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健身房不是年輕人專利! 物理治療師:規律訓練使老年人肌力回春
1
規律訓練使老年人肌力回春
健身房不是年輕人專利! 物理治療師:規律訓練使老年人肌力回春
2
走路要用核心力量
腳步聲越大越容易導致下半身肥胖!專家:走路要用核心力量
3
不流汗的運動也能夠延長老年人壽命!
Heho健康
Heho健康

健身房不是年輕人專利! 物理治療師:規律訓練使老年人肌力回春

2021-03-10
知識庫 健身 保健 觀念 高齡

上健身房、負重訓練聽起來總感覺有點危險,直覺上會認為老人家不適合做,但其實老年人更需要健身!只要聽從專業人士的建議,注意用藥狀況、傷病史等等,老年人也可以安全的長肌肉,恢復到年輕時的體力。

規律訓練使老年人肌力回春
健身房不是年輕人專利! 物理治療師:規律訓練使老年人肌力回春

老年人健身重訓 反應變好、記憶力更清晰

和一般年輕人一樣,老年人是可以上健身房健身的,甚至也可以做重量訓練。新樓醫院附設安南診所物理治療師黃宗玄說:「雖然老年人健身在台灣可能還比較陌生,不過如果將其視為維持日常功能的規律運動,或許會比較沒壓力。」

老年人更需要做健身運動。健身運動對於所有年齡層效果都是增強肌力、增加肌肉量、增加骨質密度,而這正是老年人不斷在流失的健康要素,增強自己的體力,不但能延緩老化,還有機會讓肌肉恢復到跟年輕的時候一樣,有力又結實。

且健身不只可以增強肌肉,還可提升本體感覺,使老年人對周遭的環境刺激反應變好,在緊急時刻的反應可以加快,例如,走路時突然看到前方有障礙物,可以較迅速的避開等等。此外,健身也會讓腦部的認知功能進步,記憶力、邏輯思考都能更加清晰。

老年人做健身運動
老年人更需要做健身運動

老年人健身要點:能蹲就蹲、增加訓練強度

老年人在做健身規劃時,可以以下肢訓練作為重點,常做蹲姿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如果不能蹲,就簡化成坐姿起立,從坐到站除了加強腿部肌肉,還可以訓練重心的位移,掌握重心變化也能避免跌倒。

要注意的是,需選擇剛好膝蓋能呈現九十度、腳掌可以完全踩到地面的椅子來練習,加上扶手更佳。可以從較高的椅子開始,漸次轉換到較低椅子,增加困難度。只要在老年人「可以接受的範圍」內,漸次增加難度,就是安全的。

另一個重點是訓練強度,有必要的時候就開始負重或是用可以增加強度的器材,有強度刺激才可以促進骨質和肌肉的生成,例如,增加負重重量,或是訓練的組數逐漸提升。

負重增加強度可促進骨質和肌肉生成
運用負重可增加強度,有強度刺激才可以促進骨質和肌肉生成

老年人健身要注意什麼?

了解傷病史
若之前身體某部位有受過傷,要先做好防護措施,可與教練或物理治療師討論,不適合做哪些訓練。

注意關節活動度
關節活動度跟肢體疼痛的程度有關。如果在關節有疼痛的情況下(像是膝關節疼痛),老年人自然不敢做彎曲,甚至蹲的動作,建議先從「慢走」開始,逐漸增加膝關節內的關節液潤滑程度,接著在膝蓋疼痛減輕後,再做其他訓練。

監控訓練強度
需依照老年人本身的狀況而定,每次訓練的狀態也不同,一般會建議,若是同樣的重量訓練或是功能性活動,以一週為觀察期,例如,負重 5 公斤的重物,每次停留 10 秒鐘,一組做 10 次,這個強度就持續一週,隨時依照訓練結束後的恢復程度調整。

慢性病藥物要小心
如果老年人有慢性疾病,像是血壓、血糖、血脂的問題,訓練前需與開藥的醫師討論,例如,血壓藥的服用時機和運動訓練的時間怎麼搭配。 黃宗玄也提醒:「老年人在進行健身前,要先取得醫師在運動方面的建議,且在有相關背景的肌力體能教練或是物理治療師的監控下做訓練,會比較安全。」 

文/莊筱彤
圖/蘇鈺婷 

延伸閱讀:
助高齡長者恢復身體活動力的16組超實用肌力訓練
退休不是「好好休息」就好,治療師:運動才是返老還童的最佳良藥!
軟硬大不同!高齡長者健身器材有一套

/ 關於Heho健康 /
Heho健康

什麼是「Heho」?Heho = Health & Hope
我們有最豐富的健康、運動、休閒、養生、美食,和人生經驗的心靈分享……我們有動人的小故事,更有醫生、護理師、營養師等專家對於健康和生活的建議,為大家帶來健康與希望。而我們的小心願是:您能喜歡這份用心,並分享給您的朋友!
【Heho官網】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腳步聲越大越容易導致下半身肥胖!專家:走路要用核心力量

2021-04-12
核心肌群腿部肌群下半身肌群保健話題

是否在辦公室常聽到有些人走步聲特別的大,還沒看到人就聽到鞋子拖著前進的聲音?根據專家表示,在走路時,其實這樣拖行的步伐,很有可能是導致下半身肥胖的原因。正確走路方式應該要使用到核心肌群的力量,不僅可以消除腹脹和減輕體重,還能預防讓雙腳腫脹以及改善腿部線條。

