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將至,市面陸續出現各式五花八門、口味繁多的粽子,台北市衛生局提醒,粽子常搭配沾醬食用,如甜辣醬、辣椒醬等,但沾醬的含鈉量不容小覷,每1湯匙僅15公克的分量中,就含有約1公克食鹽,然而健康成人每日的食鹽攝取量,建議不超過6公克,加上一般市售粽子熱量較高,且膳食纖維量亦不足,提醒民眾吃粽子應適量。
台北市衛生局表示,現今國人越來越重視飲食健康,也願意動手下廚製作料理,特邀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營養師,提供民眾粽子的健康飲食及選購方式,以及自製醬料食材的技巧,推出端午粽子可百搭使用的「蔬果酸辣醬」,利用天然食材風味,簡單易做,端午佳節不妨與家人一起動手DIY,降低鈉的攝取量健康又少負擔。
粽子沾上醬料食用可增添不同風味,但無形中可能增加健康負擔,一不小心鈉的攝取量就可能超標,市面上常見的沾醬如甜辣醬、辣椒醬、醬油膏、蕃茄醬等,平均1湯匙鈉含量約300~700毫克。營養師建議,民眾可在家自製「蔬果酸辣醬」,運用水果及辛香料等天然食材,平均1湯匙僅含32毫克鈉,粽子沾醬風味獨特又對味。
提供以下做法:
【蔬果酸辣醬】
原料:牛蕃茄2個330公克、黃甜檸檬1顆、小蘋果1顆、蒜頭1顆、辣椒1根
調味料:味醂100毫升、糯米粉3匙、白味噌2匙、紅麴2匙
作法:
(1)將牛蕃茄去皮,黃甜檸檬榨成汁備用
(2)所有原料及調味料用調理機打碎後,放入鍋內以小火煮開成稠狀即可食用
此外,粽子依烹調作法和大小,熱量也有所差異。台北市衛生局表示,北部粽將糯米先以油炒過再包入配料,故熱量較高;南部粽為整顆水煮熱量較低。市售粽子每顆約100~150公克,熱量約400~600大卡,吃1顆等同吃1.5~2碗白飯,因此建議每天以1顆粽子為限,或與家人分食。
台北市衛生局提醒,因粽子多為高熱量、低膳食纖維,吃1顆的量可取代一餐主食,不建議多吃;建議吃粽子時,可搭配當季蔬菜和水果,如蛤蠣、絲瓜、涼拌竹筍或竹筍湯等配菜,都是不錯的選擇。
至於有些人會在家裡包粽子,台北市衛生局說明,挑選粽葉時,建議選擇無破損、乾燥,清香無刺鼻味,並以冷水浸泡半天後,用布或海綿擦拭乾淨再使用;內餡糯米的選購,則建議購買完整飽滿、粒型均一、有光澤的米粒,亦可選用全榖雜糧,除較易消化外,可增加膳食纖維、植化素及維生素等營養攝取量。
而粽子配料中含鈉較高的食材,如醃製的蘿蔔乾,可改用香菇及其他新鮮菇類或木耳等食材替代;鹹蛋黃可用鵪鶉蛋取代,減少納的含量同時不失美味又健康。
台北市衛生局提醒,端午佳節品嘗粽子外,也不要忘記餐後適量運動,除了可以消耗多餘熱量,也可以幫助腸胃蠕動。更多資訊可至台北市衛生局網站查詢。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是否有聽過:「運動後千萬別吃東西,容易胖」、「運動前不要吃東西,不然運動時容易胃不適」,相信大家一定聽過很多像這樣的說法,以及上健身房前後怎麼吃,才能夠讓瘦身燃脂的效果達到更好。滿天的資訊讓剛開始運動的你看得眼花撩亂,無法判斷究竟哪個說法才正確,因此要過濾這些噪音,我們來聽聽營養師怎麼說。
不少人為了減肥速成,都會空腹運動,或在運動後不吃東西,但是如果不再運動前後補給,肌肉不但養不出來,體內循環代謝能力也會大幅降低。根據運動營養師蘇政瑜表示,運動前後的飲食時間跟食物內容很重要,吃對了能夠讓你的肌肉充分修復,吃錯了可能反而有反效果。然而蘇政瑜指出,有氧運動前,如果有6~7分飽的話,就不用特別攝取食物,如真的要吃,至少運動前2個小時前吃完,當食物可以充分消化就能應付接下來的運動。
有氧運動前後建議進食的內容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質=3:1。碳水化合物是提供體力的重要來源之一,適時補充隔天比較不會有痠痛問題。然而蛋白質的功用則是負責修復肌肉。此外,營養師蘇政瑜舉了3個在便利商店就可以購買的食物組合例子,如果補給方式必須在外購買,補給比例方式好比說在便利商店的2片吐司加上一個雞蛋,或是御飯糰加上無糖豆漿、2跟香蕉加上一湯匙乳清蛋白。就差不多符合這個比例。另外,其實國外許多運動人士會直接食用連鎖速食店Subway的潛艇堡,因為它的營養比例剛好符合3:1的標準。
營養師蘇政瑜表示,在過去有實驗發現,跟運動後3~4個小時後才吃,食物的能量已經跑不到運動的地方補給,這樣反而是囤積在小腹、變成脂肪囤積起來;另一方面,當天運動的肌肉沒有即時得到應有的養分,無法充分修復,隔天會造成肌肉酸痛。所以,建議運動後30分鐘內一定要飲食,然而有些人擔心吃碳水化合物會變胖,但是運動前後的碳水化合物比較不容易變成脂肪,只要有運動,就可以在時間內放心、正常吃。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
