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健身房不是年輕人專利! 物理治療師:規律訓練使老年人肌力回春
1
規律訓練使老年人肌力回春
健身房不是年輕人專利! 物理治療師:規律訓練使老年人肌力回春
2
終極訓練的最佳裝備Reebok CrossFit ® NANO 8新色上市
3
肌肉痛到最深處,訓練才算有效嗎?
Heho健康
Heho健康

健身房不是年輕人專利! 物理治療師:規律訓練使老年人肌力回春

2021-03-10
知識庫 健身 保健 觀念 高齡

上健身房、負重訓練聽起來總感覺有點危險,直覺上會認為老人家不適合做,但其實老年人更需要健身!只要聽從專業人士的建議,注意用藥狀況、傷病史等等,老年人也可以安全的長肌肉,恢復到年輕時的體力。

規律訓練使老年人肌力回春
健身房不是年輕人專利! 物理治療師:規律訓練使老年人肌力回春

老年人健身重訓 反應變好、記憶力更清晰

和一般年輕人一樣,老年人是可以上健身房健身的,甚至也可以做重量訓練。新樓醫院附設安南診所物理治療師黃宗玄說:「雖然老年人健身在台灣可能還比較陌生,不過如果將其視為維持日常功能的規律運動,或許會比較沒壓力。」

老年人更需要做健身運動。健身運動對於所有年齡層效果都是增強肌力、增加肌肉量、增加骨質密度,而這正是老年人不斷在流失的健康要素,增強自己的體力,不但能延緩老化,還有機會讓肌肉恢復到跟年輕的時候一樣,有力又結實。

且健身不只可以增強肌肉,還可提升本體感覺,使老年人對周遭的環境刺激反應變好,在緊急時刻的反應可以加快,例如,走路時突然看到前方有障礙物,可以較迅速的避開等等。此外,健身也會讓腦部的認知功能進步,記憶力、邏輯思考都能更加清晰。

老年人做健身運動
老年人更需要做健身運動

老年人健身要點:能蹲就蹲、增加訓練強度

老年人在做健身規劃時,可以以下肢訓練作為重點,常做蹲姿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如果不能蹲,就簡化成坐姿起立,從坐到站除了加強腿部肌肉,還可以訓練重心的位移,掌握重心變化也能避免跌倒。

要注意的是,需選擇剛好膝蓋能呈現九十度、腳掌可以完全踩到地面的椅子來練習,加上扶手更佳。可以從較高的椅子開始,漸次轉換到較低椅子,增加困難度。只要在老年人「可以接受的範圍」內,漸次增加難度,就是安全的。

另一個重點是訓練強度,有必要的時候就開始負重或是用可以增加強度的器材,有強度刺激才可以促進骨質和肌肉的生成,例如,增加負重重量,或是訓練的組數逐漸提升。

負重增加強度可促進骨質和肌肉生成
運用負重可增加強度,有強度刺激才可以促進骨質和肌肉生成

老年人健身要注意什麼?

了解傷病史
若之前身體某部位有受過傷,要先做好防護措施,可與教練或物理治療師討論,不適合做哪些訓練。

注意關節活動度
關節活動度跟肢體疼痛的程度有關。如果在關節有疼痛的情況下(像是膝關節疼痛),老年人自然不敢做彎曲,甚至蹲的動作,建議先從「慢走」開始,逐漸增加膝關節內的關節液潤滑程度,接著在膝蓋疼痛減輕後,再做其他訓練。

監控訓練強度
需依照老年人本身的狀況而定,每次訓練的狀態也不同,一般會建議,若是同樣的重量訓練或是功能性活動,以一週為觀察期,例如,負重 5 公斤的重物,每次停留 10 秒鐘,一組做 10 次,這個強度就持續一週,隨時依照訓練結束後的恢復程度調整。

慢性病藥物要小心
如果老年人有慢性疾病,像是血壓、血糖、血脂的問題,訓練前需與開藥的醫師討論,例如,血壓藥的服用時機和運動訓練的時間怎麼搭配。 黃宗玄也提醒:「老年人在進行健身前,要先取得醫師在運動方面的建議,且在有相關背景的肌力體能教練或是物理治療師的監控下做訓練,會比較安全。」 

文/莊筱彤
圖/蘇鈺婷 

延伸閱讀:
助高齡長者恢復身體活動力的16組超實用肌力訓練
退休不是「好好休息」就好,治療師:運動才是返老還童的最佳良藥!
軟硬大不同!高齡長者健身器材有一套

/ 關於Heho健康 /
Heho健康

什麼是「Heho」?Heho = Health & Hope
我們有最豐富的健康、運動、休閒、養生、美食,和人生經驗的心靈分享……我們有動人的小故事,更有醫生、護理師、營養師等專家對於健康和生活的建議,為大家帶來健康與希望。而我們的小心願是:您能喜歡這份用心,並分享給您的朋友!
【Heho官網】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終極訓練的最佳裝備Reebok CrossFit ® NANO 8新色上市