走路要用核心力量
腳步聲越大越容易導致下半身肥胖!專家:走路要用核心力量 ©wholelifechallenge.com

只用腿部肌肉走路,腳步聲就會較大

是否注意過自己走路、爬樓梯時,是否總是發出很大的聲音?其實走路的姿勢會決定人的體態,錯誤的走路姿勢會讓人雙腿線條變粗以及水腫,其中能一個判斷方式也許就可以從腳步聲中看出端倪。根據日本足踝醫學會表示,如果走路時僅使用腿部肌肉,而不使用身體核心力量在行動,就會聽到很大的腳步聲。對於廣義的核心肌群是指肩膀、胸肌、腹肌、臀肌與大腿等,包圍在人體中心脊椎周圍的肌群。不管做哪種動作即便只是彎腰、撿東西,都是可以利用核心肌群達到,如果都不利用核心力量,而是只用四肢出力,易導致肌肉過度使用,當累積過多疲勞時就會出現疼痛。

核心訓練
走路的姿勢會決定人的體態,其中能一個判斷方式也許就可以從腳步聲中看出端倪。 ©theactivetimes.com

鍛鍊核心肌群有助減緩關節負擔

當有用核心肌群出力時,可以減輕下半身肌肉的壓力,防止下半身疲勞和腫脹,以及減輕關節的負擔,不僅更方便移動,同時也擁有健康輕巧的雙腿,因此,正確的走路方式就顯得更為重要。根據日本由足治療院院長新保泰秀長期關注如何正確走路,他表示,光只是改變走路方式就能改變,曾經有患者1個月瘦了5公斤,橘皮組織消失,同時便祕改善且水腫也消失。只是如果是本身核心肌群的肌力不夠的人,身體就會顯得不夠穩定,感覺隨時就會跌倒,平時就也可以透過其他運動方式訓練核心肌群,透過肌力訓練的方式,可以保持步態穩健、預防跌倒。

腹肌訓練動作
平時可以透過核心訓練動作強化肌力。

3大要點利用核心力量行走

1.走路時雙腳不能合併,應該要微寬。身體呈筆直,腹部內收,髖部擺正。

2.注意腳尖的方向,因為外八或內吧容易導致膝蓋、髖關節、骨盤歪斜,甚至整個人的體態也會受到影響。

3.前腳踏地後,重心要移往前腳,此時上半身和腳踝、膝蓋為一直線。剛開始調整姿勢走路速度可以較慢,每走一步後腳都在伸展後腳根部,有助於刺激腸道及改善便秘。

核心力量的3大要點
走路的3大要點 ©health.harvard.edu

但是,走路習慣是長久累積下來的,若要短時間改變真的相較不容易,因此,可以先透過日常走路練習時,用正確的姿態來進行,久而久就能讓步態越來越正確,身體也會越來越健康。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不流汗的運動也能夠延長老年人壽命!

2018-09-28
保健話題高齡觀念

預防癌症之道有三個,第一是健康的飲食,第二是保持標準體重,第三是適度規律的運動,無論歐洲或美國都認為一個禮拜應該要有中等度或劇烈運動,中等度運動指的是一個禮拜至少有150分鐘,也是1個禮拜必須運動5天,每天運動30分鐘,如有氧運動或慢跑等,劇烈運動每週要達到75分鐘,而且每一次運動應該要超過10分鐘,要運動到快要流汗或流汗為止,但是對於老年人要達到流汗程度的運動可能有些人無法負荷,根據最新研究發現,不流汗的運動其實也能夠延長老年人壽命。

不流汗的運動也能夠延長老年人壽命! ©techfactslive.com

英國倫敦大學的傑弗里斯(Barbara Jefferis)博士做了一項實驗,他在1978年開始篩檢8000名40到59歲的英國民眾,到2012年有3137名男性仍然存活,於是對這些人進行問卷調查他們的運動情況,他從中發現,這些男性平時不一定需要劇烈的運動就能延長老年人壽命,即使不能達到流汗程度的運動而且也不一定要達到中等度跟劇烈運動的時間標準,也能對延長壽命有所幫助。

結果發現能夠遵守這些健康準則達到運動標準者只有16%,剩下的人都是每天沒有超過10分鐘斷斷續續運動。該研究集中在1181名上,平均年齡是78歲,讓這些人配戴七天可以追蹤體育鍛煉量和強度的加速度計,追蹤五年後結果有194人死亡,他們發現每天輕量運動30分鐘可以減少17%的死亡風險,達到中等度或劇烈運動就能夠減少33%的死亡風險。

他們加以分析只要有像修剪草坪、游泳、輕快的行走等運動就能延長壽命,每次運動不超過10分鐘與超過10分鐘兩組都能夠減少死亡風險40%。

對於老年人來說,輕快的行走等運動就能延長壽命。 ©womensnutrition4health.com

總而言之,對於老年人來說,只要有日常活動就能延長受壽命,無論是散步或是做家事,不一定要達到流汗的運動也對老年人有所幫助。

資料來源/台灣防治癌症中心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