責任編輯/妞妞
生酮飲食(Keto diet)在前幾年由於包括格溫妮絲·帕特洛(Gwyneth Paltrow),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和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等名人,都將生酮飲食視為一個十分有效的減肥方案,讓生酮飲食變得越來越受歡迎;但近幾年來也開始發生一些悲劇的狀態,讓許多人對於生酮飲食產生了一些疑問,到底生酮飲食對人體會有什麼影響?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指出,請不要長期執行這項飲食計劃,因為,它將會傷害你的身體。
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一項老鼠的研究中發現,從脂肪中提供99%的卡路里加上從碳水化合物中僅提供1%的卡路里的生酮飲食,在短期內可對人體產生健康的好處,但約一週之後就會產生負面的影響。這項結果提供了早期的一些問題跡象,表明生酮飲食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透過過降低糖尿病風險和炎症來改善人類的健康,它們也代表了這研究可能在人體中,進行臨床試驗重要的第一步。
在2020年1月20日出版的自然代謝(Nature Metabolism)上所發表的耶魯大學研究中說明,這項研究的研究人員發現,生酮飲食對人體的正面和負面影響,均與稱為γ-δT細胞(Gamma delta T cells)的免疫細胞有關,這種免疫細胞可降低糖尿病和發炎的風險。
耶魯醫學院的主要研究作者免疫生物學教授Vishwa Deep Dixit說,生酮飲食會欺騙人體燃燒脂肪,這是由於飲食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降低,而使人體的葡萄糖濃度也跟隨降低時,我們人體的行為就好像處於一種飢餓的狀態儘管實際上並非如此,因此,身體開始燃燒脂肪換取所需的能量而非碳水化合物。反過來說,此過程就會產生稱為「酮體(Ketone bodies)」的化學物質作為能源的替代燃料,而當身體燃燒酮體時,具有組織保護作用的γ-δT細胞(Gamma delta T cells)會在整個身體內產生膨脹。
這是在身體飢餓、禁食或某些病理狀態(如糖尿病)下產生的一類化合物,它包括丙酮、乙醯乙酸和β-羥丁酸三種化合物,不過嚴格意義上來講,β-羥丁酸是一種羥基酸,而非酮類。 身體在上述狀態時,脂肪動員加強,大量的脂肪酸被肝細胞吸收和氧化;而同時為了維持血糖濃度的穩定,也會刺激體內糖質新生作用。(資訊來源/維基百科)
比較醫學的Waldemar Von Zedtwitz教授和免疫生物學教授Vishwa Deep Dixit都指出,生酮飲食能降低糖尿病和炎症的風險,並改善人體的新陳代謝;在經過一個星期生酮飲食的老鼠,在血糖濃度和炎症狀況都降低不少。
同時,研究人員也發現,當人體處於飢餓而非實際飢餓模式時,脂肪儲存會與脂肪分解同時發生,Vishwa Deep Dixit教授說,當老鼠繼續吃高脂和低碳水化合物的生酮飲食超過一個星期時,當它們可消耗的脂肪超過可燃燒的脂肪量時,就會發展為糖尿病和肥胖症;他也直接指出,這是因為這些老鼠失去了脂肪中的保護性γ-δT細胞(Gamma delta T cells)。 關於這個研究論點,仍然需要對人體進行長期臨床研究,以驗證有關生酮飲食對健康有益的傳聞。
比較醫學是一門獨特的實驗醫學學科,在生物醫學研究中使用人和動物疾病的動物模型;換句話說,它涉及並利用了物種之間的生物相似性和差異性,以更好的理解人類和動物之間的疾病相關機制。(資訊來源/維基百科)
另外,Vishwa Deep Dixit教授說,在執行或建議這種生酮飲食對人體有好處之前,必須在可控制的條件下進行大規模的臨床試驗,以了解代謝和免疫學益處或對超重和糖尿病前期個體的潛在危害的機制。有了這項最新的發現,研究人員現在可以更好的來了解以生酮飲食持續服用的人體工作原理,以及為什麼生酮飲食在有限的時間內,可以對人體帶來這些健康的好處。
比較醫學的博士研究生艾米麗·戈德伯格說,我們的發現突顯出新陳代謝與免疫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它們如何協調並維持與健康組織相關的功能。最後,Vishwa Deep Dixit教授也說道,對於人類健康有好處的飲食習慣與理想時間,將會是以後醫學研究的主題與方向,如果可以發現酮體能短時間對人體有好處,誰會願意永遠在節食與控制飲食的狀態。
資料參考/news.yale、Nature Metabolism
責任編輯/David