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許多跑者已明白要跑得好不能只跑步,肌力也該練起來,但你知道要有足夠支撐長跑的力量,光練肌力還不夠嗎?知名跑步教練、運動作家暨譯者徐國峰指出,「跑者的力量 = 肌力 + 彈力」,想跑得好,應該向前進時速不輸賽馬的羚羊與袋鼠學習,讓自己移動效率提高、輕巧有力且有節奏。達成這個目標不只要好的肌力,更不能忽視專屬跑者的力量訓練。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移動速度,也就是跑速,主要是身體偏離(可說是失衡/失重導致移動)的結果,偏離的角度(落下角度)越大,失衡越快。而肌肉在跑步時的主要功能是:
1. 在落下的過程中連結身體,讓身體一起失衡/失重。
2. 支撐體重。
3. 轉換支撐(拉起)時主要使用後側大腿肌。
接下來,大家都了解「體能」是運動表現的基礎,而多數人認真訓練約一年後,體能就會到達極限。擁有足夠的體能基礎後,成績進步的關鍵就變成「技術」和「力量」。以跑步這項運動來看,大部分跑者清楚肌力很重要,但多數認為「力量」就等於「肌力」,事實上,大家都忽略了「彈力」的重要性。如果光有肌力而沒有彈力,你的跑步效率仍然大有限制。
如果把肌力看做內力;彈力則是外力(被動力),就像在外太空有個人推你一把,你才得以移動。跑步時,透過外力施加而「快速移走」(1/4秒有節奏地移動),才會有彈性適能轉換成彈力。
《肌筋膜健身全書》作者羅伯特‧施萊普博士提出,羚羊和袋鼠可以連續跳躍很高且遠,像赤道袋鼠最長紀錄一跳可跨越 13 公尺,時速 60 公里不輸賽馬,但牠們的肌肉並不發達,無法用肌力來解釋這樣的力量;事實上,這些動物是利用「彈弓效應」完成肢體動作,沒有用到許多肌肉力量,而是借助於機械力量讓移動效率提高,輕巧有力且有節奏。我們也可以殂從第一段提到的公式:「跑者的力量(Strength)=肌力+彈力」看出,跑者如果只把力量訓練集中在練肌力,那可能仍有缺乏。
與鍛鍊精良的肌肉在收縮後產生的速度相比,彈弓效應的速度更棒!生物機械學家以彈弓機制來解釋肌筋膜的功能,我們可想像,一個彈弓能夠發射,首先彈弓臂處於機械張力狀態,當張力消失,之前所儲存的彈力位能會轉變成迅速向前射出彈丸的動能。利用彈弓效應完成肢體動作並不需要許多肌力,只要符合最低限度即可,肌肉必須先收縮,讓肌腱處於張力狀態,完成第一個跳躍動作之後,後續的「連續跳躍」動作則仰賴地心引力與動物本身的重量。
人類與猴子、黑猩猩等其他靈長類最大的差異在人類有「肌腱」,也就是下肢的彈力系統。生物機械學家發現,人類的肌筋膜系統擅長儲存機械能量,可媲美羚羊,而人類肌腱的機械能量儲存容量甚至超過其他靈長類動物,所以人可以跑步,猴子卻不能。
然而,訓練肌肉可以在很短的時間看出成效,但肌筋膜(結締組織)纖維的更新生長速度比肌肉細胞慢,收到正確的訓練刺激更新訊號後,結締組織才會分裂、生成新纖維、重新連結成為肌筋膜網絡,然後再形成典型的肌筋膜播狀結構。在這正確的刺激指的是正是彈力。
前述一再強調彈力和跑步效率的關係,而要有好的彈力,需要有兩個底層能力-支撐剛性和維持姿勢。下肢的支撐剛性簡單來說,就是「落地時要撐得住」。徐國峰比喻:「就像一顆充飽氣的籃球、彈簧一樣,軟綿綿的彈簧無法撐起,剛性好的彈簧較能轉換成彈起來的動能,白話說就是『撐得住』。」相反地,如果支撐剛性太差等於彈性差,會使觸地時間較長。
