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進入倒數,在疫情嚴峻期間,居家運動課是能維持健康和體重的好方法﹗台師大為推廣防疫,從7月5日起連續兩週的週一至五下午4時,將由專業教練在線上示範居家運動「防疫齊努力、運動很容易」,讓大家居家或是學生放暑假期間,在家防疫也能跟著動起來﹗9位將參加東奧的台師大頂尖選手和師大男籃隊長也將在鏡頭中,邀大家一起為運動員加油。
台師大體育室、教務處共教體育組及學務處為鼓勵全校師生,防疫在家也保持運動習慣,與運動與休閒學院、體育學系共同規劃「防疫齊努力、運動很容易」線上活動,自5月26日起至6月28日的週一至五下午四時,在YouTube線上播放40分鐘運動教學影片,方便師生隨時上網觀看,至今24支影片累積近四萬人次點閱。
疫情未退,台師大更規劃了升級版線上居家運動課程,同樣有師大專業師資,接力上課(包含肌力與體能訓練、伸展、爵士舞、拉丁有氧等內容),透過專業團隊拍攝及後製剪輯,課程影片及畫質也更精緻。
另外,9位奧運選手及師大男籃隊長陳又瑋,將在影片中依序亮相,邀請大家在防疫期間一起運動,促進身心健康、增強免疫力月23日起奧運賽事期間,也歡迎大家共同為運動員加油、一起成為中華隊選手的最強後盾。
7月5日至16日每週一至週五每天下午4時,將在 YouTube 準時首播影片。更多活動內容及一系列專題報導,請見「師大瘋運動」FB粉絲專頁。
受到疫情影響,東京奧運延至今年7月23日開幕,選手也進入最後備戰階段,截至7月4日止,我國已取得17個運動種類61席,台師大就佔了9位運動員,分別來自運動與休閒學院運動競技學系、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體操項目,唐嘉鴻等國手組成的我國男子代表隊,2019年世界體操錦標賽團體決賽第6名,取得奧運男子四席參賽資格,也是台灣暌違55年再度以成隊資格重返奧運賽會。
19歲的台灣蝶王王冠閎,2019年世青賽以1分56秒48達200公尺蝶式奧運A標,提前收下東奧游泳門票,2020年打破世青紀錄,2021年更以1分49秒89刷新成績,成為台灣史上第一名世青紀錄保持人。
男、女反曲弓項目,將由體育系博士生魏均珩、雷千瑩兩位射箭好手參賽。魏均珩自2015年光州世大運,成為中華射箭隊班底之一,2017年台北世大運、2018年雅加達亞運、2019年拿坡里世大運,皆陸續為台灣帶回獎牌,2020年世錦賽更協助中華男子射箭隊取下3張東奧滿額門票。
雷千瑩曾在2016年里約奧運奪下女團銅牌,2018亞運女團銀牌,2019年荷蘭世界射箭錦標賽,囊括女子個人及團體雙料冠軍,寫下我國最佳紀錄,也是本屆首位不必透過選拔即可參加奧運的我國選手。
舉重好手陳玟卉、謝昀庭確定角逐奧運。陳玟卉以近三年國際賽累計成績世界排名第7,獲得奧運參賽資格。謝昀庭則以近三年國際賽累計成績亞洲排名第1,搶得奧運門票。
林穎欣2019年在巴西射擊世界盃空氣槍錦標賽,以229.9分射下女子10公尺空氣步槍銅牌,為台灣搶下東奧射擊的第3張門票。體育系博士生、跨欄好手謝喜恩以女將保障名額參加東奧女子100公尺,成為台灣在田徑項目的唯一女將。
空手道好手文姿云於2014年、2018年獲得亞洲運動會55公斤級金牌,為亞運史上首位雛量級連霸紀錄第一人。2015年、2017年、2018年三度奪得亞洲空手道錦標賽金牌,並於2016年、2018年世界空手道錦標賽獲得銅牌,2017年4月達到運動生涯第一次世界排名第一的殊榮,此次出征東奧也將受矚目。
