最近的首選跑鞋Nike Air Zoom Victory NEXT%時,森特羅維茲表示:“相比其他的釘鞋,Nike Air Zoom Victory NEXT%讓我得到更多的能量反饋,同時提升跑步經濟性。” 在減少能量損耗方面,Nike Air Zoom Victory NEXT%能幫運動員在1500米賽跑過程中儲存更多能量——讓森特羅維茲通過生理和心理兩個層面,提升跑步經濟性。
有了森特羅維茲、基普喬格、繆爾和穆罕默德等精英運動員的參與和加持,Nike NEXT%系統創新極具競爭力。儘管他們的目標都是速度,但不同運動之間的細微差別讓所有跑者了解到:速度和耐力會決定結果。 Tempo NEXT%是將NEXT%系統應用於跑步訓練鞋的成果,證明了NEXT%系統可以被應用在非競速類產品。
“Tempo NEXT%在鞋後跟增加了Nike React泡棉,以提供更好的緩衝保護,並提高產品的耐用性。同時採用更柔軟、適合日常使用的複合板。目標是幫助運動員提升效率,跑得更好。”比格內爾說。 這款訓練鞋不僅能幫助金字塔頂端的精英跑者跑得更快,也同樣適用於那些想提速的普通跑者。“每個敢於突破自我的跑者都面臨不同的挑戰,有各自不同的目標,我們也需要理解他們,”納斯說。理解他們面對的挑戰和目標,新的解決方案就能應運而生,這可能會帶來新的突破。變得更快了嗎?還是擁有了無盡的耐力?或是不會受傷?無人知曉。“我認為不要給運動員設限,”比格內爾說。
資料來源/NIKE
責任編輯/妞妞
你是否也是跑步中毒者、一天不跑就全身發癢?相信許多『愛跑成癡』的跑者,都能深刻感受到跑步為生活帶來的正向影響,過程中的愉悅心情、舒壓的體驗是許多人享受跑步的最大原因,這也讓讓跑者像上癮般,不斷挑戰新的目標!
今年夏天,受到跑步成癮的跑者們啟發,UNDER ARMOUR全新推出「WE RUN」跑步系列裝備,以「跑步中毒」為核心設計概念,並傳遞NO MATTER WHAT, WE RUN!(無論如何,我們就是要跑!)的跑步中毒宣言,表達出無論任何時間地點、遇到任何阻礙,就是要跑到世界盡頭的運動精神!
對於大部分跑者們來說,跑步已成為日常,每天利用瑣碎時間穿梭都市叢林、盡情在高樓大廈間與街道上奔跑,不僅過癮、還很上癮!全新WE RUN跑步中毒系列便是由此而生,利用燃燒熱愛的骷髏頭、奔馳的仙人掌等一系列趣味塗鴉設計,描繪跑步成癮者無論何時何地用暢跑探索生活、活力滿點又生機蓬勃的模樣!
WE RUN系列服飾材質採用超柔軟棉混合布料,提升跑者全天候舒適感;並考量到跑者注重彈性靈活的運動體驗,WE RUN跑步背心特別運用挖背剪裁設計,減輕雙手跑動時與袖口的摩擦負擔;而WE RUN跑步短袖上衣則在下擺處強調側邊開衩通風設計,幫助跑者在炎炎夏日中享受涼爽的跑步暢快感受。此外,WE RUN跑步短褲以輕盈、透氣布料打造親膚內襯設計,並置入內拉抽繩隱藏式腰帶,創造貼合舒適的跑動感受!全新WE RUN跑步中毒系列和你一起盡情暢跑、感受跑步為生活帶來的樂趣,NO MATTER WHAT, WE RUN !
