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臥推的進階與退階動作是什麼? 搞懂才能安排避免受傷的課表
1
握推的進階與退階動作是什麼? 搞懂才能安排避免受傷的課表
臥推的進階與退階動作是什麼? 搞懂才能安排避免受傷的課表
2
研究證實跑步、HIIT抗老! 每週練3次「不老酶」活性增3倍
3
Apple Watch對於騎車好用嗎?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臥推的進階與退階動作是什麼? 搞懂才能安排避免受傷的課表

2022-05-10
知識庫 健身 觀念 書摘 運動傷害 訓練動作

無論任何人,在運動訓練追求更好的表現與成績之前,最重要的就是避免受傷。以下守則是美國肌力與體能訓練教練布蘭登.李瑞克 (Brendon Rearick)在《好教練的養成之道》書中針對教練或訓練師們,說明如何遵循「避免受傷」的原則來改進訓練課程安排,例如拿捏訓練的「退階」和「進階」,並與學員建立起信任、快樂且積極的關係。

臥推的進階與退階動作是什麼? 搞懂才能安排避免受傷的課表
臥推的進階與退階動作是什麼? 搞懂才能安排避免受傷的課表

如果客戶(以下「客戶」皆指學員)因為教練的課表而受傷,沒有變得更好,相對也不會在康復後支付教練費用。為了避免這種最糟的情形發生,我們要承擔完全的責任,在訓練環境中有任何受傷的狀況,都是我們的錯誤。用這種心態來為客戶揀選適合的運動,不但能帶來進步,也不會造成傷害。

復健與健身沒有差別,只是訓練的退階或進階

撰寫這本書時,我很希望復健專業人員也有機會看到。如果你是復健專業人員,請別誤會這項守則。我深信復健與健身專業人員都是必要的。沒有人能取代對方的工作。

即使這些專業是獨立的,且有時不一致,但他們還是可以互相分享有關於揀選運動、設定標準與建立最終目標的心態與詞彙。啟發眾人這個觀念的應歸功於物理治療師查理.溫格洛夫(Charlie Weingroff)。

真實世界中的例子有下面幾種。調整胸椎,就是垂直推拉的最低退階動作;如果腳踝是限制因素,那麼徒手按摩小腿與活動腳踝,則是高腳杯蹲的最低退階動作;恢復髖關節的活動範圍,是單腳硬舉的最低退階動作。

這些「健身」的被動形式,是運動的最低切入點。

如果你是復健專業人員,可以跟知道如何從基礎建立動作模式的訓練師一起合作;如果你是訓練師,可以和專業復健人員一起合作,他們將運動與健身視為客戶的最終目標。而他們安排的復健活動,則是「健身」中最容易完成的動作。

我想再次強調:建立你的轉介團隊,並向他們學習。

在復健環境中與健身房裡完成的事物都是訓練
在復健環境中與健身房裡完成的事物都是訓練

記住,在復健環境中與健身房裡完成的事物都是訓練。問題只是它屬於訓練光譜中的哪一邊,是進階動作,還是退階動作呢?如果你在訓練一個 12 人的團體,成員的年紀與能力各異,而你在課表中安排了槓鈴臥推,他們的進階與退階動作可能如下:

● 兩個人以一倍半體重進行槓鈴臥推,次數是 5 下或者更多。
● 四個人學習槓鈴臥推。
● 三個人進行啞鈴臥推,這樣肩膀活動的自由度會更好。
● 兩人使用滑輪做胸推(一位剛受傷康復,另一位是 80 歲長者,不想要也不需要使用槓鈴或啞鈴的固有風險)。
● 一人伸展且用軟球放鬆胸肌,並以壺鈴進行肩膀穩定度訓練。

每個人在做的都是臥推!他們做的是最適合自己的版本,而這些動作分布在復健至訓練的連續光譜中。

如果我們的訓練,都是以相同的動作模式為基礎,且當我們知道什麼樣式較為簡單(退階動作),什麼樣式較為困難(進階動作),就能確保沒有人會被阻擋在外,沒有人會脫隊,沒有人會受傷,每個人都會成功。