儘管支撐剛性很好,但如果姿勢跑掉,就會像歪掉的彈簧失去了彈力一樣,無法維持姿勢的跑者彈力也會變差。具體來說,擺腿、擺臂時身體沒有保持穩定(維持姿勢)的能力,跑步仍會很費力,所以即便你把核心肌力練得很好,還要跑步姿勢對了才有效率。那麼適合你的跑姿是怎麼造就的? 不少跑者常駝背,讓擺臂活動範圍受限,同時肩關節活動度與脊椎活動度也受限,此時儘管核心再強,軀幹要旋轉都會受到限制,這時候就需要透過活動度、穩定度與肌筋膜的放鬆來做重整優化。
基於上述各種能力的關聯,以下是徐國峰整理出跑者力量訓練的 5 種類別,這也是每一位跑者無論在馬拉松訓練週期,或是沒有目標比賽時,都能為自己實力奠定基礎的跑者力量訓練。
資料來源/徐國峰
責任編輯/Dama
名列世界六大馬拉松賽之一的波士頓馬拉松,即將在4月17日隆重登場。波馬不僅歷史悠久,更因嚴苛的報名門檻及賽道特色,成為許多人的夢幻賽事。2017年台灣跑友參賽人數,更將來到歷史新高。同樣擁有悠久歷史的美國百年專業跑鞋品牌BROOKS,繼2016年甚富新英格蘭風格的格紋設計波馬紀念版後,也在此時推出2017波士頓馬拉松紀念鞋款:LAUNCH 4 - 龍蝦。
正因波士頓的地理位置,周圍被漁港圍繞,波士頓龍蝦成為當地最聞名遐邇的餐點之一,本次紀念鞋款就以龍蝦為設計重點,並巧妙地將當地海港特色融入其中。
以藍色為主體的設計,鞋面漫佈大西洋海流波紋,顏色不僅亮眼,加上鞋舌直條紋的海軍風象徵,充分的讓人感受到波士頓這個海港都市鄰近海洋的獨特風情。鮮紅大螯的龍蝦圖樣,除了充滿強悍的前進活力之外,讓人聯想到Launch 4鞋款能夠帶著跑者一同締造新紀錄和好成績,以及擁有「豐沛回彈力」的跑鞋特性。
里約奧運跑步項目選手著用率最高的美國百年品牌BROOKS,再度推出六大城市馬拉松賽紀念版限定跑鞋,本次鎖定的是被喻為「世界上最難中籤」的倫敦馬拉松賽,BROOKS以英國壯麗的國旗為設計概念,推出氣勢磅礡、霸氣十足的倫敦馬限定鞋-米字國旗。
鞋面上的圖樣以英國壯麗的米字國旗為設計重點,英國米字國旗正式名稱為「the Union Flag」(聯合旗幟),除了代表米字旗是由大英國協三個聯合王國的的旗幟重疊而成,更代表英格蘭地區的團結一致,如同倫敦馬拉松所有跑者為了達到更好成績,共同努力衝刺的精神一般。當別具歷史深厚含意的米字國旗,覆蓋到LAUNCH 4簡約及流線設計的鞋體上,整體更顯時尚與經典,既衝突又和諧,很像倫敦城市所代表的時尚領導角色,卻同時又是最古老的歷史古國。鞋帶頭上意外的嵌上文字寫著倫敦人常用的碎念俚語,顯得趣味性十足,細節更為豐富。
BROOKS LAUNCH 4─龍蝦款,建議售價:3,890元
BROOKS LAUNCH 4─ 米字國旗,建議售價:3,890元
BROOKS 直營門市與經銷通路熱賣中,詳情請上官網查詢。
資訊、圖片提供:Brooks Running Taiwan
在每年IRONMAN世錦賽舉辦前的週四,在夏威夷的可納會上演一場別開生面的內褲路跑UNDERPANTS RUN。這是由Chris Danahy、Tim Morris與Paul Huddle三人在1988年創始的,起因是要抗議當時夏威夷公開場合裡大家穿著的緊身三角Speedo泳褲,他們認為在商店或餐廳裡穿成這樣實在有礙觀瞻,因此發起一場抗議,後來演變成IRONMAN世錦賽前最有趣的公益活動之一。
18年過去,這項活動也募到超過24萬美金來捐助給當地的公益機構。當然,各色各樣、歡樂洋溢的內褲裝扮與跑服,也成為鏡頭的焦點。
不過由於參加者大多是菁英級的IRONMAN選手,所以他們的身材都好精實好可怕啊。
您看看這些長年鐵人耐力賽所鍛造出來的身材:
由於夏威夷有許多日裔美國人,所以日本人在此也是很顯眼的族群。
全身僅著內衣內褲的選手們塞滿可納小小的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