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部的主要肌肉群有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如果這些肌群足夠有力,不僅能幫助你在做爆發性訓練的時候強而有力,還能減輕腰痠背痛,助你在日常生活中像站立、爬樓梯等動作能更自如。另外,有許多運動科學家都證實了一項研究,就是如果人體的臀中肌與臀小肌的肌力不足,對於膝關節以及踝關節的影響甚至比股四頭肌的影響來說更嚴重,因為臀中肌與臀小肌的功能就是穩定髖關節,並且使髖關節執行除了內收以外的所有方向的運動,當穩定髖關節的肌肉變薄弱時,多餘的力就需要膝關節和股骨外側的肌群來承擔,所以當人體的臀中肌以及臀小肌的肌力不足時去運動,就會自然增加膝蓋關節的壓力問題。 所以,為了啟動髖關節,讓加強臀部的肌力到足以應付其他訓練,本單元的臀部訓練動作都請循序漸進的做起。
1.躺姿預備,脊椎維持自然弧度,膝蓋彎,雙腳分開平行踩地,雙臂伸直,手心向下平放骨盆兩側。
2. 吸氣預備,吐氣肋骨與腹部收縮,尾椎卷,自然的帶動整條脊椎捲起離地,吸氣,維持姿勢,吐氣,脊椎由上而下捲回。5 到 10 次為一組,做 1 到 3 組。
效益:強化臀部肌力、加強骨盆穩定性、訓練大腿後側肌群、增加脊椎活動度。
重點提示:臀肌收緊避免過度推腰、軀幹與大腿連成一直線,由肩膀與手臂支撐身體重量,避免將重量壓在頸部。
1.躺姿預備,脊椎維持自然弧度,膝蓋彎,雙腳分開平行踩地,雙臂伸直,手心向下平放骨盆兩側。
2. 吸氣提起右腳伸向天空,吐氣肋骨與腹部收縮,尾椎卷,自然的帶動整條脊椎捲起離地,吸氣降落一半,吐氣再次推高骨盆。5 到 10 次為一組,做 1 到 3 組後換邊。
效益:強化臀部肌力、加強骨盆穩定性、強化大腿後側肌肉、美化臀腿線條。
重點提示:臀肌收緊避免過度推腰、骨盆保持穩定不搖晃、保持頸椎拉長放鬆。
1.四足跪姿預備,雙手撐地,肩膀、手肘在手腕正上方,髖關節在膝蓋正上方。
2.吸氣預備,吐氣右腿伸直向後向上踢高,吸氣輕輕落下。5 到 10 次為一組,做 1 到 3 組後換邊。
效益:強化大腿後側、臀部肌肉。
重點提示:保持尾椎微捲、下腹部收縮上提、下背部飽滿不塌腰。
1.四足跪姿預備,雙手撐地,肩膀、手肘在手腕正上方,髖關節在膝蓋正上方。
2. 吸氣預備,吐氣右膝蓋呈 90 度,往側邊抬起越高越好,吸氣輕輕落下。5 到 10 次為一組,做 1 到 3 組後換邊。
效益:強化臀部、下背部、髖部屈肌。
重點提示:保持身體中心線、重心不要因為單腿提起而偏掉。
1. 站姿預備,雙腳平行打開與臀同寬,雙手叉腰。
2. 吸氣預備,吐氣將右腿伸直往側邊提高,在提最高的極限位置停留兩個呼吸,吸氣落回。5 到 10 次為一組,做 1 到 3 組後換邊。
效益:強化臀部、下背部、髖部屈肌。
重點提示:保持提起的腿、臀部、膝蓋、腳踝呈一直線,臀部收緊,如果不穩可以輕扶牆壁或椅子。
1.站姿預備,雙腳平行打開與臀同寬,雙手叉腰。
2. 吸氣預備,吐氣將右腿向後向上踢高,膝蓋彎腳後跟找臀部,在提最高的極限位置停留兩個呼吸,吸氣落回。5 到 10 次為一組,做 1 到 3 組後換邊。
效益:強化臀部、大腿後側肌肉。