2018-03-22
鞋子REEBOK健身配備館

Reebok致力打造專業運動裝備,幫助CrossFit挑戰者突破極限達到終極目標,Reebok CrossFit Nano 系列更是健身訓練不可或缺的健身鞋王,新一代CrossFit® Nano 8 完美進化,首次運用雙密度TPU中底,於前腳掌區強化緩衝,創造更柔軟的穿著感受,並可更流暢進行各項高強度運動,除了適合CrossFit高強度健身訓練外,也適合其他綜合性健身訓練,是全方位訓練必備的頂級鞋款,CrossFit® Nano 8極酷灰藍色全新重磅登場,四月份預計將推出黑、藍灰色、粉灰色、及螢光黑等四款亮眼新色。

Reebok CrossFit Nano 系列是健身訓練不可或缺的健身鞋王

Reebok 2018 CrossFit Open台灣挑戰賽

Reebok身為全球CrossFit官方合作夥伴,為鼓勵更多運動愛好者挑戰自我極限,於近日舉辦2018 CrossFit Games Open台灣挑戰賽,只要在2018 CrossFit Games Open期間,依規則完成賽事挑戰,並經主辦單位公告為台灣區男子與女子組排名第一名,成為台灣區最強壯的人,即有機會獲得Reebok提供的全套CrossFit訓練專屬裝備。

Reebok 2018 CrossFit Open台灣挑戰賽 鼓勵更多運動愛好者挑戰自我極限

資料來源 /Reebok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肌肉痛到最深處,訓練才算有效嗎?

2018-01-22
知識庫觀念健身

健身愛好者除了追求精美的身材之外,之所以如此熱愛的一部份緣故是享受重訓後肌肉痠痛的感覺。只是每次結束後,肌肉越痠痛就代表訓練效果越好嗎?其他的因素都不必考量了嗎?

肌肉痛到最深處,訓練才算有效嗎?

也許你已經知道肌肉痠痛其實只是你做了一些之前沒有進行過的訓練項目,訓練的好壞應取決於訓練內容,而非肌肉痛的程度。

延遲性肌肉酸痛

在激烈訓練後的痠痛被稱為延遲性肌肉酸痛(DOMS),是一種運動之後24-48小時出現的肌肉痠痛或不舒適,通常會持續兩至三日。美國《The Five -Factor World Diet》的作者,也是健身與營養專家的Harley Pasternak探究以下痠痛的可能原因。
 
Harley Pasternak說:「阻力訓練背後的想法是,因為不習慣運動量,造成肌肉纖維有微細損傷。」當肌肉恢復後,它會比以前恢復更強壯和更密集。因此,當天重訓完之後,只要你能確定這份痠痛是延遲性肌肉酸痛而不是運動傷害,那麼有著手臂酸到不能舉起的感覺未必是一件壞事。
 
痠痛與傷害分辨的最好辦法是:「如果,此刻感覺是兩邊肩膀同時非常疼痛,那麼很有可能是受傷,相反,如果你覺得只是正常的肌肉、韌帶或肌腱痠痛,那麼,它應當就是延遲性肌肉酸痛。Pasternak說。
 
在手臂和肩膀痠痛的情況下,你仍然可以持續鍛鍊周圍的肌肉;像腹部肌群、臀部等,過了幾天之後,再回到上半身的訓練即可。
 
為了避免下次訓練再次受到延遲性肌肉酸痛之苦,Pasternak建議從平常的訓練中循序漸進的鍛鍊,逐漸增加身體抵抗力,讓你的肌肉適應新的鍛練計畫。他還分享了四大技巧來緩解(或避免)酸痛的肌肉,所以疼痛永遠不會成為你再次放棄鍛練的藉口。

 1  暖身

Pasternak說:「暖身可以提高身體的溫度來幫助緩解肌肉在劇烈運動的衝擊。」

 2  補充水分

缺乏電解質容易導致肌肉酸痛,因此,Pasternak建議喝容易消化的液體,像是無蛋白或無刺激飲料,這樣可以避免胃部不適。

 3  冰敷肌肉

做完訓練後,可以適度的冰敷肌肉有助於減少之後的疼痛。用毛巾包住冰塊或者利用冰水來冰敷都是非常方便的方法。

 4  做有氧運動

做有氧運動可以增加血液流動,過濾系統的作用。它能將氧氣、蛋白質和鐵等營養物質帶到你正在訓練的肌肉上,幫助他們更快恢復健康。因為,當血液離開肌肉時,它會需要一些伴隨它的代謝副產物(如二氧化碳和乳酸),這樣也是導致DOMS的原因之一。 

此外,身體需要養分來修復受傷的組織,所以,運動後多補充高品質的蛋白質能提供身體必須材料來重建肌肉損傷,甚至還能幫助減緩運動後痠痛。所謂的高品質蛋白質是指富含必須胺基酸,包括支鏈胺基酸的蛋白質來源,例如肉類、奶類、蛋、乳清蛋白等。

資料來源/Men's Health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