槓鈴臥推
槓鈴臥推

8 種動作是矯正運動也是熱身

這是我最近在 8 人以上的團體課程中,學到的最重要守則。所有的肌力訓練或運動員動作,都可以被分為 8 種動作:
1. 推
2. 拉
3. 階梯:水平上升或下降
4. 弓步:任何方向的質心改變
5. 鉸鏈
6. 深蹲
7. 反核心(伸展、旋轉與側屈)
8. 兩點間的移動

適當地熱身,讓身體做好準備,再執行上述動作。我最常用到的熱身訓練是:
● 肩膀地面滑行、棒式時鐘、棒式碰肩
● 划船、拉開彈力帶、面拉、肩胛懸垂
● 使用彈力帶進行仰臥髖屈肌伸展、單跪姿髖屈肌伸展維持
● 四足跪姿髖伸展、單腿橋式、徒手等長分腿蹲
● 碰腳趾、仰臥放腿、髖關節鉸鏈
● 四足跪姿髖搖擺、深蹲矩陣:碰腳趾式的深蹲、分腿蹲、側蹲、斜蹲。
● 鳥狗、爬行、棒式
● 蹦跳(單腳起跳離地,接著雙腳落地)、側併步、繩梯、負重走路、雪橇

單腿橋式
在滾筒上進行單腿橋式

每一天,我都會運用到上述熱身訓練的不同組合在每一位客戶身上。

如果客戶需要這些訓練,它就成為一種矯正運動,改善他們在特定動作上的表現。

如果客戶的動作很好,不需要做任何矯正,那麼上述這些動作可以當作是熱身,幫助他們的身體做好準備,可以更快速地移動、跳得更高、移動重物與丟擲。沒有人能因為地板滑行、仰臥放腿、碰腳趾、橋式或鳥狗式,就能跑得更快或變得強壯。

你希望運動員更快,訓練他們跑快一點。
想要客戶變強壯,讓他們舉起或移動重物。

在為每個客戶安排不同的熱身活動前,請記住他們需要相同的東西:8 種動作。只是他們進行的目的不一樣,把它當作是矯正運動,或者當作熱身。

資訊

• 文章摘自臉譜出版,布蘭登.李瑞克著《好教練的養成之道:從如何指導、安排課表到打造成功職涯,健身教練都該懂的105條關鍵守則》一書。

【本書特色】

要成為一位真正的「好」教練,擁有訓練技術是不夠的,你還需要懂得「這些事」。

從如何指導、如何設計課表,到如何讓教練成為你的終身職業 ── 從年輕到資深、從一對一到團體教練、甚至健身房經營者都受用的關鍵心態與觀念, 所有想以健身教練為志業的人必讀!

• 更多《好教練的養成之道》資訊 請點此 

《好教練的養成之道》
《好教練的養成之道》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研究證實跑步、HIIT抗老! 每週練3次「不老酶」活性增3倍

2018-12-17
間歇訓練觀念新知健身跑步知識庫

大家常說「愛運動的人不會變老」是真的!但可不是所有類型運動都如此。一項新發表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期刊上的研究發現,耐力訓練、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等運動類型可保護細胞染色體、防止衰老,與久坐者相比,每週進行3次上述訓練者,持續6個月後,細胞染色體中號稱「不老酶」的端粒酶的活性增加2-3倍之多!不過,在阻力訓練上倒沒有顯現這樣的效益。

研究證實跑步、HIIT抗老! 每週練3次「不老酶」活性增3倍 ©Drake T

「端粒(telomeres)」和「端粒酶」位於細胞染色體末端,三位美國科學家因為解開它與老化、癌症相關的運作機制,獲得2009年諾貝爾生醫獎,也讓端粒和端粒酶成為醫界新興研究主題。針對這個「抗老界的新寵兒」,之前的研究尚未觸及各種訓練模式產生的不同細胞效應;而發表在2018年11月《European Heart Journal》期刊上的以下研究,正是將訓練分類後,檢視端粒長度和端粒酶活性的影響。