重點提示:保持臀部收緊、支撐腳踩穩、如果不穩可以輕扶牆壁或椅子。
1.站姿預備,雙腳打開與肩膀同寬。
2. 吸氣膝蓋彎臀部向後向下蹲坐,手臂提起在肩膀前方,吐氣提起回到預備位置。5 到 10 次為一組,做 1 到 3 組。
效益:強化臀部、大腿肌肉。
重點提示:保持臀肌收緊、膝蓋不超過腳趾。
1.站姿預備,雙腳打開大約與 2 個肩膀同寬,腳趾尖朝外約 45 度,和膝蓋朝向同一個方向。
2.吸氣膝蓋彎臀部向後向下蹲坐直到大腿與臀部平行,手臂提起在肩膀前方,吐氣提起回到預備位置。5 到 10 次為一組,做 1 到 3 組。
效益:強化臀部、大腿肌肉。
重點提示:吐氣推高時保持臀肌收緊、避免膝蓋過於伸直鎖死。
1.站姿預備,雙腳併攏,雙手叉腰。
2. 左腳往前跨出一大步吸氣膝蓋彎臀部放低,直到後腳膝蓋接近地面,吐氣帶回。以吸吐氣 5 到 10 次為一組,做 1 到 3 組。
效益:強化臀部、大腿肌肉。
重點提示:前腳膝蓋在蹲低時在腳的正上方,不超過腳趾、最低時雙腿膝蓋都成 90 度。
1.站姿預備,雙腳打開與肩膀同寬。
2. 左腳往側邊橫跨一大步,腳趾略微朝外,左腳快落地的時候,身體重心移向左下方,蹲坐到左大腿與地面平行,吐氣帶回到預備位置。左右各 1 次為一組,做 5 到 10 組換邊。
效益:強化臀部、大腿肌肉。
重點提示:蹲低時臀部向後,身體稍稍前傾、不要過多、固定腳保持伸直。
1.側躺向右臂,右手臂往頭頂方向伸直,左手輕放左髖上方,手肘朝上,雙腿膝蓋彎併攏。
2. 吸氣預備,吐氣上方的膝蓋往上打開,吸氣停留,吐氣回預備位置。5 到 10 次為一組,做 1 到 3 組後換邊。
效益:強化髖關節外轉肌肉群、增加髖關節活動度、美化臀部曲線。
重點提示:骨盆後側垂直地面、腿外轉的角度以不影響骨盆穩定為最大動作範圍。
1.側躺向右臂,右手臂往頭頂方向伸直,左手輕放胸前地面協助身體平衡,左膝蓋彎,左腳輕放右腿前方。
2. 吸氣預備,吐氣右腿伸直上提,吸氣輕輕落下。5 到 10 次為一組,做 1 到 3 組,換邊。
效益:加強大腿內側肌;穩定核心肌群;美化、緊實拉長腿部曲線。
重點提示:動作過程脊椎自然延伸,從頭頂到腳趾呈一直線;提起的腳不用過高,避免造成臀部傾斜;骨盆後側垂直地面,下腹部收,肚臍收向脊椎的方向。
資料來源《4 CORE YOGA 四核心瑜伽》
責任編輯/妞妞
你是否低頭看不到你的腳,只看到一顆圓滾滾的肚子?或著總是腰酸背痛,怎麼按摩都治標不治本?又或是下半身總是覺得緊繃、水腫,在跳躍或是跑步時,都會覺得卡卡的?其實,這些原因都是你身體的核心力量不夠!人體的核心是負責支撐身體以及能提供日常生活動力的部位,當身體的核心數愈多愈強,則身體機能的運轉也就更敏捷、更靈活,同時也能讓體態更加好看,同時還能讓人精力充沛、四肢更加靈活。但是,核心到底要怎麼正確強化它?大部分的人都以為核心只在腹部,因此都只做了仰臥起坐、棒式訓練來強化核心,其實,我們的核心不只在腹部。
Miya老師獨創的4 Core Yoga 四核心瑜伽,將揭秘身體最重要的四大核心: 肌力核心、平衡核心、伸展核心、心肺核心。 這四大核心,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四核心越強,身體的機能就越好。訓練的內容涵蓋了瑜伽、皮拉提斯以及重訓徒手動作的精華內容。不管是初學者,還是高階練習者,都可以獲得理論上、身體上的不同益處。