搭配WE RUN系列登場,UA同步釋出「UA Infinite Elite」夏日全新配色,搭載全掌HOVR+中底,給予優秀的回彈緩震,並全面升級中底厚度與彈性、讓每一步觸地回彈力道更加強勁,創造出無限推進的極致腳感,結合回彈、推進、緩震三大特性,目標為每位跑者帶來絕佳的長距離跑程表現!此外,鞋款中搭配的INTELLIKNIT鞋面,不僅舒適透氣、更能有效鎖定貼合雙腳,並結合針織鞋舌設計,幫助跑者更易於鞋子穿脫;而內置鞋跟護套則有助提升穩定性,能緩和雙足著地時的衝擊力道、給予舒適暢跑的奔馳體驗!
資料提供/星裕國際
責任編輯/林彥甫
「路跑女神」雷艾美的稱號可不是浪得虛名!跨足路跑、越野跑、登山、攀岩、潛水、健身等多樣運動的她,就算在夏天熱到發燙的天氣,仍然堅持每週至少3天,四點半起床趁天還沒亮出門練跑,並用多元運動來強化跑力。運動星球特別請雷艾美分享她在夏日跑步訓練的心法,夏天已過半,還在發懶的跑者們,為了年底賽季快跟著艾美動起來吧!
在悶熱難耐的夏天練跑,雷艾美雖直言「真的好熱!好熱!」但她仍表示﹕「我會看太陽什麼時候升起,例如太陽六點升起我就五點開跑,所以四點半要起床,有時如果要工作不允許晨跑,就改為夜跑。雖然耐熱訓練是需要的,但如果太熱容易中暑,跑步的CP值會非常低,長時間曝曬大太陽底下,訓練成效也不是那麼好。」
平常自己跑時,艾美大多練1個小時長距離,不會特意要求時間,甚至有時不帶跑錶,讓自己專心沉浸在跑步的世界中,避免太大的速度壓力反而帶來負面影響。如果跟被稱「天才跑者」的妹妹雷理莎練習,就會做一些加強速度的長間歇或短間歇,不過她坦言﹕「400 公尺短間歇對我來說有點吃力,我會依自己能力去調整,改為前200 公尺加速後200 放慢速度。」艾美一再強調,無論有沒有練速度,一週應至少3 次練跑,因為心肺功能三天沒跑就會開始下降。
艾美提及,肌力訓練對跑者相當重要,因為跑步是用屁股出力,需要訓練臀大肌,以防止跑步抽筋等運動傷害。此外,上半身的擺臂也很重要。跑者常發生跑完雙腿不累手臂卻很累,因為跑步時上半身除了擺臂通常沒有太多動作,如果不特別訓練,上半身肌力不佳就容易造成痠痛。
「肌力訓練可以幫助加強上半身肌群,這就是為什麼我很喜歡攀岩,因為攀岩需要許多手臂、後背肩頰肌群的力量,這些都可以幫助擺臂。」艾美強調︰「要訓練肌力不一定只靠健身,我可以把健身變成多元的運動,用不同方式加強我的跑步。」
至於大熱天練跑需要特別注意什麼?艾美根據長久以來跑步、出外景的經驗,特別提醒「帽子真的很重要!有沒有戴帽子差非常多!」她以自己舉例︰「有次去澎湖出外景,我中暑到幾乎沒辦法工作,隔天我就一直戴著帽子,或是一休息就躲到陰涼處,雖然當天一樣很炎熱,但我的狀態就非常好,才驗證光是帽子遮住頭就差很多。」
艾美建議,運動時選擇透氣遮陽的帽子、排汗散熱功能好的衣服。另外,流汗會流失許多鹽分,需要特別注意鈉跟醣的補充,平常練習可喝運動飲料,比賽時再加上鹽錠。
艾美與妹妹雷理莎每年都會報名台北馬拉松,這場比賽也是她2020年的最大目標賽事,她將報名半馬組,而妹妹將參加全馬組,也因此,艾美從這麼熱的夏天就開始努力訓練跑步。被問及今年的目標成績,半馬PB是1小時43分的她有點羞怯地表示︰「妹妹建議我破100分,我就朝這個目標努力。」
圖片提供/雷艾美 Emmie Ries
採訪撰稿/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