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愛喝手搖飲,一天一杯手搖飲都不算太多,而手搖飲的配料也有很多選擇,像是珍珠、芋圓、仙草等,因此也讓人不知不覺中攝取過高的熱量。營養師建議,當選擇熱量較高的配料,用餐要減少其他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才能讓血糖更穩定。對此,她也分享手搖飲配料的熱量排行,甚至納入近期超夯的「草仔粿」,讓民眾避開發胖地雷。
營養師程涵宇於臉書粉絲專頁發文詢問:「大家喝手搖飲都加什麼料?」引起不少民眾熱烈討論。程涵宇也把最近超夯的「草仔粿」加進來比較,經過實測後,她發現手搖飲加草仔粿的熱量相當高,對此他也分享手搖飲配料的熱量排行,提供民眾選擇參考。
1.草仔粿280大卡
2.珍珠261大卡
3.芋圓255大卡
4.冰淇淋234大卡
5.奶蓋230大卡
6.杏仁凍178大卡
7.粉粿161大卡
8.多多144大卡
9.椰果141大卡
10.布丁110大卡
11.蜂蜜99大卡
12.仙草77大卡
13.寒天56大卡
14.綠茶凍54大卡
15.桂花凍50大卡
熱量排名第一「草仔粿」,成為近期超夯的手搖飲加料話題,也引起許多網友議論。程涵宇表示,草仔粿的成分多是扎實的碳水化合物,所以1份吸起來份量普通但 熱量和一碗飯完全一樣,民眾務必要適量攝取。
熱量排名第二的「珍珠」可以說是加料必點的基本款,主成份為地瓜粉、樹薯粉、玉米粉、糖等。而1份珍珠的熱量逼近1碗飯。珍珠是由澱粉製成,在過程中會用糖蜜漬瞬間熱量增加,一樣要注意適量攝取。
程涵宇建議,若配料要選珍珠,最好選擇透明的珍珠,也就是市面上俗稱白玉珍珠;避免選擇黑得發亮的珍珠,倒不是說熱量上有差,而是黑黑的珍珠通常有添加焦糖色素及香料。
此外,熱量排名第五的「奶蓋」,因綿密的奶油香鹹鹹甜甜,搭配飲料雙層口感的享受,也是近期很夯的手搖配料之一。奶蓋的成分有奶油、糖、鹽等,所以熱量也是不容小覷。
程涵宇建議,優先選擇較「透明」的配料,熱量相對較低,像是寒天、茶凍、桂花凍。同樣是一份,選這些比帶有嚼勁口感的草仔粿、珍珠等配料少80%的熱量。此外,她也分享「4招」用健康的方式喝手搖飲:
˙以無糖飲料為主
˙純茶最無負擔
˙以鮮奶取代奶精
˙懂換算不發胖
程涵宇解釋,適量喝茶對於不愛喝水的人來說可以補充水分,而且茶含有兒茶素幫,幫助增強保護力。而加入鮮奶的拿鐵系列,也能符合每天都要攝取到乳品的建議,還能補充到蛋白質。若是選擇熱量較高的配料如珍珠、草仔粿、芋圓時,當餐則要減少其他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才能讓血糖更穩定。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瘦身減重是現代人類不可避免的人生課題之一,也正由於過度的飲食方式讓胖子與三高風險群越來越多,因此,有許多的人與肥胖展開了一場不知何時能結束的長期抗戰!在這抗戰的過程中,你是否也有遇到怎麼瘦就是瘦不下去的困擾?別擔心!這篇將收集了26個瘦身技巧與建議,讓你在這條漫長的路程中更有方向與目標,現在就仔細看下去吧!