這些問題,以為只有靠健身才能幫你達成嗎?其實,瑜伽這項運動不再是以往只停留在伸展與放鬆,它不僅能強化肌肉力量、還能幫助肌肉平衡發展,更可以達到其它運動無法達到的效果。運動星球特別邀請到擁有多張專業證照以及超人氣的專業瑜伽老師Miya來開班授課,被各大媒體稱作是「瑜伽女神」的Miya老師表示:外在的身體線條只是最基本的說服力,可以帶給大家真正有用的知識、內容以及堅持練習後身體甚至是心靈的改變,才是教學最重要的部分。
在強化身體的核心時,先了解每個身體都有重要的核心,且分為「四大核心」(4 core yoga)。
1. 肌力核心、2. 心肺核心、3. 伸展核心 4、平衡核心
當我們身體四大核心越強,則代表身體機能越強且健康,同時身體各部位運動也能越流暢有活力!課程內容的設計結合了瑜伽、徒手訓練、皮拉提斯等動作編排而成的綜合訓練,藉由這套3階段的豐富課程讓你除了更瞭解自己的身體外,也能達到自身所需的目標。 從「4 core yoga-腹部雕塑」、「4 core yoga-上肢訓練」、「4 core yoga-找回下肢靈活度」這三堂課開始,讓你瞭解自己的身體到實際動作操作,完整的透過每堂2.5小時的扎實課程,告訴你該如何練才正確達到目的。想要知道如何有效運用瑜伽進行安全又有效運動的你,千萬別錯過這三堂全新的課程!
瑜伽教學的過程,Miya老師一直強調,在練習之前,一定要去瞭解你的身體、想要訓練的部位、改善的問題,這樣才會少走彎路,讓練習事半功倍。 此次三堂課程,Miya老師總結了現代人、學生中最常出現的問題:「腹部無力、瘦不下來的肚子」、「酸緊的肩頸、舉手、後彎好受限」、「肌肉力量與活動度均待加強髖關節與下肢」,針對以上狀況,特別設計了三堂2個半小時的課程,從1小時的理論知識,到1.5小時的實作練習。不僅僅讓身體的四大核心:肌力、平衡、伸展、心肺獲得全面瞭解與提高,更是針對這些主題難題,一一分析、練習改善。
12/16(三)擊敗鮪魚肚!擁有小蠻腰的秘密
12/23(三)這樣做,助你擺脫萬年的肩頸酸痛!
12/30(三)腳不好,全身倒!教你找回穩定、靈活的下肢
1.如何夠過瑜伽正確的啟動四大核心來強化身體。
2.能更有效率的安排適合自己的訓練菜單。
3.了解自身身體,才能對症下藥改善痠痛。
4.增加關節活動度讓下肢更輕盈。
5.在日常瑜伽動作中可幫助自己更加了解正確的姿勢。
6.想雕塑身體、強化身體機能延緩老化,只要透過瑜伽四核心。
許多人都有腹部凸出、讓人懊惱的鮪魚肚怎麼減肥都減不下來的困擾,尤其是長期久坐的人,更是特別容易堆積脂肪,要改善這樣的問題,首先妳需要瞭解原因、腹部肌肉的構成以及腹部肌肉與脂肪的關係。否則,盲目的練習,還有可能讓脂肪被練出來的肌肉往外推,讓身型看起來更大隻。要消滅鮪魚肚,需要用正確的方式來練習。核心肌群更是可以保護下背、脊椎。讓我們堅持練習,低頭再也看不到那顆圓滾滾的肥肚。
#瞭解身體四核心機能
#認識你的核心肌群
#強化核心肌群與下背部的痠痛的關係
#核心強化的重要性
#呼吸與腹肌間的關係
#如何提高核心能力
#馬甲線、人魚線所對應的肌肉以及訓練方式
#靜態動作對於核心訓練的重要性