除上述9位在學的優秀運動員之外,還有3位畢業校友也將在東京奧運出賽,分別是盧彥勳(網球)、田家榛(射擊)以及吳佳穎(射擊)。
資料來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責任編輯/Dama
在2005年被拳擊手凱文·麥克布萊德(Kevin McBride)技術性擊倒,最後以敗北收場的前世界級拳王邁克·泰森(Mike Tyson),也在同年宣佈從拳壇中退休,但在近日於IG上流出他的日常訓練影片,現年已經53歲的泰森曾獲世界重量級冠軍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好的重量級拳擊手之一,在其全盛時期,他以毀滅性的風格多次擊敗了著名的對手一度被定義是最具威脅性的拳擊手。
泰森(Tyson)出生於美國紐約市,年輕的時候因為進過少年拘留所因此被高中開除,卻在一次街頭打架中連續打倒3個成年的黑人,因此,被拳擊教練迪亞文圖(Cus D'Amato)看到並教他如何打拳,可惜這樣益師益友的迪亞文圖在1985年去世。接著,Tyson在1985年初次登上拳擊職業的舞台,只用了一局就贏得第一場的比賽,接下來同年的15場比賽全都以擊倒獲勝,而且都只用一局的時間。
然而,這位曾經被公認為世界最強的拳擊手之一的Mike Tyson,在2005年正式退役之後卻沒有放棄日常的自主性訓練,近日他日常的訓練影片在網路上曝光,另眾多網友都在猜測這位拳王是否有想要復出的可能!Tyson在5/2和5/12個人的Instagram上傳最新的訓練影片,在影片中可以看見留著白鬍的Tyson帶著拳套與培訓員一同練拳,他首先是瞄準頭部進行快速左右交替的3拳,接著立即用左手向右邊側腹部位打2記重拳,然後,閃躲過培訓員的攻擊之後,在以一記漂亮的右勾拳做完美個結尾,前後攻擊的時間不到3秒鐘就結束。在過程中可以看見Tyson俐落的動作之外,還可以看見準確的拳位以及每一拳的力道,這點可以從護具被打響的聲音中了解這拳的破壞力道有多大。
這兩支影片迅速的在網路上曝光,就連前摔角巨星巨石強森(Dwayne Johnson)、美國喜劇演員馬汀·勞倫斯(Martin Lawrence)等眾多名人都在底下留言;而Tyson的新教練擁有三屆巴西泰拳世界冠軍的拉斐爾·科迪羅(Rafael Cordeiro)也表示,現年53歲的Tyson雖然已經超過10年以上沒有上場打拳,但我看到他的拳速完全不會輸給21或22歲的年輕拳王,當他將拳打到我的護具上時就感受到生命在眼前閃過的感覺,當下令人感覺到十足的震撼力與恐懼感。
邁克·泰森(Mike Tyson)這位曾經的世界級拳王雖然從拳壇退役之後,卻依然保持打拳的習慣並參與香港知名電影葉問3的演出,同時,他還在加州經營一間合法的大麻企業以及擁有Podcast 廣播訪談節目,以他強悍又喜愛冒險的風格來看,誰敢保證這位已經53歲的前世界級拳王不會復出拳壇呢?
資料參考/talksport、Instagram、espn
責任編輯/David
電影《我和我的冠軍女兒》即將在全台上映,不過,你可知道這部電影是根據真人實事改編的?影片的主角,在現實中就是一位退休角力選手馬哈維爾·普加 (Mahavir Singh Phogat),而且他的確將他四位女兒都訓練成優秀的角力選手,其中大女兒吉塔 (Geeta Phogat) 還成為印度史上第一位進入奧運的女性角力選手!