1.飯前喝水
我們都聽過要瘦身就必需要多喝水,因為它能幫助瘦身的速度加快,這句話看來是有絕對的效果。根據一項研究發現,喝水可以在1-1.5小時內提升新陳代謝約24-30%左右,能有效的幫助燃燒更多的熱量;另一項研究也表明,飯前半小時喝500毫升的水有助於減少熱量的攝取,並能減少約44%的體重。
2.早餐吃雞蛋
全蛋的營養素能為身體帶來許多的好處,其中還包含減重瘦身這項。有研究表示,早餐食用雞蛋比吃穀類能在接下來36小時,增加卡路里的消耗並減少體內脂肪,這是因為蛋白質的食物熱效應(thermic effect of food, TEF)比碳水化合物來的高。如果你不愛吃雞蛋也沒關係,只要在早餐中多添加任何的蛋白質食物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3.飲用黑咖啡
大多數的咖啡都被妖魔化,其實黑咖啡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能為身體健康帶來許多的好處。同時,也有多項的研究發現,咖啡中的咖啡因可促進3-11%的新陳代謝,並讓脂肪燃燒增加10-29%左右,前提是要確保在咖啡中不添加任何一點糖或其它高熱量的成份即可。
4.飲用綠茶
綠茶與黑咖啡一樣,對身體擁有許多的好處,其中一項就是能幫助減肥瘦身。雖然,綠茶中所含的咖啡因比黑咖啡來的少,但由於綠茶中含有豐富的兒茶素這項強力抗氧化劑成份,因此,也能與咖啡因一樣擁有促進脂肪燃燒的效應。
5.間歇性禁食
最近有開始流行起來的間歇性禁食法,常見的有168或是204這兩個方法,主要是讓身體在進食與禁食之間循環。根據一項短期的研究報告指出,間歇性禁食法與持續限制熱量攝取一樣有效,另外,透過這樣的飲食方式可減少與低熱量飲食法所造成的肌肉量減少有關,但這樣的飲食方式並不適用於所有的人,要嘗試前請務必詢問專業醫療人員。
6.葡甘露聚醣補充劑
葡甘露聚醣(Glucomannan)在台灣比較少聽見,是一種常用的食品添加劑用來做乳化劑和粘稠劑,由於它纖維素的特點,會被一些人當做便秘、粉刺、肥胖和二型糖尿病的營養補充劑。主要是一種半纖維素可以在水中形成高黏稠度,這種纖維會吸收水分並在腸道中停留一段時間,讓我們的長位可以感受到飽足感並減少熱量的攝取,目前只有加拿大授權部分含葡甘露聚糖產品用於減少食慾,體重管理,高膽固醇管理。
7.減少添加糖
添加過多的糖是現代化飲食中最差的成份之一,但這也是大多數人容易遺忘的部分。有研究表明,糖和高果糖玉米糖漿的攝入量與肥胖風險,包括2型糖尿病和心臟病在內的疾病風險增加有密切關係,如果你想要有效的減重瘦身,就必需要注意糖份的添加量並減少攝取。
8.少吃精緻碳水化合物
有許多的精緻碳水化合物充斥於我們的生活之中,有大多數的穀類被剝去了纖維狀的外殼,同時,也撥除富含營養的成份,包含著我們常吃的白麵及白米等。有研究表示,過於精緻的碳水化合物會迅速的提升身體的血糖值,並在短時間內增加胰島素的大量分泌,將容易讓身體呈現出飢餓的感覺,另外,如果要食用碳水化合物請務必與天然纖維一同食用,就能有效的幫助控制熱量攝取。
9.使用低醣飲食
如果你也是想透過限制碳水化和攝取獲得減重與瘦身的人,那就可以考慮使用現在十分流行的低醣飲食法。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採用低醣飲食法減輕體重是標準低之飲食法的2-3倍,同時,還能改善身體的健康狀態。
10換用小盤子
人類也是視覺系的動物,因此,如果在進食時採用較大的盤子來裝食物,這將會使得你過量的攝取,有一些研究也發現,採用較小的盤子可以幫助某些部分的人,自動的減少食量及攝取的熱量,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受到盤子大小的影響,尤其是那些體重超重的人。
11.運用APP紀錄
紀錄每餐的飲食已經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然而,這樣的紀錄方式也能幫助我們了解每餐吃進多少的熱量和營養素,這對於計算卡路里及瘦身減重有著不可缺少的重要性。因此,有許多的研究都表明,養成紀錄飲食日記或拍攝餐點可幫助減輕體重。
12.攜帶健康零食