現代人由於生活、工作的習慣,久坐、長時間低頭滑手機、用電腦,缺乏運動、伸展,導致肩頸緊繃的問題幾乎成了全民通病,甚至伸直雙臂無法送向頭頂、手肘無法抵達耳朵後方、成天肩痠背緊,感覺肩膀、上背又厚又硬。這些狀況只要按按肩膀、拉拉筋就能解決了嗎?沒有那麼簡單!身體的正位、手臂的使用都需要更好的調整!肩頸緊繃、痠痛問題,久而久之更可能會造成日常活動的困擾,偏頭痛、胸悶、甚至睡不好。 從根本開始,來了解身體的構造,再對症下藥,讓痠痛遠離。
#用心去瞭解常見的肩頸痠痛問題
#肩頸痠痛的兩大主因
#肩頸痠痛的後遺症
#從全身來覺察肩頸痠痛的原因
#認識肩膀(肩關節解剖學)
#肩膀靈活的秘密以及練習方式
#頸部、肩膀、胸部的伸展
站姿、腿部的訓練有多麼的重要?只要人生之中還需要站立、行走,雙腳、雙腿就需要支撐著整個身體。重要性可想而知。 隨著年紀的增長,骨骼、關節會慢慢的老化、退化,而穩固的下肢肌力有助於維持關節的穩定度,減少關節傷害與磨損。雙腳、雙腿有力,整個人才會有活動力。 而髖關節是身體最大的負重關節,位於身體的中間,連結上下半身,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維持身體穩定度與良好體態的關鍵因素。髖關節的活動度,不僅能讓我們的步伐更加靈敏,促進腿部的血液循環,讓下背都獲得放鬆,更能幫助我們釋放情緒壓力,讓身心都更加放鬆輕盈。
#端正骨盆,找回骨盆中立位置
#認識下肢靈活的關鍵所在:膝蓋
#膝蓋的老化與受傷
#強化肌肉來保護關節
#下肢關節的正位
#髖關節的伸展 #雙腿前後側緊繃的肌肉的伸展
1.全面瞭解身體的四大核心機能。
2.透過4 Core Yoga練習更清楚的瞭解如何提高身體的四大核心機能。
3.能更有效率的安排適合自己的訓練菜單。
4.認識自己身體,能對症下藥改善改善無力、痠痛、緊繃。
5.矯正體態,預防平常運動、練習中的錯誤行為。
6.透過練習4 Core Yoga,來提高肌力、雕塑身形、讓身體平衡穩定,活動度、柔軟度提高,獲得更好呼吸模式。
7.常見運動問題解答。
認證
美國瑜珈聯盟RYT200師資
美國體適能協會AFAA重訓教練
Pilates、Aerial Yoga師資
丙級美容師、乙級美容講師
現任
True Yoga 忠孝館、環亞館、天母館任教
Puma 品牌專任瑜伽老師
課程時間
第一堂:2020年12月16日(三) /19:00-21:30
第二堂:2020年12月23日(三) /19:00-21:30
第三堂:2020年12月30日(三) /19:00-21:30
上課地點 台北市民生東路二段141號1F
報名時間 即日起至12月14日23:59止(各堂截止時間不同)
報名費用 早鳥票:NT$1500/單人(各堂截止日請看報名網站) 單堂原價:NT$1800/單人 三堂合報:NT$4000/單人(早鳥價11/30前)
主辦單位 運動星球
注意事項 穿著適合運動的服裝(瑜珈服佳)
報名詳情請洽 活動通(4 CORE YOGA 夏米雅四核心瑜伽秘訓課)
瑜珈和皮拉提斯相信:「脊椎的年齡就是你的年齡。」或者如約瑟夫.皮拉提斯所說:「脊椎有多柔韌,人就有多年輕。」然而,多數人的脊椎動的不夠,導致活動能力範圍、骨架平衡,以及因年齡而形成的行動力衰退,這時釋放從頭到腳的緊繃部位顯得格外重要。想瞭解釋放的重要性,先看看什麼原因讓你的脊椎變老了?