事實上,就像劇中所鋪陳的故事,馬哈維爾不僅僅破例訓練自己的女兒成為金牌選手,他也為印度這個男女不平等的社會帶來了一場性別平權革命。根據印度官方人口普查,全國女性識字率僅有65.94%,而且許多女性被迫在青少年時期就要出嫁,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完全沒見過的人。馬哈維爾一家人的成功,不僅僅號召更多女性加入各項運動的行列,也感召了更多女性為自己的命運挺身而出,不再盲從家中安排。
馬哈維爾總共訓練了六位女性國際級角力選手——Geeta、Babita、Ritu、Sangeeta、Vinesh和Priyanka,他們各自拿過許多國際獎牌。其中前四位是他自己的女兒,另外兩個則是他已故兄弟的女兒。他們也是哈里亞納邦巴拉利地區首批從事角力運動的女性。
而誘發馬哈維爾開始訓練自己女兒從事角力的機緣也很偶然。2000年時,當他從電視上看到印度舉重運動員卡納姆·馬萊什瓦里 (Karnam Maleshwari) 成為第一個贏得奧運獎牌的印度女性運動員時,馬哈維爾就決定開始訓練他的女兒比角力。“我們的父親認為,他也有四個女兒,既然她 (馬萊什瓦里) 能在奧運贏得獎牌,為什麼我的女兒不能?”二女兒芭碧塔接受訪問時回憶道。
馬哈維爾還受到他的教練Chandgi Ram的啟發。Chandgi Ram在幾年之前也讓自己的女兒開始學角力,他在德里的道館還是印度第一個允許女性從事角力運動的場所之一。“我的教練幫我打開了一個新視野,”馬哈維爾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說。“他曾經告訴我,所有你為你的女孩所做的,總有一天它會帶給你極大的幸福。所以繼續去做吧,不要害怕,面對困難就像你在場上面對對手一樣,並且不要理會那些批評。”
因為要專心訓練他的女兒們,馬哈維爾辭掉了在哈里亞納邦電力局的工作。他要求他們每天清晨在農場周邊跑步,在他自己的房子旁邊做一個臨時的角力所。最後,因為村裡沒有其他女孩可以陪她們練習,他於是要求吉塔和芭碧塔和男選手做訓練。也是因為這個決定,導致了鄰近保守的村民們的大量批評和嘲笑,但是馬哈維爾還是始終堅持他的立場不為所動。
“我認為,如果我好好地訓練她們的話,我家女孩們可以成為這個國家的女性角力先驅,所以我盡可能教他們我所知的所有的技巧。然後,我帶她們到當地的角力場 (dangal),但她們不允許進入比賽,村民們說角力場只准男孩競賽,”馬哈維爾在2015年接受印度時報採訪時說道。後來,他帶吉塔和芭碧塔到印度體育管理局在Sonipat的訓練中心做進一步的培訓。
馬哈維爾確實是一個非常嚴格和苛刻的教練,他用訓練男生的方法來訓練他的女兒,甚至懲罰她們。“如果我們在一場比賽中輸了或表現不佳,父親就會打我們,”吉塔在受訪時透露。“他也會罵我們,我們常常覺得,如果我們有一個像我們父親一樣苛刻的教練,我們應該會馬上逃離訓練中心,然後跑回家。”
電影在激勵感動的背後,同時也針對政府對於體育的漠視做了批判。現實中,馬哈維爾的確也沒有得到來自政府的任何經濟援助,他用他籌來的錢,買了一些高科技設備為自己的女兒與姪女們打造了一個專屬的訓練場所。和我們一樣,印度人也常常質疑自己的運動員沒有在國際競賽中有好的表現,如果政府沒有心來給予資助培訓,這些有天賦的運動員們,又能走多遠?
這不只是一部運動傳記電影。這是一個鼓勵所有被告知不要妄想嘗試實現他們夢想,因為他們沒有辦法能與男性競爭的印度女性們挺身而出為自己奮鬥的故事。並且,也提醒政府需要加強其配套措施,承認並支持這個國家有潛力且勤奮的女性運動員,讓她們有機會為國爭光。
資料來源:The Huffington Post India、India 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