有許多的人就是無法認受飢餓,因此建議隨身攜帶健康低熱量的零食在身邊,例如低醣份的水果、無添加物的堅果或是水煮蛋等等,都能幫助你在飢餓來臨時不會吃進不健康的高熱量食物。
13.服用益生菌
服用含有乳桿菌屬(Lactobacillus)又稱為乳酸桿菌的人體益生菌,它能將碳水化合物發酵成乳酸幫助消化有助人體腸道的健康,並顯示可以減少脂肪量。但這樣的研究結果並不適用於所有的人,因為,有一些研究認為不同的乳桿菌屬對於不同的身體狀況,會出現不同的效果及反應,因此,還需要更進一步的研究才能了解益生菌對於體重的增減有和影響。
14.吃點辛辣食物
新鮮的辣椒同時還含有大量維生素C、胡蘿蔔素、維生素B群,這些也都是可以協助身體增強免疫力、增加抗氧化力的元素,根據一項研究指出,愛吃辣的食物對於心血管有不少好處,甚至還可以降低死於心臟疾病風險的機會,此外,對於燃燒脂肪、瘦身以及強健身體也是非常有效。
15.做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是燃燒卡路里並改善心肺功能十分有效的方法,同時,似乎對減少腹部脂肪特別有效。我們都知道腹部脂肪是一種不健康的脂肪,容易積聚在器官周圍並引起代謝性疾病,因此,建議可以將有氧運動納入減重瘦身的運動課表中。
16.重量訓練
許多人在減重瘦身的過程中,都會透過飲食及熱量控制來達成,但這樣所產生的副作用之一就是肌肉量的減少及新陳代謝變慢;為了防止這樣情況的發生,最好的方式就是進行重量訓練,有一些研究表示,適度的進行重量訓練能幫助保持新陳代謝外,還能防止寶貴的肌肉流失,因此,在減重瘦身的過程中,也不能遺忘了重量訓練的好處。
17.多攝取纖維
多攝取纖維除了可以幫助腸道的乳動,還可以因為纖維尤其是水溶性粘性纖維,可以幫助腸胃道充滿飽足感之外,還能減緩飢餓感和熱量的過度攝取,就能有效的幫助長期控制體重。
18.多吃蔬菜水果
有許多的蔬菜及水果含有少量的卡路里與豐富的纖維質,同時,也內含有足夠的維生素及營養成份,有許多的研究也表示,選對正確的蔬菜和水果來食用,就能控制體重並讓身體更加健康。
19.充足的睡眠
睡眠這件事情在現代社會常常被遺忘,尤其是要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更是一種奢求。然而,有研究表示,不足的睡眠是肥胖最大的危險因素之一,並在兒童肥胖和成人肥胖風險中佔有89%和55%,所以,如果沒事就早點上床睡覺。
20.解決食物成癮症
最近,在北美與歐洲做了一項研究發現,有19.9%的人符合食物成癮的標準。什麼樣的人有可能是食物成癮?如果你隨時隨地都會產生飢餓的感覺,前提是你有攝取足夠的食物熱量,無論如何控制都沒辦法解決不吃東西的狀況,就算肚子不餓也會想要吃點什麼,當你有這樣的情況請立即尋求專業的協助,否則,你再怎麼堅持與努力都無法成功的達成減重瘦身的目標。
21.多攝取蛋白質
蛋白質是減肥最重要的單一營養素。有事實證明,吃高蛋白飲食可以每天增加80-100卡路里的代謝,同時每天可以減少441卡路里的飲食,一項研究還表明,每天攝入25%的卡路里作為蛋白質,可以減少60%的飲食困擾,同時將深夜零食的需求減少一半,因此,僅在飲食中添加蛋白質是減肥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22.補充乳清蛋白
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對於許多人來說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尤其,在台灣四處可見的麵包店與小吃攤,都是滿滿的碳水化合物,因此,要讓飲食中擁有豐富的蛋白質就變的比較難,因此,可以購買高蛋白粉來進行補充每日的不足。一項研究表明,透過乳清蛋白的補充方式也可以避免攝取過高的熱量,並能有效率的控制體重同時減少肌肉的流失。
23.隱藏的糖份
我們在上述第7點有說道糖份攝取對身體的危害,除了這些常見的固態糖之外,液態型糖分更是糟糕的東西,研究表明,液態糖中的卡路里可能是現代飲食中最容易發胖的一個方面,例如我們日常常見的濃縮果汁或是含糖手搖飲都包含著過量的糖份,每天喝含糖飲料的兒童在肥胖風險上增加60%,如果你要吃水果就吃完整的水果,避免飲用外面已經打成汁的成品,一般來說都會添加過量的液態糖。
24.吃原型食物