如果你更深入去探索,會發現每天的壓力都在深深腐蝕我們的心智、心靈和身體 — 在肌肉、骨骼、韌帶、肌鍵、關節、脊柱,以及在細胞的周圍和內部。身體一直都在朝向更穩定、更良好的平衡努力,也就是體內動態平衡 — 這是個別的生理力量之間的一種相對平衡狀態。在我大多數的患者身上,平衡點通常是偏向過度的損耗,而非偏向生長與修復。
大多數人在過度損耗方面所感受到的是緊繃、肌肉疲乏以及關節疼痛。我們在鏡中看到的發炎反應是臃腫、腹部脂肪和脹氣,以及疲勞的雙眼。即使你的肌肉在上完瑜珈課或按摩之後還算放鬆,你依然可能會用負面思緒、想要成功的壓力,以及對日常生活中無可避免的瑣碎壓力產生的反應,讓你的身體出現化學性的緊繃。就我的情況而言,這會讓我下背部和骶髂骨疼痛。而你可能會出現椎間盤問題、坐骨神經痛、髖關節退化、膝蓋疼痛、脊椎側彎、免疫系統功能障礙、消化系統問題、難以順暢深呼吸、腎上腺耗盡、情緒困擾,以及絕望。你的目標是要預防提早過度使用你的身體,如此一來就不需要替換你的髖關節和膝蓋,或是在七十多歲時不會一邊爬樓梯一邊覺得自己很老。
• 下巴
• 頸部
• 上斜方肌、肩膀
• 呼吸道橫膈膜
• 腰大肌及其他髖屈肌
• 下背部
• 髖關節
• 骶髀關節
• 骨盆隔膜
• 髂脛束
• 四頭肌
• 大腿後肌
• 跟腱(特別容易受傷可能和遺傳有關)
• 雙腳
想要瞭解釋放的重要性,你就必須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限制。這全都和筋膜有關 — 這是身體的一個系統,像是一件緊密交織的生理毛衣。筋膜是包圍在所有細胞外,由纖維和液體等物質所組成的活組織。筋膜從頭到腳是以一個連貫、滑移的構造存在的,包覆著皮膚下方的一切,從肌肉、神經到內臟(例如心臟、肺、腸道、大腦以及脊髓)。筋膜將肌肉串連起來,好讓它們可以組織化地同時活動。事實上,我不會把身體想成是由六百道不同肌肉組成的,而是一塊被切割成六百個筋膜單位的肌肉。
當你健康的時候,筋膜是很放鬆且呈波浪狀的,就像一件有荷葉邊的毛衣。它很柔韌,可以隨需求延展和移動。理想上,筋膜應該要像一層絲綢一樣在你的其他組織上滑動。儘管如此,肌肉、筋膜、肌腱、韌帶、關節、神經以及器官卻都可能會卡住,因細緻或增厚的沾黏而造成傷害,形成疤痕組織、讓肌肉打結、限制行動範圍、減少血流量,並且導致發炎反應和疼痛。 而這些都是經由筋膜相連的。所以你下巴的緊繃很可能會影響身體的其他部位,例如靠近髖關節的腰大肌。
當創傷發生時,例如車禍,筋膜會失去彈性,可能變得受限,也可能成為全身緊繃的源頭。頸部和上背部的肌肉,在頸椎過度屈伸時受到傷害,就可能會產生疼痛,降低關節和軟組織的活動度,以及造成功能變差。簡單地說,肌肉會變得又短又僵硬,然後喪失功能。就好比是一塊膠布黏在毛衣上,讓它無法再隨意彎曲和伸展。這種在肌肉上以及筋膜附近的疼痛叫做肌筋膜疼痛。
當身體內部的結締組織陷入困境,或是開始失去功能時,老化的過程就會加速,而你也會開始看到蛛絲馬跡:皮膚上的皺紋、視力變差、肌肉協調不佳,以及跌倒和骨折等等問題。或許你已經察覺到因為受傷,例如肩袖或大腿後肌受傷而導致的活動障礙所引發的緊繃讓你寸步難行。行動不便會讓你喪失肌肉量和進一步老化,更別提不方便和疼痛了。結果是,大多數的人多多少少在肢體上都受到限制—你的背扭傷了,你的脖子無法轉動,你的肩膀需要動手術。