知識便利貼|端粒 Telomeres、端粒酶 Telomerase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體末端的DNA重複序列,作用是保持染色體的完整性和控制細胞分裂週期,研究推測和細胞老化有明顯關聯。端粒酶則有「不老酶」的稱號,與端粒的調控機理密切相關,功能是把端粒修復延長,讓端粒不會因細胞分裂而有所損耗,使細胞分裂複製的次數增加,可幫助細胞染色體保持年輕,達到活化基因和細胞再生的抗老效果。

人類染色體上的端粒 ©維基百科

研究人員從1534名志願者中篩選出266名30-60歲年輕健康的受試者,這些受試者平常沒有運動習慣(1週小於1小時),研究已排除掉吸菸者和使用永久性藥物者。接著將他們分成4組:耐力訓練組(有氧耐力訓練,也就是在60﹪儲備心率區間下進行走路/跑步,這個心率為「輕鬆跑」的運動強度);HIIT組(4X4訓練法);阻力訓練組(8種機械循環訓練,包括背部伸展、捲腹、下拉、坐姿划船、坐姿雙腿彎舉、坐姿雙腿伸屈、坐姿推胸、臥式蹬腿);以及久坐對照組(不更改生活方式)。上述3個訓練組別每週進行3次45分鐘的訓練,且都增加了最大攝氧量(VO2max)。
 
6個月測驗結束後,因為沒遵守指定訓練等因素,有效樣本最終為124人;而研究人員觀察了這些受試者的血液單核細胞中的端粒長度和端粒酶的活性,結果發現,與久坐組相比,耐力訓練組和HIIT組的端粒長度和端粒酶活性增加了2-3倍。令人意外的是,在阻力訓練組上,研究並沒有顯示任何與端粒相關的益處。

該研究第一作者德國薩爾蘭大學博士Christian Werner分析,可能的解釋是:一氧化氮合酶(縮寫NOS)水平的變化。NOS會產生增加端粒酶反應的信號分子,而這種酶只能通過耐力訓練來觸發,在阻力訓練中則保持不變。
 
這個結果對細胞再生能力、健康老化相當重要!Werner表示,隨著年齡增長,人體的端粒會自然縮短、惡化,一旦端粒消耗殆盡,細胞將會立即啟動凋亡機制,發出信號阻止細胞生長和繁殖,使細胞容易受損、衰老;因此,越能放慢損壞過程,對我們的身體越有利。

端粒的位置 ©維基百科

相反地,如果端粒長度較長,是否就擁有較年輕的生物學年齡呢﹖Werner坦言這個問題尚未有明確答案,但現今研究已指出,強壯的端粒能幫助抗老,例如心臟和肌肉功能更強。端粒保持得越完整,細胞對於壓力和炎症的抵抗力就越強,而這兩大因子正好與生物學年齡息息相關。

資料來源/European Heart Journal, 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Apple Watch對於騎車好用嗎?

2016-05-24
場館資訊穿戴裝備趨勢單車健身

當然,Apple Watch並非沒有缺陷。它的震動通知對於一個正在騎車的人相對來說實在太弱、螢幕很難在戶外陽光下這種高亮度的場合閱讀,另外,使用心臟監測功能會大幅消耗電池電量(你可以另外配戴一條心跳帶來避免這種情況)。對於一些車手來說,Apple Watch的主要弱點是,要用到全部功能,包括GPS,你需要將它與你的手機連接,但騎自行車的人已經習慣了將手機放在車衣口袋裡,所以,會覺得我用手機就好,幹嘛花錢多買一只手表?日後,如果Apple Watch能夠完成所有操作,就讓你的手機乖乖地、安全地待在你的口袋或是包包裡吧。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