如果你想要讓自己變得更健康更苗條,鈉麼你現在最需要做的就是吃完整的原型食物,並不貼家過量的調味料,這些食物都是屬於天然的食材,如果你的飲食基本上都這樣吃,則很難讓體重過度增加。
25.千萬不要節食
很多人都會採用節食來減肥,但卻怎麼也瘦不下來,尤其是過一段時間恢復正常飲食後,體重更是出現報復性反彈。其實節食來減肥確實有些人能收到短期的效果,但這並不是持久的方式,節食會導致營養失衡,短期減下來的不是脂肪而是肌肉和水分,同時,會因為蛋白質攝入嚴重不足,導致基礎代謝率低,一旦恢復飲食細胞就會瘋狂地攝取熱量導致吸收更多。
26.學習細嚼慢嚥
一些研究表明,緩慢咀嚼可以幫助您減少卡路里攝入並增加與減肥相關的激素的產生。我們的大腦必需要透過一段時間才能接收到已經吃飽的訊號,如果你每次吃東西都是用狼吞虎嚥的方式來進食,有超過八成的情況都會出現過飽的現象,因此,增加咀嚼的時間就會減少一餐中卡路里的攝入量,同時,也能降低腸胃道的負擔讓身體更加的健康。
資料來源/Draxe、mensfitness
責任編輯/David
是否常常聽到身邊的人吶喊:我喝水也會胖,我呼吸也會胖。然而有些人三餐都吃飽還吃下午茶又喝飲料身材卻還是那麼苗條,真讓人羨慕。其實,身材的胖與瘦確實基因會有影響,但體質的影響也佔了很多。不過,體質並非天生注定,體質也能夠靠後天的努力,讓自己成為不容易胖的瘦體質。
根據日本的美體雕塑師寒川Ayumi老師都會幫助學員減重瘦身,以及雕塑線條,因此對於減肥瘦身,有了認真的研究。同時也發現許多身材維持好的學生們,其實有都有在飲食上都有幾個「共同點」,這也是他們維持身材的秘密與關鍵。
寒川老師也提到,減重的關鍵在於不外乎做好「吃進去的熱量」(飲食)與「燃燒多少熱量」(運動),兩者之間息息相關。如果你覺得自己有在規律運動,但怎麼還是瘦不下來?其實要呼籲的是在減肥的課題當中,飲食永遠是扮演最主要的角色,此時也得檢視一下,你平常是否已經吃進了太多的熱量,或是吃到了一些食物容易讓身體囤積油脂。其實瘦子在飲食上並沒有特別忌口,只是在飲食的選擇上,跟飲食的佔比上與肥胖者有較明顯的差異。但光是這樣做,就能讓他們體內較不容易堆積脂肪,此時自然養出小鳥胃,甚至不必刻意控制飲食量,也能輕易維持現在的好身材。因此,可以透過韓川老師整理養出瘦身基因的3大飲食要點:
是否有算過你一天吃進多少澱粉嗎?如果以一份便當來算,大部份的人普遍都有青菜類太少,米飯太多的問題,且其實便當的飯量大約有一碗半,約200克大卡。更不用說如果是吃義大利麵、炒麵、炒飯類當一餐的話,熱量也近乎560大卡左右,相當於兩碗白飯的量,這樣算起來,其實一天光是澱粉的攝取就已經超標。然而醣類是帶給身體能量的重要來源之一,我們的飲食當中也少不了醣類,不過攝取的醣類如果已經超出了身體所需、超過基礎代謝能負荷的量,醣類也會在體內儲存成中性脂肪,肥胖也會隨之而來。所以,如果你是三餐在外的外食族,平常在飲食上又沒有特別留意澱粉的攝取量的話,這很可能就是你不知不覺,體重隨著年齡一起增長的原因。但是在亞洲人的飲食習慣當中,比較難脫離飯、麵這類的主食,不過有些食物是吃了既有飽足感、不會讓你嘴饞,還可以幫助你達到瘦身效果,養出天生瘦體質,像是豆類、藻類、菇類等。
寒川老師俵事,許多人確實是習慣吃飽飯後才喝水,或是喝其他飲料的習慣,不過喝水能夠提升人體在代謝上的機能,最主要的是,餐中適時的補水,可以讓身體有更有飽足感,防止一不小心吃太飽的情形發生。還有一些研究發現表明:吃飯的時候喝點水或者喝點湯,反而對食物消化有幫助,可以讓食物在胃裡有比較多的水可以去做潤滑,做分解使食物比較鬆軟,並不會阻礙消化或是使腸胃道不適。
有想過你吃一餐,平均要花多久的時間呢?寒川老師也觀察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通常瘦子吃飯的時間會花到至少30分鐘左右,甚至更長。另外一個共同的吃不胖好習慣就是細嚼慢嚥了,如果吃得太快,食物都還沒有咬得很碎的狀況下就進入腸胃,較容易導致消化不良,也容易造成大腦的飽腹中心錯亂,造成不小心進食過多的狀況。
保握好這飲食三大點關鍵,相信你也可以養出天生瘦體質,再搭配運動,相信根本不用再為減重而煩腦了。
資料來源/日本健康最前線
責任編輯/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