你的橫膈膜也可能會緊繃,而我們希望它能保持柔軟並且能夠有效率地乘載負荷,以便幫助你呼吸。腰大肌—又稱腹部肌肉,像是直肌、橫肌和斜肌—都可能會被鎖住。如果橫膈膜或腰大肌被卡住了,軀幹這個神經肌肉單位就會變得不再井井有條。一般而言,當你的脊椎、關節、肌肉以及組織都固定在原處時,你的身體可能會試圖彌補,進而導致喪失功能和位置不穩。恢復的過程可能會比以前久,造成你在運動期間或之後可能會因為過度訓練但表現不佳而感到疲倦。
我們先從肌肉和關節緊繃的主因開始談起,然後跳到一些簡單又實用的釋放方法,讓你可以隨時隨地自行處理。
創傷、手術及發炎反應都是輕微至中度肌筋膜受限常見的原因,但一般的 X 光或 CT 掃描很難檢查出來。其他時候,緊繃則是因過度使用造成的,或許是來自某個肌肉為了彌補受傷、衰弱或弱點而接管其他肌肉或神經的模式。有時也可能是身體為了回應先前的弱點而自我防衛,例如有人必須擒抱三百磅重的橄欖球隊員(然後又被他們壓倒在地),正如我丈夫在高中時期做過的事。你的身體會記住那種肌肉記憶,一直重溫受傷的那一刻,直到你有覺醒和工具去打破那個循環。我在偶然的情況下發現,在我的筋膜受限部位施以輕柔而持續的壓力,可以讓筋膜和肌肉延展,有時候甚至一次就夠了。
我因為在 barre 和 TRX 懸吊訓練課上做過頭而出現筋膜受限和疼痛,而那或許也和乳酸堆積過多以及姿勢不正有關,尤其是當我在第二節課感到疲勞導致姿勢不良的時候。兩年前有一次我昏倒撞到頭,之後我的頸部右側就出現肌肉夾痛。我的一些肌肉痙攣和舊撕裂傷有關,有些則和氧氣不足有關,因為我受限於胸腔而不常深呼吸。日常壓力讓我的上斜方肌收縮並讓我的頸部肌肉緊繃,雖然我已經不再坐在辦公桌前寫東西了。
我們身上都有不平衡的肌肉組織、長年累積的小撕裂傷、習慣性緊繃、微創傷,以及遲早都會出現的身體功能障礙。如果不予理會,它們可能會像滾雪球一樣演變成大問題。所以如果你沒有找到舒緩緊繃部位的解決方法,最好和你的醫師一起檢視那些可能會帶來永久性肌肉和關節疼痛的常見與罕見健康問題:
• 扭傷、拉傷、撞擊,或其他傷害
• 電解質問題
• 維生素D 過低
• 感染(流感、單核白血球增多症、萊姆症)
• 粒線體功能障礙
• 纖維肌痛症
• 橫紋肌溶解
• 肌肉營養不良症(三十種遺傳性疾病,會損害和讓肌肉變得衰弱,導致肌肉量流失)
• 皮肌炎(一種結締組織疾病)
• 風濕性多肌痛(老年人的發炎性疾病)
• 體溫過低或體溫過高
(請注意:你和醫師務必先排除可能造成筋膜疼痛的嚴重原因,才可以開始徹底投入釋放療程。除非你先解決潛在的生物化學異常問題,否則你有可能無法百分百受益—而這也是功能醫學更深層、全面的治療方式。)
• 本文摘自高寶書版,莎拉‧加特弗萊德醫師 著,蔣慶慧譯《抗老聖經:哈佛醫師的七週療程,優化基因表現、預防疾病,讓妳控制體重,重返青春》一書。
本書特色
• 更多《抗老聖經》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